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28)
2023(3088)
2022(2719)
2021(2716)
2020(2346)
2019(5061)
2018(4903)
2017(8648)
2016(5748)
2015(6998)
2014(7463)
2013(6376)
2012(6036)
2011(5422)
2010(5612)
2009(4794)
2008(4719)
2007(4644)
2006(4032)
2005(3648)
作者
(13985)
(11361)
(11280)
(10810)
(7217)
(5452)
(5295)
(4435)
(4390)
(4347)
(3929)
(3864)
(3713)
(3615)
(3611)
(3590)
(3391)
(3330)
(3265)
(3263)
(3113)
(2831)
(2799)
(2792)
(2761)
(2639)
(2567)
(2526)
(2419)
(2333)
学科
(13247)
经济(13232)
管理(12800)
(9282)
企业(9282)
理论(9273)
(9168)
教育(8988)
教学(7249)
中国(6784)
方法(4940)
学法(4791)
教学法(4791)
学校(4650)
(4637)
业经(4571)
思想(4432)
政治(4425)
(4189)
思想政治(4189)
政治教育(4189)
治教(4189)
德育(4160)
学理(3915)
学理论(3915)
文化(3738)
(3712)
技术(3496)
(3487)
(3298)
机构
学院(78666)
大学(70750)
研究(21627)
管理(20931)
(19804)
经济(19044)
职业(18308)
理学(16911)
理学院(16561)
技术(16379)
管理学(15964)
(15811)
管理学院(15809)
(15756)
师范(15690)
中国(14292)
(13975)
科学(13483)
职业技术(13257)
技术学院(13161)
教育(12913)
(12148)
师范大学(12055)
(12027)
(10813)
北京(10093)
中心(9623)
研究所(9494)
财经(9133)
(8015)
基金
项目(42924)
研究(40766)
科学(33123)
基金(24800)
教育(24444)
编号(21775)
社会(21656)
(20862)
社会科(20072)
社会科学(20066)
成果(19986)
(19477)
国家(19107)
课题(17282)
(16971)
(16179)
科学基金(16128)
项目编号(12932)
基金项目(12498)
规划(12080)
(11330)
研究成果(11141)
(10993)
重点(10583)
(10131)
(10127)
阶段(10091)
大学(9813)
(9795)
资助(9791)
期刊
教育(32908)
(27390)
经济(27390)
研究(25059)
中国(23164)
职业(13412)
技术(11318)
(10964)
学报(10767)
大学(8791)
科学(8509)
管理(8085)
技术教育(7954)
职业技术(7954)
职业技术教育(7954)
图书(7690)
(7433)
学学(7404)
(7099)
论坛(7099)
书馆(6006)
图书馆(6006)
财经(5988)
(5279)
农业(4903)
(4559)
金融(4559)
成人(4511)
成人教育(4511)
职教(4351)
共检索到1234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吴勇  
随着我国高校"科学治校、民主管理"教育理念的实施以及和谐校园建设的要求,学生权利文化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从我国高职院校的现实问题出发,提出了在学生权利文化建设中渗入"参与"理念:通过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搭建学生参与的平台、制定学生参与的制度等多途径多渠道达到构建学生权利文化的目标和要求。从而进一步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推进高等职业教育的现代化改革,提升学校育人水平。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丁正亚  
寝室是高职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重要场所,加强高职学生寝室文化建设,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建设优良的寝室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度重视、柔性管理、规范网络行为、加强学生自治、丰富活动形式、与专业技能学习相结合、引入企业文化元素和做好安全工作是"以人为本"理念下高职学生寝室文化建构的有效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罗绮科  
教育新常态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要全面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管理中的主体作用,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根本诉求,全面增强学生管理工作的实效性,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及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文章提出了生本理念下学生管理机制的多维架构,即认知维度:理性定位;心理维度:预警与评估;评价维度:"核心素养+"评价体系的建设;职业维度:让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回归本源;合作维度:以市场为导向的双向选择;资源维度:助力生本理念的最后实现与落实。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明星  
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理论指导。明确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困境,通过综合创新、协同推进、绿色推动、开放拓展、共建共享"五位一体"相融合的方式方法推动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实践的发展,不断革新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文化自信教育路径以实现教育模式的新调适。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云涛  蒋赟  
近十余年来高等职业教育的大发展,伴随着高职课程的重大变革,而高职课程所蕴含的文化理念也随之发生重大演变,呈现出走向整体的科学人文主义理念、价值追求中的实用主义理念、回归生活的生态理念、合作共享的民主理念等多种样态,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楚地感受到高职教育发展的文化基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虹  
历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学生成长问题,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为高职院校学生成长奠定了一定基础,但其仍然存在学生家庭偏见认知有待改正、学生在校学习投入有待改进、学生职业能力素养有待提升等问题。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审视和构建了由自我驱力、场域驱力、家庭驱力、社会驱力和导向驱力组成的高职院校学生“多驱力—阶段递进”成长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院校学生成长路径为:建立“导向—自我—场域”驱力联动,筑牢初始成长阶段的认知根基;建立“场域—社会—家庭”驱力联动,夯实中间生长阶段的知识和技能储备;建立“社会—场域—自我”驱力联动,巩固末端领悟阶段的实操素养。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刘君霞  
