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53)
2023(3318)
2022(2854)
2021(3056)
2020(2423)
2019(5692)
2018(5727)
2017(9083)
2016(6774)
2015(8165)
2014(8853)
2013(7704)
2012(7344)
2011(6836)
2010(7447)
2009(6336)
2008(6427)
2007(6179)
2006(5894)
2005(5763)
作者
(16733)
(13501)
(13430)
(13338)
(8673)
(6580)
(6336)
(5512)
(5482)
(5100)
(4768)
(4601)
(4497)
(4457)
(4417)
(4416)
(4286)
(4103)
(4045)
(4007)
(4004)
(3453)
(3390)
(3378)
(3362)
(3292)
(3133)
(2910)
(2866)
(2856)
学科
教育(20278)
(14141)
经济(14111)
管理(13192)
中国(12887)
(10405)
理论(10045)
教学(8618)
(8586)
企业(8586)
(6732)
(5618)
(5513)
(5183)
学校(4999)
学法(4741)
教学法(4741)
(4546)
高等(4413)
思想(4259)
技术(4248)
学理(4187)
学理论(4187)
发展(4112)
政治(4075)
(3989)
思想政治(3826)
政治教育(3826)
治教(3826)
德育(3802)
机构
学院(90812)
大学(88785)
研究(33179)
教育(29751)
(24740)
师范(24694)
(23639)
经济(22582)
职业(22505)
(21776)
管理(21122)
师范大学(20045)
中国(19924)
技术(19729)
科学(18687)
(18121)
(17704)
职业技术(15959)
理学(15896)
(15622)
理学院(15559)
北京(15431)
研究所(15324)
管理学(15018)
(14868)
管理学院(14829)
技术学院(14690)
中心(13656)
教育学(11533)
财经(11194)
基金
研究(44041)
项目(42245)
科学(33700)
教育(31682)
编号(23935)
成果(23679)
基金(23096)
课题(21762)
社会(21645)
(20401)
社会科(19902)
社会科学(19895)
(19685)
(18739)
(17881)
国家(17486)
规划(14555)
(13832)
科学基金(13550)
项目编号(13310)
(13281)
研究成果(12852)
(12412)
(12379)
阶段(12351)
年度(12209)
重点(11812)
阶段性(11395)
(11086)
(10933)
期刊
教育(56389)
研究(42266)
(35728)
经济(35728)
中国(32003)
职业(18042)
技术(15703)
(13456)
技术教育(11802)
职业技术(11802)
职业技术教育(11802)
学报(10639)
(9444)
大学(9330)
(8895)
论坛(8895)
科学(8674)
(8301)
金融(8301)
管理(8277)
财经(7198)
学学(6656)
职教(6334)
(6302)
图书(6224)
成人(6042)
成人教育(6042)
农业(5993)
高等(5909)
(5525)
共检索到1646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绍芬  
高职教育不应是专科层次的终结性教育,而应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总体目标,包括大专、本科、硕士、博士各层次,具有相对完整的,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独立体系,能满足经济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需要和个人终身学习的需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娜  刘文平  宋昀  
高职教育定位问题在宏观和微观各有丰富的内涵,要明确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和中职教育的不同。本文结合当前高职教育发展的危机,从定位的角度分析原因,研究科学定位以应对当前的危机,取得高等职业教育的长足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关云飞  肖贻杰  徐萍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我们认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高等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不同院校、不同专业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前新  
从高等职业教育的实际出发,论述了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应确立的教育理念三大办学理念——市场理念、产业理念、特色理念;三大人才理念——素质理念、创新理念、创业理念。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茜芸  
高职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定位需要逐步明晰,政府应当加强对职业院校举办主体和规模的规划。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决定着高职教育的办学质量,但并非所有职业教育专业都能做好校企合作文章。校企合作特别适用于工科类以及其它劳动用工密集型的专业,这些专业也特别适合举办职业教育。相比政府、企业和民营院校,行业办学存在一些问题。文化艺术传媒类的职业教育难成规模却不可或缺,国家应该予以保护和扶持。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旭辉  
1996年以来,政策层面多次对高职教育的类型定位进行宣示。把高职教育定位为一种高等教育类型的政策意图不是鼓励高职院校升本,而是推动高职彰显特色,增强不可替代性。类型定位,更多的是特色之谓,而非层次之谓。应区别对待高职教育升本和高职院校升本。在禁止高职院校盲目升本的同时,应推动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现高职教育向本科层次延伸。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新科  邓虹  
