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27)
2023(11497)
2022(9615)
2021(8853)
2020(7075)
2019(15942)
2018(16009)
2017(29332)
2016(16722)
2015(18981)
2014(19294)
2013(18277)
2012(17530)
2011(16243)
2010(17034)
2009(15689)
2008(15544)
2007(14803)
2006(13572)
2005(12645)
作者
(49095)
(40483)
(40464)
(38584)
(26260)
(19416)
(18390)
(15710)
(15705)
(15169)
(13959)
(13648)
(13450)
(13156)
(13122)
(12408)
(12086)
(11998)
(11956)
(11757)
(10750)
(10210)
(9945)
(9510)
(9457)
(9246)
(9224)
(9120)
(8370)
(8358)
学科
(64753)
经济(64676)
管理(45853)
(42349)
(33556)
企业(33556)
中国(24579)
(21295)
地方(21199)
业经(16857)
方法(16510)
(15564)
(15442)
(14621)
(14110)
农业(14100)
银行(14086)
理论(13935)
(13765)
(13734)
(13536)
金融(13528)
教育(13243)
数学(12674)
数学方法(12391)
(11947)
(11945)
贸易(11930)
地方经济(11476)
(11469)
机构
学院(238186)
大学(236889)
(91975)
经济(89535)
研究(89155)
管理(81704)
中国(67535)
理学(66786)
理学院(65922)
管理学(64651)
管理学院(64179)
科学(53090)
(52768)
(47058)
(46501)
(41585)
研究所(41478)
(40349)
中心(39514)
(38841)
师范(38485)
北京(34460)
财经(34424)
(33675)
(32163)
业大(31894)
农业(31047)
(30788)
师范大学(30088)
(29228)
基金
项目(141716)
研究(112630)
科学(109356)
基金(94949)
(81507)
国家(80614)
科学基金(67307)
社会(66717)
社会科(62918)
社会科学(62903)
(58876)
教育(54061)
编号(49289)
(48934)
基金项目(48084)
成果(44690)
自然(39979)
资助(39181)
自然科(39002)
自然科学(38990)
自然科学基金(38256)
课题(37769)
(36238)
重点(32557)
(31676)
(30360)
发展(29614)
项目编号(29504)
(29484)
(29233)
期刊
(121680)
经济(121680)
研究(82939)
中国(63000)
教育(47744)
(39395)
(36646)
学报(35898)
管理(34575)
科学(32335)
(28401)
金融(28401)
大学(27703)
农业(26454)
学学(24638)
技术(23038)
业经(21277)
经济研究(18394)
财经(18100)
图书(16731)
(15745)
问题(15357)
(13834)
论坛(13834)
(13580)
职业(13431)
(12948)
书馆(12485)
图书馆(12485)
国际(11793)
共检索到4044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罗洁颖  
通识教育已引起了政府和高校越来越多的重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和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能有效服务社会的高校毕业生,不仅需要有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健全的人格和强大的精神世界,因此,只有构建完善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高等教育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勇  魏可媛  
构建科学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是实现通识教育目标的基础性保障。对通识教育内涵理解不到位、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课程内容不系统、课程管理不规范等,阻碍了地方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珺  
中美高校课程体系差异主要体现在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方面,美国高校的实践证明,通识教育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多维思维模式和研究能力方面都有着诸多裨益。文章通过对美国几所著名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进行分析,并与我国著名高校进行对比,认为我国一些著名高校虽然进行了本科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但还远不成熟。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向平  
近年来,高职院校已经不满足于高技能目标下高职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而将改革的目光转向职业技能人才培养中"素质"提升的层面。高职界关于素质培养的讨论与研究日益增多,特别是在通识教育以及通识类课程建设方面开始了积极的探索。但长期强调专业教育、能力本位的风气延续至今,要创设一种全新的能力与素质并重的职教新模式并非易事,就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及其通识课程改革来说,就面临着诸多困难,改革任重道远。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蔡映辉  丁飞己  
从能力培养转向全面发展意味着新工科人才的培养需以"思维+""技能+"与"精神+"为特色,全面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与社会发展、智力发展与精神发展相协调的综合发展。基于全面发展的新工科通识课程是连接传统通识课程与工科专业课程的桥梁,是促进工程教育课程融合的抓手,能够实现现有工程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实现传统工科教育提质增效的应然选择,是应对新工科建设个性挑战、泛在挑战与目标挑战的重要突破口。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邓虹婵  
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不断对高等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符合其本质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再次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本文以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为切入点,对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进行重新的架构与思考,旨在对高等教育发展中通识课程体系的建构和其所能发挥的作用进行一次较为详细地梳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红旗  
