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81)
- 2023(14974)
- 2022(12307)
- 2021(11473)
- 2020(9350)
- 2019(20876)
- 2018(20532)
- 2017(37378)
- 2016(21162)
- 2015(23800)
- 2014(23685)
- 2013(22778)
- 2012(21560)
- 2011(19560)
- 2010(20175)
- 2009(18554)
- 2008(18790)
- 2007(17667)
- 2006(15874)
- 2005(14824)
- 学科
- 济(81367)
- 经济(81277)
- 管理(68219)
- 业(59128)
- 企(49696)
- 企业(49696)
- 中国(28223)
- 方法(25635)
- 地方(24957)
- 农(22228)
- 财(21759)
- 业经(20637)
- 数学(20164)
- 数学方法(19874)
- 制(19639)
- 学(19591)
- 技术(18640)
- 银(17998)
- 银行(17961)
- 行(17316)
- 理论(16943)
- 融(16751)
- 金融(16742)
- 农业(15102)
- 教育(14524)
- 地方经济(13917)
- 和(13878)
- 体(13468)
- 务(13097)
- 财务(13041)
- 机构
- 大学(295208)
- 学院(294352)
- 济(111225)
- 经济(108312)
- 研究(106887)
- 管理(105526)
- 理学(86765)
- 理学院(85543)
- 管理学(83889)
- 管理学院(83283)
- 中国(82955)
- 科学(67049)
- 京(65787)
- 财(57234)
- 所(56146)
- 农(51214)
- 研究所(50483)
- 江(50330)
- 中心(48505)
- 范(45108)
- 师范(44642)
- 财经(42302)
- 北京(42124)
- 业大(42091)
- 州(41161)
- 农业(39823)
- 院(38817)
- 经(38093)
- 省(37258)
- 技术(35437)
- 基金
- 项目(185126)
- 科学(144390)
- 研究(139479)
- 基金(127920)
- 家(112249)
- 国家(111169)
- 科学基金(93901)
- 社会(85164)
- 社会科(80504)
- 社会科学(80483)
- 省(76268)
- 基金项目(66817)
- 教育(65722)
- 划(63569)
- 自然(58756)
- 编号(57479)
- 自然科(57392)
- 自然科学(57372)
- 自然科学基金(56342)
- 资助(51138)
- 成果(49742)
- 发(44753)
- 课题(43353)
- 重点(42629)
- 创(40577)
- 部(39273)
- 创新(38001)
- 性(35893)
- 发展(35693)
- 年(35330)
- 期刊
- 济(141547)
- 经济(141547)
- 研究(96301)
- 中国(78562)
- 教育(51191)
- 学报(49580)
- 农(47601)
- 财(47196)
- 管理(46002)
- 科学(43988)
- 大学(37492)
- 学学(33908)
- 融(33127)
- 金融(33127)
- 农业(31932)
- 技术(28340)
- 业经(23677)
- 财经(22278)
- 经济研究(21427)
- 图书(20473)
- 经(19412)
- 业(18760)
- 问题(17475)
- 坛(15643)
- 论坛(15643)
- 科技(15639)
- 书馆(15043)
- 图书馆(15043)
- 版(14824)
- 技术经济(14161)
共检索到4905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泽虹
区域性特色化科研管理机制作为科研工作有效开展的保障性前提要素,对课程体系构建与发展的作用价值较为明显,能够确保课程体系构建与科研工作发展方向之间保持相互统一。依托科研工作管理客观发展规律,对课程体系构建区域性特征进行系统研究与分析,使高校科研工作区域性管理所具有的发展价值在课程体系构建中得以清晰体现,并针对常规化科研工作管理的功能,有效分析科研工作发展方向本身所具有的束缚性作用,以此对课程体系区域化发展新常态的构建形成直接促进作用。总之,高校课程体系构建新常态的形成,应立足于社会人才发展基本取向,对区域性发展因素进行全面探究,使课程体系构建思想能够与之保持相适应,形成可持续化发展新常态。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罗洁颖
通识教育已引起了政府和高校越来越多的重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和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能有效服务社会的高校毕业生,不仅需要有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健全的人格和强大的精神世界,因此,只有构建完善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高等教育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关键词:
高等教育 通识教育 课程体系 策略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张薇 戴玉珍 陈文琪 邱妍
"双一流"建设需要打造一流本科教育,而一流本科教育中课程体系建设是最基本、最关键的因素和环节,目前高校本科课程体系建设并不完善,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以河海大学为例,阐释了"发展、创新、协同"视域下的本科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践,以发展理念引领课程体系建设,以创新理念指导课程方式改革,以协同理念保障课程建设水平,全力构筑"教""学""管"协同提升的本科课程体系。
关键词:
发展 创新 协同 课程体系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津 房红威 王瓅学
金融中心是经济中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区域金融中心通过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实现金融与经济的良性互动并共谋深入发展。新常态下,经济全景发生了深刻变化,也赋予区域金融中心新的内涵。区域金融中心的发展应当弃数量、求质量,注重存量金融资源的利用和结构的优化,同时,顺应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发展,向创新借力。面对新常态下的困难和机遇、变化与挑战,成都市在自身金融禀赋的优势和局限下,为在十三五期间构建辐射力更强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应该有新的着力点,即通过与现有金融中心错位发展,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津 房红威 王瓅学
金融中心是经济中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区域金融中心通过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实现金融与经济的良性互动并共谋深入发展。新常态下,经济全景发生了深刻变化,也赋予区域金融中心新的内涵。区域金融中心的发展应当弃数量、求质量,注重存量金融资源的利用和结构的优化,同时,顺应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发展,向创新借力。面对新常态下的困难和机遇、变化与挑战,成都市在自身金融禀赋的优势和局限下,为在十三五期间构建辐射力更强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应该有新的着力点,即通过与现有金融中心错位发展,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秦关林
