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66)
2023(8511)
2022(7319)
2021(6866)
2020(5768)
2019(12671)
2018(12349)
2017(22842)
2016(12555)
2015(14236)
2014(13898)
2013(13025)
2012(11961)
2011(10770)
2010(11301)
2009(10277)
2008(10122)
2007(9488)
2006(8434)
2005(7821)
作者
(32708)
(27233)
(26995)
(25764)
(17466)
(12982)
(12162)
(10450)
(10187)
(10028)
(9333)
(9204)
(9137)
(8734)
(8496)
(8387)
(8002)
(7911)
(7910)
(7773)
(7021)
(6523)
(6374)
(6366)
(6290)
(6261)
(6100)
(6048)
(5355)
(5278)
学科
管理(47963)
(42447)
(40233)
经济(40155)
(39056)
企业(39056)
技术(17255)
(15355)
(15230)
中国(14652)
方法(13269)
业经(12675)
技术管理(12035)
理论(11489)
(10442)
(10389)
(9789)
银行(9779)
数学(9767)
数学方法(9636)
(9365)
(9073)
财务(9049)
财务管理(9024)
体制(8819)
(8786)
金融(8783)
教育(8652)
企业财务(8570)
(8324)
机构
学院(174109)
大学(167847)
(67383)
经济(65826)
管理(64589)
理学(54175)
理学院(53586)
研究(53173)
管理学(52861)
管理学院(52497)
中国(41380)
(37242)
(34918)
(29695)
科学(29022)
财经(27713)
(25429)
(24912)
中心(24598)
技术(24044)
(23722)
(22962)
职业(22831)
师范(22776)
研究所(22092)
北京(21935)
经济学(20765)
财经大学(20147)
(19500)
业大(19262)
基金
项目(106983)
研究(87656)
科学(86554)
基金(75078)
(62867)
国家(62233)
社会(55217)
科学基金(55211)
社会科(52180)
社会科学(52169)
(45373)
教育(43926)
基金项目(39449)
编号(37258)
(36603)
自然(32540)
自然科(31855)
自然科学(31848)
成果(31352)
自然科学基金(31350)
(28890)
资助(28624)
课题(28137)
(27620)
创新(25824)
重点(24661)
(23955)
(23759)
(22948)
项目编号(22848)
期刊
(82960)
经济(82960)
研究(57003)
中国(46824)
教育(34583)
(31966)
管理(30044)
学报(21415)
技术(20886)
科学(20802)
(18372)
(18092)
金融(18092)
大学(17928)
学学(16096)
财经(15535)
职业(14216)
(13495)
业经(12764)
经济研究(12378)
(11653)
论坛(11653)
农业(11651)
科技(10251)
问题(9972)
图书(9711)
技术教育(9043)
职业技术(9043)
职业技术教育(9043)
技术经济(8802)
共检索到2812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建松  陶永诚  邢运凯  
开展社会科学研究,要求建立一种多学科、多专业、多方参与的综合协调机制。高职院校社科联应基于社科研究的这一基本属性,结合高职教育定位和校本研究优势,通过整合型平台、自主型平台、互补型平台和特色型平台,形成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引导机制、协调机制、成果转化机制和人才发现机制,从而有效发挥高职院校社科联的统领、协调、服务、智囊等综合效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董彦宗  
在我国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关键时期,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是对接区域产业发展、实现校企协同创新的重要举措,但目前仍存在运行管理效能不足、资源共享程度不高、协同化服务能力欠缺、人事管理制度落后、评价功能和激励效果不明显等问题。高职院校应对接科技发展趋势,推进多元主体深度参与,提升科研资源核心价值和共享程度,打造平台协同式服务能力,制定科研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形成以“共享、协同、创新”为特征的平台管理模式和评价激励措施,全面提升高职院校科研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寿和  
高职院校的管理创新,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管理创新应以先进的管理理念为灵魂,应创新管理组织机构,还需要优秀的院校文化来支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柯湛  
[简讯]8月25日,广西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在南宁召开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座谈会。参加这次座谈会的有广西各界理论研究人员、近30个经济学科学会研究会负责人,共计38位同志。何异煌、刘思华、阎革、金一飞、经晓道、黄季权、李光炎、孙可庸等同志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宋正江  秦虹  沈伟明  艾宁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依托企业在人员、设备、经验、标准等方面的优势,弥补学校毕业设计资源的不足,构建了基于工学结合的开放管理平台,通过健全毕业设计制度、实行双导师制、建立开放平台管理组织、明确相关人员职责、改革教学进程、严格审查毕业设计选题等措施,保证毕业设计质量。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徐红芬,杨尚安,王广华  
随着医疗市场的日趋发展,特别是我市医疗机构实行的“医疗服务和资产经营委托管理目标责任制”(以下简称“托管制”),在自主权相应扩大的同时,经营风险、经营责任明显增大,医院经济管理的要求明显提高,需要我们对成本管理和控制的有效性作积极探索,以提高医院的经济运行质量。 一、创新机制,构建有效控制成本的平台 我市卫生系统各医疗机构实施的“托管制”,为其转变经营机制和管理机制创造了条件,新的经营机制不但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雪原  李莹莹  武川  
