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66)
- 2023(6114)
- 2022(4819)
- 2021(4773)
- 2020(3831)
- 2019(8788)
- 2018(8579)
- 2017(14302)
- 2016(9192)
- 2015(10681)
- 2014(10853)
- 2013(9425)
- 2012(8607)
- 2011(7906)
- 2010(8637)
- 2009(8002)
- 2008(6847)
- 2007(6562)
- 2006(6020)
- 2005(5745)
- 学科
- 融(24538)
- 金融(24537)
- 中国(22692)
- 教育(21505)
- 银(21374)
- 银行(21374)
- 行(20880)
- 济(20266)
- 经济(20248)
- 管理(17646)
- 业(16107)
- 企(13959)
- 企业(13959)
- 理论(11912)
- 中国金融(10852)
- 教学(9778)
- 财(8827)
- 制(8599)
- 地方(6648)
- 学(6484)
- 方法(6288)
- 体(6204)
- 务(6181)
- 财务(6161)
- 财务管理(6151)
- 企业财务(5946)
- 业经(5880)
- 农(5795)
- 学法(5600)
- 教学法(5600)
- 机构
- 大学(115875)
- 学院(109691)
- 研究(37961)
- 济(34795)
- 经济(33596)
- 教育(31122)
- 中国(29652)
- 管理(29323)
- 范(27903)
- 师范(27807)
- 京(25410)
- 理学(23511)
- 理学院(23130)
- 管理学(22471)
- 师范大学(22439)
- 管理学院(22235)
- 财(21076)
- 江(19486)
- 科学(19468)
- 中心(18354)
- 所(17985)
- 职业(17868)
- 北京(17380)
- 州(16827)
- 技术(16317)
- 研究所(16039)
- 财经(15914)
- 银(15282)
- 银行(14796)
- 融(14594)
- 基金
- 项目(60933)
- 研究(58749)
- 科学(48058)
- 教育(37895)
- 基金(36957)
- 社会(32407)
- 社会科(30425)
- 社会科学(30417)
- 家(28851)
- 编号(28718)
- 成果(28550)
- 国家(28334)
- 省(27325)
- 课题(24511)
- 划(23854)
- 科学基金(23849)
- 年(22123)
- 基金项目(18159)
- 项目编号(17793)
- 规划(17582)
- 性(17201)
- 度(15742)
- 研究成果(15661)
- 重点(15618)
- 部(15138)
- 发(15075)
- 资助(15023)
- 阶(14960)
- 段(14914)
- 阶段(14886)
共检索到1962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孙晓峰
育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实现德育与专业教育的融通,是新世纪高校发展和德育创新的内在要求。高校德育工作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素质教育思想,促进"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加强"科技"与"人文"的互动,强化全球视野与本土文化的结合,实现德育与专业教育的融通。
关键词:
高校德育 专业教育 融通 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晓玲
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犹如高等教育的双翼,缺一不可,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其市场竞争力。然而,高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多处于剥离状态,两者的融合状况堪忧。这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二者融合有其必要性与迫切性。笔者通过分析当前二者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二者的融合路径提出几点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社会转型期 高校 专业教育 通识教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彭振宇
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在高职领域引入通识教育,既是高职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高职教育"这一概念的题中应有之义。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一组多层面、多维度的伴生概念。二者在不同语境下,具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高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也应该从教育思想(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三个层面去解释和定位。二者的辩证有机统一要依靠以通识教育思想统领人才培养工作全局,构建通-专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营造具有通识教育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来实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覃成强 冯艳 于娜
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既是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所采取的重要改革措施。创业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是高等教育发展整体化和综合化趋势的标志,符合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趋势和走向。本文从创业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关系的角度出发,阐述了高校创业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探讨了创业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两创教育 专业教育 融合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黄兆信 王志强
