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03)
2023(7074)
2022(5976)
2021(5935)
2020(4800)
2019(11188)
2018(11252)
2017(18529)
2016(12154)
2015(14149)
2014(14992)
2013(13389)
2012(12650)
2011(11770)
2010(12456)
2009(10926)
2008(10805)
2007(10186)
2006(9208)
2005(8374)
作者
(35167)
(28954)
(28830)
(27509)
(18387)
(14051)
(13345)
(11523)
(11350)
(10909)
(10080)
(10019)
(9608)
(9450)
(9381)
(9097)
(9037)
(8730)
(8549)
(8419)
(8050)
(7487)
(7184)
(6963)
(6867)
(6854)
(6487)
(6421)
(6196)
(6118)
学科
(32749)
经济(32699)
管理(25968)
教育(22162)
(20089)
(16960)
企业(16960)
中国(16720)
理论(14714)
(14253)
方法(12509)
教学(11704)
(9796)
数学(9718)
数学方法(9392)
(8819)
(8775)
业经(7453)
(7308)
地方(7161)
技术(6809)
(6804)
学法(6602)
教学法(6602)
(6522)
(6293)
银行(6262)
(6209)
金融(6201)
农业(6072)
机构
大学(168638)
学院(168501)
研究(64150)
管理(49157)
(48047)
经济(46364)
科学(42086)
理学(40566)
中国(39877)
理学院(39835)
(39444)
管理学(38590)
管理学院(38264)
(36362)
教育(36304)
师范(36057)
(34650)
研究所(31737)
(30138)
技术(30035)
(29564)
师范大学(29307)
职业(26812)
中心(26583)
(25875)
北京(25725)
业大(24638)
(23736)
农业(23239)
(23039)
基金
项目(104054)
研究(84404)
科学(80320)
基金(65987)
(58158)
国家(57456)
教育(49413)
科学基金(46081)
(45594)
社会(45359)
社会科(42287)
社会科学(42269)
(40442)
编号(39550)
成果(36545)
基金项目(33481)
课题(33080)
自然(28287)
(27929)
自然科(27582)
自然科学(27564)
资助(27124)
自然科学基金(26999)
重点(26208)
(23585)
(23542)
规划(23133)
项目编号(22911)
(22082)
(21020)
期刊
教育(65831)
(59794)
经济(59794)
研究(59372)
中国(49078)
学报(31090)
(26536)
科学(25457)
大学(23578)
技术(22404)
(21047)
学学(20284)
职业(20198)
农业(18006)
管理(17181)
技术教育(13303)
职业技术(13303)
职业技术教育(13303)
(11865)
论坛(11865)
图书(10833)
(10765)
金融(10765)
财经(10646)
(9654)
(9402)
(9256)
业经(8990)
(8490)
经济研究(7987)
共检索到2711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何振海  
我国高职教育已成为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根据相关原则构建有效、合理的高职课程评价体系不仅有助于推动高职课程改革,建设符合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还有助于提高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和教学质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陶红林  肖仁政  
课程评价是引导课程改革,鉴定课程建设成果的重要手段。从高职教育课程评价的内涵及特征出发,根据课程设计、实施、建设的三个阶段,高职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可从开发阶段的课程方案评价,实施阶段的课程效果评价和课程建设若干年后的课程建设水平评价三方面构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程宜康  吴倩  
课程决策是所有类型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和设计所需要的,高职教育决策不仅仅是方法与手段问题,更重要的是依据和原理问题。高职教育的课程决策取决于职业技术教育课程逻辑的二元性、技术课程的专业性、课程学习绩效的非线性、课程利益相关者的复杂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桂霞  钟建珍  
从我国现行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来看,构建合理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应明确其所包含的基本要素,并掌握以下原则:坚持课程设置的“三接轨”;突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重视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强调课程设置体系的开放性和个性化。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林光余  
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构建高等职业课程体系提出一些看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越琪  吴念香  孟国强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来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来,特别是在随后启动的国家示范性(骨干)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建设中,相关高职院校对专业人才培养中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形成了"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项目导向课程"、"任务导向课程"等多种课程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牛钰  
我国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已经形成了注重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等基本特点,在此基础上对高职"本科+技师"与专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进行学历层次、人才培养目标、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比较分析,可以梳理出高职教育不同层次、不同模式的现状及特点,进而对黄河水院"教·学·练·做"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和特点进行探索,以期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提供操作性的借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耿献文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体系的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开发出一个科学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体现高职特色的课程体系,就必须摆脱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把学科教育转变到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来,并充分考虑行业背景、实践教学、学生综合素质在构建高职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马祥兴  
项目课程是近年来高职教育中受到推崇的课程模式,本文在经过几年来对项目课程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的基础上,阐述了项目课程的涵义和特征,介绍了项目课程的开发原则、项目课程体系开发的路径和内容。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锦平  
课程体系构建关系到能否培养社会所需合格的高技能人才。本文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阐述了以就业为导向、能力培养为本位的高职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一般步骤,包括:调研、确定岗位核心能力、根据岗位核心能力设置系列课程、确定综合实训项目和顶岗实习要求,并对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进行了介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鲁伟  
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就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根据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开发学生的潜能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德、智、体诸方面协调发展。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在课程论的指导下,根据党和国家的要求、高职学生的实际、素质教育的现状构建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提高素质教育的实效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文根  何杨勇  
在对当今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流行的新职业主义、模块化教学和能力本位论等思潮进行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高职课程改革的思路。并且以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财务会计专业的职业技能核心课程体系构建为例,阐明职业技能核心课程的框架、内容,进而对课程改革中碰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彬宇  
基于开放视角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可以突破传统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使高职院校结合自身优势,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课内课外结合,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建设培养更多的技能型人才。文章提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方法主要有以工作为导向、设置课程体系,结合自身优势、建设教学体系,创新高职教育教学管理方式,丰富课程资源、充实教学内容。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伟娟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飞速发展,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结合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课程体系建设的实际,论述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原则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革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有效策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理连  
质量管理是提高高职教育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问题之一。高职教育质量管理包括外部和内部两个层次,外部管理涉及高职院校与政府、市场、社会之间的主体关系;内部管理则是多主体之间相关利益在高职教育中的调整与分配。通过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界定、人才培养资源管理、人才培养过程管理、人才培养分析与改进等过程,实现高职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构建。高职教育质量管理效果的价值判断应关注"顾客要求的满足程度",其评价目标、评价主体、评价指标与评价方式是管理效果评价的基本构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