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38)
- 2023(6202)
- 2022(4826)
- 2021(4775)
- 2020(3560)
- 2019(7988)
- 2018(8154)
- 2017(12531)
- 2016(8578)
- 2015(9596)
- 2014(9667)
- 2013(8297)
- 2012(7547)
- 2011(7085)
- 2010(7531)
- 2009(6765)
- 2008(6609)
- 2007(6505)
- 2006(5952)
- 2005(5386)
- 学科
- 教育(21187)
- 管理(18333)
- 济(18258)
- 经济(18248)
- 中国(13526)
- 业(10658)
- 理论(9574)
- 学(8744)
- 企(8227)
- 企业(8227)
- 教学(8171)
- 环境(8120)
- 农(7926)
- 发(6992)
- 业经(5948)
- 发展(5821)
- 展(5698)
- 农业(5342)
- 地方(5342)
- 生态(5334)
- 学校(5216)
- 研究(5117)
- 和(4916)
- 思想(4742)
- 政治(4590)
- 划(4472)
- 工作(4356)
- 财(4335)
- 思想政治(4319)
- 政治教育(4319)
- 机构
- 大学(112570)
- 学院(106553)
- 研究(40769)
- 教育(31280)
- 范(28921)
- 师范(28820)
- 管理(28728)
- 济(28708)
- 经济(27553)
- 京(26060)
- 科学(25256)
- 理学(23258)
- 师范大学(23194)
- 中国(22997)
- 理学院(22833)
- 管理学(22094)
- 管理学院(21879)
- 所(20422)
- 江(19525)
- 研究所(18603)
- 北京(17830)
- 中心(16649)
- 技术(16209)
- 财(15888)
- 职业(15829)
- 州(15826)
- 农(14975)
- 院(14861)
- 业大(14228)
- 教育学(11976)
- 基金
- 项目(64540)
- 研究(58676)
- 科学(50651)
- 基金(39043)
- 教育(35760)
- 家(32998)
- 国家(32497)
- 社会(32268)
- 社会科(30101)
- 社会科学(30090)
- 省(28611)
- 编号(27832)
- 成果(27177)
- 划(26077)
- 科学基金(25992)
- 课题(23986)
- 年(21183)
- 基金项目(19705)
- 规划(17255)
- 重点(16792)
- 发(16492)
- 项目编号(16361)
- 性(15680)
- 度(15269)
- 部(15045)
- 研究成果(14751)
- 资助(14298)
- 一(13859)
- 阶(13621)
- 段(13580)
共检索到1813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傅冀耀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旨在推进新时期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通过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大学生逐渐树立使命意识、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通过分析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建设的必要性,进一步强调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理念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探寻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
高校教育 生态文明 实施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肖霞 仇玉斌
我国农民人口众多,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力量。农民生态文明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因此,需要在农村中大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增强农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使其肩负起建设"美丽中国"的历史重任。本文从加强农民生态文明理念教育、注重农民生态文明知识教育、强化农民生态文明实践教育、营造良好的农村生态文明教育环境等四个方面对农民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路径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农民发展 生态文明教育 生态农业 新农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孙正林
高校以传承和创新自然科学知识成果的重要文化使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应当充分有效地融入高等教育的全过程。当前,我国高校教育在资源配置和基本职能发挥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缺乏生态保护内涵,忽视生态保护规范。反思市场取向、学科壁垒和科技理性的办学模式所导致的生态文明教育困境,强化生态文明教育的自觉性,我国高校才能切实肩负建设美丽中国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生态文明教育 科学技术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孙曜
"课程思政"的实施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创新提供了新的路径,目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导致大学生缺乏生态信仰、生态文明行为不够理性,教育实效有限。文章分析了当前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困境,探讨基于"课程思政"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路径。
关键词:
“课程思政” 高校 生态文明 教育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薛建明
生态文明是人类最新文明形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文章论述了在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生态伦理缺失的现状,探寻如何将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到现有高等教育体系中。
关键词:
生态文明 思想品德 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经伟
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过程中,高等教育要充分发挥其基础和先导作用,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探讨了高等学校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意义以及应如何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更好地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服务。
关键词:
高校 生态文明 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烨
生态文明教育是指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借助现代综合教育手段,促进生态文明的传播和实践,使受教育者的意识、知识和技能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生态文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良好的人文环境,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储备。生态文明教育应注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相互交融,注重体制机制的设计、师资力量的培养和法律制度的保障。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香妹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实践的缺失是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的不完善的主要原因,体验式生态文明教育就成为了实践教育的主要通道。高校实施体验式生态文明教育,可通过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研修活动、建立实践基地、建立线上平台等措施。让高校大学生在社会活动中激发生态保护的热情,在亲身经历中培养生态责任意识,正确认识自然、保护自然,意识到自身肩负着生态保护使命感,为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
高校 体验式 生态文明教育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黎敏
<正>生态环境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资源和空间,但盲目追求经济发展势必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在这样的发展前提,社会必然需要提出相关理念、制定相关制度、践行相关措施,使二者之间达到良性的发展状态,而以引导人们更好地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等基本国策为目标之一的生态文明思想的传播则对此有重大意义。现代社会是互联网、新媒体、大数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孙曜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大学生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力量,其生态文明素养高低是衡量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重要标尺。文章以"美丽中国"战略思想对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新要求为切入点,总结提炼出当前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从优化生态教育资源、建设生态校园、创新活动形式、培育低碳生活习惯等方面提出解决路径,以期为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
美丽中国 高职院校 生态文明 教育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贞权 丁忠甫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要充分发挥学科课程渗透的主渠道作用,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生态环境,积极开展生态文明主题教育活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态文明素质。
关键词:
大学生 生态文明教育 途径与方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平芳
生态文明是一种新的文明形式,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之一。本文在探讨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要着力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观、重新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的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全球生态意识和开展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科研活动等具体的措施。
关键词:
高校 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教育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廖志丹
"绿猫"理论希望中国成为一个"绿色国家"。绿色发展,是中国必然的抉择。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不仅能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推动绿色科技研究与创新,还能辐射和带动公众绿色观念的形成。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也丰富着"绿猫"理论的内涵,切实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
关键词:
“绿猫”理论 高校 生态文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玉涵 吴鹏
目前,我国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与体系日趋成熟,在社会发展的很多方面都已融入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这无疑是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各个高校也开始把生态文明融入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这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但是,在当前的高校教育过程中,针对生态文明的教育内容还不够完善,忽视了对学生生态道德情感的培养和学生生态行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邓华 杨璐
高职院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建设是其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丰富德育内容、增强文化自信,加强科技创新、引领绿色发展,回归教育本真、倡导“全人教育”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针对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建设存在课程定位不明、育人目标不精、教学方法不新、教学资源不足、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其课程建设应明确课程定位,跨越学科藩篱的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精准育人目标,明晰基于学段进阶式教育目标;创新教学方法,注重过程成长的生态文明教育手段;优化课程资源,构建基于视点的分层递进教育模式;创新评价体系,构建基于形成的教育评价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