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19)
- 2023(5714)
- 2022(4698)
- 2021(4755)
- 2020(3811)
- 2019(8655)
- 2018(8633)
- 2017(14916)
- 2016(9517)
- 2015(10621)
- 2014(10826)
- 2013(9724)
- 2012(9088)
- 2011(8522)
- 2010(8700)
- 2009(7611)
- 2008(7655)
- 2007(7290)
- 2006(6584)
- 2005(5985)
- 学科
- 济(26005)
- 经济(25857)
- 教育(20598)
- 管理(19613)
- 业(18564)
- 企(16407)
- 企业(16407)
- 中国(15356)
- 理论(12796)
- 方法(12197)
- 学(10252)
- 财(8200)
- 数学(8171)
- 数学方法(8009)
- 农(7790)
- 教学(7552)
- 业经(7137)
- 和(6501)
- 制(6235)
- 技术(5917)
- 发(5087)
- 务(4781)
- 财务(4769)
- 财务管理(4759)
- 农业(4638)
- 企业财务(4630)
- 发展(4536)
- 银(4521)
- 银行(4515)
- 社会(4514)
- 机构
- 大学(130459)
- 学院(124792)
- 研究(46626)
- 济(39428)
- 经济(38228)
- 管理(37318)
- 教育(31855)
- 理学(31745)
- 理学院(31174)
- 管理学(30355)
- 管理学院(30061)
- 范(29379)
- 师范(29241)
- 京(29137)
- 科学(27982)
- 中国(27273)
- 师范大学(24026)
- 所(23822)
- 财(22003)
- 研究所(21549)
- 江(20993)
- 北京(19240)
- 中心(19195)
- 技术(18105)
- 农(17905)
- 财经(17354)
- 职业(16999)
- 州(16528)
- 院(16117)
- 业大(15803)
- 基金
- 项目(76634)
- 研究(63907)
- 科学(62171)
- 基金(52386)
- 家(44926)
- 国家(44321)
- 教育(39561)
- 社会(39402)
- 科学基金(36970)
- 社会科(35834)
- 社会科学(35817)
- 省(31241)
- 划(28952)
- 编号(28404)
- 成果(26944)
- 基金项目(26434)
- 课题(24034)
- 自然(21737)
- 自然科(21276)
- 自然科学(21270)
- 自然科学基金(20927)
- 资助(20927)
- 年(20318)
- 部(19572)
- 性(19393)
- 重点(19197)
- 规划(18301)
- 教育部(17709)
- 项目编号(17024)
- 发(16854)
共检索到2010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曾令奇
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具有社会适应性,表现为动态性、针对性、超前性三个特征;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不适应症”,主要表现为结构性失业问题、既不能满足用人单位需求又不能满足受教育者需求等问题;增强高等职业教育社会适应性的对策,有拓宽专业口径,加强适应的课程和教材建设,走产学合作道路,注重教育实用性等。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社会适应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郭宇
生存资源、生产要素流动的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剧,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源结构都发生着颠覆性变化,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离不开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涵养。作为近代社会市场化、专业化、职业化产物的高等职业教育,在第四波全球化浪潮中承担着培养人才、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社会责任,其责任就是唤醒人的主体性意识,塑造人的理性思考能力,培养人的高层次职业素养,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新形势下高职教育功能的发挥和责任的履行须要通过构建系统化、生态化的高职教育共同体来实现。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解放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增长带来了适应能力下降的负面效应,产生这一负面效应的深层次原因是结构与数量之间的失调。因此,在我国高等教育从规模扩张到内涵发展的转折时期,有必要对结构进行适应性调整。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佘远富 刘超
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适应具有主动性、针对性、动态性、超前性等特点;在大众化进程中,我国高等教育系统表现出诸多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不适应的方面,包括理念性错位、政策性错位、制度性错位、结构性错位、范式性错位等;增强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社会适应性,必须构建"政府主控、社会主导、高校主体"的良性运行机制。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大众化 社会适应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沈怡玥 章永刚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的办学机制也发生了实质性的转变。这种转变是高职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客观要求,是高等职业教育实现社会价值的唯一途径。21世纪以来,高等职业教育打破了传统的办学机制,建立了以面向市场、服务经济为宗旨的现代高职教育办学机制,结合教育的超前性与实践性,探索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职教育体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露
