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61)
- 2023(11466)
- 2022(9572)
- 2021(8801)
- 2020(6991)
- 2019(15984)
- 2018(15703)
- 2017(28107)
- 2016(16685)
- 2015(18794)
- 2014(19161)
- 2013(18099)
- 2012(17457)
- 2011(16186)
- 2010(16599)
- 2009(14673)
- 2008(14593)
- 2007(13390)
- 2006(12182)
- 2005(11566)
- 学科
- 济(64016)
- 经济(63950)
- 管理(38168)
- 业(36458)
- 企(27963)
- 企业(27963)
- 中国(26516)
- 教育(21638)
- 方法(20393)
- 地方(19684)
- 农(17873)
- 学(17382)
- 数学(16819)
- 数学方法(16558)
- 业经(15049)
- 理论(15021)
- 财(13740)
- 发(12870)
- 融(12709)
- 金融(12708)
- 制(12657)
- 银(12501)
- 银行(12466)
- 农业(12295)
- 行(12179)
- 技术(11996)
- 贸(11203)
- 贸易(11191)
- 地方经济(11111)
- 易(10760)
- 机构
- 学院(234702)
- 大学(231779)
- 研究(91646)
- 济(85272)
- 经济(83086)
- 管理(73050)
- 中国(63606)
- 理学(60628)
- 理学院(59706)
- 管理学(58364)
- 管理学院(57929)
- 科学(57315)
- 京(53112)
- 所(48983)
- 研究所(44255)
- 农(42544)
- 范(42114)
- 师范(41698)
- 财(41623)
- 江(39776)
- 中心(39032)
- 教育(37222)
- 北京(34869)
- 技术(34811)
- 师范大学(33725)
- 农业(33419)
- 业大(33407)
- 院(32756)
- 州(32218)
- 财经(31772)
- 基金
- 项目(145433)
- 科学(114207)
- 研究(112118)
- 基金(98739)
- 家(87394)
- 国家(86465)
- 科学基金(71233)
- 社会(66364)
- 社会科(62540)
- 社会科学(62523)
- 省(61261)
- 教育(59741)
- 划(53418)
- 基金项目(50109)
- 编号(47893)
- 自然(44565)
- 自然科(43507)
- 自然科学(43492)
- 自然科学基金(42707)
- 成果(41977)
- 资助(41089)
- 课题(39416)
- 发(37788)
- 重点(35782)
- 部(32603)
- 年(32515)
- 创(30548)
- 性(30524)
- 发展(29927)
- 规划(29391)
- 期刊
- 济(105188)
- 经济(105188)
- 研究(83153)
- 中国(64734)
- 教育(63937)
- 学报(40933)
- 农(40053)
- 科学(35524)
- 财(31309)
- 大学(31007)
- 管理(29345)
- 学学(27679)
- 农业(27398)
- 技术(25757)
- 融(23698)
- 金融(23698)
- 职业(19381)
- 业经(17123)
- 财经(17083)
- 经济研究(16863)
- 经(14842)
- 业(14680)
- 坛(14077)
- 论坛(14077)
- 问题(13521)
- 技术教育(12809)
- 职业技术(12809)
- 职业技术教育(12809)
- 图书(11599)
- 版(11237)
共检索到3848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明森 翟向阳
高职教育理念价值冲突中面临的两难选择,其主要矛盾还是集中在如何科学地处理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发展性之间的关系。高职教育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育人为本,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坚持改革创新和科学发展的和谐统一,坚持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发展性的统一与协调。在提高素质和促进发展中,突出培养的针对性,让针对性培养更具活力和动力;在针对性培养中,融入素质、发展要素,让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落到实处,努力追求发展性与针对性以及各种需求之间的"结合"和"融通"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承良 熊剑平 龚晓琴 张莲 周玉娇 李恒
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也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运用MATLAB7.0和SPSS16.0数理统计分析软件,建立都市圈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复合系统(ESRE)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引入系统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模型,以武汉城市圈为实证对象,定量揭示武汉城市圈ESRE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特征:复合系统协调度城际差异明显,与经济发展实力明显正相关;整个圈域处于协调发展态,但协调发展度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地域分布不平衡,形成核心—边缘与等级板块复合空间结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沈广斌
发展性高等教育观是对传统高等教育过度功利化的批判,它坚持在人本主义观照下,关注高等教育当重视学生发展性的应然价值,认为师生的发展性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逻辑起点,发展性是一流大学的最适表征和共性追求。发展性高等教育观自现代大学诞生之日起就初显雏形,它既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的经验总结,新的高质量高等教育观亦是其当代遵循。发展性高等教育观日渐成为指导当下高等教育实践的有效选择。
关键词:
发展性高等教育观 高等教育质量 一流大学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国庆
职业教育的功能是根据社会需求把教育对象定位在某种职业,还是根据个体的特点促进教育对象的生涯发展,这是关系到职业教育存在基础的重要问题。在一般意义上,所有教育的目的均是促进教育对象的发展。只要教给学生的是有价值的知识和技能,只要对学生品格的引导是积极的,通过教育使学生超越了他原有的身心发展水平,这种教育就是发展性的。只要不是刻意而为,教育一般都具有发展的效果。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促进其发展同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席东梅 任占营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再创辉煌。"这是2017年度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简称高职校联会)的主题,也是新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实现特色发展、充分均衡发展的高职使命。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朱明春
