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63)
2023(2288)
2022(1840)
2021(1993)
2020(1535)
2019(3502)
2018(3073)
2017(5058)
2016(3642)
2015(4608)
2014(4891)
2013(4191)
2012(4043)
2011(3584)
2010(3849)
2009(3086)
2008(2986)
2007(2818)
2006(2550)
2005(2417)
作者
(9201)
(7634)
(7409)
(7301)
(4882)
(3727)
(3525)
(3099)
(2986)
(2787)
(2688)
(2617)
(2611)
(2604)
(2447)
(2366)
(2286)
(2271)
(2257)
(2249)
(2127)
(1904)
(1891)
(1853)
(1848)
(1848)
(1830)
(1763)
(1613)
(1578)
学科
(9946)
经济(9939)
管理(7366)
理论(6918)
教学(6285)
(5602)
教育(5477)
(4774)
企业(4774)
中国(4763)
学法(4671)
教学法(4671)
学理(4111)
学理论(4111)
学校(3877)
(3447)
(3211)
技术(2965)
(2835)
业经(2823)
高等(2552)
(2468)
方法(2384)
(2272)
地方(2211)
农业(2203)
思想(2183)
职业(2152)
政治(2151)
职业技术(2081)
机构
学院(54111)
大学(45332)
职业(16271)
研究(15480)
(13967)
技术(13861)
经济(13488)
管理(12146)
职业技术(11915)
技术学院(11549)
(10307)
师范(10253)
(10005)
中国(9849)
(9743)
科学(9368)
理学(9321)
教育(9180)
理学院(9158)
管理学(8882)
管理学院(8774)
(8611)
(8580)
(8176)
师范大学(7875)
研究所(7114)
(6630)
财经(6474)
北京(6169)
中心(6050)
基金
研究(27618)
项目(27542)
科学(20577)
教育(17752)
编号(15201)
基金(14632)
(14626)
社会(13240)
成果(13144)
课题(12736)
社会科(12235)
社会科学(12232)
(11970)
(11676)
国家(11463)
(11355)
科学基金(9185)
规划(8486)
(8117)
(8113)
项目编号(7908)
重点(7440)
研究成果(7416)
(7286)
(7279)
阶段(7257)
年度(7061)
基金项目(7020)
阶段性(6732)
(6534)
期刊
教育(24061)
(20087)
经济(20087)
研究(17735)
中国(15872)
职业(12175)
技术(10436)
学报(7902)
技术教育(7899)
职业技术(7899)
职业技术教育(7899)
(7788)
(6875)
大学(6103)
科学(6099)
(5784)
论坛(5784)
学学(5264)
管理(4747)
财经(4702)
职教(4187)
农业(4181)
(4142)
图书(4137)
(3719)
金融(3719)
书馆(3383)
图书馆(3383)
(2950)
问题(2809)
共检索到868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平和光  
组建专业群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这些规律和原则及其之间的内在关系就是构成专业群结构系统的基本逻辑。它既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从国家出台的有关政策来看,专业群建设是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基础,是落实系列政策、解决现实问题、实现质量目标的主要抓手。专业群建设是一项系统的改革工程,作为工程的首要问题,专业群的科学组建关系到其能否成为未来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关系到其能否真正发挥好共享、集群、协同的优势以支撑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平和光  
从高职示范校,到骨干校,再到优质校建设,一个重要特点皆将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置于重要位置。2019年,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号)(简称"双高计划"),将专业群建设作为重要任务,明确提出集中力量建设15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更加凸显专业群在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开展高水平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是推进高水平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英霞  亓俊忠  丁文利  
专业群建设是推进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高等职业教育对接社会人才需求的桥梁和纽带,各高职学校亟需把高水平专业群的科学组建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基于系统论的视角,对专业群组建理念进行分析;基于产业集群模式,将专业群组建逻辑总结为基于合力论的产业逻辑、基于共同论的岗位逻辑、基于相近论的专业逻辑;利用SWOT量化模型,对组建的专业群进行效能分析,为高职学校评价组建专业群的合理性、有效性提供战略性意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屹  方绪军  
