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18)
2023(6447)
2022(5380)
2021(5255)
2020(4421)
2019(10344)
2018(10362)
2017(17279)
2016(10693)
2015(11946)
2014(12356)
2013(11169)
2012(10524)
2011(9785)
2010(10298)
2009(9462)
2008(9416)
2007(8826)
2006(8019)
2005(7561)
作者
(29626)
(24301)
(24297)
(23337)
(15498)
(11863)
(11312)
(9676)
(9581)
(9054)
(8376)
(8304)
(8118)
(7995)
(7710)
(7649)
(7382)
(7268)
(7152)
(6951)
(6687)
(6150)
(5952)
(5816)
(5661)
(5593)
(5484)
(5451)
(5074)
(5019)
学科
(33637)
经济(33595)
管理(23867)
教育(21080)
(17867)
中国(16190)
(15369)
企业(15369)
(12601)
理论(12258)
方法(11570)
数学(9078)
数学方法(8815)
(8675)
(8521)
(8393)
教学(8276)
(7201)
业经(6665)
地方(6588)
(6165)
银行(6150)
(6102)
金融(6094)
(6066)
(5956)
(5764)
技术(5621)
(5495)
农业(5296)
机构
大学(148831)
学院(141806)
研究(56664)
(45873)
经济(44390)
管理(43215)
中国(36477)
理学(35429)
(35289)
理学院(34831)
科学(34472)
管理学(33816)
管理学院(33512)
教育(32425)
(31615)
师范(31395)
(29348)
研究所(26540)
师范大学(25725)
(24924)
(24617)
中心(23721)
北京(23624)
(22978)
技术(20807)
(20463)
业大(19616)
(19444)
财经(18306)
农业(17794)
基金
项目(86185)
研究(70481)
科学(67584)
基金(56481)
(49090)
国家(48494)
教育(40864)
社会(40089)
科学基金(39445)
社会科(37433)
社会科学(37419)
(35792)
(32418)
编号(31490)
成果(30115)
基金项目(27914)
课题(26688)
资助(23415)
自然(23301)
自然科(22745)
自然科学(22734)
自然科学基金(22255)
(22072)
重点(21392)
(20245)
(19523)
规划(19033)
项目编号(18918)
(18606)
教育部(17548)
期刊
(57602)
经济(57602)
研究(57384)
教育(56057)
中国(43811)
学报(25139)
科学(20580)
(20566)
(20524)
大学(20030)
技术(17242)
学学(16736)
管理(16706)
职业(13846)
农业(13696)
(10805)
金融(10805)
财经(10489)
图书(9276)
(9169)
技术教育(8994)
职业技术(8994)
职业技术教育(8994)
经济研究(8913)
(8829)
论坛(8829)
业经(8066)
(7660)
(7626)
(7587)
共检索到2415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谭光兴  
评价主客体的价值观是影响高等教育评价效果的重要因素,评价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差异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差异。但是,这种差异能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实现统一。当高等教育评价主客体间达成价值认同时,在评价过程中,主客体将会在价值理性的引领下,重新审视自己的评价观,不断地在利益博弈中调整、取舍,在保证价值理性的基础上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于是,减少以至消弭了评价过程中主客体间的价值冲突和利益对立与行为相左,形成了一个健康、公正、有序、有效的高等教育评价环境。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余保华  
进行主客体分析是理解教育平等这一教育研究领域重要理论与实践课题的重要方式。教育平等的主体主要有个体和群体两类,在主体为个体的情况下,有全体或全部的个体平等和群体或组别内的个体平等之分。教育平等的客体包括教育权利、教育机会和教育结果。在当前的教育研究中,群体间的教育机会平等应成为主要研究领域。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帅军  
人既是教育管理的主体 ,又是教育管理的客体。人在教育管理中的这种特殊的双重地位 ,决定了人的主体性问题和主客体关系问题成为教育管理理论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充分认识人的主体性 ,把握和处理好教育管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实践与认识关系、依存与制约关系及对立与统一关系 ,才能真正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与效能 ,使教育管理更好地为现实的教育改革与教育发展服务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展立新  
本文试图通过对 2 0世纪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思潮历史的反思 ,来探索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实现统一的现实可能性及其对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影响。本文的基本思路是 :(1)尽管当代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存在着对立和冲突 ,但是它们又拥有某些共同的发展因素 ,因此存在着相互统一的现实可能性 ;(2 )在高等教育理论领域 ,独断式的科学主义或人文主义思想交替占据着主导地位 ,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 ;(3)在实践层面上 ,只有在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相统一思想的指导下 ,高等教育事业才能获得健康的发展 ,这一历史经验对于新世纪人类思想发展而言 ,具有积极的宣示意义。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丁峻  崔宁  
