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09)
- 2023(6969)
- 2022(5858)
- 2021(5836)
- 2020(4645)
- 2019(10804)
- 2018(10690)
- 2017(18490)
- 2016(11747)
- 2015(13732)
- 2014(13875)
- 2013(12652)
- 2012(11777)
- 2011(10921)
- 2010(11363)
- 2009(9738)
- 2008(9556)
- 2007(8738)
- 2006(7659)
- 2005(7165)
- 学科
- 济(28686)
- 经济(28641)
- 业(24832)
- 管理(24654)
- 教育(21892)
- 企(18363)
- 企业(18363)
- 中国(16065)
- 理论(14637)
- 教学(14626)
- 方法(12208)
- 学(11813)
- 数学(9570)
- 数学方法(9309)
- 学法(8537)
- 教学法(8537)
- 农(8327)
- 财(8277)
- 制(8100)
- 工作(7139)
- 业经(7013)
- 技术(6970)
- 服务(6646)
- 学理(6569)
- 学理论(6569)
- 体(6051)
- 银(5941)
- 银行(5925)
- 贸(5895)
- 贸易(5888)
- 机构
- 大学(157765)
- 学院(153953)
- 研究(53926)
- 管理(46738)
- 济(45913)
- 经济(44318)
- 理学(39502)
- 理学院(38835)
- 管理学(37784)
- 管理学院(37441)
- 教育(35575)
- 京(35341)
- 范(34596)
- 师范(34292)
- 科学(33727)
- 中国(33192)
- 师范大学(27832)
- 所(27662)
- 江(26286)
- 研究所(25123)
- 技术(24900)
- 财(24707)
- 农(23557)
- 中心(23365)
- 北京(23153)
- 职业(22975)
- 州(21163)
- 业大(20514)
- 财经(19311)
- 院(18930)
- 基金
- 项目(96070)
- 研究(79580)
- 科学(75545)
- 基金(63035)
- 家(54478)
- 国家(53807)
- 教育(48565)
- 科学基金(44693)
- 社会(44460)
- 社会科(41602)
- 社会科学(41589)
- 省(40545)
- 编号(36573)
- 划(36122)
- 成果(34135)
- 基金项目(32261)
- 课题(30094)
- 自然(27312)
- 自然科(26697)
- 自然科学(26689)
- 自然科学基金(26239)
- 年(25993)
- 资助(25327)
- 重点(23910)
- 部(23041)
- 性(22989)
- 规划(22197)
- 项目编号(21954)
- 发(21138)
- 教育部(20621)
- 期刊
- 教育(66247)
- 研究(56635)
- 济(52643)
- 经济(52643)
- 中国(46674)
- 学报(25971)
- 科学(21003)
- 大学(20755)
- 技术(20705)
- 农(20666)
- 财(20163)
- 职业(18984)
- 管理(17833)
- 学学(17127)
- 农业(13858)
- 图书(13610)
- 技术教育(12660)
- 职业技术(12660)
- 职业技术教育(12660)
- 财经(11129)
- 融(11108)
- 金融(11108)
- 坛(10776)
- 论坛(10776)
- 书馆(10274)
- 图书馆(10274)
- 经(9746)
- 高等(7972)
- 发(7933)
- 业经(7660)
共检索到2476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博 庞学光
"分步决策、阶段教学"的高等教育专业教学组织形式,是从有效提高教育职业服务功能的角度,针对高等教育在职业服务性上存在的,专业设置结构与人才需求的矛盾、专业教学学科导向性或职业导向性过强和专业学习方向与学生职业意愿的不符等问题而提出的解决思路。其把高等教育划分为了三个教学阶段,即以通识教育为导向的通用素质培养阶段、以学科型专业教育为导向的宽领域专业能力培养阶段和以职业教育为导向的岗位针对性职业能力培养阶段。从而使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从一次性决策的长周期设置,变成了分步决策的短周期设置,同时也给予了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提高了高等教育的职业服务功能效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博 庞学光
鉴于专业分置教育存在的专业周期风险、设置风险等一系列问题,职业服务导向高等教育适宜采用"分步决策、阶段教学"的专业教学组织形式来开展。与"阶段教学"思路相对应,为了保证各阶段教育目标的达成,应对相应的课程组织方式进行专门设计,通过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选择适应性课程模式来保证高等教育职业服务功能的发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博
教育的职业服务功能指教育活动对个人职业存在与发展,对社会"人才——职业"间结构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该问题是一个为学习者、教育者、社会用人方等多主体意愿决定的主体间性问题。文章以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为背景,从教育发展遇到的现实问题出发,以职业存在及演化发展模式的研究为基点,系统分析了职业需要教育为它做什么和教育能够为职业做什么的问题。并从教育的职业服务功能有限性的现实出发,对教育实践中的策略选择和改革思路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郭宇
生存资源、生产要素流动的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剧,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源结构都发生着颠覆性变化,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离不开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涵养。作为近代社会市场化、专业化、职业化产物的高等职业教育,在第四波全球化浪潮中承担着培养人才、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社会责任,其责任就是唤醒人的主体性意识,塑造人的理性思考能力,培养人的高层次职业素养,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新形势下高职教育功能的发挥和责任的履行须要通过构建系统化、生态化的高职教育共同体来实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薛春美
高等教育的成效乃全民之大事,基于目前教育界经济功利主义现象,本文指出人文性为教育的本质属性,继而探讨高等教育人文性和经济适应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得出结论:经济适应性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属性,在面临人文性的根本性先导作用时,仍应服从于后者的精神框架约束;同时,人文性不宜从经济适应性中割裂出来;两者应共生共存、深切融通融合,共同为中国培养未来的领袖型、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人文性 经济适应性 创新人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博 庞学光
