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2)
2023(1717)
2022(1584)
2021(1471)
2020(1420)
2019(3074)
2018(3103)
2017(5805)
2016(3273)
2015(3574)
2014(3673)
2013(3669)
2012(3475)
2011(3069)
2010(3309)
2009(3130)
2008(3499)
2007(3355)
2006(3004)
2005(2769)
作者
(9731)
(7975)
(7910)
(7607)
(5254)
(3855)
(3624)
(3091)
(3009)
(2898)
(2884)
(2786)
(2676)
(2628)
(2556)
(2417)
(2403)
(2355)
(2250)
(2203)
(2043)
(1985)
(1982)
(1974)
(1895)
(1875)
(1736)
(1653)
(1583)
(1571)
学科
管理(15815)
(13661)
(13551)
企业(13551)
(11782)
经济(11765)
(7926)
(6447)
(6426)
财务(6417)
财务管理(6404)
企业财务(6148)
(5326)
银行(5324)
(5042)
(4453)
金融(4452)
(4401)
方法(4240)
体制(4036)
理论(3335)
中国(3288)
(3240)
业经(3209)
人事(2981)
人事管理(2980)
数学(2916)
数学方法(2854)
(2772)
(2427)
机构
大学(51119)
学院(49294)
(17570)
经济(17085)
管理(17003)
研究(15283)
中国(14407)
理学(13443)
理学院(13279)
(13225)
管理学(13070)
管理学院(12968)
(11166)
财经(9827)
(8827)
科学(8780)
(8449)
(8228)
财经大学(7308)
北京(7244)
中心(7172)
(7132)
研究所(7049)
(7039)
师范(6981)
(5842)
(5589)
师范大学(5559)
商学(5527)
商学院(5496)
基金
项目(25530)
科学(19936)
研究(19323)
基金(18720)
(16074)
国家(15910)
科学基金(13590)
社会(12063)
社会科(11408)
社会科学(11404)
基金项目(9736)
(9572)
教育(9352)
自然(8734)
自然科(8552)
自然科学(8552)
自然科学基金(8403)
(8164)
成果(7942)
编号(7730)
资助(7717)
(6162)
(5983)
重点(5886)
课题(5658)
(5595)
教育部(5476)
项目编号(5324)
人文(5186)
大学(5053)
期刊
(23249)
经济(23249)
研究(18264)
(13962)
中国(10693)
学报(8849)
(8253)
金融(8253)
管理(7511)
大学(6874)
科学(6787)
财经(6523)
学学(6374)
教育(6179)
(5548)
(5123)
财会(4333)
会计(4184)
技术(3485)
经济研究(3184)
农业(3098)
问题(3075)
通讯(2981)
(2974)
会通(2964)
图书(2890)
(2869)
理论(2720)
业经(2608)
现代(2465)
共检索到843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初昇  
委托-代理关系导致高管高薪激励的必要性,但事实表明:高管高薪并不一定带来高绩效。经济波动对高管薪酬合理化提出新的要求,理论梳理有助于进一步明确高管高薪及其社会控制的必要性。我国高管高薪产生的原因主要有薪酬水平主观定位偏差、资产所有者监管缺位、高管薪酬制度不完善等。国外治理经验表明:高管薪酬控制可以采取控制奖金、离职金及股息等收人直接限制高管薪酬水平,也可以通过征税调节过高薪酬,并建立严格的高管薪酬管理制度,各国已陆续颁布了一些关于加强企业高管薪酬监管的政策规定。针对我国特殊的国情,高管薪酬管控应着力完善薪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霞艳  
高管薪酬粘性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文章基于公司治理结构角度,研究当前不同所有权性质的公司高管薪酬粘性现状,并且从公司治理结构各方面如董事会特征、监事会规模等分析其对高管薪酬粘性的影响,为我国企业如何通过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来有效约束或者控制高管薪酬粘性现象提供一些思路。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熊风华  彭珏  
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2007—2011年的数据,运用多元回归等方法,分析了高管权力对其薪酬以及薪酬业绩敏感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高管权力对高管薪酬水平具有显著正影响;高管权力大的公司与其它公司相比,薪酬与业绩的敏感性较低,并且薪酬—业绩波动具有不对称性,即高管薪酬与增加业绩敏感性更高,而与下降业绩敏感性更低。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慧玲  
一、引言近年来,一些天价高管引起社会各界的热议。2007年中国平安董事长兼CEO的薪酬总额高达6600万元人民币,成为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天价高管第一人;伊利股份2007年的股权激励措施则在使得公司管理层获得巨额股权激励的同时,直接导致了公司亏损2100万元;2009年AIG的"奖金门事件",该公司在亏损高达1000亿美元的同时,却用政府救助的资金向高管支付了1.65亿美元的奖金。在我国,薪酬激励的研究大部分基于最优契约理论,较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杨蓉  
本文在西方学者的管理层权力论基础上,结合中国垄断企业的特点,进一步提出了高管控制论,以2000~2008年曾发生过财务重述的我国代表性垄断行业上市公司共148个重述样本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高管控制与高管薪酬的相关性,考察了高管以财务重述为路径,影响企业财务业绩进而提高薪酬的可能性。研究发现:高管控制与高管薪酬显著正相关;虽然我国绝大部分国有垄断企业的高管不拥有或较少拥有股票和期权,财务重述仍然会影响公司高管的薪酬。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宋浩  王伟  
本文研究了国有控股对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和超额雇员问题的影响,对2003年至2008年国有控股和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高管薪酬和员工人数进行配对比较研究。本文的经验证据表明,中国股票市场的上市公司中,国有控股比非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支付了更低的高管平均薪酬,国有控股比非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雇佣了更多的员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窦祥胜  王再锋  张睿熊  
为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证研究角度支持公司内部控制规范的执行,本文以2012年财政部要求上市公司分批执行内部控制规范并提供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外生政策为切入点,结合双重差分模型分析内部控制对企业高管行为及企业绩效的影响,并试图通过自然实验实证研究缓解有关内部控制研究存在的内生性问题。研究表明内部控制的执行可以显著降低公司高管薪酬,抑制公司高管的在职消费,同时提高公司的业绩水平。本研究为进一步制定和推广内部控制规范等相关政策提供了理论和实证依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傅颀  邓川  
