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03)
- 2023(2905)
- 2022(2324)
- 2021(2543)
- 2020(1878)
- 2019(4589)
- 2018(4600)
- 2017(6721)
- 2016(5254)
- 2015(6189)
- 2014(6484)
- 2013(5432)
- 2012(5166)
- 2011(4918)
- 2010(5272)
- 2009(4433)
- 2008(4402)
- 2007(4290)
- 2006(3973)
- 2005(3807)
- 学科
- 教育(19804)
- 中国(10540)
- 理论(9423)
- 济(8838)
- 经济(8831)
- 教学(8613)
- 管理(6862)
- 学(5852)
- 学法(4846)
- 教学法(4846)
- 业(4814)
- 研究(4387)
- 学理(4214)
- 学理论(4214)
- 企(4015)
- 企业(4015)
- 发(3722)
- 学校(3680)
- 高等(3656)
- 革(3629)
- 思想(3575)
- 发展(3503)
- 改革(3454)
- 政治(3394)
- 展(3380)
- 思想政治(3175)
- 政治教育(3175)
- 治教(3175)
- 德育(3154)
- 技术(2929)
- 机构
- 大学(70574)
- 学院(65003)
- 教育(29025)
- 研究(25586)
- 范(22707)
- 师范(22654)
- 师范大学(18735)
- 京(17137)
- 济(14660)
- 职业(14415)
- 科学(14267)
- 管理(14109)
- 经济(13960)
- 技术(12892)
- 所(12709)
- 江(12622)
- 北京(12060)
- 中国(11667)
- 研究所(11438)
- 教育学(11293)
- 理学(11147)
- 理学院(10825)
- 管理学(10383)
- 管理学院(10207)
- 州(10061)
- 职业技术(9958)
- 中心(9606)
- 财(9162)
- 技术学院(8839)
- 院(8684)
共检索到1168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俊
学术界关于高等教育中学科专业的性别隔离主要有两种解释:一是生物本质主义的解释,它主要以两性的生理差异和心理差异为认识基础来阐释学科专业中的性别差异;二是女性主义的解释,它认为,学科的性别隔离是社会意识形态、权力系统和利益基础在学科领域的表现,是社会文化建构的结果。女性主义的阐释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策略。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杨伟国 陈玉杰 张成刚
职业性别隔离是一个长期存在于劳动力市场的复杂现象,对就业和工资水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文章对职业性别隔离测度的主要方法进行了梳理,介绍了统计描述方法的作用及具体指标,重点讨论了4种主要总和指数的应用方法和使用范围。文章认为,统计描述方法虽然简单,但对了解职业规模、劳动力市场性别比例及垂直隔离状况具有重要作用,是重要的测度方法之一。对于总和指数方法,应根据研究目的,对不同指数的可信度进行区分。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赤弟
"学科—专业—产业链"是以一定的产业链为依托,以服务一定的产业链为目的,进而形成一系列相关学科、专业与产业链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联系的联合体。学科—专业—产业链的构建是区域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有效载体,也是教育与经济、大学与企业合作的新模式,必将在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升产业层次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区域高等教育 产业链 学科—专业—产业链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钟景迅
近年来许多美国学者的研究均指出,院校分层和学生隔离及其相互渗透已成为美国高等教育领域不公平现象的重要特征。基于不同种族、社会阶层,以及在某种程度上不同性别的学生在获得高等教育机会,尤其是在获得优质高等教育机会上存在着差别,是美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最不公平的现象之一。在我国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的今天,美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及其变化特征值得我们关注和重视。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丽琍 李乐旋
本文从性别隔离角度,对造成专业技术人员男女职业发展分化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性别隔离对女性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有重要影响;组织内人员性别结构均衡发展对提高组织运作效率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
性别隔离 女性专业技术人员 职业发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振刚 向敛锐
介绍了美国学科专业分类目录(CIP)的基本情况及其形成和发展机制;分析了CIP的层次结构和类型结构,并对CIP在大学人才培养、高等教育统计、学科专业评估和认证,政府管理等具体运用过程中所发挥的学科建构、办学规范、评价指导、决策参考这四大功能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阐述了CIP在美国学科专业管理、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总结了CIP的特点及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国昌 林伟连 许为民 张文军 张健 程红
