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70)
2023(8864)
2022(7416)
2021(6825)
2020(5791)
2019(12549)
2018(12728)
2017(23599)
2016(13148)
2015(14681)
2014(14119)
2013(13257)
2012(11994)
2011(10762)
2010(11185)
2009(10754)
2008(10644)
2007(10177)
2006(8956)
2005(8246)
作者
(33801)
(28173)
(28123)
(26692)
(18005)
(13382)
(12606)
(10738)
(10592)
(10276)
(9686)
(9433)
(9209)
(9039)
(8687)
(8574)
(8233)
(8210)
(8162)
(8045)
(7198)
(6772)
(6565)
(6521)
(6441)
(6327)
(6324)
(6291)
(5508)
(5476)
学科
管理(47873)
(44665)
(43955)
经济(43876)
(38885)
企业(38885)
中国(17420)
方法(16336)
技术(15776)
(15292)
(14937)
(13015)
数学(12955)
数学方法(12826)
业经(12454)
技术管理(12035)
(10342)
理论(10291)
(9654)
银行(9639)
(9238)
(9132)
财务(9108)
财务管理(9084)
教育(9015)
(8935)
金融(8932)
农业(8806)
体制(8730)
企业财务(8654)
机构
大学(183562)
学院(179535)
(74454)
经济(72905)
管理(68556)
理学(58089)
理学院(57512)
管理学(56655)
管理学院(56281)
研究(55816)
中国(42858)
(39723)
(37252)
财经(30265)
科学(29935)
(29315)
(27258)
(26267)
中心(25375)
(25036)
师范(24864)
经济学(23737)
北京(23429)
研究所(23036)
(23018)
财经大学(22248)
业大(21218)
经济学院(21122)
(20919)
(19936)
基金
项目(112671)
科学(91061)
研究(90219)
基金(80991)
(67547)
国家(66897)
科学基金(59466)
社会(59240)
社会科(56132)
社会科学(56118)
(45566)
教育(43815)
基金项目(42456)
(37003)
编号(36639)
自然(34707)
自然科(34002)
自然科学(33995)
自然科学基金(33457)
成果(32682)
资助(31297)
(29720)
(28280)
课题(26927)
创新(26653)
(25671)
重点(25178)
国家社会(24369)
(23587)
项目编号(23429)
期刊
(87431)
经济(87431)
研究(60574)
中国(46601)
(33583)
教育(31577)
管理(30569)
学报(23078)
科学(22046)
(19786)
大学(19723)
(17768)
金融(17768)
学学(17313)
财经(17010)
技术(16546)
(14803)
经济研究(13415)
业经(13197)
农业(12655)
图书(11476)
问题(10943)
科技(10457)
(9502)
论坛(9502)
技术经济(9438)
书馆(8654)
图书馆(8654)
(8520)
职业(8343)
共检索到2873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郑邦山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社会劳动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机制创新应当充分考虑六个方面的“十二化”,即就业模式的社会化、市场化;就业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学科专业建设的品牌化、特色化;就业服务手段的信息化、网络化;就业指导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参与就业工作的全员化、全程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永江  
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劳动就业管理体制创新 ,即改变原来的以政府提供就业岗位来安置就业人员的管理体制 ,实行政府制定完善的人力资源开发、鼓励个人创业、提供充分社会保障的劳动就业管理体制。实际上就是要建立单一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体制。此体制的基本结构包括新理念、法律法规建设等共十大方面。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唐家孝  
在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而经济发展水半较低的我国,构造怎样的机制,才能更好地解决劳动就业问题,已成为国人观注的热点。目前我们面临着巨大的劳动就业压力,主要表现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军需要转移,城镇企业中存在“隐性”失业大军,机关事业单位仔在人量冗员等。上述问题给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在农村,延缓了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的进程,阻碍着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大量“农转非”又严重冲击着城镇的就业、交通、卫生、环保、治安。在企业,大量冗员的存在。降低了经济效益。从宏观上观察,正是这支宏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长城  
长期以来 ,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城乡隔离的条件下进行的 ,农民被严格的户籍制度束缚在有限的土地上 ,进行低效甚至无效的劳作。政府考虑就业问题时 ,主要是将就业视为城市的福利分配和社会贫困救济 ,从社会政治安定和社会伦理道德角度去考虑。因此 ,所选择的工业化、城市化方式对就业结构转换作用力不强 ,就业结构极具低级化、刚性化的特征。本文认为 ,必须重新认识城市化方式 ,选择城市化道路 ,在城市化过程中解决就业问题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赵履宽  
劳动就业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但是,从1958年到“四人帮”复灭这段期间,劳动就业问题几乎成为一个不能公开加以研究的禁区。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劳动就业问题受到了举国上下的关注。1980年8月,中共中央召开全国劳动就业工作会议,确定了劳动就业的新方针。这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决策,它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文魁  宋湛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劳动就业机制会受到世界就业规律的调节。本文从对全球化在就业方面规律的认识入手,通过我国就业机制演变过程的分析,说明当前就业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对中国劳动就业机制转换的方略提出一些思考。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长城  