教育的育人功能和筛选功能确定了个人职业能力的适应方向、限定了个人职业选择的空间,其所体现的是教育的职业服务功能,被认为可能直接导致教育结果的不公平。鉴于社会专业化人才需要和职业竞争的现实,职业导向下的教育结果不公平是不可避免的。对此,应通过制度设计优化来实现教育的过程公平,包括教育竞争标准公平、教育资源分配公平和教育的职业选择过程公平。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刚
高等教育出现结构性失衡问题,既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所产生的高校与社会适应机制缺失有关,也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规模扩张所采用的特殊模式有关,也有办学思路上的偏差。增强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需要政府发挥积极有为的政策,建立高校与社会对接的“市场中介”,高校需要创建一种基于能力培养的以适应性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机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佘远富 刘超
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适应具有主动性、针对性、动态性、超前性等特点;在大众化进程中,我国高等教育系统表现出诸多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不适应的方面,包括理念性错位、政策性错位、制度性错位、结构性错位、范式性错位等;增强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社会适应性,必须构建"政府主控、社会主导、高校主体"的良性运行机制。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大众化 社会适应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俊学 邓永宏 王小兵
教育超市是以突出教育服务消费者自主选择权为核心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相对于其他超市而言,教育超市在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收费方式、产品形态、产权特征等方面有其鲜明的特征。高等教育超市包含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类型是以网络为基础的高等教育服务超市;另一种类型就是校园超市。两种不同的教育超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但无论那种类型,它都是由资源、管理、环境和服务四大要素组成。教育超市符合高等教育服务理念的本质要求,是解决高等教育“质”与“量”矛盾冲突的一条现实途径。教育超市的建设要在政府指导下,整合现有资源,实施完全学分制,建立学分银行,按照市场机制进行。
关键词:
教育超市 高等教育组织形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曾令奇
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具有社会适应性,表现为动态性、针对性、超前性三个特征;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不适应症”,主要表现为结构性失业问题、既不能满足用人单位需求又不能满足受教育者需求等问题;增强高等职业教育社会适应性的对策,有拓宽专业口径,加强适应的课程和教材建设,走产学合作道路,注重教育实用性等。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社会适应性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解放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增长带来了适应能力下降的负面效应,产生这一负面效应的深层次原因是结构与数量之间的失调。因此,在我国高等教育从规模扩张到内涵发展的转折时期,有必要对结构进行适应性调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贾剑方
以"专业"为课程的组织形式,是照搬苏联模式的结果,是教育分类未细化、集中培养专门应用性人才的产物。我国职业教育目前以专业为课程组织形式,是一种教育转型不彻底的状况,助长着职业教育工作者的惯性和惰性,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发展。综合性大学的本质在于学术性、研究性,应以学科为中心,以学科作为课程组织形式;应用型本科的本质在于专业性、创新性,应以专业为中心,以专业作为课程的组织形式;职业教育的本质在于操作性、技术技能性,应围绕职业岗位,以职业岗位为课程的组织形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博 庞学光
培养"双师型"教师一直是我国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努力方向。决定职业教育领域师资需求标准的应该是职业教育的功能目标。职业学校教育必然具有的职业服务功能决定了其课程与教学模式的选择,而职教教师是保证其功能实现的各项教育工作的设计者与实施者。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结构应该与实际的"职业针对性"课程、教学模式相适应,进行差异化的管理与使用,而不应简单地用"双师型"标准进行师资选拔与培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海东 杜怡萍 刘慧慧
以广东高等职业(以下简称"高职")院校2008年至2011年专业设置的统计年报资料为基础,对照广东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要求,进行专业设置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分析,提出优化专业设置的对策。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专业设置 适应经济发展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孙艳萍 周愉晴 付会平 张红梅 黄学平
远程开放教育条件下,如何利用各种现代化教育手段有效组织教学,满足学习者个性化需求,优化学习过程以提高教育质量,是远程开放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课题以建构主义等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运用实验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以中央电大直属学院北京学习中心和南海学习中心为实验基地,就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组织形式进行了实验性研究,以探索适合远程开放教育特点及学生个性发展、提高远程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教学组织形式。实验结果表明,AB制分类教学组织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小组讨论式案例教学组织形式是适应成人学习特点的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