文章从主体间性教育理念视角,以实证研究方法,分析高校学生以社团形式主动参与图书馆文化传播的实践。研究表明:在主体间性教育理念指导下,创建馆属特色学生社团,将学生与图书馆馆员放在同等主体地位,能够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根据学生社团特色开展文化传播活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怀立  杨珊  吴彩霞  
高职学生职业指导工作不但影响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更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指导工作存在未能根据学生生涯发展规律设计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和考核方式,缺乏配套活动、相应的运行机制等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应按照学生生涯发展规律开展职业指导课程改革,丰富各项相关实践活动,加强队伍建设,逐步构建高职学生职业指导工作体系,以全面提升高职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的实效,使高职学生各尽其能,实现高质量就业,从而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斯  
高职院校作为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的重要输出主体,其主要责任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以满足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然而,目前高职院校在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方面还面临着诸多困境,包括缺乏"双师型"队伍,教学改革步伐缓慢;缺乏行业企业的参与,未能彰显地域办学特色;人文教育体系亟待健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职业能力教育亟待加强等问题,导致职业能力培养工作难以适应时代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基于能力本位理念,推进"双师型"队伍建设,加快教学改革;鼓励行业企业参与,突显地域办学特色;健全人文教育体系,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职业能力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付立侠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全社会和全体公民中养成自觉尊重法律,维护法律的权威,严格依法办事的思想意识,是实现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高职院校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生产一线的后备军,其法治理念不仅关系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国家法治化、现代化的进程。近年来,高职院校暴露出的学生违法违纪甚至犯罪问题呈上升趋势,反映出高职院校法治教育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文章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法治理念教育的现状及成因分析,给出相关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国权  
学生评教是教学质量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高职院校基于网络开展学生评教工作,一要强化宣传教育,使学生端正态度、理解内涵、正确操作;二要科学制定指标体系,使各级评价指标既充分体现教学目标,又兼具差异性、灵活性与可操作性;三要充分发挥网络优势,讲求独立性与人性化、实时性与交互化、关联性与智能化;四要妥善处理评教过程与最终结果,真正实现"以评促建、籍评促改"。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近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源泉,是这个国家或民族智慧的高度凝聚,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三大功能,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高职院校必须转变观念,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学校在文化传播、融合、交流、更新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德银  
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和根基,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精神旗帜、内在动力和厚实底蕴。“爱生”则是新时期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价值凝聚与情怀彰显。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在文化建设和素质教育中注入一种极富生命张力的爱的情怀——让精神渗透爱,让节日充满爱,让制度体现爱,让行为传递爱,让爱渗透学校教育的每一个细胞,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了有利的文化氛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钟奇新  
职业文化不仅是高技能人才的知识源和技术源,而且是培养学生人生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社会责任感和审美情趣的思想源。以人为本的职业文化可为学生提供支撑职业生涯发展的动力和潜力,帮助他们实现人与职业的和谐融合。因此,高职院校要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支点,以学生成功就业为起点,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基点,以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原点,进行职业文化建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潘丽萍  
高职院校开展目标教育,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是创新学生教育管理载体的良好选择。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理念的指导下,通过"目标制定—目标实施—目标考核评价"三级递进的目标教育模式的构建,实施目标教育,最终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满意就业的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