在全球的职业教育中,德国职业教育水平在世界上遥遥领先,对德国的市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德国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层次结构与劳动力结构的适应性分析,提出了完善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结构与经济社会的适应性举措,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德国教育 职业教育体系 经济社会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露
在全球的职业教育中,德国职业教育水平在世界上遥遥领先,对德国的市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德国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层次结构与劳动力结构的适应性分析,提出了完善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结构与经济社会的适应性举措,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德囯教育 职业教育体系 经济社会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志军 李春珍 吕姗
增强适应性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课程的适应性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微观层面。增强课程适应性的外在动力源自三个方面:知识发展的内在需要、社会对劳动者素质的新要求以及新知识生产模式的推动。以“问题解决”为逻辑基点的知识生产新模式对职业教育课程知识带来多重影响:即知识性质的应用性、知识体系的开放融合性、知识结构的技术导向性、知识传授的建构性与知识评价的多元性。基于此,为了增强职业教育课程的适应性,需要以“工作任务需要”为逻辑基点,增强课程技术知识的适应性;以“实际问题解决”为目标定位,凸显核心技能的适应性;以“跨学科交融”为课程内容取向,凸显知识的整合性与建构性;以“多元协同参与”为课程组织方式,提升知识的反思创新性;以“异质多维标准”为课程评价方式,提升课程知识的多元价值。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蒲善霞 许学梅
高等教育资源重组能够有效促进高等教育资源体系的构建,为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充足的资源保证。从社会适应性角度进行分析,梯次配置是高校资源重组理论的基本出发点,对高等教育资源重组方案的系统性、互补性整合产生强有力的推动,软硬兼顾、复合优化是高校教育资源体系重组的基本要求,强调高等教育资源整合以全方位深化、优化为基础,对高校教育资源进行针对性开发,多元化构建资源体系方案,确保高等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资源体系 重组方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蔚 祁乐瑛
为探索家庭教育和情绪调节策略对职业院校学生社会适应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简式家庭教育中文版量表、情绪调节量表、社会适应能力诊断量表,对827名职业院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家庭教育、情绪调节策略能够显著预测职业院校学生的社会适应。2.认知重评在父母拒绝、父母情感温暖与社会适应之间起中介作用,在父母过度保护与社会适应之间存在遮掩效应;表达抑制在父母拒绝、父母过度保护与社会适应之间起中介作用,在父母情感温暖与社会适应之间存在遮掩效应。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海东 杜怡萍 刘慧慧
以广东高等职业(以下简称"高职")院校2008年至2011年专业设置的统计年报资料为基础,对照广东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要求,进行专业设置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分析,提出优化专业设置的对策。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专业设置 适应经济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健
入选理由以"整合"之眼透视职业教育,从实践经验和理论推演两个范畴,建立高等职业教育整合发展的基本框架,为人们提供一种新的富有启发性的理论视角。主要观点书中认为,对于职业教育来说,整合就是将职业教育的要素、构建等重新组合,使之形成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的新的功能整体。对照逻辑起点的内在规定,扬弃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新文 周志艳
受实用主义教育目的观的影响,我国教育的功利价值取向变得日益明显,高等职业教育更是如此。改变这种状况的途径是重新认识并界定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通过实现"人的回归"来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革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高建新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面临着新的社会形势。因此,要大力发展高职教育,要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搞好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深化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有效途径和运行机制,加大高职教育的投入力度,不断深化高职教育改革,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以适应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形势 定位 措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何秀超
职业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为保障和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国家先后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法规政策文件,系统部署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划。《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提出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明确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