正当全国人民迎接我党十三次代表大会召开之际,回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九年历程,深切感到这九年确是高等学校科技工作发展最兴旺的时期,高等学校科技工作的方向、数量和质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1)积极投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主战场,主动争取国家、地方和企业的科技任务。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辉 张强
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驱动企业、消费者及其他市场主体的行为转变,同时也优化了区域经济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因此,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应大力构建创新型课程体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社会提供更多优秀的创新型人才,从而推动区域经济更加快速地发展。本文主要分析计算机专业创新型课程体系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指出创新型课程体系的特点与内容,总结有效构建计算机类专业创新型课程体系的方法,为制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琴 汪永智
科学发展观为中职学校职业道德课程体系的创新提供了理论源泉和新的要求。本文认为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要遵循科学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将课程体系各组成要素合理优化组合,形成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创新型课程体系。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慧娟
文章梳理了目前全国各地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模式,就各种模式的特点和成就及存在的缺失进行了简要的评价,在此层面上,对未来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与服务模式的建设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实际操作的原则和思路。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管理体制 服务模式 机制创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金劲彪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目前,全国民办高校共有747所(含独立学院),在校生已达628万人,规模庞大,顺应形势走内涵式发展之路,这是时代的要求。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对民办高校来说,到底什么是主要的抓手?笔者认为,实现民办高校的内涵式发展必须大力加强科研工作。北京师范大学与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对2364门大学课程、2291位教师进行科研成果与教学效果的评估分析。结果显示:教
关键词:
民办高校 内涵式发展 创新型人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潘意志 程丹丹
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的开发,是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前沿课题。本文以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开发的基本理念为指导,分析当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职业岗位和培养目标;然后结合我校实际,以国际物流、金融物流方向的工作流程为主线,确定各方向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并对物流采购管理学习领域课程开发进行实践;最后对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实施进行探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智
在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构建中,要结合校本课程所具有的针对性,发挥校本课程优势,根据地方性高校课程体系构建新路线,将校本课程价值最大化。立足校本课程构建的内在实质,强化高校人才培养引导区域性就业,关注地域产业发展新动态,助力地方性人才就业,以企业发展新动态为基础,完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新体系,为高校学生提供更为直接、有效的就业指导。
关键词:
校本课程 地方性人才 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周兆英
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的三个基础课教研室(工程图学与计算机辅助设计教研室、机械原理教研室和机械设计教研室)每年承担着全校17个系138个班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近几年,学校加强了教学的四个基本建设,即:专业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基地建设和学风建设。我系工程图学、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三门课程通过建设和改革先后都达到一类课的标准。除这三门课外,我系还开出适应不同系和专业的机械基础、机械设计基础、工业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曾春春 詹庆东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数字图书馆联盟和福建省高校数字图书馆两个区域性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在治理结构、治理功能、治理制度、治理方法及治理运行方式5个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美国区域性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具有科学、合理、有序的组织管理,完善的制度建设和管理体系,分工合理、职权明晰的协作关系。而我国区域性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则存在以下不足:缺乏一套完善的图书馆法律规范体系;制度建设不健全,监督力度不足;资金来源单一,技术实现标准多样。我国应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完善区域性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的治理,以推动各区域性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的变革发展,实现全国图书馆事业的大发展。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曹晶 叶继元
为科学、合理评价区域性高校图书馆联盟的质量,本文基于“全评价”理论,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吸收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合理内核,重点从“内容”“效用”评价两个方面构建区域性高校图书馆联盟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长三角”高校图书馆联盟的质量进行示范性评价,以验证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发现问题并提出改善建议。
关键词:
区域性高校图书馆联盟 质量评价 指标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