在创新驱动社会转型与经济发展的趋势之下,如何以更有效、更具实践性的方式培养出不同类型的创新人才,已然成为中国高校改革与发展过程中面对的重要任务。创业教育的多样性、实践性、综合性特征使其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的手段。厘清创新、创业、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借鉴发达国家开展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中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应该改变"千人一面"的现状,立足自身办学特色与优势开展创业教育,制定面向全校、立足长远的创业教育发展战略,加强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融合,构建创业教育师资的成长平台,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创业教育体系。
关键词:
创新 创业教育 专业教育 融合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梁广山
资金是教育活动的重要因素和必备条件。办教育必须要拥有一定数额的资金,并使所拥有的资金不断而有效地运转,才能发挥资金的应有作用,保证教育活动的正常进行。因此,研究融通教育资金,对于增大教育资金总量和提高资金利用率,以及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有着久远的历史,但又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到英国的纽曼,都倡导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注重培养一种探索求知与优雅高尚的心智。但是随着现代工业社会的出现,教育日益承担起为社会和经济培养专门人才的任务,专业化的教育(specialized educa- tion)遂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的总体性特征。在崇尚实用主义的美国,工业和经济发展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面对美国这种专业化的高等教育实践,有识之士在19世纪初提出了通识教育的思想,借以弥补专业教育的不足。从20世纪中叶以来,通识教育的思想和实践在美国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祝家麟 陈德敏
一、引言通识教育(General Eduation)自从其诞生以来,就一直与专业教育(Professional Education)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体现出矛盾冲突与互动发展的特征。在工业革命后,古典人文教育在与科技教育的冲突之中日益封闭、对立,出现了两败俱伤的严重后果。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后,通识教育逐渐被专业教育所压倒,甚至被忽视。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大学专业教育面临严峻的形势;社会需要教育培养出知识结构合理,又专又全,具有良好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全面人才。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以及教育目标本身的调适过程表明,人类必须同时发展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事实上,从通识教...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静
新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新要求。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两种不同模式,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要实现二者融通,就要求我们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准确把握二者的辩证关系,在课程、教师、学校、网络四个层面入手,探索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结合方式,从而进一步实现二者融通发展,形成教育合力。
关键词:
显性教育 隐性教育 辩证关系 融通发展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陈珂 张智 何丹 王刚
为实现高等院校培养德才兼备人才培养目标,在总结分析现行大学德育教育"两课"教学与团队活动两大运行载体弊端基础上,提出了专业教育与德育教育融合的大学德育教育模式。通过分析专业教育与德育教育融合的可行性,以林业经济管理学课程教学为例,深入研究了专业教育与德育教育融合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
大学教育 德育教育 专业教育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马莉萍
美国高校双专业教育在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也受到来自通识教育支持者的质疑和挑战:深度专业化与通识教育理念相悖;专业学习负担过重不利于通识教育的开展;过强的工具性目的与通识教育目标背道而驰;通识教育体系下专业的核心地位产生动摇。为此,美国高校的双专业教育一直在通识和专业之间寻求均衡发展,进行着卓有成效的尝试:规范双专业要求和申请程序;限制学生修读专业的数量;提倡兴趣导向的专业选择;探索个性化的跨学科项目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季诚钧
现代的大学教育,起源于12世纪的中世纪大学。那时科学文化尚未从人文文化中分离出来,科学还没有走上分化之路,大学教育十分强调人文精神和伦理道德的教育。随着大学的不断发展,大学教育逐步形成了“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科学研究”等特征与传统,保留至今。而未经门类化和专业化的综合教育这一传统却因不适应于工业社会的发展及其对人才培养的需要,而被工业社会所抛弃。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珂 王洋 马发旺 董凤丽 匡阗 谷晓萍
在连续三年对沈阳农业大学林学专业120名本科生进行调查基础上,通过林业经济管理学课程教学,考察大学生对专业教育与德育融合模式的实践效果,教学评价结果表明,大学生完全接受专业教育与德育融合的新型教育模式,并得到大学生的实际好评,中国高等院校有望进一步施行与发展德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教育理念、形式和做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伟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犹如高等教育的两翼,二者结合与融通,共同助力于高等教育的腾飞与发展。通识教育在我国有十余年的研究历程,研究成果丰硕,为我国高校开展通识教育提供了理论借鉴。本文从高校通识教育内涵、目标及其价值归旨出发,探索高校通识教育发展新路向。
关键词:
高校 通识教育 新路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折延东 龙宝新
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是其专业教育生活的构筑与完善。对教师专业教育生活认识上的误区会导致教师在专业教育实践中面临一系列隐忧,扼杀教育生活原本的自然性、和合性、丰富性与诗意性。以教师文化为基来理解专业教育生活,努力构筑一种文化汇流、意义交织、指向总体化的教育生活世界,是重建教师专业教育生活的现实出路。
关键词:
专业教育生活 教师文化 专业教育生活重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