美并非仅仅与客体或主体有关,也不是主客体反应的简单相加,而是生成于审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及结果之中。审美中介体在其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基于审美元认知原理,作为审美元认知客体的“客体性自我”发挥着审美中介体的重要作用。在美与美感的生成、增益和融通方面,审美中介体表征了自我审美意象,参与了客体审美意象的建构、审美评价、审美判断及美感体验。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沈红  林桢栋  
大学教师评价,在人事管理和学术内涵上存在着"二律背反"。这种"二律背反"在我国大学的表现是行政力量的主导和学术力量的屈从。要实现大学教师评价主客体关系的平衡,需在"六个不唯"上做工作:评价导向上注重外显内在结合,不唯"可见表现";评价维度上考虑学术工作内涵,不唯"科研至上";评价标准上尊重不同学科差异,不唯"一把尺子";评价过程中引入教师主体功能,不唯"政策条款";评价方法上探索定性定量结合,不唯"数字迷信";评价结果上可行多方协商调适,不唯"一锤定音"。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沈红  
在政府很少干预、发展规模巨大背景下多样化与统一性的集成,是美国高等教育特点的集中表现。然而,这种统一性并不是外显的。本文主要研究了使美国高等教育趋向于统一发展的四种力量,即立法的管理力、认可的规范力、评估的指挥力和市场的引导力。这些力量及其作用与中国的高等教育管理及其发展状况是不同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程民选  
自利与利他均具有复杂性,而更为复杂的,还在于自利与利他的相互交叉。信用主体作为信用关系的承载人,客观上是自利与利他的对立统一体。诚信作为信用主体应有的道德品质,是信用不可或缺的伦理基石,诚信本身内含利他元素。自利与失信之间并不存在必然联系:追求长期利益的自利不仅与失信毫无关系,恰恰相反,彼此诚信、互惠互信倒是追求长期利益的自利倾向的内在要求;惟有那种短期逐利动机支配下的自利,在信息不对称、一次性博弈、缺乏可置信的惩罚威胁等条件下,才会导致失信。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瑞  
中国实行宏观调控的基本依据是社会化大生产、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以及市场经济失灵等。宏观调控主体是政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都是宏观调控的客体。中央政府是宏观调控的终极主体,地方政府是宏观调控的客体。中国需要制定专门规范宏观调控行为的法规,这种法规应当属于程序性法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邢广陆  
关于教育价值,一直以来是教育理论界积极探讨的重要课题,在哲学意义上的价值,一般是指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或主体需要被客体满足的效用关系,即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和教育性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价值可以分为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本文在对高等职业教育社会价值、个体价值分析基础上提出高等职业教育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期刊] 预测  [作者] 宫诚举  郭亚军  郑红  李伟伟  崔升波  
针对静态综合评价方法中的激励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主客体需求的激励型综合评价方法,以实现对被评价对象各评价指标分别激励的作用。首先,区分评价过程中的评价者和评价需求者,给出评价者和评价需求者的概念,并对评价需求者开展激励活动的目的进行界定;其次,综合考虑评价需求者和被评价对象的合理需求,从评价需求者的角度和被评价对象的角度分别对同一被评价对象的不同评价指标进行激励;再次,计算同一被评价对象在不同评价指标下的激励总量,并将其集结到原始的评价结果中,以得到激励后的综合评价结果;最后,通过一个算例对方法的应用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董庆兴  郭亚军  马凤妹  
针对多属性综合评价问题,提出了一种主客体协作式群组评价方法。首先介绍了评价客体意见的获取手段,给出了一种在评价客体没有能力提供自身意见的情况下的意见提取方法;然后以评价主体提供的信息检验评价客体提供信息的失真程度,以评价客体提供的信息检验评价主体提供信息并判定评价主体的能力大小,据此给出评价客体和评价主体的话语权重;根据"差异驱动"原理,集成评价客体群体给出的评价结果和评价主体群体给出的评价结果,得到最终的评价结论。最后,用一个算例检验了方法的有效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石书臣  
主客体关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主要源于哲学上的主客体观。对主客体关系的探讨不能脱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和要求。教育学上的教学主客体观对理解思政教育主客体关系具有重要参考作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即教育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构成要素。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中,随着哲学上主客体概念的引入,人们开始对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赋予了主客体关系的意义,并形成了许多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有声  
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质量都是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21世纪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根本问题。无论是讲求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关系,还是研讨形成与市场经济发展相一致的高等教育运行机制,都离不开对高等教育质量的研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刘振天  
20世纪后半叶,随着国际社会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质量问责、质量认证、质量评价、质量管理以及质量保障等活动日趋活跃,高等教育质量研究也进人新阶段,甚至一时成为显学。然而,对于高等教育质量,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不同国家以至不同个体却都有着自己的思考、看法或观点。这种思考、看法或观点,便构成了所谓的高等教育质量观。质量观不同,对同一高等教育活动及其质量的判断也就不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