中国的就业问题既不同于市场经济体制下以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为基本表现的就业问题 ,也不同于计划经济体制下以统包统配、行政安置矛盾为基本表现的就业问题。中国正处在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就业矛盾主要表现为制度变迁中体制性冗员的释放与转换 ,是一种特有的“制度性就业”矛盾。解决这一矛盾 ,必须建立规范、科学、公平的就业政策 ;必须依据就业能力和失业承受能力 ,合理确定就业的近期和远期目标 ;必须确定实事求是的经济发展道路 ,合理确定要素价格和技术选择 ,对农村经济发展给予应有的重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阳  
加快完善劳动就业创业服务政策,提升服务工作效能,是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目标的题中之义。我国劳动就业创业服务政策体系已相对完整,服务可及性增强,人均财政就业支出和重点服务均等化水平提高。总体看,基本劳动就业创业服务建设起到了促进就业的积极作用,使用公共财政就业支出作为代理变量,采用岭回归估计方法,获得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公共财政就业支出对就业存在显著的正向促进关系。公共财政就业支出增加1%,那么全国就业人员增长0.033%、城镇就业人员增长0.083%。然而仍存在政策"三重分割",财政均衡机制薄弱,服务实用性和效果偏低,部分领域的政策空白和管理落后等问题。建议尽快健全劳动就业创业服务标准体系,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完善一体化就业创业服务信息网,加强政府购买就业创业服务制度建设,及培育高素质服务人员队伍。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左元亨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国际学生来华就读人数迅速增长,其劳动就业诉求也日益提升。本文针对我国国际学生劳动就业管理的现状,在充分考量基本国情的前提下,对我国国际学生劳动就业管理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即完善国际学生劳动就业的相关政策与法规;规范国际学生在华劳动就业的资质和保险;实现国际学生在华劳动就业管理的常态化;建立通畅的国际学生在华劳动就业工作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姚裕群  
劳动就业是重大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处理好这一问题,对于一国经济的增长、礼会的进步以至政治的安定,有着积极的作用。中国是一个具有十亿人口、四亿多劳动力的经济不发达的大国,劳动就业问题还将是我国长时期面临的一大问题。搞好劳动就业的宏观决策,对于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试对劳动就业决策模式问题进行论述。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向辉  
建国三十多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和其它事业的发展,城镇安置劳动就业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到1981年底,全国社会劳动者有4亿多人,比建国初期增长1倍多。其中,城镇职工达1.09亿人,增加5倍多。已有一些城市的劳动就业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是,就全国范围来说,不论当前还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我国城镇安置劳动就业仍然是一个突出的问题。除了大力发展生产和服务事业,广开门路、各尽所能安排就业外,本文试图从改革劳动就业制度方面来探讨解决这一难题的辅助办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安其鸿  
两年多来,治理整顿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货膨胀得到了控制,物价涨幅明显缩小,经济总的来说正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但是,当前面临的问题还很多,市场疲软仍未解除,产成品积压严重,企业效益下降,国家财政困难。在这种经济紧缩的情况下,近期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劳动就业的矛盾十分突出。能否解决好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能否实现社会稳定,而且也关系到能否进一步贯彻好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方针,保证国民经济的长期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国晖  张如庆  陈清萍  
技术进步对劳动就业的影响历来备受争议。利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对中国1978-2014年的数据加以检验后发现,中国的技术进步呈现为希克斯资本偏向型,并且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能够促进中国劳动就业总量的扩大,其根本原因在于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有利于加速资本积累。但是,在短期,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仍然不利于低技能劳动就业,为此,宏观经济政策应该以促进劳动就业为核心,积极发挥已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业"稳定器"功能,在此基础上有序推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庆唐  冯虹  
中国劳动就业管理体制研究刘庆唐,冯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16年,取得了伟大成就,也遇到了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劳动就业管理体制就是问题之一。劳动就业体制制约着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就业体制改革的成功与否,事关我国经济体制能否从不良循环进入良性循环轨道。这...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余明勤  
知识经济的兴起,将对劳动就业产生重大而深刻的影响。我国人口众多,国民教育与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劳动就业压力大。目前,又面临大量的企业富余职工、下岗职工和进城打工的农民工等基本状况。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劳动就业的发展面临一次新的挑战与机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