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45)
2023(2885)
2022(2571)
2021(2574)
2020(2250)
2019(5183)
2018(4738)
2017(9439)
2016(5730)
2015(6833)
2014(7086)
2013(6915)
2012(6567)
2011(5816)
2010(6214)
2009(5484)
2008(5472)
2007(5244)
2006(4756)
2005(4409)
作者
(16727)
(14193)
(13855)
(13433)
(9082)
(6737)
(6310)
(5578)
(5429)
(5155)
(4956)
(4857)
(4731)
(4700)
(4613)
(4501)
(4125)
(4110)
(4078)
(4047)
(3916)
(3570)
(3553)
(3373)
(3298)
(3226)
(3212)
(3208)
(2947)
(2800)
学科
(23399)
经济(23386)
管理(15622)
(14089)
(11234)
企业(11234)
方法(10800)
数学(9332)
数学方法(9266)
教育(7908)
中国(7215)
(7189)
理论(7023)
(5839)
(5787)
(5408)
地方(4832)
(4650)
财务(4642)
财务管理(4638)
企业财务(4460)
研究(4449)
(4423)
金融(4420)
教学(4294)
农业(4211)
(4155)
(4021)
业经(3955)
(3931)
机构
学院(88522)
大学(83680)
(33494)
经济(32589)
研究(29566)
管理(25873)
理学(21140)
理学院(20883)
管理学(20411)
管理学院(20257)
中国(19936)
(18230)
(17602)
科学(16853)
职业(15450)
技术(15415)
(15407)
(15192)
财经(13703)
研究所(13662)
(13096)
(12489)
(12333)
(12305)
师范(12206)
技术学院(11814)
中心(11751)
北京(11566)
经济学(11473)
职业技术(11341)
基金
项目(49458)
研究(39575)
科学(37927)
基金(33002)
(28284)
国家(28022)
科学基金(23218)
社会(22922)
教育(22644)
(21797)
社会科(21509)
社会科学(21504)
编号(17993)
(17666)
基金项目(16721)
成果(15108)
课题(14664)
资助(14658)
自然(13954)
自然科(13620)
自然科学(13614)
自然科学基金(13391)
(12264)
重点(12261)
(11300)
(10906)
(10781)
规划(10351)
(10221)
教育部(10017)
期刊
(40588)
经济(40588)
研究(30656)
中国(22564)
教育(22444)
(15506)
学报(15225)
科学(12085)
大学(11728)
(11417)
学学(10824)
技术(10822)
管理(9845)
职业(9694)
财经(8878)
(7707)
(7588)
金融(7588)
农业(7428)
(6907)
经济研究(6264)
技术教育(6155)
职业技术(6155)
职业技术教育(6155)
(5706)
论坛(5706)
问题(5360)
业经(4364)
(4364)
(4145)
共检索到1376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耀明  
高职生潜在的人力资源属性转化为现实的人力资本,始于毕业顶岗实习过程中其劳动力与企业生产资料结合之时。由于其人力资本功能具有其他主体人力资本所不具有的特性,在使用中经常遭遇价值贬损的风险,为此有必要从人力资本所有者主体(实习生)和人力资本经营者主体(企业)角度出发,结合整体观与个体观人力资本理论,建立投资成本分摊机制、企业主体有效经营机制、企业员工共同成长的职业生涯管理机制,从而实现高职生毕业实习期间的人力资本保全与增值。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春雷  陈睿渊  李翠白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的要素具体包括:实习生、学校、实习单位、实习时间、实习内容与方式、实习管理等。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原因,不乏教育管理主体缺位、管理理念落后、管理制度机制尚不完善、管理模式有待探索、管理的系统平台有待开发建设、管理成效不显著等诸多问题。基于增值服务的高职生实习管理模式,要点包括:融价值创造于实习任务、变实习管理为增值服务;以共同创造价值、满足各自需求为内在驱动;以完善政策激励、强化约束机制为外在驱动;系统整合、协同管理。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胡世明  
笔者不揣浅陋之嫌,企求能跳出传统资本保全理论之窠臼,就人力资本保全观提出自己粗浅的见解,且奢望能在以下两方面有所突破:(1)根据资本的本质属性,探讨资本保全的逻辑起点;(2)在剖析传统资本保全观的基础上,依据人力资本理论,首次提出人力资本保全概念。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东  张徽燕  
文章在分析人力资本增值和组织环境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互补性资本的概念,并分析了它的构成和特征。然后建立模型,分析了互补性资本与人力资本增值之间的关系。最后讨论了企业应如何恰当地对人力资本和互补性资本进行投资,促进人力资本的增值。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刚  徐畅  
