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00)
2023(3832)
2022(3157)
2021(3410)
2020(2703)
2019(6194)
2018(6327)
2017(9870)
2016(6923)
2015(8015)
2014(8379)
2013(7372)
2012(7235)
2011(6836)
2010(7350)
2009(6829)
2008(7084)
2007(6866)
2006(6377)
2005(6094)
作者
(18665)
(15650)
(15221)
(14951)
(10023)
(7673)
(7158)
(6309)
(5938)
(5806)
(5466)
(5264)
(5118)
(5081)
(5003)
(4878)
(4816)
(4664)
(4643)
(4579)
(4510)
(3954)
(3758)
(3732)
(3728)
(3613)
(3588)
(3398)
(3269)
(3220)
学科
教育(20180)
(18340)
经济(18313)
管理(13478)
中国(12413)
(11885)
(10292)
理论(10191)
(9190)
企业(9190)
教学(7601)
方法(6015)
(4848)
(4734)
(4600)
思想(4464)
(4370)
研究(4307)
政治(4287)
发展(4286)
(4162)
经济学(4075)
数学(3855)
学法(3795)
教学法(3795)
业经(3718)
技术(3711)
(3700)
数学方法(3658)
(3657)
机构
大学(103691)
学院(95440)
研究(37793)
教育(29778)
(26366)
(26037)
师范(25897)
经济(25347)
(24717)
管理(24222)
科学(23346)
中国(22102)
师范大学(21301)
(20001)
理学(19196)
理学院(18780)
管理学(18061)
研究所(17919)
管理学院(17842)
(17740)
北京(16901)
中心(15424)
技术(15230)
(15141)
(14089)
职业(14022)
(13319)
(12784)
教育学(11438)
财经(11435)
基金
项目(49700)
研究(44220)
科学(38907)
基金(30656)
教育(29842)
(25880)
国家(25444)
社会(23585)
成果(22555)
社会科(21723)
社会科学(21716)
编号(21332)
(20666)
科学基金(19827)
(19641)
课题(18759)
(16517)
基金项目(14299)
规划(13042)
重点(13014)
资助(12989)
项目编号(12962)
(12642)
(12592)
(11905)
研究成果(11855)
教育部(11408)
(11363)
(11320)
(11293)
期刊
教育(51434)
研究(42939)
(36967)
经济(36967)
中国(31693)
学报(17789)
大学(14405)
科学(13612)
(13309)
技术(12590)
(12514)
职业(12067)
学学(11397)
管理(9480)
图书(8511)
农业(8498)
技术教育(7786)
职业技术(7786)
职业技术教育(7786)
财经(7667)
(7054)
论坛(7054)
(6760)
书馆(6534)
图书馆(6534)
高等(6151)
(5988)
金融(5988)
(5639)
(5580)
共检索到1695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晓江  
本文从高等教育学的一个特殊视角来考察德育,即将德育作为高等教育实现的途径予以讨论,旨在从一个新的侧面来重新认识德育的地位。文章在描述了德育的历史与现状,并分析了其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后,提出了改进高校德育的几点建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建华  
论及高等教育学与教育学的关系,一般认为高等教育学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但事实上,长期以来,教育学只是普通教育学的简称,在这种意义上,高等教育学与(普通)教育学完全是并列的关系。要想摆脱这种逻辑上的困境,使得“高等教育学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成为客观的事实,重建完备的教育学是必需的前提。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应强  郭卉  
学科不仅是一种知识理论体系,同时也是一种社会建制。我国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制发展迅速,但其学科定位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从"学科逻辑"和"社会需求逻辑"两方面分析发现,当今的高等教育学已经突破了教育学的学科框架,不是隶属于教育学的一个研究领域,而是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因此,将高等教育学列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已不能适应高等教育学学科知识发展需要,高等教育学需发展成为独立于教育学的一级学科。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均  
近40年来,高等教育学与教育学的关系经历了由"密"到"疏"的演变过程,这是高等教育学作为独立学科发展壮大的必然结果,也是其与生俱来的自主创新品质的真实反映。当前高等教育学面临"内忧外患",一方面是因为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对自身的独特性认识不够,对所借鉴学科的理论加工、改造、整合不够;另一方面是受"建设教育学一级学科"的制度捆绑,难以理顺与教育学的关系,导致学科的相对独立地位受到威胁。"再学科化"和"建成一级学科"是高等教育学化解"内忧外患"的必由之路。未来高等教育学应坚守自己的学科立场和学科边界,并与教育学形成"平等互惠"和新水平的密切关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伍红林  
高等教育学与教育学的关系经历由"密"到"疏"的演变过程,是"日尔曼式"和"盎格鲁式"教育学研究传统影响的结果,导致了高等教育学的"内忧外患"。"再学科化"是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新思路,但其在彰显学科立场时淡化了教育学学科立场。当代教育学的复兴与重建为高等教育学的成熟带来了契机,两者可能形成新水平的密切关系。高等教育学研究者要检省和坚守教育学学科立场,以"高等教育存在"为研究对象,开展复杂/综合性研究,实现高等教育学的学科独立,反哺教育学的学科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范文婷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根据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特点以及高校德育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提出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视野下,要树立以人为本的高校德育工作理念,构建学生、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大德育体系,做好非正式群体的德育工作,以提高高校德育教育效率,促进高校大学生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雅婷  
