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10)
- 2023(3582)
- 2022(2794)
- 2021(2778)
- 2020(2110)
- 2019(4836)
- 2018(4432)
- 2017(7466)
- 2016(4749)
- 2015(5961)
- 2014(6211)
- 2013(5464)
- 2012(5245)
- 2011(4701)
- 2010(5010)
- 2009(4142)
- 2008(4162)
- 2007(4178)
- 2006(3758)
- 2005(3183)
- 学科
- 济(15097)
- 经济(15086)
- 管理(10813)
- 理论(7691)
- 中国(7531)
- 教学(6948)
- 业(6658)
- 教育(6626)
- 企(5577)
- 企业(5577)
- 地方(5259)
- 农(5123)
- 学法(4998)
- 教学法(4998)
- 学校(4534)
- 业经(4431)
- 学理(4378)
- 学理论(4378)
- 学(4102)
- 技术(3384)
- 农业(3267)
- 制(3210)
- 和(3164)
- 体(3105)
- 财(2999)
- 方法(2968)
- 发(2814)
- 工作(2744)
- 高等(2716)
- 政治(2654)
- 机构
- 学院(68528)
- 大学(60471)
- 研究(20996)
- 济(18639)
- 经济(17930)
- 职业(17897)
- 管理(17359)
- 技术(15740)
- 中国(14518)
- 京(13702)
- 理学(13159)
- 江(13125)
- 范(13065)
- 师范(12983)
- 职业技术(12975)
- 理学院(12935)
- 科学(12605)
- 管理学(12578)
- 技术学院(12559)
- 管理学院(12438)
- 州(11181)
- 财(11120)
- 教育(11036)
- 所(10353)
- 师范大学(9991)
- 中心(9269)
- 研究所(9023)
- 北京(8765)
- 农(8452)
- 财经(7972)
共检索到1151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新民 杨文涛
专业群组群逻辑包括外部逻辑和内部逻辑,外部逻辑建立起专业群和产业的对应关系,主要是职业联系;内部逻辑建立起各专业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知识联系,人们平常所说的组群逻辑一般是指外部逻辑。外部逻辑主要有产业链组群逻辑、学科基础组群逻辑和技术基础组群逻辑,外部逻辑各具特点,适用于不同的专业群组建。专业群对应的职业岗位群,既不是外部逻辑也不是内部逻辑,而是连接专业群和产业的桥梁。作为专业群的内部逻辑,主要包括核心专业的作用、职业岗位群的分配、课程体系和平台课程、共享资源、人才培养模式等内容。
关键词:
组群逻辑 外部逻辑 内部逻辑 职业岗位群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梦卿 余静
加强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推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高职院校组建专业群具有多重维度与内在规律,依循专业逻辑、产业逻辑、资源逻辑等专业群建构的三维逻辑,有利于廓清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逻辑起点与实践向度。基于此,高职院校应将专业逻辑作为组建专业群的基础思路,以专业间的动态调整强化组群活力;将产业逻辑作为组建专业群的根本遵循,通过优化专业结构对接产业需求;将资源逻辑作为组建专业群的内在机理,以统筹资源布局发挥集聚优势。通过厘清专业、产业、资源三者之间的逻辑关联,有效协调内外关系,实现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目标,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晓
高职学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要牢牢把握类型教育下高等职业教育深化内涵式发展和"四新"背景下产业转型升级中动力转化的现实需要。现有对于专业群建设的实践存在建群逻辑不清晰、人才培养改革力度不够、专业群管理与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对此,高职学校可根据产业群、岗位群以及群内关系三种建群逻辑,从技术链出发深化专业群顶层设计,依据组群逻辑重组群内资源,推进制度体系保障工作,实现专业群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高职学校 专业群 组群逻辑 人才培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栋科
行动逻辑反映了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内在规律,决定了其发展的未来路向。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已有专业群建设实践秉持"产业-专业-就业"的线性行动逻辑。线性逻辑偏差的理论根源是对职业教育适应论的机械解读,其实质在于忽略了劳动力市场的复杂性。由此,引入卢曼的功能结构主义理论,将高职教育视作以专业群作为"代谢生产网络"、以"自我指涉"机制运行的自创生系统,进而将高职教育与社会关系的解读视角由单向、被动的静态适应转向互动、主动的动态适应。"自我指涉"机制背后是高职教育内部与外部的"双联动"行动逻辑。秉持"双联动"行动逻辑,高职教育与外在环境耦合关系的实质,是以专业群为特色的人才生产网络的复杂性来"化约"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复杂性。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董昊悦 苏睿先
从教育公平理念出发,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教育资源所供给的对象应该从中介性的概念:"专业"以内学生,转向为全体在校学生提供公平教育资源选择权利。以"课程逻辑"为起点,为了保证专业课程群的发展,相关高校在运行机制上,应当建立以选课制为核心的教学运行形式和"教育券"的教育财政制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强
随着我国快速的产业发展和技术变革,产业链群、技术群、岗位群发展态势日益显现,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也向专业群协同发展转变。目前,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群建设面临组群逻辑混乱、建设路径繁杂两大困境。为此,建议艺术设计类专业群建设遵循教育的内在规律,明确其组群的基本特征,把握其组群的技术路线;并以产教融合多元治理结构为生态,以模块化课程为核心,以"双师"教学团队为源泉,以学生发展获得为目的,以质量评价为导向,推进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群建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宗胜
专业群构建是高职院校契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主要抓手。"群"内专业主辅关系要以产业链逻辑关系、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为依据。基于专业群构建的目标、原则、效益,旅游管理专业群的构建应以旅游产业要素逻辑关系为依据,以旅游管理专业或旅行社经营管理专业为核心专业,契合产业链的龙头行业,以利于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旅游人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敏
