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31)
- 2023(6827)
- 2022(5771)
- 2021(5821)
- 2020(4578)
- 2019(10928)
- 2018(11135)
- 2017(19485)
- 2016(12156)
- 2015(13694)
- 2014(13913)
- 2013(12593)
- 2012(11865)
- 2011(11117)
- 2010(11847)
- 2009(10757)
- 2008(10893)
- 2007(10054)
- 2006(9529)
- 2005(9117)
- 学科
- 济(34604)
- 经济(34557)
- 管理(29772)
- 业(27409)
- 企(23773)
- 企业(23773)
- 教育(21764)
- 中国(18057)
- 理论(12823)
- 制(12610)
- 农(12262)
- 财(11901)
- 策(11173)
- 教学(10608)
- 业经(9294)
- 方法(9216)
- 学(9039)
- 体(8698)
- 地方(8038)
- 银(7777)
- 银行(7777)
- 行(7552)
- 税(7427)
- 农业(7409)
- 技术(7260)
- 体制(7199)
- 税收(7154)
- 收(7093)
- 发(6964)
- 及其(6922)
- 机构
- 大学(160378)
- 学院(158952)
- 研究(60622)
- 济(58426)
- 经济(56730)
- 管理(51751)
- 理学(42152)
- 理学院(41555)
- 中国(40914)
- 管理学(40807)
- 管理学院(40419)
- 京(36196)
- 教育(34737)
- 范(33760)
- 师范(33653)
- 财(33508)
- 科学(32055)
- 所(30305)
- 江(28732)
- 师范大学(27186)
- 研究所(26674)
- 中心(25283)
- 北京(24666)
- 财经(23896)
- 职业(22851)
- 技术(22412)
- 州(22304)
- 经(21460)
- 院(21425)
- 农(18729)
- 基金
- 项目(85935)
- 研究(77945)
- 科学(68594)
- 基金(55669)
- 教育(45651)
- 家(45599)
- 国家(44938)
- 社会(44487)
- 社会科(41706)
- 社会科学(41695)
- 科学基金(37626)
- 编号(36906)
- 成果(35313)
- 省(35147)
- 划(31391)
- 课题(30595)
- 基金项目(26849)
- 年(26266)
- 资助(23145)
- 性(22354)
- 规划(21975)
- 项目编号(21640)
- 部(21443)
- 重点(20900)
- 发(20303)
- 自然(20146)
- 自然科(19592)
- 自然科学(19588)
- 教育部(19555)
- 自然科学基金(19243)
- 期刊
- 济(77729)
- 经济(77729)
- 研究(68182)
- 教育(63019)
- 中国(48576)
- 财(26615)
- 管理(22024)
- 技术(20224)
- 融(17985)
- 金融(17985)
- 职业(17745)
- 农(17695)
- 科学(17043)
- 学报(16941)
- 大学(15050)
- 财经(13393)
- 学学(11850)
- 技术教育(11788)
- 职业技术(11788)
- 职业技术教育(11788)
- 业经(11731)
- 经(11666)
- 坛(11580)
- 论坛(11580)
- 农业(11448)
- 经济研究(11387)
- 问题(9467)
- 图书(8838)
- 贸(8821)
- 发(8542)
共检索到2802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雷正光 郭扬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改革,宜采用"借鉴"而不是"移植"、"渐进"而不是"突变"、"调控"而不是"自流"的策略,必须根据中国的国情、高等职业教育本身的特点和课程改革所应遵循的基本准则,走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的比较稳妥的发展道路。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成都)
[作者]
彭玲芳
为了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高职教育课程改革成为必然。文章在剖析当前高职课程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意义: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的品牌竞争力,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三能"师资队伍建设,有利于深化校企合作等。最后,文章根据当前高职教育课程的发展状况提出系列促进高职课程改革的对策。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课程 改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范雪蕾 钱坤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然阶段,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由之路,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困难和问题,文章从这一角度出发,指出了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对一些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加以探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社字
高等职业教育产生与发展的动力来自于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因素的外在拉力,以及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发展的推力,其发展的关键取决于课程与培养目标的匹配程度。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出发,其课程开发特色主要体现在课程开发起点的多维性、开发主体的多元性、课程目标的定向性、课程形态的自组织性、课程内容的实践性、课程结构的模块性、课程实施的多端性、课程评价的社会性。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课程开发 特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祥
高职课程改革应努力追求课程目标的实用性和发展性相结合,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应把重点放在三个方面:结合实际需求,开发新课程;进行现有课程的整合和优化;改革实践教学,强化技术训练。同时,在改革中要做到开发新课程与删减陈旧课程、整合课程与纵深专业研究、强化实践与注重理论总结并重。
关键词:
高职课程改革 必要性 任务 措施 结合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肖凤翔
隐性经验是个体在认识与实践活动中习得的直接经验。隐性经验的学习应成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加强学生在实习与实践中学习隐性经验 ,是突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实践性与应用性 ,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目标的有效措施。现代师徒模式和产学研结合模式是有助于学生学习隐性经验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温振华
本文通过对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探讨,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服装工作室的运作作为案例,论述了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概念、特点、结构以及运行方式,提出了与之配套的课程体系及要求。
关键词:
教学模式 高职教育课程 工作室 项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麻丽华
文章对目前高职教育所采取的课程体系及高职课程体系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课程体系 课程改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建霞 赵朝晖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知识是原理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与工作过程知识相融合的综合性技术知识,是高职院校课程组织的核心,是学习者职业能力养成的关键,它具有选择性、实践性、序化性、默会性、具身性与协同性等基本特征。
关键词:
课程知识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知识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牛全峰 牟应华 唐燕妮
本文对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设置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并从目标定位、适应市场、内涵发展、纵横协调、师资保障、合理评价等方面提出了高职教育课程设置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
课程设置 能力目标 内涵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川
任何学校教育的改革,无论是宏观方面还是微观方面的改革,课程内容的改革都是最本质、最核心的深层次问题。课程改革最核心的问题是:教师在课堂上究竟应该给学生传授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从知识论角度讲,人类积累的知识可以分为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应该坚持以实践知识为本位而非书本知识为本位、以工作过程为本位而非课程考试为本位、以实践教学为本位而非课堂讲授为本位的价值取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谭移民 钱景舫
从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是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的趋势 ,是职业教育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它具有以市场为导向的课程内容 ,多元化的课程结构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海银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很多问题都与方法论的缺失有着密切的联系。方法论反映了人们对变革本身的认识水平、理解程度和价值定位。只有形成了正确的理论导向和思维方法,才能正确地处理各种关系与要素,使改革得以有序、规范和健康的发展。因此,从方法论的角度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检视,并探寻原因,是寻求改革突围的最好途径之一。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课程设计 方法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郑晓梅
对三种典型的课程目标取向的本质特征进行阐述,论述了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应然取向:"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的整合。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课程目标 价值取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绪军 温贻芳
高等职业教育要迈向高水平,需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高职教育发展观,重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体系。构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体系,只有坚持稳定现有规模与提升办学质量,继承原有建设成效与创新服务管理模式,坚持改革为动力与构建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原则,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对此,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应采取改革体系构建"施战略、抓本质、谋本色",内部治理结构"建章程、立制度",关键环节"破旧制、立新制",多方参与"扩民主、重合作",国际交流合作"广借鉴、引进来、走出去"的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