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13)
2023(6860)
2022(5553)
2021(5505)
2020(4314)
2019(9709)
2018(9709)
2017(16236)
2016(9578)
2015(10629)
2014(10379)
2013(9228)
2012(8700)
2011(8035)
2010(8553)
2009(7867)
2008(7904)
2007(7549)
2006(6738)
2005(6202)
作者
(23688)
(19652)
(19548)
(18577)
(12670)
(9451)
(8763)
(7729)
(7449)
(7191)
(6650)
(6638)
(6396)
(6311)
(6170)
(5935)
(5758)
(5708)
(5682)
(5578)
(5267)
(4713)
(4671)
(4572)
(4515)
(4462)
(4395)
(4330)
(3949)
(3845)
学科
管理(29956)
(28777)
(28759)
经济(28745)
(27191)
企业(27191)
教育(20670)
中国(15934)
技术(15871)
理论(13295)
技术管理(11355)
方法(9971)
(9672)
业经(8964)
(8118)
教学(7980)
(7120)
(6968)
数学(6347)
数学方法(6197)
(5934)
(5827)
(5795)
银行(5790)
(5678)
(5604)
(5513)
金融(5512)
发展(5205)
(5195)
机构
大学(136420)
学院(129902)
(46352)
管理(45874)
研究(45175)
经济(45127)
理学(38886)
理学院(38358)
管理学(37747)
管理学院(37431)
教育(30237)
(30042)
(28700)
师范(28612)
中国(27977)
科学(24468)
(24103)
师范大学(23522)
(22033)
(21115)
北京(20067)
研究所(18860)
中心(18617)
财经(18514)
(17419)
技术(16867)
(16670)
职业(16171)
(16050)
经济学(14359)
基金
项目(77343)
研究(68225)
科学(64536)
基金(52732)
(43687)
国家(43100)
社会(42376)
教育(39845)
社会科(39835)
社会科学(39827)
科学基金(37724)
(32469)
编号(29657)
(28776)
成果(27786)
基金项目(26730)
课题(24676)
(22540)
(20861)
自然(20460)
自然科(20056)
自然科学(20052)
自然科学基金(19752)
创新(19736)
规划(19526)
资助(19074)
重点(18912)
(18890)
项目编号(18603)
(17954)
期刊
(56458)
经济(56458)
研究(54459)
教育(53969)
中国(38308)
管理(20340)
(19717)
技术(16281)
科学(15331)
学报(15131)
大学(13551)
职业(13011)
财经(10869)
学学(10584)
(10406)
(9556)
(9519)
金融(9519)
(9327)
论坛(9327)
经济研究(8400)
技术教育(8239)
职业技术(8239)
职业技术教育(8239)
业经(8156)
科技(8148)
图书(7644)
高等(7183)
技术经济(6939)
农业(6822)
共检索到2137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枭鹰  
高等教育问题不能在产生它的环境中自然地得到解决,它不仅依赖于高等教育实践的改革,同时也有赖于高等教育理论的创新。高等教育理论创新与高等教育实践改革是互为生成的,前者来源于后者,同时又指导后者并为后者而存在。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不仅存在着实践改革乏力的问题,同时也面临着理论创新贫血的困境,而后者比前者更为严重。因此,如何求得高等教育理论创新的重大突破,引领高等教育实践改革突出重围,是一个必须探究和回答的问题。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黄和文  
高等教育肩负人才培养的使命,更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阵地。高等教育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教育,但现实的高等教育却存在着创新教育执行不力、创新人才培养收效不高和创新能力差等状况,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达成全面的创新培养功效,需要进行全面的高等教育实践创新,在教育全程中贯彻创新理念、实施创新实践、执行创新培养、养成创新能力和品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邬大光  
教育改革实践对教育理论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诉求,高等教育也不例外。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由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引发的高等学校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的变化,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前所未有的。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实践所面临的新问题具有典型的“中国特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薛天祥  
无论是高等教育发展还是高等教育学科发展,都需要高等教育理论有新的突破和创新。因此,高等教育理论创新,不仅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学科意义。高等教育理论创新有两种趋势:一是通过高等教育学科知识的不断分化,建立高等教育分支学科体系,从而实现高等教育理论创新;二是引入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解决高等教育问题,并从中实现高等教育的理论创新。对于上述两种情况,都采用举例的方式作了详细的说明。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盛聪  刘幸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调整,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将迎来崭新的发展机遇。然而当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在管理体制、教学理念、培养模式、教育质量等方面暴露出的问题,已严重制约其进一步的发展。如何抓住机遇、深化改革、不断创新将成为未来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志刚  