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一直受到普遍的关注,接受高等教育的主体会根据自身需要做出选择,这种选择的倾向和价值表现就是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高等教育不同时期、不同高等教育哲学流派主要呈现出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理性主义与功利主义、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这三类价值取向,不同价值取向的冲突与协调随社会发展进步而有所变化,并有不同的侧重方面。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顾清扬  
本文依据成本收益分摊原则及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讨论了全面实行高等教育学费和贷学金制度的理由、可行性及前提条件,并参照国际经验论述了贯彻公平与效率原则的重要性,提出及早宣传、逐步实施、国家干预、以混合机制兼顾公平与效率等政策建议。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柯佑祥  
科学的理论体系的确立和多种学派的形成,是高等教育学繁荣的主要标志。高等教育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教育科学,多学科研究是高等教育学创新的源泉和动力。高等教育学研究成为师范院校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繁荣高等教育学的重要环节。正确处理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关系,对于繁荣高等教育学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廷柱  孙丽芝  
2013年10月26至27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成立20周年庆典暨2013年学术年会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来自全国近百所高校的300余名学者和学生参加了本次年会。潘懋元、薛天祥、王一兵、杨德广、张楚廷、刘献君等众多在国内高等教育研究界有重要影响的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邬大光教授到会并致辞,日本高等教育学会会长金子元久教授也应邀与会并发表演讲。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建华  
由于高等教育研究产生于教育学之外,长期以来很多研究完全没有把高等教育置于教育系统之内。在多学科的视野中,高等教育问题更多地被视为各学科共享的社会问题而非单纯的教育问题。由于教育学视角的缺失,高等教育学显得名不副实,高等教育研究成为一个无根的宽泛的多学科领域。虽然在组织建制层面上,当前高等教育研究在学科制度化方面已经取得进展,高等教育学在我国的大学里也已经获得了学科建制,但在学科的层面上,高等教育研究必须进行反思与否思,重新审视教育学之于高等教育研究的重大价值,明确"高等教育"教育学是高等教育研究走向成熟或高等教育学实现学科独立不可或缺的基础。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邬大光   李君筱  
高等教育学是我国独有的学科,作为学科建制在我国已有40年的学科史。在建设教育强国的背景下,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和内涵式发展亟需高等教育学的理论支持。基于高等教育学走向“成熟”的视角来看,高等教育学还是一门“不成熟”的学科。高等教育学“成熟”的特征包括能够解释实践中的高等教育现象,指导高等教育改革和引领高等教育未来。影响高等教育学“不成熟”有内外部原因,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命运与其成熟度紧密相关。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中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简介中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全称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研究会)是中国高等按育学会的团体会员,是专门从事教育学科理论研究的群众性学术团体。研究会成立于1993年10月19日。研究会的宗旨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海龙  
常识是不同学科之间建立共同认知和理解知识的经验组合。在研究过程中,人们往往将对高等教育活动的常识当作研究内容的全部,这使得研究成果的解释力变得扑朔迷离。真正的高等教育学是一门说理的学科,其学科传统建立在以专业知识对高等教育的运行规律进行说理的原则上,进而帮助人们理解学科特征。从更长远的视角看,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获得认同并不来自于其借用了多少所谓的科学方法,而在于其是否拥有更宽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想象力,有想象力的学科方能展示出更强的生命力。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海龙  
想象力对于学科而言意味着一种独特的"心智品质",这种心智品质塑造了学科的性格与知识生产方式,并产生了相应的社会影响力。不同的学科呈现不同的社会影响力,使得学科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价值差异。高等教育学在大学中的位置极为尴尬,它自诞生起就一直面临着不被承认的危机。实际上,高等教育学的危机并非缺乏想象力,而是对高等教育学想象力的内涵没有明确的建构指向。高等教育学的想象力应该由专业的知识体系构建起的学科空间、拥有上下级学科的知识链条、在社会科学共同尺度内具有超越性的知识构成。高等教育学只有重新构建属于自身的想象力才意味着知识的超越与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