顶岗实习学生的心理表现大约有两个时期,即心理热切期和心理契约期。构建顶岗实习期学生心理支持系统主要建立学校学生职业发展心理服务系统、企业顶岗实习学生心理服务体系、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顶岗实习学生心理服务体系的运作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解决相应问题,实现相应的功能。通过三个阶段的心理成长,三个方面的心理服务,帮助学生完成从学生向职业人以及和谐的社会人三个层次的转变。在运作中,学校、企业、社会三方承担不同的角色,并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延平  汪安佑  
一、人力资本增值与卢卡斯模型 所谓人力资本就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可用于生产产品或提供各种服务的智力、技能以及知识的总和。人力资本增值就是通过对人力资本的积累、投资和扩充,促使人力资本的价值得以提升。当代西方经济学认为,资本采取两种形式,即物力资本和人力资本。体现在物质形式方面的资本(即投入生产过程的厂房、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谢财良  
根据近年来职校生实习事故居高不下、多发频发以及实习岗位事故分布不均匀的现状,分析了职校生实习期间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学生安全意识不强、学校与企业安全教育与管理欠缺以及实习安全法治环境的不健全。建议加强学校与企业对实习生安全教育、管理以及完善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显锋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视角,从制度设立、情境创设、团队互动、契约管理、绩效导向、文化互融等六个方面探讨建立高职生顶岗实习期工作场所学习的机制,在此机制下,校企合作进一步加深,教师实践水平获得提升,企业师傅的理论水平不断提高,更为重要的是我们高职生更加适应职场世界并促进自我发展,并为培养高技能人才奠定了基础。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烨  
高职教育的根本立足点在于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提升,而顶岗实习是实现这一结果的特殊学习过程。为做好高职生职业适应初期的衔接和延伸工作,切实落实顶岗实习教育管理的职责,本研究对高职生顶岗实习期职业适应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通过扎根理论,本研究构建了高职生顶岗实习期职业适应的模型,并提出通过延伸顶岗实习教育管理的时间,丰富顶岗实习的教育管理形式,利用多方资源充实顶岗实习教育管理队伍等方法,有效提升高职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汉辉  
人力资本已经成为实现现代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决定性因素。但是,人力资本贬值的客观存在及其日益加剧,使得人力资本与现代经济的持续增长之间并不存在必然联系。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因忽略上述事实而存在一定的缺陷,理应加以修正。从实现人力资本增值并保持其连续性,进而推动现代经济持续增长的目标出发,必须对传统的人力资本投资与开发体制进行根本的改革与创新,积极构建符合时代需要的新型体制,以保障人力资本的持续开发乃至终身开发。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洪涛  葛培华  周亚新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段兴民  闫淑敏  
领导人才人力资本的价值是发挥其使用价值的结果,其价值增值一般有三条路径:其一是正向的促进性开发培养;其二是逆向的抑制性开发培养;其三是客观的检查、考核评价、自我反省的全方位开发培养。本文提出了领导人才人力资本价值增值、管理、审计关系的概念模型,认为领导人才人力资本的价值增值审计可独立为一个审计种类,并专门设计基于领导人才开发培养或价值增值的审计模型。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彭秋萍  刘善仕  葛淳棉  周怀康  姜军辉  李宁  
现有文献对于内部流动与员工人力资本增值之间关系尚未形成全面的理解,如何刻画内部流动异质性形态并考察其不同的人力资本增值效应或是未来研究的重点。通过跟踪国内某大型高科技企业的内部流动实践,本文结合纵向案例研究识别出内部流动的异质性形态并揭示其影响人力资本增值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1)岗位职能异质性和团队角色核心性组合构成了边缘延续型、边缘发散型、核心拓展型和核心重构型四种形态。(2)个体经历上述形态时将分别引发迁移式、重置式、拓展式及重构式学习适应过程。(3)迁移式学习仅能使员工实现知识维持并出现人力资本停滞;重置式学习导致员工知识中断并发生人力资本贬值;拓展式学习、重构式学习分别有助于员工知识更新、知识突破,并实现人力资本增值。(4)作为重要的适应过程助力,非正式关系和先备知识在上述适应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上述发现突破了既有文献关于内部流动同质化的研究假定,识别出内部流动的异质性形态,深化了文献对内部流动的理论理解,推动了内部流动与人力资本增值关系的研究。有关结论为企业管理内部流动实践、个体获得人力资本增值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谢武   陈晓剑  
本文依据生产要素弹性理论探讨了企业生产要素的变迁对企业组织形式的影响。结论认为 :随着人力资本价值的日益增值 ,分享制将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