高等教育观念创新在高等教育创新中居于核心和首要地位,是高等教育创新的先导性因素。高等教育观念创新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发展性、超前性和实践性特征。知识经济时代的严峻挑战,科学技术发展综合化趋势的直接影响,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内在要求,是高等教育观念创新整体化取向的主要原因。树立高等教育观念创新的整体意识,加强创新主体与实践主体的互动与对话,实现三级教育观念创新的整合,构建高等教育观念创新的社会支持系统,是进行高等教育观念创新的整体化策略选择。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全林  
任何创新都是要付出代价的,代价是为高等教育发展所做出的牺牲,在本质上代价与价值相关。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创新的终极关怀,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代价主要是高等教育现代化转型中的代价。在把握代价的成因、类型的基础上,我们应树立代价意识,科学决策,精心组织,力争把高等教育制度创新的代价降至最低,以最小的代价付出换取最大的发展进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阎升光  何丽娟  
创新是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动力,是内涵式教育的源泉,高校是培养国家新型人才的摇篮,担负着为国家输送创新人才的任务,本文通过对创新理论和高等教育创新的探讨,对高等教育创新的内涵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能够促进教育创新的保障机制,旨在探寻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支撑点和出路。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广民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创新模式的实施,打破了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适应了当今的教育发展要求。但实施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甚至进入了误区。不断完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创新模式,使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是每一个自考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鹏  谷振亚  
医学成人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是医学成人教育事业的核心。在当今的社会发展形势下,如何在保持医学成人高等教育的特色下,有针对性地对成人教育管理工作进行创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学生,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应强  
对后发外生型高等教育现代化而言,实现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解决好两个基本问题:如何看待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领导力量和采取何种高等教育治理模式。中国之所以能开创高等教育现代化新赛道和新范例,走出一条高等教育现代化新道路,根本原因在于实现了高等教育现代化方法论创新。坚持从实际出发,以战略思维和系统观念确立高等教育现代化观;坚持问题导向,在高等教育现代化实践中守正创新;坚持自立自信,以制度优势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方法论创新下的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主要表现为,坚持党对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全面领导,坚持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高等教育现代化思想。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卢晓中  
高等教育发展理论与社会变革关系密切,高等教育发展理论通过引领高等教育发展实践,以适应社会变革甚或引领社会变革,高等教育发展理论在这一过程中也不断丰富和创新。社会变革为高等教育发展理论提供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指引。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理论创新应重视引领社会变革,转变视角;应避免理论的"依附",从发展理论的借鉴与移植转向到"高等教育化"的改造与创新;应倡导理论发展的多样性,从寻求普适性的发展理论转向主张发展理论的特殊性和多元发展理论的兼容;应不断拓展自身的问题域,从关注高等教育发展的工具理性转向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价值理性的追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应密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理论创新又是最根本的创新,是其他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证明,任何理论只有随着时代的转换而不断创新才有生命力,没有创新,理论的生命力也会因不能在实践中发展而衰竭。一般来说,理论创新是以批判为前提的,没有批判就没有创新,而批判又往往孕育或生成创新。学派是实现批判功用的一种有效组织,学派竞争意识是实现社会科学理论创新的一种不可缺少的精神动力。我国高等教育界缺乏的就是一种批判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朱建业  
高等教育理论创新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在解决新的历史时期高等教育领域出现的新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抽象出来的新的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在创新过程中,至少应关注以下四个维度:高教理论创新应关注"多样与综合"。现代高等教育理论创新的多样性体现在教育理论创新主体复杂多样、教育理论创新活动组成要素的多样性和可变性、理论创新活动过程的动态性以及教育理论创新结果的不确定性。面对系统的复杂多样性,高等教育理论创新的过程应加强系统诸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文辅相  
高等教育究竟具有什么样的性质?答案众说纷纭。有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一是认为高等教育的基本性质是教育的专业性;二是认为高等教育的基本性质是学问的高深性。本文在评析这两种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高等教育的“三性说”,即高等教育具有学术性、职业性和人文性,三者相辅相成,存在和统一于各种类型的高等教育之中,构成高等教育的基本性质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