以2008-2011年度我国沪深两市的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从管理层权力视角考察薪酬激励与盈余管理问题的内在联系。研究发现:在全流通时代公司完全有可能诱使管理层为满足激励函数而操纵会计盈余,以实现股票期权收益;在薪酬业绩挂钩的激励机制下,管理层权力大的公司其盈余管理行为更加明显,说明管理层权力的大小确实能够影响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同时,从公司和监管层的角度分别提出建立更为合理的与业绩挂钩的长效薪酬管理体系和进一步完善强制性高管薪酬披露制度等相关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夏芸  唐清泉  
以2002~2006年沪深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不同产权背景下高管薪酬与技术创新选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高管股权激励越大,高管越倾向于自主创新;会计短期业绩越多,高管越倾向于技术引进;在中央控股的企业中,采取股权激励作为高管主要薪酬方式确实比会计短期业绩更有利于自主创新;地方国企的技术创新方式选择与高管薪酬的长短期激励方式有关;对于私有企业而言,高管薪酬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并不明显。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窦祥胜  王再锋  张睿熊  
为进一步从理论和实证研究角度支持公司内部控制规范的执行,本文以2012年财政部要求上市公司分批执行内部控制规范并提供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外生政策为切入点,结合双重差分模型分析内部控制对企业高管行为及企业绩效的影响,并试图通过自然实验实证研究缓解有关内部控制研究存在的内生性问题。研究表明内部控制的执行可以显著降低公司高管薪酬,抑制公司高管的在职消费,同时提高公司的业绩水平。本研究为进一步制定和推广内部控制规范等相关政策提供了理论和实证依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卢锐  柳建华  许宁  
内部控制的实施约束了经理人的自利行为,从而有助于提升公司的业绩,那么理性的经理人必然会要求将其薪酬与公司的业绩挂钩,从而实现自身报酬的弥补。鉴于此,本文实证检验了内部控制质量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内部控制质量越高的公司,其管理层薪酬业绩的敏感度也越高,而且,相对于非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和薪酬业绩敏感度之间的协同性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显示,随着时间的推进,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与高管的薪酬业绩敏感性关系更为密切,说明内控的质量在不断提高。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晓珊  刘洪铎  
现有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鲜有关注其能否有效约束高管获得超额薪酬的机会主义行为。鉴于此,本文以2005~201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内部控制质量与高管超额薪酬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机制,以及产权性质和产品市场竞争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越高,高管超额薪酬水平越低;相较于民营企业,地方国有企业中内部控制质量对高管超额薪酬的抑制作用更大,但未有证据表明在中央企业中也存在上述关系;产品市场竞争正向促进内部控制质量对高管超额薪酬的抑制作用。机制检验发现,提高内部控制质量有助于约束管理层权力和打破任人唯亲的董事会文化,从而降低高管超额薪酬。这一结论为上市公司强化内部控制建设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宋霞  王晓雪  张力生  
本文采用2013—2016年沪深两市422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数据,基于信号传递理论,通过固定效应模型探讨了t-1期高管薪酬对t期企业研发强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回归法检验内部控制的调节效应以及终极控制权不同时内部控制调节作用的差异性。研究表明:高管薪酬对公司研发强度产生强化作用且具有滞后性的特征;公司高质量内部控制环境,使高管薪酬与公司研发强度的正向关系得到显著强化;根据终极控制权进一步分组回归发现,内部控制治理效应的发挥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差异性。相比于国有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在民营上市公司中表现出了显著地调节效应,即在民营上市公司中进行高质量内部控制的建设,更有利于内部控制发挥其治理效应,对高管薪酬与研发强度的正向关系起到显著地强化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辰颖  
在环境规制日益严格、环境治理好坏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企业制定高管薪酬契约时不仅要考虑财务绩效,也需将环境绩效纳入考核范畴。选取2013-2017年沪深两市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高管薪酬与环境绩效、财务绩效的敏感性,以及内部控制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强的企业环境绩效显著优于内部控制弱的企业;内部控制可以强化高管薪酬与财务绩效的敏感性;内部控制弱的企业环境绩效提升会降低高管薪酬,而内部控制强的企业不存在这种现象。建议政府通过奖励与惩罚双重机制,督促企业保护环境;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合理激励高管;高管增强环保意识,辅助企业实现绿色经营,三方协力提升企业环境绩效。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罗正英  詹乾隆  段姝  
利用厦门大学内控课题组构建的企业内部控制指数,本文实证考察了内部控制质量对企业高管薪酬契约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越好,企业高管的薪酬-业绩敏感性越高,企业高管的薪酬粘性越低。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内部控制质量对企业高管薪酬契约的影响在国有控股的公司以及产品竞争比较激烈的行业表现得更为显著。此外,内部控制质量对公司高管薪酬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内部环境、控制活动以及信息与沟通等三个方面。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对公司的高管薪酬的契约有重要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会受到制度环境包括公司的产权性质和所处的行业因素的制约。因此,要提高企业高管薪酬契约的有效性,必须改善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同时需要完善相关的制度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