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00)
2023(3942)
2022(3241)
2021(3120)
2020(2611)
2019(5912)
2018(5976)
2017(10277)
2016(6334)
2015(7466)
2014(7305)
2013(7068)
2012(6764)
2011(6296)
2010(6546)
2009(6050)
2008(6031)
2007(5977)
2006(5418)
2005(5084)
作者
(20418)
(16873)
(16574)
(16120)
(10831)
(8148)
(7550)
(6640)
(6437)
(6256)
(5894)
(5827)
(5778)
(5521)
(5424)
(5261)
(5144)
(5080)
(5009)
(4987)
(4493)
(4364)
(4252)
(4136)
(3960)
(3902)
(3854)
(3749)
(3529)
(3449)
学科
(19037)
经济(19006)
管理(17298)
(12219)
(10419)
企业(10419)
(7750)
中国(7568)
教育(7440)
方法(6891)
理论(6181)
(5437)
(5403)
(5226)
数学(4970)
数学方法(4859)
工作(4815)
业经(4529)
教学(4096)
(4059)
(3753)
地方(3582)
(3535)
农业(3516)
银行(3508)
(3458)
金融(3457)
(3393)
(3356)
学校(3346)
机构
大学(96193)
学院(89216)
研究(34229)
(28892)
经济(27996)
管理(26304)
中国(25425)
科学(23320)
(22179)
理学(21084)
理学院(20724)
管理学(20006)
管理学院(19861)
(19593)
(19212)
研究所(17285)
(16745)
(16492)
(16071)
师范(15839)
农业(15631)
业大(15351)
中心(14946)
北京(14328)
(13353)
(12991)
师范大学(12273)
教育(12264)
(12052)
财经(11626)
基金
项目(53690)
科学(40108)
研究(39214)
基金(35765)
(32653)
国家(32315)
科学基金(25666)
(21853)
社会(21685)
教育(20405)
社会科(20202)
社会科学(20192)
(19240)
基金项目(17988)
自然(17227)
自然科(16814)
自然科学(16803)
成果(16754)
自然科学基金(16510)
编号(16367)
资助(15225)
课题(13495)
重点(12860)
(11565)
(11381)
(11100)
大学(10870)
(10828)
计划(10691)
科研(10639)
期刊
(38770)
经济(38770)
研究(32582)
中国(29021)
教育(23096)
学报(21923)
(17567)
大学(16333)
科学(16147)
(14366)
学学(14048)
管理(12319)
农业(11822)
图书(11387)
书馆(8747)
图书馆(8747)
(7771)
金融(7771)
财经(7550)
技术(7410)
(6653)
(6581)
(5899)
经济研究(5513)
业大(5336)
(5113)
论坛(5113)
问题(4941)
业经(4855)
职业(4678)
共检索到1599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方宏建  夏晓虹  
大学生在大学里经历两大过程,一是知识化(专业化)的过程,即通过教育和实践,学习、掌握人类积累的普遍知识和特定的专业知识的过程;二是社会化过程,即通过教育和社会实践,学习符合特定社会要求的社会价值体系、社会规范、行为模式,并内化成为个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过程。与此相适应,大学教育分为两大体系:知识学习体系和人格培育体系。前者即教学系统,由专业课教师承担对大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教学的任务,促进大学生的知识化、专业化;后者即学生工作系统,由辅导员承担以人格培育为中心的学生全面发展的任务,引导学生的社会化方向。两个体系各有侧重,互为依存,互为促进,实为一体,共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双贵  
本文通过对职业能力的分析及目前高校辅导员职业角色的定位,进一步系统地提出了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构成。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华光  姚海静  
高校辅导员是学生工作团队的排头兵和主力军,他们的自身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养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应当从学习机制、培训机制、交流机制、考核机制和保障机制等方面加强辅导员自身素质建设,着重提升辅导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能力,从而打造一支高素质、有能力、勇于担当的辅导员队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袁贵勇  
高校辅导员的积极参与可以有效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力度,本文探讨了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提出了培养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京波  
大力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管理工作,既是党中央站在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高度,对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又是高校全面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努力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高校辅导员队伍自身不断发展成熟,逐步迈向专家化、职业化道路的内在要求。建立和完善辅导员队伍管理体系是加强辅导员队伍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本文针对当前辅导员队伍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如何从辅导员职责制度、管理制度、考核制度以及激励制度的具体建设入手,建立和完善高校辅导员队伍管理体系的问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叶海燕  
为研究我国高校辅导员心理压力,并构建其纾解压力的加工过程,文章采用深度访谈的方法,对来自8所不同层次高校的24名高校辅导员进行调查。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11万字的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压力主要包括工作压力、婚姻情感压力、学生安全压力和日常烦扰压力;辅导员纾解心理压力的方式包括自我帮助、他人帮助、专业帮助和帮助他人;辅导员纾解心理压力的过程包括问题觉察、认知评价、求助方式选择和效果评估4个阶段。高校应从服务内容、服务者、服务机构三个角度,构建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赖芳  
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专业化问题在高等教育突飞猛进的今天日益显示其重要作用。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工作的开展必须深刻理解辅导员专业化的内涵和特征,了解辅导员队伍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科学地设计其工作内容,促进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实现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郝颖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高校辅导员应当履行的神圣使命。高校辅导员只有履行立德树人使命,才能开创工作的新局面,从而帮助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拔尖创新人才。高校辅导员要实现这一使命就必须投入到"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实践中,成为"终身学习"的示范者、"改革创新"的开路者、"社会主义"的践行者。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郝颖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高校辅导员应当履行的神圣使命。高校辅导员只有履行立德树人使命,才能开创工作的新局面,从而帮助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拔尖创新人才。高校辅导员要实现这一使命就必须投入到"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实践中,成为"终身学习"的示范者、"改革创新"的开路者、"社会主义"的践行者。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郝颖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高校辅导员应当履行的神圣使命。高校辅导员只有履行立德树人使命,才能开创工作的新局面,从而帮助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拔尖创新人才。高校辅导员要实现这一使命就必须投入到"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实践中,成为"终身学习"的示范者"、改革创新"的开路者"、社会主义"的践行者。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罗勇  杜建宾  诸云  
文章结合精细化管理理念和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特点,全面阐述了精细化管理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并提出高校辅导员学生工作精细化管理应该包含管理标准具体化、管理模式规范化、岗位职责明确化、日常管理深入化以及管理手段信息化五个方面的内容。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何智明  
高校辅导团队工作模式是指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以团队的形式负责固定专业或者年级学生的辅导工作,团队成员对学生工作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的工作模式。相对于传统的单兵辅导模式而言,团队工作模式具有分担角色压力和避免角色冲突、维护绩效考核的公平公正、促进高校辅导员专业化、保证辅导工作持续性等独特功能。构建高校辅导员团队应该遵循团队成员专业多样化、注重团队和谐、组合自愿等基本原则。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白永生  李俊俊  
高校辅导员的意识形态工作能力事关高校意识形态安全,事关社会主义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辅导员的职业特性、岗位特点和工作内容决定其必须具备意识形态研判能力、社会思潮管控引导能力、马克思主义教育传播能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能力以及统筹意识形态工作与日常事务性工作的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昊民  
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正经受着市场经济的考验。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出现新特点,新要求。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高校辅导员必须着眼大学生成长的特点和需要,准确把握角色定位,不断提升自身素质,通过把握引领,因势利导,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成为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尹作发  
高校辅导员家访工作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本文分析了高校辅导员家访工作的重要意义,阐述了辅导员家访的内容和形式,探讨了辅导员家访工作的组织实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