职业教育专业自组织系统是系统科学在职业教育应用的体现,是专业组织系统在一定环境下最易生存、最稳定的状态。构建职业教育专业自组织系统必须处理好理念、路径、运行、动力等四重逻辑结构中的四对矛盾,具体包括绝对开放性与相对开放性、线性与非线性、平衡性与非平衡性、反馈性与非反馈性等四重逻辑。基于此,职业教育专业自组织系统的重构应该包括坚持异质同化、同质顺应的开放性思维;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融合性路径;形成知识势差与技术势差常态性互动;构建多层次、双向度的信息反馈性机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一  刘宏伟  王新影  
立德树人是研究生导师的首要职责,其中贯穿了清晰的价值逻辑、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价值逻辑是前提、历史逻辑是基础、理论逻辑是依据、实践逻辑是关键。从价值逻辑上看,是回应新时代研究生教育面临新命题的要求;从历史逻辑上看,与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完善同步、同向、同行;从理论逻辑上看,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思想和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从实践逻辑上看,是打通研究生教育"最后一公里"、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迫切需要。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新民  杨文涛  
专业群组群逻辑包括外部逻辑和内部逻辑,外部逻辑建立起专业群和产业的对应关系,主要是职业联系;内部逻辑建立起各专业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知识联系,人们平常所说的组群逻辑一般是指外部逻辑。外部逻辑主要有产业链组群逻辑、学科基础组群逻辑和技术基础组群逻辑,外部逻辑各具特点,适用于不同的专业群组建。专业群对应的职业岗位群,既不是外部逻辑也不是内部逻辑,而是连接专业群和产业的桥梁。作为专业群的内部逻辑,主要包括核心专业的作用、职业岗位群的分配、课程体系和平台课程、共享资源、人才培养模式等内容。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赵心慧   李志明  
建设教育强国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世界发展大势和国家发展全局,密切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教育的具体实践,形成一系列关于教育强国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重点任务和战略方向,需要系统认识“为什么建设教育强国”的鲜明价值逻辑、“建设什么样的教育强国”的科学理论逻辑“、建设教育强国从何而来”的深厚历史逻辑“、怎么样建设教育强国”的清晰实践逻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的重要论述深刻彰显了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强夯实国家富强之基的价值导向性,体现了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思想引领性,刻画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主动性,阐明了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的实践创新性,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建设和发展的根本遵循。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淼  向东旭  
数字资本逻辑批判是在马克思资本逻辑批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数字资本逻辑批判可以从前提条件、表现形式、意识形态以及阶级实质四个维度加以理解。在前提条件维度,建立在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基础上的数据成为数字资本主义时代"普照的光"和"特殊的以太",是资本家阶级统治和权力支配的前提和基础;在表现形式维度,数字资本逻辑所体现的仍然是一种生产支配人、物支配人、人支配人的社会关系;在意识形态维度,数字资本逻辑借助技术主义、新自由主义、新消费主义等隐藏在数字技术背后,显得更具迷惑性;在阶级实质维度,数字资本逻辑背后仍然是一个阶级对立的剥削世界。从以上几个维度把握当代数字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新变化、新问题,对于我们揭示其新的变化发展规律,认清数字资本逻辑的内在本质和特征,从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蔡海鹏  闵雅婷  刘雨晴  
高校招生工作是为党选人、为国选才,招生育人有其政治、理论和现实逻辑。高职院校为什么要招生育人,招生育人是高职招生工作的教育本质回归;招生育人育什么,政治逻辑上育人以正、清、严,理论逻辑上育人以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现实逻辑上育人以德、能、文;招生育人怎么育,从三重逻辑关系分析可以推理出三种育人路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原磊  
