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00)
2023(2343)
2022(1927)
2021(2061)
2020(1778)
2019(3880)
2018(4001)
2017(6062)
2016(4500)
2015(5614)
2014(5703)
2013(4570)
2012(4062)
2011(3890)
2010(4202)
2009(3833)
2008(3888)
2007(3901)
2006(3514)
2005(3177)
作者
(10560)
(8799)
(8576)
(8515)
(5619)
(4252)
(4079)
(3473)
(3469)
(3330)
(3059)
(3019)
(2955)
(2792)
(2771)
(2657)
(2628)
(2602)
(2561)
(2517)
(2416)
(2310)
(2164)
(2112)
(2081)
(2045)
(1992)
(1969)
(1958)
(1818)
学科
教育(9859)
管理(9286)
(7099)
经济(7086)
教学(6083)
理论(6042)
中国(5491)
(4928)
学校(4543)
(4478)
企业(4478)
思想(4466)
政治(4404)
思想政治(4223)
政治教育(4223)
治教(4223)
德育(4211)
工作(4007)
学法(3502)
教学法(3502)
研究(3465)
(3272)
图书(2486)
学理(2408)
学理论(2408)
高等(2322)
(2299)
书馆(2229)
图书馆(2229)
方法(2109)
机构
大学(64312)
学院(54322)
研究(17284)
(14814)
师范(14757)
(14014)
教育(13979)
管理(13401)
(12964)
经济(12376)
师范大学(11447)
科学(10807)
理学(10586)
(10402)
理学院(10347)
中国(10255)
管理学(9706)
管理学院(9608)
北京(9355)
(8806)
(8669)
(8407)
图书(7965)
书馆(7778)
图书馆(7776)
研究所(7478)
技术(7004)
中心(6983)
业大(6801)
财经(6437)
基金
项目(29127)
研究(27930)
科学(21850)
教育(17928)
基金(16353)
成果(15613)
社会(14356)
编号(13748)
(13535)
社会科(13287)
社会科学(13281)
(12319)
国家(12089)
课题(12053)
(11347)
(11014)
科学基金(10020)
大学(9411)
研究成果(8950)
高校(8926)
项目编号(8849)
规划(8139)
基金项目(8033)
(7750)
(7684)
(7667)
(7049)
(7033)
阶段(7024)
重点(6978)
期刊
教育(32198)
研究(25388)
中国(20592)
(18346)
经济(18346)
学报(10437)
大学(9928)
图书(9753)
(8461)
书馆(7658)
图书馆(7658)
高等(7444)
科学(6619)
学学(6511)
高等教育(6265)
职业(5948)
管理(5882)
(5485)
成人(5216)
成人教育(5216)
技术(5113)
财经(4869)
(4322)
(4005)
论坛(4005)
农业(3860)
(3462)
教研(3388)
高教(3388)
情报(3167)
共检索到995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蔡晓卫  
形成法治思维,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表现。大学生法治思维应是一种合法性思维,体现公平正义的思维,它要求以权利义务为中心,强调要有程序意识。为培养高校大学生法治思维,针对高校在法治教育中存在的认识上的主要问题,应重视与加强大学生法律知识的普及和教育,不断增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加强校园法治环境建设,营造高校法治学习氛围;还需要政府、社会和家庭等更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潘景丽  
思维品质是衡量一个人思维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是大学生核心素养之一。当前,大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存在学生逻辑、批判和创新等思维能力不强和不能准确运用语言表达思维问题。传统教育对思维培养的忽视、学生缺乏思维训练机会、课堂活动思维性的不足、语言发展与思维发展失调及学生知识面狭窄是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学生思维品质的养成,可以通过设定思维目标、加强教学活动中的思维训练、进行知识的系统化梳理、应用图文结构、利用阅读手段宽厚知识背景、增强个体体验和实践等路径来达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莉丹  
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加强法制教育,培养大学生群体的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对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当前的"两课"在重视道德教育的同时应更加关注法制教育。高校应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使之逐步形成良好的法律行为意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卢涛  
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虽分属法律和道德不同领域,但二者在核心精神方面存在内在一致性。大学生法治观念的提升需要契约精神的浇灌为支撑,而契约精神的塑造需要法治观念为保障。大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养成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塑中国民众的现代伦理精神;培养高素质人才均有积极意义。大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的养成需要打造系统的路径体系,该路径体系需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高等院校和大学生自身三方齐心协力方可构筑完成。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高志华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法治思维和法治精神对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对大学生适应新时代要求实现自我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研究基于大学生法治思维培育的内涵与基本特征,提出高校弘扬法治精神培育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具体路径。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罗清旭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西方国家教育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对批判性思维的性质、结构 ,在我国高等学校开展批判性思维训练的意义、途径以及为了使批判性思维训练取得更好实效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郦波  
