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67)
- 2023(5465)
- 2022(4447)
- 2021(4477)
- 2020(3500)
- 2019(7866)
- 2018(7669)
- 2017(12240)
- 2016(8258)
- 2015(9619)
- 2014(9431)
- 2013(8102)
- 2012(7431)
- 2011(6975)
- 2010(7481)
- 2009(6351)
- 2008(6122)
- 2007(5916)
- 2006(5300)
- 2005(4875)
- 学科
- 管理(21640)
- 教育(21009)
- 业(18878)
- 济(18117)
- 经济(18104)
- 企(17280)
- 企业(17280)
- 中国(14162)
- 技术(13311)
- 理论(11238)
- 教学(9358)
- 技术管理(8584)
- 学(6900)
- 方法(5441)
- 财(5441)
- 学校(5435)
- 学法(5387)
- 教学法(5387)
- 业经(5298)
- 农(4977)
- 发(4878)
- 制(4817)
- 学理(4780)
- 学理论(4780)
- 高等(4553)
- 思想(4552)
- 研究(4388)
- 政治(4352)
- 发展(4307)
- 银(4220)
- 机构
- 学院(104281)
- 大学(101945)
- 研究(35900)
- 济(31001)
- 教育(30707)
- 经济(30019)
- 管理(29540)
- 范(26028)
- 师范(25966)
- 理学(24317)
- 职业(23945)
- 理学院(23905)
- 京(23446)
- 管理学(23379)
- 管理学院(23127)
- 技术(21549)
- 师范大学(21195)
- 中国(20073)
- 科学(19864)
- 江(19029)
- 所(17360)
- 职业技术(16958)
- 财(16554)
- 北京(15738)
- 技术学院(15525)
- 研究所(15446)
- 州(15338)
- 中心(14401)
- 院(12752)
- 财经(12618)
- 基金
- 项目(58808)
- 研究(56642)
- 科学(48885)
- 教育(37470)
- 基金(36280)
- 社会(31844)
- 社会科(29766)
- 社会科学(29759)
- 家(29465)
- 国家(28955)
- 编号(27787)
- 省(27425)
- 成果(25193)
- 科学基金(24751)
- 课题(24484)
- 划(24303)
- 年(21499)
- 基金项目(17962)
- 规划(17886)
- 项目编号(16075)
- 创(15742)
- 性(15428)
- 重点(15382)
- 度(15308)
- 部(14717)
- 创新(14402)
- 发(14384)
- 教育部(13915)
- 研究成果(13761)
- 资助(13360)
共检索到1736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姜大源
面对波谲云诡的世界局势和国内经济转型阵痛的挑战,2018年以来国家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予以应对,并将稳就业列为"六稳"之首。基于此,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就业置顶为除财政、货币之外的第三个宏观调控工具,且要求近年来就业率高达90%的高职院校,扩招数量100万人,扩招对象不限于应届高中生,还要求招收农民工、下岗职工和退役军人。这是一种将就业视为最重要的人力资本投入的决策,一种通过社会政策进行逆周期调节的手段。扩招的数量之大及扩招对象之广,昭示着职业教育的大变局与新占位。大变局表现为高职院校扩招带来的由单一走向多元的生源之变、由刚性走向弹性的教学之变、由封闭走向开放的建制之变;而新占位则表现为职业教育已成为服务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首要教育举措、助力国家社会稳定治理的关键教育资源、提升国家人力资本质量的主旨教育类型,具有极其深刻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关键词:
高职 扩招 变局 占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毕树沙
高职扩招应放眼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发展,致力于实现高等职业教育规模、质量、效益和特色全方位提升,有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高职大规模扩招,生源多样化,行动时间紧,给学位供需两侧都带来巨大的现实挑战。有序实现高职扩招,国家层面重在引导与支持,主要是加快提高职业教育地位,以适度宽松政策鼓励各地各校积极探索,加大经费投入并向贫困地区倾斜;地方层面重在创新与保障,主要是基于区域生源供需现状与趋势统筹施策,通过招生考试改革确保目标生源群体多途径入学,提升高职院校学位保障能力;学校层面重在担当与平衡,主要是全力以赴施策与量力而为招生并重,扩大规模与保证质量并举,短期策略与长远战略兼顾。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霍强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也是世界经济格局大变局的时期。本文基于全球视域、历史维度和经济视角,从六个方面阐释世界大变局和中国新位势:世界经济增长面临分化分流变局,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世界贸易竞合面临体系重构变局,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秩序的共赢倡导者;世界产业分工面临加速洗牌变局,中国成为世界产业合作的积极建设者;世界技术变革面临轨道切换变局,中国成为世界技术变革的创新引领者;世界金融体系面临结构调整变局,中国成为国际金融合作的协调推动者;全球经济治理面临难以为继变局,中国成为世界共享发展的积极斡旋者。应把握好世界大变局的新挑战和新机遇,保持好中国新位势的趋势和优势,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趋利避害。
关键词:
世界经济 大变局 中国经济 新位势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吕春杨
