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2619)
2022(2361)
2021(2442)
2020(2148)
2019(4761)
2018(4844)
2017(8583)
2016(5588)
2015(6641)
2014(6837)
2013(6576)
2012(6290)
2011(5736)
2010(6424)
2009(5962)
2008(6299)
2007(6192)
2006(5745)
2005(5549)
2004(5190)
作者
(16972)
(13919)
(13648)
(13473)
(8928)
(6827)
(6207)
(5334)
(5330)
(5308)
(4933)
(4781)
(4665)
(4556)
(4391)
(4235)
(4215)
(4071)
(4067)
(4022)
(3791)
(3562)
(3446)
(3320)
(3295)
(3138)
(3103)
(3012)
(2918)
(2894)
学科
(16101)
经济(16067)
管理(15657)
(12088)
(10268)
企业(10268)
教育(9973)
(7730)
中国(7289)
(6184)
理论(5912)
研究(5781)
(5541)
(5295)
(4763)
制度(4761)
(4507)
(4496)
银行(4487)
方法(4269)
(4214)
教学(4040)
业经(3963)
(3937)
工作(3908)
(3882)
金融(3881)
(3708)
研究生(3655)
(3525)
机构
大学(88122)
学院(81158)
研究(29828)
(27167)
经济(26022)
管理(24282)
中国(22164)
(19911)
理学(18441)
理学院(18143)
管理学(17576)
(17425)
管理学院(17409)
科学(16802)
(16076)
(15942)
(15750)
师范(15681)
北京(13641)
研究所(13579)
(13278)
中心(12760)
教育(12389)
财经(12300)
(12069)
师范大学(12033)
(10939)
(10757)
(10300)
业大(10122)
基金
项目(39351)
研究(34267)
科学(29042)
基金(24190)
(19495)
国家(19227)
教育(18928)
社会(18168)
成果(17372)
社会科(16928)
社会科学(16919)
(16819)
编号(15956)
科学基金(15488)
(13960)
课题(13335)
基金项目(11894)
(11439)
资助(10639)
(9799)
项目编号(9682)
研究成果(9257)
重点(9209)
大学(9035)
(8840)
高校(8799)
规划(8786)
(8727)
(8700)
阶段(8694)
期刊
(42675)
经济(42675)
研究(35557)
中国(25930)
教育(25440)
(15918)
学报(13181)
(11567)
大学(10619)
管理(10353)
科学(9976)
(9727)
金融(9727)
图书(9529)
学学(8445)
财经(7928)
(7692)
书馆(7495)
图书馆(7495)
农业(7306)
(6923)
技术(6582)
问题(5697)
业经(5494)
(4937)
(4933)
论坛(4933)
经济研究(4753)
高等(4656)
职业(4654)
共检索到1527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唐留雄  
论高校招生并轨以后的收费问题●唐留雄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招生缴费全面并轨。并轨以后高校收费水平的高低及合理与否,对学生的经济负担、对学校生源及教育成本的补偿、乃至对整个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值得研究探讨。一、教育成本是制定高校收费...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传德  
高校招生“并轨”之我见陈传德今年,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普通高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问题提出了新的改革办法,并决定在37所高校试点。这一举措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关注的焦点是所谓“并轨”问题。即把目前普通高校招生实行的按国家任务计划与调节性计划(招收委托培养生...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进  杨一平  陈海春  
94级学生是实行"上学缴纳部分培养费,毕业后大部分自主择业"这一政策措施的第一届大学生。全面评价这项政策的实施效果及其与政策预期相符的程度,还为时尚早。为了及时了解这项政策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以及执行政策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为学校制订更为完善的配套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我们在1995年4月组织了一次调查。本文以此次调查为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章浩  
对高等学校招生“并轨”改革的经济学思考章浩(一)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高等学校进行统一计划直接管理,包得过多,统得过死,高等学校成为政府部门的附属品。在人才培养上,人们习惯于大学生按计划招收、毕业生按计划分配的“统招统分”形式。这不利于高...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张慧洁  