随着我国高职院校“双高”建设计划的全面推进和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校企协同开展专业群建设已成为新的专业教学组织模式,“以群建院”可以有效地让专业群直接对接市场,以进一步凸显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新优势。梳理高职院校“以群建院”的价值意蕴,提出高职院校“以群建院”的构建逻辑是:理清专业群组建的结构逻辑,理顺岗位链对接产业链的专业群组建逻辑,理透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逻辑。高职院校“以群建院”的建设策略是:构建三级组织架构的治理机制,优化专业群建设的组织策略,优化“政行企校”协同育人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以群建院 价值意蕴 建设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褚金星 李博
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是培养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之举。但在2022年“双高计划”建设中期绩效评价中发现,外部对接机制不健全,难以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内部知识体系封闭,难以整合内外资源;组织协作不畅,难以形成建设发展的合力;知识创新能力不足,难以构成持续的竞争优势等依然是当前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突出问题。因此,需要对专业群建设的理论逻辑、突出问题及未来路向进行重新审视和再次梳理,建议基于集群优势竞争理论,以构建开放性知识系统为突破口,强化组群逻辑、整合教学资源、重构管理组织、开展有组织科研等,推动高职院校专业群竞争力提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群 集群优势竞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平和光
组建专业群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这些规律和原则及其之间的内在关系就是构成专业群结构系统的基本逻辑。它既是理论问题,也是实践问题。从国家出台的有关政策来看,专业群建设是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基础,是落实系列政策、解决现实问题、实现质量目标的主要抓手。专业群建设是一项系统的改革工程,作为工程的首要问题,专业群的科学组建关系到其能否成为未来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关系到其能否真正发挥好共享、集群、协同的优势以支撑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
关键词:
专业群 人才培养定位 高职院校 职业岗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龚添妙 朱厚望
高等职业教育优质校建设和一流专业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的扩展与延伸,是职业教育适应国家战略的应有之举。高职院校一流专业建设有其政策逻辑,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和"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的延续与创新;有其现实逻辑,是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核心,打破高职院校身份固化的利器,职业教育发展的牵引;有其理性逻辑,在教师队伍、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及运行机制上具有典型特征。为促进一流专业建设,高职院校可在专业协同发展、完善高水平培养体系、构建本土建设模式以及打造一流专业文化体系等方面着力。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一流专业建设 逻辑 行动框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覃正纳
专业群的建设和发展是优化高等教育结构的重要手段,是高职院校培养大国工匠的重要途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经历了探索实践、蓬勃发展、巩固提升、内涵发展4个阶段,形成了专业群高质量发展的出场逻辑和组群逻辑。新时期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要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整合优势资源,创新专业群建设的管理与运行机制,创新评价体系、组建适应专业群建设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涂三广
专业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载体。有效推进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学校不能只停留在专业自身"怎么建",更须深入分析"为什么建";为什么建是专业建设存在的前提和基础,怎么建是专业自身价值的实现方式。在专业建设实践中,学校要首先回答为什么建,再考虑怎么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宋亚峰
专业群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进行内涵特色建设与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之一,而微观层面专业群生成过程的知识论分析是探究专业群建设问题的前提与基础。基于知识论和技术哲学的视角分析得出,职业教育面向的知识类型是内涵丰富的技术知识,技术知识教育价值的彰显需要职业教育发挥重要作用。高职专业群的组建需要以职业教育面向的技术知识为载体进行科学编码与组合。结合现有研究和对高职专业群组建实践案例的调研发现,专业群个体的生成须经过技术知识静态加工和技术知识动态编组。在技术知识的静态加工过程中,将实现技术知识从知识—教材—课程的知识形态变迁;在技术知识的动态编组过程中,将实现知识载体从课程—专业—专业群的转化,最终形成不同的专业群体系。职业教育所面向知识体系的复杂性,形成了类型多样的专业群体系。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专业群 生成 知识逻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作鹏
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文章以产教融合理论为基础,结合产业集群发展,提出"双高"专业群建设的实施路径:应以深化产教融合逻辑为主线,以区域产业发展为依据,对接产业调整和岗位需求,建立专业群动态调整机制,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同时,构建双主体育人模式并建设与岗位能力对接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实施课堂革命,同步推进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加强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以产教融合基地、产业学院、实体化职教集团等部门为载体,主谋技术技能培养,服务产业转型升级,以专业群建设发展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产教融合 专业群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