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34)
2023(3812)
2022(3360)
2021(3153)
2020(2721)
2019(6030)
2018(5922)
2017(10736)
2016(6347)
2015(7647)
2014(7634)
2013(7536)
2012(7140)
2011(6467)
2010(7094)
2009(6626)
2008(6587)
2007(6229)
2006(5736)
2005(5492)
作者
(18998)
(15677)
(15345)
(14944)
(10131)
(7551)
(7262)
(6056)
(5902)
(5877)
(5428)
(5408)
(5181)
(5177)
(4943)
(4850)
(4793)
(4677)
(4627)
(4562)
(4285)
(4007)
(3884)
(3735)
(3656)
(3615)
(3571)
(3480)
(3386)
(3146)
学科
(18572)
经济(18536)
(17815)
管理(16357)
(12206)
企业(12206)
教学(9244)
理论(8200)
中国(7934)
(7539)
教育(6950)
(6516)
服务(6496)
工作(6279)
(5832)
方法(5713)
学法(5651)
教学法(5651)
(5609)
业经(5382)
(5206)
银行(5196)
(5024)
服务业(4941)
(4695)
制度(4693)
地方(4628)
(4560)
贸易(4553)
(4411)
机构
大学(92965)
学院(90946)
研究(30113)
(29390)
管理(28940)
经济(28256)
中国(23887)
理学(22758)
理学院(22407)
管理学(21851)
管理学院(21655)
(21198)
科学(18964)
(17996)
(17781)
(16784)
师范(16603)
(15848)
中心(14724)
(14546)
北京(14114)
研究所(13868)
师范大学(13015)
(13003)
财经(12843)
(12408)
教育(12220)
技术(12129)
业大(11372)
(11316)
基金
项目(50706)
研究(41273)
科学(37581)
基金(32419)
(27929)
国家(27604)
社会(23034)
科学基金(22541)
社会科(21489)
社会科学(21481)
教育(21194)
(20837)
编号(19066)
成果(18762)
(17236)
基金项目(16297)
课题(14414)
资助(13252)
自然(13211)
自然科(12884)
自然科学(12879)
(12701)
自然科学基金(12647)
项目编号(11953)
重点(11833)
(11024)
(10591)
(10469)
大学(10412)
(10238)
期刊
(40945)
经济(40945)
研究(33790)
中国(27348)
教育(25663)
学报(16106)
(15555)
图书(13153)
管理(12806)
大学(12781)
科学(12681)
(11755)
学学(10910)
(10807)
金融(10807)
技术(10443)
书馆(10385)
图书馆(10385)
财经(8024)
职业(7088)
(7070)
农业(7066)
(6357)
论坛(6357)
业经(5841)
问题(5520)
经济研究(5338)
(5211)
(5034)
理论(4730)
共检索到1636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姜钢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原则,将高考更好地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和载体。服务选才是高考的基本功能和使命,也是高考存在的客观要求。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充分发挥高考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高考的改革发展与国家的发展密不可分。历史方位的变化关系全局、影响深远,国家所处的历史方位决定高考改革的战略定位和核心功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郭文婧  
尽管长期以来,人们对高考是否应该文理分科争论不已,陷入一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状态。而实际上,"百科全书式"教育的时代早已过去,加上知识的交叉融合只是创新的充分条件之一,而非必要条件,坚持文理分科也不能必然减轻学生的学习和考试负担,因此,是否文理分科,本就不是关键所在。为了化解人们对取消文理分科之后负担加重的担心,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的办法。但如果继续依据教材采取"大综合"或者"小综合"的方式,表面上的考试科目确实减少了,但实质上的应试负担依然不会少。即使明确了只考哪几门,如果教学仍主要将学生脑袋视为知识记忆的"仓库",考试仍主要是考察学生的知识"再现"能...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于泽元  王丹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姜钢  
高考考试内容改革,必须紧紧抓住教育发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实质和核心。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科加强考查的基础上,其他学科也要在试题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高考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作用。高考命题要将中学教学中法治理念培养和法律知识教育的内容提炼、整合出来,使法治理念的考查能够贯彻到有关学科的试题中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姜钢  
高考考试内容改革,必须紧紧抓住教育发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实质和核心。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科加强考查的基础上,其他学科也要在试题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高考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作用。高考命题要将中学教学中法治理念培养和法律知识教育的内容提炼、整合出来,使法治理念的考查能够贯彻到有关学科的试题中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献君  
党的十八大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指出,"坚持立德树人",全面指引教育教学改革。2013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时说:"少年儿童从小就要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长大后做对祖国建设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编者按:强国必先强教。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教师承担着光荣而重大的职责和使命。如何将个人理想更好地汇入"中国梦"的洪流中,用"教师梦"助力实现"中国梦"?在第29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本期专门组约6篇文章,请大学教师说说心里话。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铁坚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落实"立德树人"理念,应挖掘其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探析当前工作中存在问题。高校坚持立德树人实现资助育人功能,通过深化立德树人意识,建立制度化、机制化模式,打造具有辐射功能的品牌项目,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全过程,培育和引导受资助大学生成长成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增鎏  
思政教学是高校有效实施"立德树人"理念的主要课程,对高校大学生未来的人生和职业规划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对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高校思政教学出现了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模式陈旧、教学内容单一等现象,学生观念和教育管理也存在问题。如何通过"立德树人"理念进行思政教学的创新,培养学生提高自身文化综合素质和政治素养,成为当前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董金明  陈梦庭  
高校思政课教学在高校立德树人事业中承担着重要职责。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学习,广泛吸收中外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成果,突出顶层设计、协同攻关、统一指导,着力学理支撑、集体备课、教学辅助体系建设、教学模式探索和队伍建设,以化解难题,务求实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侯菊英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通过具体的育人活动来实现的。在大学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明晰教书育人必须体现和贯彻服务,实现教书育人与服务育人的统一,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方能更好地立德树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姜斯宪  
高校思政工作关乎社会稳定和国家命运。深刻把握高校思政工作面临的变与不变。提升高校思政水平落实"四个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回答了事关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坚持立德树人,落实"四个服务",推进高校思政工作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陈丹雄  
当前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全新时空展开。透过当前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困境的宏观审视、中观反思和微观剖析,从中找出解决立德树人困境的对策,通过理论创新与更新观念相结合、力量整合与完善机制相结合、物质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以人为本与主体激发相结合和师德建设与队伍建设相结合,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何虎生  蒋浩存  呼延博文  
加强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教育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大意义,二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第一,挖掘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教育内容是立德树人的应有之义。党的民族宗教理论包含了正确地认识和对待民族、宗教问题的科学态度,是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树立科学世界观的动力和保证。第二,强化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教育是当前落实立德树人的迫切任务。落实立德树人迫切需要回应党和国家的现实关切,聚焦民族和宗教领域的突出问题和新情况,增强青年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和大局观念。第三,发挥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教育作用能够提升立德树人的实际效果。党的民族宗教理论兼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和中国共产党执政治国的智慧结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有利于增强立德树人的感召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海晶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把立德树人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不仅对普通高等教育重要,对为社会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培养技能型人才与技术型人才的高职教育而言尤其重要。高职教育应努力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德才兼备的应用型人才,并结合生源特点,努力培养学生成为身心健康、胸怀祖国、敢于担当、技术过硬以及勇于创新的国家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同时,高职教育应培养一支既有师德,又脚踏实地的"实干家"师资队伍,塑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确保"立德树人"在高职院校扎实开展,使高职教育成为全面深化改革重要历史时期的一支磅礴力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