根据国家教委《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并轨改革问题》的意见,我国部分高校进行了并轨改革,对学生实行了收费制度。这样的院校已达到246所,按照国家教委高校学生司的要求,“1997年大多数学校按新制度运作,2000年基本实现新、旧体制转轨”。为了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并轨”后一些院校的收费及奖、贷学金的情况,我们对部分高校作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谢胜越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几年来,随着全国范围生源的下降,公办高校规模扩大与独立学院的兴起,使民办高校招生面临严峻考验。多数民办院校办学资金来源主要靠学费,能否招到生、招好生决定了民办高校能否生存下去,继而保证持续发展。本文分析当前招生工作中碰到的主要问题,并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民办高校招生破解路径进行探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许汉生  
招生并轨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许汉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是一种综合性、系统性的改革,它包括高等学校招生、收费、教学、学生管理和毕业生就业等许多方面的改革,而招生并轨改革,则是其中招生阶段的改革。招生并轨改革,属于招生制度改革的范畴。我国招生...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刘少雷  贾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梁斌  
自2003年教育部批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22所高等学校试行自主招生以来,到2010年已有80所进入"211"和"985"工程的高水平大学试行自主招生。自主招生能否打破目前我国高考"一考定终身"的格局?能否更好体现教育公平?本文试通过对几所相关高校的实践分析,反思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诸平  
本文回顾了1978年以来高校招生、收费和毕业生就业制度三项改革逐步推进的理论与实践进程;分析了三项改革环环相扣,相互掣肘,致使改革与其总体目标——反馈劳务市场的供求信息,发挥市场优化资源配置作用,促进学校建立自主办学、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机制还有相当距离的现状;探讨了造成问题的原因和涉及到的公平、稳定、运用价格机制等理论与认识问题。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改革的建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立科  
战后60多年来,英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在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英国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向大众的转变,目前正快速向普及化迈进。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入学机会不公的现象,改革招生政策,实现高等教育机会平等一直是这一时期的主旋律。招生政策变革经历了三个阶段,代表性的政策文件分别是《罗宾斯报告》、《迪英尔报告》和《2004年高等教育法》,变革的焦点集中在入学途径、入学公平和财政资助。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亦非  
本文针对在金融危机带来就业冬天的2009年,主张扩招研究生来缓解就业危机的呼声再度升温的现象,提出"警惕培养研究生的‘大跃进’现象"的论题。并从生源质量难以保障、求学目的下降等方面阐述了研究生扩招出现的"大跃进"的端倪。从国际接轨片面化、拉动内需短视化和质量评估单一化三方面挖掘了研究生扩招出现"大跃进"的根源。从而得出了研究生扩招是把双刃剑,它的弊端尚未引起足够的人们与足够的重视。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令芬  
十四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方向已成为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人民币汇率作为经济调节工具的地位将日益提高,人民币双重汇率的现状显然不适应当前的形势发展,因此人民币汇率并轨的呼声很高,已经成为经济界和金融界关心的热点之一。人民币汇率并轨的含义是什么?实现并轨的条件是什么?如何选择并轨的时机和采取怎样的方式与步骤?这些是本文要探讨的几个问题。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尹银  周俊山  陆俊杰  
对自主招生大学生的了解关乎自主招生考试评价指标和政策的制定,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依据北京某高校2010年和2011年的调研数据,通过多因素分析方法,比较自主招生大学生和普通高考大学生发现,父亲职业和教育程度较高的、家庭收入较高的、中东部地区、城市家庭、独生子女等特征的更容易成为自主招生大学生,城市父亲低职业甚至劣于农民,市重点中学自招生的优势并不存在,自主招生恶化了高考不公。因此采取多元评价标准,制定多元指标体系成为必需,按照地区教育环境、户口、高中特征、家庭地理位置、父亲教育程度和职业、家庭经济状况等,结合考生的成绩和特长进行综合评定,对来自教育不发达地区、弱势家庭的学生进行倾斜,兼顾效率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