现代职业教育面临着大改革大发展,百万扩招是全国高职院校的重点工作,退役军人是此次扩招的对象之一。面向退役军人的学历型职业教育存在产业转型升级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之"高"、退役军人的就业之"难"、高技能人才需求旺盛与供给短缺之"困"等现实问题。从政策支撑层面来看,面向退役军人的学历型职业教育需获得制定政策法规、健全组织保障机制、强化素质培养等方面的政策支撑,从而引导入校教育、保障组织管理以及加快再教育;从实践路径层面来看,面向退役军人的学历型职业教育可选择"普招+单招+特招"三种方式结合的多元招生机制,依据退役军人的具体学情进行分类教学,结合退役军人特点进行学生管理、学籍管理和经费管理,为退役军人提供就业保障。
关键词:
百万扩招 退役军人 学历型职业教育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陈技伟 冯帅章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1995—2013年城镇住户调查数据,考察了1999年开始实施的高校扩招政策对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1)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毕业生的收入差异随教育世代而变化,1999年之前获得中等职业教育者比获得普通高中教育者拥有更高的收入,而1999年之后获得中等职业教育者已没有收入优势。(2)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显著降低了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相对收入,且随着扩招的持续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相对收入持续下降。(3)高校扩招之后中等职业教育生源质量的下降可能是导致其相对于普通高中教育毕业生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高校扩招 中等职业教育 收入差异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宏亮
高职院校百万扩招为职业教育带来新变局和新占位,它对于稳定和扩大就业、促进职业教育增容提质、迭代升级及教育结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高职扩招生源结构变动引发了高等教育需求和供给结构的变化,给高职院校招生模式、教学与管理模式、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学校建制等带来新的时代命题和挑战。高职院校必须"因时而变,随事而制",改革招生考试制度、优化教师招聘与编制管理,推动教学与管理改革,重建学校基本建制,提升技术人才社会地位,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相关的保障和平衡机制,以确保高职扩招后的规模与质量相协调。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生源结构 招考模式 精准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彭振宇
黄炎培平民教育思想的历史意义主要体现在清醒的个人认知、社会认知、国家认知和教育认知,其当代价值主要在于深刻地回答了职业教育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怎么评等涉及职业教育发展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挖掘和评估其平民教育思想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对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思考我国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应该警惕特立独行、脱离国情和质量下滑三种危险,应该抓住寻找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管理制度、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生态体系四个关键。
[期刊] 求索
[作者]
陈曙光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大变局是涉及世界经济地理、全球治世界大变局根源于国际力量对比的深刻变化,新兴市场国家推动大变局,科技革命引领大变局,世界大变局中的聚焦点,是推动世界大变局的重要变量。世界大变局,就其深层结构和本质维度出场,是这场世界大变局的深层含义。世界大变局既蕴含着无限的机遇,也潜藏着巨大的不确定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人类才有光明未来。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沈煜 孙文凯 谷宇晴
过度教育现象已出现在全球劳动力市场中。从高等教育扩张的视角考察我国过度教育的来源及其在劳动力市场的持续性,评估高校扩招的实施效果,对全面认识教育扩张的政策影响、理解过度教育的成因以及提升就业质量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基于1999年高校扩招改革这一自然实验,利用CFPS数据通过截面双重差分法识别了教育扩张对过度教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校扩招明显提高了个人处于过度教育状态的概率,幅度在8%左右,约占平均过度教育水平的20%。进一步,本文发现过度教育提高了劳动力的职业流动性,但在短期过度教育仍然具有持续性。因此,在当前新一轮高校扩招背景下,应该考虑扩招可能对劳动力市场造成的教育错配,最小化高等教育扩招的潜在负面影响。
关键词:
过度教育 高校扩招 职业匹配 职业流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郑亚莉 米高磊