从英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的发展及其特点入手,分析了影响英国学科专业设置的文化、经济、科技及高校自身发展等因素以及英国学科专业设置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英国学科专业设置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认为我国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设置应增强开放性,扩大高校自主权,提高学科专业布局的合理性并逐步发展独立中介评估机构。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学科专业 启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殷翔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定全 徐枞巍
文章运用了D指数、Ds指数、Ip指数、平方根指数及A指数等多种职业隔离的测度方法,对2000~010年我国各省市城镇单位的行业性别隔离度进行了大量测算,得出了各省市的行业性别隔离指数。研究表明我国各省市行业性别隔离呈上升趋势,东部经济发达省市的行业性别隔离指数较高,但增速较缓;经济欠发达的西部省市行业性别隔离指数虽然较低,但正以较高的速度快速增长。
关键词:
行业性别隔离 性别隔离 职业隔离 测度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小强
对于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制度,不仅是对学科专业目录进行调整,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科专业制度本身进行反思。改革这一制度需要认真反思其价值功能定位、管理重心以及学科专业的分类框架、设置数目和组织设计等问题。改革的方向就是要在功能上定位于综合制度、性质上定位于指导参考制度,学科专业设置要兼顾实际应用导向和跨学科导向,组织设计上打破藩篱,加强院系沟通等等。
关键词:
学科专业制度 学科专业设置 改革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林 陈书全 韩科技
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适应产业转型升级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文基于欧氏距离协调度模型,对2004-2013年中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变迁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协调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综合协调度下降,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滞后于产业结构升级的现实需要;分学科专业协调度呈"偏振型",学科专业结构平衡度有待增强。鉴于此,文章认为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应适应新常态,形成协同调整促进机制;把握新需求,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统筹教育资源,加强宏观,以提升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性、适配度、均衡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韩筠
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加快培养区域紧缺人才。打造优势特色品牌学科专业,增强高校竞争能力。深入推进学科专业内涵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高等教育学科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和载体。学科专业的设置与建设关系到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关系到教育教学资源的配置和协调,关系到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益,也关系到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与适应。培养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学科专业的结构是否合理。科学设置学科专业是高等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丁兴富
远程教育概念经历了重大变革。本文探讨了作为教育手段和教育方式的广义远程教育和狭义远程教育的界定及其意义。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远程教育学的新定义。讨论了当前国际国内远程教育学科专业建设的现状,以及在我国加快远程教育学科专业建设的意义。
关键词:
远程教育 远程教育学 学科专业建设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沈红 熊俊峰
对我国学术职业性别隔离状况及其与高校教师收入性别差异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我国学术劳动力市场存在着水平方向的学科性别隔离和垂直方向的职称性别隔离现象。工科和理科的程度最高,医学与生命科学的程度最轻;高、低职称两端的职称性别隔离状况最重,男、女性教师分别聚集于高、低职称段。研究还发现,职称性别隔离状况比学科性别隔离严重,是造成高校教师收入性别差异的主要根源。
关键词:
性别隔离 学术职业 高校教师 收入差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华
种族居住隔离已深深扎根于美国城市生活中 ,许多美国主要大都市区的城市中心 ,至今都保持着高度的居住隔离。本文介绍了这种居住隔离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 ,并指出 ,它是美国联邦政府、州政府、地方政府、住房业、银行业和私人共同作用的结果 ;居住隔离对黑人的生活质量和文化产生了许多破坏性的后果。
关键词:
居住隔离 联邦政府 黑人聚居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