本文从我国就业体制发展和就业课程设置现状角度,在总结、分析我国就业指导课程现状及存在问题基础上,以生涯规划为指导,提出完善新时期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对策建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朱燕飞  石云里  陈长荣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高速发展,社会需要博大精深并且具有创新思维的新型人才。“精深”的专业型人才,只有在接受全面的通识教育之后,才能“博大”,才能更具有创新思维,才能适应社会环境的快速变化,才能适应社会多种职业的需求。高等院校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场所,其通识教育能否顺利的实施与发展,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通识教育的发展历程入手,来探讨中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策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扬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院校的迅猛发展,高职教育过程中的诸多问题日益凸显,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不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置。文章以学生全面发展的视角,对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进行全面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洁  
通识教育源于古代西方的自由教育,强调"有用知识"等理念,一直影响着MIT的发展,也影响着世界各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我国社会的发展越发需要大量综合应用型人才,众多高校也越来越重视通识教育,纷纷将通识教育改革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目前看来,课程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欠合理、课程内容偏专业化等问题有待重视和解决。明确通识教育的目的、改善外部条件、完善课程设置、实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是我们从MIT通识教育的百年发展中可以努力借鉴的法宝。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梁京  蓝鹰  
通识教育是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的非专业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通识教育实现的载体是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海外通识教育开展时间较早,因此课程体系相对比较成熟。相比之下,国内通识教育在课程体系方面还存在课程比重较小,课程结构和内容设置不尽合理,课程管理水平不高等不足。为此,加强通识教育,构建符合我国教育实际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需要提高对通识教育本质的认识,建立专门的机构进行统筹管理,在厘清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关系的前提下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培育一支优秀的通识教育教师队伍,才能使够建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吴兴富  张小军  
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将始终是推进高职通识教育的核心任务。通识教育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模式,高职学生先进的课程计划应是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融合。坚持通识教育课程的构建要树立全人教育观、彰显文化功能、以学生为根本、评价开放多元、与专业课程融合的原则;汲取国内外通识教育的实践经验;建立认知结构合理、文理渗透融合、公共基础奠基、体现职业素养、适应社会生活、人化校园环境的高职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于志刚  
通识教育应该是存在于校内的大众教育、自由教育、开放式教育。方法论教育在通识教育课的规划中必不可少。通识教育是对于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体认与回归。在高等教育中,通识教育对于人才培养具有基础性价值和决定性作用。根据通识教育的首倡者——美国博德学院教授帕卡德(A.S.PAckArd)的观点,通识教育是"一种古典的、文学的和科学的,一种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乐平  
创新型人才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得以进步的永续资源,当今各国都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作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制高点。本文探讨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实现途径。重点探讨人文通识课程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人文通识课程体系的初步构想,使人文类通识课程教学实践真正成为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广阔视野的创新型人才不可缺少的实现途经之一。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泽虹  
区域性特色化科研管理机制作为科研工作有效开展的保障性前提要素,对课程体系构建与发展的作用价值较为明显,能够确保课程体系构建与科研工作发展方向之间保持相互统一。依托科研工作管理客观发展规律,对课程体系构建区域性特征进行系统研究与分析,使高校科研工作区域性管理所具有的发展价值在课程体系构建中得以清晰体现,并针对常规化科研工作管理的功能,有效分析科研工作发展方向本身所具有的束缚性作用,以此对课程体系区域化发展新常态的构建形成直接促进作用。总之,高校课程体系构建新常态的形成,应立足于社会人才发展基本取向,对区域性发展因素进行全面探究,使课程体系构建思想能够与之保持相适应,形成可持续化发展新常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