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34)
2023(14005)
2022(12132)
2021(11688)
2020(9637)
2019(22508)
2018(22507)
2017(41738)
2016(24079)
2015(27521)
2014(27962)
2013(26548)
2012(24301)
2011(22141)
2010(22474)
2009(20312)
2008(19960)
2007(17862)
2006(15842)
2005(14209)
作者
(66557)
(54908)
(54858)
(52331)
(35111)
(26491)
(24985)
(21563)
(21159)
(20087)
(18949)
(18539)
(17577)
(17510)
(17014)
(16941)
(16767)
(16329)
(15904)
(15746)
(14036)
(13706)
(13151)
(12667)
(12564)
(12438)
(12247)
(12216)
(11071)
(10768)
学科
(81477)
经济(81352)
管理(69486)
(61963)
(53334)
企业(53334)
方法(36488)
数学(30424)
数学方法(30000)
中国(27832)
教育(25079)
(24169)
(22215)
理论(21205)
(20995)
(19850)
业经(19665)
地方(15766)
技术(15263)
(14983)
财务(14907)
财务管理(14874)
(14763)
农业(14306)
企业财务(14095)
教学(13954)
(13826)
(13674)
贸易(13666)
环境(13503)
机构
大学(337073)
学院(332321)
管理(125040)
(119317)
经济(116220)
研究(110231)
理学(107555)
理学院(106222)
管理学(104316)
管理学院(103661)
中国(76140)
(73304)
科学(67906)
(59707)
(55123)
(54169)
师范(53807)
(50978)
研究所(49901)
中心(48511)
(47859)
北京(47095)
财经(46947)
业大(46697)
师范大学(43630)
教育(43249)
(42364)
(41166)
技术(40204)
(39548)
基金
项目(220070)
科学(173238)
研究(170924)
基金(154334)
(132190)
国家(130883)
科学基金(112093)
社会(103227)
社会科(97379)
社会科学(97353)
(88233)
教育(86432)
基金项目(81649)
(75283)
编号(73633)
自然(70684)
自然科(68966)
自然科学(68954)
自然科学基金(67688)
成果(63711)
资助(62847)
课题(53937)
重点(50243)
(49969)
(46591)
(46074)
项目编号(45514)
(44218)
教育部(43795)
(43408)
期刊
(134545)
经济(134545)
研究(108027)
中国(75591)
教育(74596)
学报(51301)
(47307)
管理(46366)
科学(45652)
(43853)
大学(40122)
学学(35948)
技术(34177)
农业(30297)
(25017)
金融(25017)
财经(23930)
业经(21370)
(20368)
职业(20348)
图书(19787)
经济研究(19634)
问题(17279)
理论(16057)
(15877)
论坛(15877)
科技(15606)
(15314)
(15125)
实践(14799)
共检索到5004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建湘  胡蓉  
高等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基地是职业教育研究组织形式的新发展,也是一个新生事物,对于整合高职院校科研力量,围绕职业教育重大课题进行探索,推动高职院校科研事业发展是非常有益的。研究团队是科研基地建设中的核心问题之一,解决的是谁来参与研究的问题。文章从科研团队的构建、激励、绩效评价、培训提升和团队文化等几个方面对其培养机制进行了探索。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永宽  秦玛  
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培养目标、培养制度、培养过程和培养评价等基本要素。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构建,必须围绕基本要素的系统整体创新,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三维"属性、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从学校的中观层面设计一个模式创新构建总体框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平  鲁伟  
随着前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先后通过了验收,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进入了后示范时代。本文对后示范时代的特征进行了深入探析,揭示了后示范时代的三大特点,讨论了现阶段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四大误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后示范时代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五大原则。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余静  
从高等职业教育科教融汇的生成机制、驱动机制和运行机制出发,厘清高等职业教育科教融汇的发展机理与运行逻辑,是构建协同并进、良性互动的科教融汇新生态的必然前提。从高等职业教育科教融汇的生成机制来看,其致力于服务国家科技创新战略,重塑知识创新场景;遵循产业体系建设逻辑,凝聚技术创新优势;助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强化管理创新实践。从高等职业教育科教融汇的驱动机制来看,其深受政策、环境以及要素的影响。从运行机制来看,其需加强双向耦合效应,推进学校办学模式革新;优化组织网络结构,打造科教产合作发展体系;提高科研成果转换能力,畅通多元转化渠道。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沈燕  
文章通过分析当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存在的问题,探索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机制即"5321"校企合作模式,以政府、学校、企业共同参与的"三个层面"的组织机构为基本框架,以"五个结点"的系校企合作办公室为联络纽带,以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为办学理念,以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的共同利益诉求为"一个目标",形成互动系统,构建合力育人机制。政府应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建立支持性激励制度;学校应构建开放性管理体系,适应校企合作深化需求;企业应重视校企合作的溢出效应,激发参与职业教育内在活力三个层面,为"5321"校企合作模式的良好运行提供充分的保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前新  
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大多沿袭普通高等教育模式,在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构建上缺乏较为统一的观念。完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需对国内外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重新认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特征,在此基础上对高职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予以构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新春  邢长明  
教学考核是保障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考核体系是目前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本文分析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考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成功经验,探讨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考核机制建设的方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哲明  
要想确保我国教育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就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考核机制,相关研究人员应加强对人才培养考核机制的深入研究,认清当前的人才培养考核现状,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然后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考核制度和理念,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和完善。基于此,文章首先阐述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考核现状,然后分析国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考核方式,最后针对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考核机制展开探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竞春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高职教育对教育培养模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深入分析了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变革的国内动因,并提出了未来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健  
高等职业教育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的一种新型高等教育。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教育质量提升及知识社会的转型等,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创新和改革的要求。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问题,也是高等职业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环节。但是,由于对人才培养模式与办学模式和教学模式的界限没有厘清,往往导致人才培养模式概念上的混乱,影响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科学构建,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加以研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邬雨刚  
"订单培养"的本质内涵是"定向合作培养",校企单线直接合作的"企业订单培养"模式存在先天的机制缺陷,而由行业协会主导的"行会订单培养"模式则体现出了良好的机制优势。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史习明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三十年来,呈现出一些不同于过去传统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特点,本文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育人理念、课程体系、培养途径等四个方面做了具体的阐述并得出六点启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金昌  
入选理由从高等职业院校培养技术型人才面临的现实问题出发,所提出的观点紧密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所提出的要求,符合高职院校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意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玉保  刘斌  刘国栋  
健全和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就是要妥善解决中高等职业教育中人才培养衔接问题,以符合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模式集中在一贯制和对口招生模式,通过层层分析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要树立"终身教育"的思想观念、构建"一个目标、双边合作、四方联动"的平台、创新"两阶段四过程"人才培养方法、建立"学习补助-奖学金-企业创新基金"创新人才培养激励机制、构建开放式合作办学平台,拓展学生行业认知、加强"双师型"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来创新中高等职业教育"四双"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杨海龙  
在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背景下,多元文化社会环境中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培养应基于能力本位教育观,建立职业汉语能力培养新机制。只有突破职业汉语能力的瓶颈,才能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好地参与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并使其在社会经济生活的各领域得到充分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