一、不平衡的客观性和平衡协调的必要性关于经济发展中区域不平衡的客观性,以及在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出现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扩大的"马太效应",经济学理论和实践都已充分说明,我认为基本上可以归结为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 要素秉赋及历史基础的差异.包括自然地理条件、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等生产要素,经济发展的历史基础等多方面,构成区域经济发展初始条件和发展基础的差异.2. 区域经济组织能力、效率和发展中竞争能力的差异.区域产业结构和城镇化水平等空间结构,区域经济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差异,都直接影响资源配置和转换的效率,从而形成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剑 马昭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与就业市场密不可分。因此,高等职业教育与就业市场需求协调发展研究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就业市场 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剑 王威
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步意识到高职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高职教育以其知识、技术等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发展地方高职教育以增强区域经济实力引起人们的关注。分析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而提出相关建议,对于高职教育以及区域经济发展都有着现实意义。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菊霞
中高职协调发展在概念理解与实施上一直存在诸多困难与滞后性。文章以梳理中高职协调发展的国家政策历史脉络为基础,阐述了中高职协调发展的内部关系与外部关系,内部关系主要是中高职协调发展与中高职衔接的关系,外部关系主要是中高职协调发展与其他教育及产业的关系。中高职协调发展是一个整体性与系统性的概念,处理好其内部与外部关系是有效实现协调发展的基础。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楼飞燕
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要想更好地促进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就必须树立明确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目标,找准办学定位,优化高职教育专业结构,适应经济结构调整需求,加强高职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校企合作等多元化模式,更新高职教育人才培育观念。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区域经济 师资队伍 校企合作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沈蔚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有了巨大的发展,为我国各行各业的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培养了大量的高级应用技术性人才,促进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全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同度也在日益增大。目前,我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俊 胡勇
研究共分为两部分,一是以高职教育社会服务理论为基础,构建了高职教育对产业新城经济社会转型升级贡献的计量模型。二是通过该模型,计算中山火炬高新区由产业新城向科技新城整体转型期间(2004—2011年),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的相关贡献率。高职教育在城市转型升级期间对经济社会的整体贡献率为27.17%;其中,高职教育对民生福祉改善贡献为13.88%;对科技研发贡献为70.15%;构建学习型社会贡献为16.52%,研究表明,社会从业人员创新能力成为判断教育对转型升级贡献程度的标准之一。因此,提高创新能力在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活动中的比重是高职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产业新城 转型 计量研究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邱旭光
高职教育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和以就业为导向服务民生的两大功能,使其在发展中需兼顾自身发展和服务社会而形成两种属性:效益性和公益性。两大功能和两种属性决定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同时还须兼顾公平与市场两大原则。我国学界对高职教育均衡发展理论的探索与追求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经济学视域下的"单纯市场论"、教育学经济学视域下的"均衡市场论"、社会学视域下的"公平—市场论"三个阶段。以"公平—市场论"为观照,以高职教育相对发达的浙江省为蓝本,对高职教育区域发展均衡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其布局与资源配置,思考其原因,探索其治理策略,具有较直观、明晰的现实参考价值。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宏志
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就是构建一个完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个未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一个开放的教育体系,或者说开放性是其最为突出的基本特征。这种开放性基本特征实际体现在职业教育体系的开放性教育理念、开放性教育功能定位、开放性教育层次、开放性教育模式以及开放性区域发展等方面。
关键词: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开放性 实际体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方展画
对教育概念的理解 ,是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难点。对教育概念的不同理解 ,直接影响着教育实践。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教育理论界对教育概念的主流认识 ,运用矛盾运动的观点 ,通过宏观的教育与社会层面、中观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层面以及微观的(学生 )个体认知过程与情感过程层面的讨论 ,结合当代国外有关教育概念在认识上的分歧与变化 ,提出了关于教育的四个命题 ,并认为发展性、动态性、多样性 ,是教育的本质规定。
关键词:
教育 概念 理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