面对百万扩招的新挑战,面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本质诉求,推动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发展成为破题之策。未雨绸缪、防微杜渐,系统识别、控制高等职业教育质量风险成为实现质量发展的解题之法。基于外部风险、内部风险、意外风险3个维度,分析百万扩招后人才培养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之间差异可能性的产生原因,提出通过完善现代职教体系、全面深化产教融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铸造"质""量"双优的教师队伍、推动教学模式改革、构建内外融合的质量体系、健全多层次保障体系、推进多元化院校治理等策略,推动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发展。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扩招 质量风险 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陆万军 张彬斌
对于个人和家庭来说,教育投资是为了获得更高的收入和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维持合理的教育收益是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本文从职业收入、职业获得和户籍转变的视角分析中等职业教育收益变迁,利用教育类型和毕业队列差别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评估高等教育扩招对中等职业教育收益的影响。研究发现,在高等教育扩招前,中等职业教育相对普通高中教育具有明显的收益优势,但高等教育扩招之后这种收益优势逐步丧失。这是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对家庭吸引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基于假设队列方法和PSM方法的稳健性检验验证了研究结论的有效性。本文认为,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协调和持续发展,需要使两种教育模式维持相对合理的教育收益,发展职业教育既需要增加职业教育招生数量,同时需要提高供给质量使职业教育维持合理的市场回报率。职业教育收益来源于职业技能的市场溢价,可以利用相关政策提高职业技能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通过提升职业教育收益率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当然,在一个技术快速变迁的时代,职业教育同样应该重视学习能力和技能更新能力的培养。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尤铮 曾晓洁
跨境高等教育是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形式之一。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推动下,跨境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极大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能力建设,但同时也强化了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中心-边缘”格局,主要表现为:“由北向南”流向鲜明,引发了教育依附、教育主权削弱、经济利益驱动、新形式间接剥削、国家间教育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在大变局时代的背景下,全球化、国际秩序转型出现“有限全球化”和“去中心化”,对跨境高等教育产生深刻影响。中国、印度等国家积极推进本国高等教育“走出去”,使跨境高等教育发展呈现“由南向南”“由南向北”的多向流动。欧洲一体化、俄罗斯与中亚国家的区域一体化、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推进了教育区域化发展,也使跨境高等教育发展出现协同性、共生性的特征。以上两个变化对跨境高等教育传统的“中心-边缘”格局形成了冲击,表征着全球跨境高等教育格局演进的趋向。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蒙成
当前我国中职学校的发展正处于十字路口,对于中职学校未来的发展路向大致形成了"保守"与"激进"两种观点。保守的观点坚持中职学校为经济发展服务优先的办学宗旨,坚持中职学校为企业培养中、低端技能型人才的使命,认为导向就业的中职教育仍是社会经济发展必需的教育类型。激进的观点指出,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时期,高职扩招更对中职学校产生了直接而巨大的影响,中职学校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已有模式的合理性快速坍塌。系统考察当下中职学校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和自身状况,中职学校主动转型是明智的选择。转型不是取消中职教育,而是中职教育从直接为企业供给劳动力优先转向育人优先,从就业教育转向升学教育和职业生涯教育。教育立场是中职学校未来发展的路标,育人为本并通过育人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其未来应然的办学宗旨。转型意味着必须打破已有的路径依赖,目前可利用的抓手包括确立"立德树人"理念、开展普职融通、合理确定规模、基于核心素养框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等,而与时俱进的政策则能为中职学校的转型发展提供必要的驱动力。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康宁
本文以 1 999年高校扩招为案例 ,对扩招政策的决策背景、预期影响 ,特别是过渡期教育决策特点与制度安排的关系 ,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文章认为 ,促使扩招政策出台的背景 ,是由宏观社会需求、解决经济困境、走出“应试教育”怪圈等因素形成的一种综合效应。从对实施科技兴国战略、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高等教育改革等方面的预期影响分析 ,扩招决策是一项涉及全局利益而作出的困境决策。由扩招政策显现的过渡期教育决策的特点及其与制度安排的关系 ,反映了教育改革的特殊性与改革走向的复杂性。我国教育改革的制度创新 ,突出体现了教育决策在过渡期的制度化环境中的“两难”抉择
关键词:
高校扩招 教育决策 制度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