当前大学生就业素质培训的现状令人堪忧,无序性与随意性是主要的现实特点。而全面、系统地开展大学生就业素质培训必须从三个层面入手。一是就业心态层面,这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素质问题的关键。二是就业知识层面,这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素质问题的基础。三是就业能力层面,这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素质问题的根本。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夏欢欢  钟秉林  
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与途径,迫切需要对创新人才的核心要素——批判性思维进行系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选取4所大学1 049名学生为样本,从认识论信念视角,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相关影响因素的效应研究发现,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发展整体水平一般,学校、年级和自我发展阶段等个体特征显著影响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批判性思维养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大学生对简单的知识、确定的知识和知识的权威的认知。建议引入多元观点,挑战大学生"标准答案"思维定势;应对知识更新的挑战,培养大学生体系化的认知能力;打破权威定势,培养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江丕权  李越  
发展与培养大学生的思维能力,理应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目标。我们认为,开设专门的思维训练课程或活动对于大学生思维发展与能力培养是必要和有效的,而且大学生的思维训练还应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就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思维能力,本文提出以下观点:(1)了解自己的思维是思维训练的基础;(2)从方法入手,进行思维训练,体验认知监控,能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的思维发展;(3)教学计划的实施是实现思维训练的主渠道,建议在实施过程中提倡:加强师生的思维交流;教师的“启发式”与学生的“参与式”结合;教师的“因材施教”与学生的“因人择学”结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博敏  刘丹  
法治对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具有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凝聚社会共识的积极意义。法治视角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表现为忽视社会共识、履行社会责任不规范、法律道德界线模糊、缺乏契约精神。究其原因主要有德育与法制教育结合不充分、高校法制教育的不足、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三个方面。文章认为法治视角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路径包括加强高校法制教育、法制教育与德育相结合、完善制度设计、加强工作队伍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谢秀军  杨双  
高校制度文化与大学生的养成教育具有内在一致性和贯通性,它既是养成教育的初始阶段,也是其基础与养成教育规律探索的结果。要根本解决高校制度文化对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制约性因素,就是要优化与融通制度文化,推进大学生制度化建设;要重新审视与革新大学理念,培育大学人文精神,调适与整合现代大学制度的文化心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驰轩  
我国高校难以培养杰出人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普遍性地缺失批判性思维,这也是我国教育体制存在的严重缺陷之一。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策略有:切实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积极培养学生善于阅读的习惯和勤于思考的能力,大力促进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和增强社会责任感。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任毅梅  
文章通过对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培养的论述,说明了其对培养人才的重要意义,指出了更新教育观念、转变人才质量观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并且提出创新教育的实施途径在于注重教学过程、完善教学模式和重构评价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武素云  
"思维层级论"分为精神、身份、信念和价值、能力、行为、环境六个系统层次。运用思维层级论,为大学生中国梦践行提供精神价值理念、培养主人翁意识、提高价值判断能力、形成能力培育机制和良好道德行为规范体系,打造"三位一体"的和谐教育环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书臣  
我国公立大学内部治理的基本制度包括: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大学章程、学术委员会等。在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建设的宏观背景下,在依法办学、依法治校社会共识的助推下,矫正治理理念,弥补法治缺失,运用法治思维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规范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就成为一个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一、遵循法治思维是大学内部治理的必然选择落实依法治校的需要。《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是大学依法治校的基本法律依据,《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