理解宏观经济形势,可沿着目标逻辑、现实逻辑、民生逻辑、风险逻辑四条主线展开。从目标逻辑来看,2035年我国人均GDP应达到2万美元,而这要求我国年均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4.73%以上;从现实逻辑来看,我国“十四五”和“十五五”年均潜在产出增速分别为5.42%和4.92%,当前存在明显的产出缺口;从民生逻辑来看,就业、通货膨胀、房地产是我国最为重要的民生问题;从风险逻辑来看,必须要防范金融风险和效率风险。为此,宏观经济政策必须要统筹好当前与长远、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革与稳定、发展与安全。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梦卿  余静  
加强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推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高职院校组建专业群具有多重维度与内在规律,依循专业逻辑、产业逻辑、资源逻辑等专业群建构的三维逻辑,有利于廓清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逻辑起点与实践向度。基于此,高职院校应将专业逻辑作为组建专业群的基础思路,以专业间的动态调整强化组群活力;将产业逻辑作为组建专业群的根本遵循,通过优化专业结构对接产业需求;将资源逻辑作为组建专业群的内在机理,以统筹资源布局发挥集聚优势。通过厘清专业、产业、资源三者之间的逻辑关联,有效协调内外关系,实现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目标,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宋亚峰  
专业群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进行内涵特色建设与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之一,而微观层面专业群生成过程的知识论分析是探究专业群建设问题的前提与基础。基于知识论和技术哲学的视角分析得出,职业教育面向的知识类型是内涵丰富的技术知识,技术知识教育价值的彰显需要职业教育发挥重要作用。高职专业群的组建需要以职业教育面向的技术知识为载体进行科学编码与组合。结合现有研究和对高职专业群组建实践案例的调研发现,专业群个体的生成须经过技术知识静态加工和技术知识动态编组。在技术知识的静态加工过程中,将实现技术知识从知识—教材—课程的知识形态变迁;在技术知识的动态编组过程中,将实现知识载体从课程—专业—专业群的转化,最终形成不同的专业群体系。职业教育所面向知识体系的复杂性,形成了类型多样的专业群体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沈崴奕  
实施基层学术组织绩效管理制度是助推大学实现战略目标的基础保障。基于制度逻辑理论,对S大学4个案例学院的绩效管理制度实践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案例学院绩效管理制度的运行过程遵循着国家、科层、市场、专业这四重逻辑,分别代表着学院实施绩效管理制度所需的行动框架、行动决策、行动资源和行动共识。成熟的科层逻辑和多层的市场逻辑是绩效表现达到预期学院的共同条件,欠稳定和欠均衡的科层逻辑是绩效表现未达预期学院的相似成因,较强的市场逻辑能够分别为较弱的专业逻辑、科层逻辑提供有益补充。结论对于通过实施绩效管理制度来持续提升学院整体绩效和治理成效具有实践启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柯昌林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多元主体参与的体系,职业教育学习评价过程同样是多个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过程。而且,不同的参与主体有不同的制度逻辑。政府追求的是“立德树人”的政治理想,职业院校和教师遵循的是“教书育人”的天职,学生和家长注重“教育投资”带来的个人发展,企业认为学习评价是其“人才选拔”的依据。四重不同的制度逻辑和行动指南,在理想的博弈状态下应是和谐共生的。但现实是,四重制度逻辑因为信息不对称、权力不对等,使得博弈过程呈现一种无序状态。因此,需要从理念、方法、结构、主体、流程、监控、分析、反馈、运用等方面进行优化与调整,进而推进职业教育学习评价机制的全面革新。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冯淑慧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教学理念与实践的创新,有效实现了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从根本上回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遵循。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宗旨,为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应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有效开展及持续推进,既是院校特点、育人目标与时代发展等校情、时情、势情内生逻辑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课程育人本质、新时代有效教学理论等认识论、课程论及方法论驱动的必然。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推进,需要建立健全课程思政的机制体系,强化教师课程思政的理念与能力,构建匠心独具的思政元素教学融入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