在高职教育发展问题上,大多院校采取全盘化"拿来"、标准化"推行"的借鉴方式,弱化了教育的文化和传统。受其所囿,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悬置传统教育的人文色彩,淡化文化底色,忽视社会、行业、企业、职业等对专业的需求,本本主义、功利主义和经验主义现象严重,导致"文化休克"和"文化失语"等现象,专业成了"失魂的专业"。本文尝试从专业自身的角度阐述高职教育专业为什么需要文化;从育人以及教育与社会关系的角度回答高职教育专业需要什么特色的文化,进而分析高职教育专业文化从校内到校外空间扩展的深远意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郑秀英  郑秀春  姜广坤  周志刚  
高职教育教师发展具有专业性、实践性、职业性。针对高职教育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准入标准低、发展目标偏差、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应采取明确专业发展标准、构建终身化培训体系、成立专业学习共同体、促进"产学研"结合等专业发展对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孝理  
学校教育应与行业和地方企业发展有机的结合,专业设置应主动适应社会的需求,不断更新和发展高职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坚持产学结合,构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必由之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伍春杰  
我国现代教育体系中,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在培养人才的方向和层次上都有明显区分。随着部分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院校转型,高职教育与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在职业定向上的重合,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两者间的功能定位冲突。要充分发挥两者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各自的优势和作用,必须明确两者间的功能定位,从职业服务功能差异、职业类型差异及岗位层次差异三个方面区分两者间的功能定位,调合冲突,促进我国当代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彩霞  檀祝平  
高职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搭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重要立交桥。高职教育应把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服务宗旨,树立终身教育观、人力资本积累观、大职业教育观等,针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过程中呈现的获益群体受限、职业人才供求不一、实现形式僵化单一等突出问题,重新定位其自身功能,在教育、经济、社会领域充分发挥好引领作用,以更好地促进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覃川  郑萍萍  
文章首先阐述了产业转型升级背景。然后分析了高职教育面临的新问题:高职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专业课程建设不能完全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变化,教师的教育思维需要与时俱进,学生职业能力难以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最后提出了高职教育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完善职业教育办学体系,提升高职院校办学水平;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构建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搭建教师发展平台,助力教师职业成长;树立"支持服务"理念,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虹  李成明  何万一  
文章分析了高职教育治理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阐述了高职教育治理体系框架建设的基本特征,构建出"政府、市场(行业、企业)、社会、中介组织、高职院校"等为主体的多元共同治理结构,并提出要从治理工具使用能力、市场(企业)资源整合能力和责任控制能力等三个方面来提升高职教育的治理能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朱毅  陈世润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完成了震惊中外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伟大的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立德树人"的德育工作是各类人才培养、教育的基础,开发利用长征精神丰富而现实的德育价值,用长征精神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树立起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对破解高职德育工作困境并探索合理科学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袁婷  
随着文化交流的深入和互联网的普遍应用,中国传统文化在高职教育中的价值愈加突出,但由于高职院校存在"重专业、轻素质,重技能、轻人文"的特点,教育多以应试为主,忽略了传统文化的引导与浸润。因此,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迫在眉睫。可以采取将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想德育教育、文化经典研读、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学生实践以及发挥图书馆优势有机结合的途径强化传统文化在高职教育中的浸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