创新资源规模、特征、存储调用等资源汇集情况影响创新服务平台影响力及服务质量、方向与速度,因此,设计科学的资源汇集机制成为研究重点。基于平台不同阶段功能要求,明确重点资源吸纳对象,提出平台面向主动挖掘及宣传吸引两类资源吸纳方式。利用计算机五元组模型,确定资源信息类型与功能,据此从供求视角设计两阶段资源筛选机制。采集30多家创新服务平台资源存储关键词,运用词频统计软件,组织多次讨论,确定资源存储标签,提出利用PLSA模型与Jaccard系数相结合确定资源信息主题及主题与存储标签匹配归属方法。研究可为创新服务平台创新资源汇集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撑,并为后续供求匹配研究奠定基础。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韦春华  
积聚人才、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江苏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提供人力资源建设的思想平台;完善政策导向机制和市场运行机制,形成人才涌动的支撑体制;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形成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良性运行机制;加大教育培训投入,增强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物质基础,从而优化江苏人力资源配置平台,构筑江苏人才资源高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卢佩言  刘玉海  
当前,地方本科院校推进产教融合、转型发展,联合政府、行业、企业力量共同举办行业学院,成为对接产业行业需求侧、优化人才供给侧的最佳载体。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把行业学院作为产教融合方略的落地载体和实验园地,并在其中汇集转型发展的诸多改革元素,通过检验检测学院等行业学院的试点,实现以点带面,支撑学校转型发展顺利破局,为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提供可行性的路径参考。新经济新业态背景下,重新认识行业学院的办学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陆萍萍  
文章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从产学研教育模式的特点、职业教育的优势、区域经济的需要三方面对高职院校科研工作进行定位,认为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应以产学研的教育模式为依托,以应用研究为主,以横向科研合作为工作主要方向,立足地方特色,树立科研品牌,利用自身的教育优势和社会资源,积极服务区域经济。第二部分根据新的定位对科研项目管理、科研评价管理等科研制度提出改革和创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翁伟斌  杨梅  
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无论是课程建设还是师资队伍、教育活动设计方面都存在着发展瓶颈,迫切需要深度融合产学资源,将产业的理念、技术、资源融入高校的课程体系、技术创新、活动设计、实习实训以及"双师型"师资建设中,促进社会资源与教育资源有效对接。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平台建设应着眼于产教融合,建设融合课程体系、技术研发、产业培育、创新项目、创业型社团活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于一体的集成化大平台,以平台建设带动高职院校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方面的系统创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海燕  
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和教学上都是以促进学生就业为主要目标的,由于高职院校在师资上与综合类高校有一定差距,所以无法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教育功能和社会价值,也就无法真正保证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质量。以区域为框架,引导高职院校构建教育资源共享机制,能够为区域高职院校提供丰富的共享教育资源,实现高职院校的创新发展,并且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作用下,高职院校能够促进教学和学生就业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立和  
从分析高职院校管理机制的内涵入手,阐述了高职院校管理运行机制的理论基础,提出了高职院校管理机制创新的途径和方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萍  
当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相对滞后,而在评价机制方面则是存在校园文化底蕴不足、忽视校园文化的价值意义、忽视考核评价的导向性价值以及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等诸多不足。对此,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评价工作需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努力提高文化品味、突出个性特色以及坚持整体推进战略等原则,健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考核评价体系,推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建松  
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启动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和各高等职业院校的积极参与下,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三批立项单位已确定。示范性高职建设院校如何真正成为改革的示范、发展的示范、管理的示范,关键在于机制创新和文化引领。而机制创新和文化创新的实质是实现"育人为本"为前提的开放办学,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