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94)
- 2023(7948)
- 2022(6479)
- 2021(5908)
- 2020(4751)
- 2019(10530)
- 2018(10397)
- 2017(18618)
- 2016(9615)
- 2015(10544)
- 2014(10505)
- 2013(10265)
- 2012(9516)
- 2011(8714)
- 2010(8796)
- 2009(8138)
- 2008(7999)
- 2007(7887)
- 2006(6952)
- 2005(6020)
- 学科
- 济(42686)
- 经济(42662)
- 管理(35700)
- 业(34082)
- 企(30158)
- 企业(30158)
- 技术(20043)
- 地方(13989)
- 方法(13539)
- 中国(13147)
- 技术管理(13046)
- 业经(11576)
- 农(10976)
- 数学(10279)
- 数学方法(10183)
- 理论(9237)
- 学(8557)
- 地方经济(8189)
- 农业(7875)
- 和(7578)
- 财(7420)
- 教育(7304)
- 制(7230)
- 环境(6854)
- 划(6704)
- 融(6479)
- 金融(6476)
- 贸(6474)
- 贸易(6468)
- 产业(6438)
- 机构
- 学院(142954)
- 大学(142511)
- 管理(56343)
- 济(55684)
- 经济(54388)
- 理学(47567)
- 理学院(47005)
- 研究(46756)
- 管理学(46332)
- 管理学院(46015)
- 中国(34459)
- 京(30465)
- 科学(28844)
- 财(24769)
- 江(24035)
- 所(22485)
- 范(22124)
- 中心(22062)
- 师范(21975)
- 研究所(20236)
- 州(19458)
- 财经(19289)
- 北京(19159)
- 技术(18281)
- 业大(17838)
- 农(17788)
- 师范大学(17460)
- 经(17378)
- 院(17208)
- 经济学(16384)
- 基金
- 项目(94892)
- 科学(76938)
- 研究(74714)
- 基金(66807)
- 家(57651)
- 国家(57147)
- 科学基金(50247)
- 社会(48064)
- 社会科(45537)
- 社会科学(45528)
- 省(39931)
- 基金项目(35745)
- 教育(34917)
- 划(32857)
- 编号(30644)
- 自然(30280)
- 自然科(29618)
- 自然科学(29615)
- 自然科学基金(29110)
- 创(26375)
- 成果(25151)
- 资助(24241)
- 创新(23548)
- 课题(22391)
- 发(22107)
- 重点(21883)
- 部(20365)
- 国家社会(19777)
- 项目编号(18951)
- 规划(18918)
共检索到2250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熊磊 赵光洲 赵立龙
我国先后已建立了 5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数十个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 ,这些开发区正在逐步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先行区、新体制的试验区。但我国的高新区与国际上成功的科技园区相比 ,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这是因为高新区内的区域创新网络机制没有建立。本文将对区域创新网络对高新区的作用 ,区域创新网络组成 ,我国高新区内区域创新网络的现状和建立区域创新网络的框架设计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
高新技术开发区 区域创新网络 框架设计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吉峰 周敏
大学科技园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在提高区域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形成区域竞争优势、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大学科技园区产业化程度较低、技术扩散与市场化进程缓慢,高新技术开发区创新后劲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在高新技术园区培育创新网络,构建以信息与契约为主的创新网络主体间的联结机制,成为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推动高新技术园区实现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高新技术园区 创新网络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谢永琴
高新区发展的关键在于其内部培育出发达的区域创新网络来。只有培育出较为成熟的区域创新网络 ,高新区才能获得内在的发展潜力 ,不断地产生技术创新 ,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阐述了区域创新网络对高新区企业发展的作用 ,然后分析了北京高新区产业发展现状 ,及其在区域创新网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最后 ,就如何培育区域创新网络 ,促进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发展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区域创新网络 高新技术产业 北京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盖文启,王缉慈
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有着许多优势, 如不断技术创新、促进高新技术的产业化、易于获得范围经济等。但其发展过程中, 存在着筹资困难、企业间合作网络薄弱、市场环境不公平等问题, 所以, 只有积极构建区域创新网络, 实现区内各行为主体的密切合作和知识的增值创新, 才能提高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 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余珮 程阳
基于创新价值链理论构建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和产品销售的创新效率测度理论模型,采用因子分析定权法计算我国115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的创新效率,并根据测度所得数值对样本园区进行两个维度的定位,将其划分为不同类型。计算结果显示,我国高新区三个阶段的创新效率值均偏低,其中技术研发阶段效率最低。高新区所处城市的地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园区主导产业均会影响创新效率。大部分样本高新区均存在不同阶段的创新短板。研发资源非优化配置、创新环境不完善、产业设置不合理以及产品附加值较低等因素影响东部地区高新园区的效率,而高端人才流失、产业基础薄弱、产学研结合度不高以及地区经济开放度较低则导致大部分中西部园区创新效率较低...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维祥 方亮
通过因子分析法、回归分析、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和聚类分析法分析了华东地区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创新驱动和创新活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认为高新技术园区创新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内生影响变量,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但是,高新技术园区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又与创新要素集聚状况、组织学习状况以及区域的经济环境状况等区域条件有关,创新要素集聚度较高、学习水平较高、经济环境较好的区域或园区更有利于发挥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延荣
一、高新技术园区的文化创新战略的基本内涵 1、文化创新目标和内容的确定。我国高新技术园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基本上形成了以创新为主旋律的 创新文化,但从世界高新技术园区文化发展的趋势来看,创建具有我国高技术园区特色的创新文化和创业文
关键词:
高新技术园区 高技术园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欢芳 陈惠 傅贻忙 宾厚
依据2009-2018年湖南省14个市州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和修正的引力模型,考量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密度逐年增加且增幅不断扩大,凝聚子群空间结构呈现"东高西低"的阶梯式分布特征,凝聚子群Ⅰ、Ⅱ、Ⅲ分别主要来源于长株潭地区、洞庭湖地区和湘南地区、大湘西地区;市州间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创新联系不断加强,临近地域指向性与板块指向性并存,且关联方向日趋明显;各市州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中所处地位和拥有权力具有差异性,其中长沙市的净辐射量为正值,为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主要辐射源。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延荣
本文认为,中国特色高新技术园区创业文化的基本内涵应该包括以人为本,倡导企业家精神;鼓励创新和创业,宽容和理解失败;鼓励人才有序流动,推崇竞争合作;以创新和创业作为目标,享受工作乐趣;注重团队精神,善于学习。我国高新技术园区创业文化的形成,主要动因在于创新和创业活动的推动、创业社会利益的驱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和国外创业文化的示范效应。文章提出,高新技术园区创业文化的构建有赖于形成一种内在和外在的机制,即创业文化驱动机制、创业文化导向机制和创业文化传播机制。
关键词:
高新技术园区 创业文化 形成机制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延荣
本文通过建立高新技术园区创业机制形成条件的理论模型,分析高新技术园区创业机制形成过程中高新技术创业者和政府的行为,提出创业企业数量和政府获得的创业收益必须达到一定水平等两个创业机制形成的必要条件,并分析了高新技术园区创业机制形成的社会文化条件,即市场经济基础、创新文化氛围以及文化开放性。
关键词:
高新技术园区 创业机制 形成条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施放 朱吉铭
文章基于228家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考察创新网络、组织学习对于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在相关研究基础上,建立"创新网络-组织学习-创新绩效"框架模型,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相关假设。研究结果显示:企业的创新网络规模、网络中心性能直接促进企业的创新绩效;知识获取、知识利用也能直接促进企业的创新绩效;创新网络能够通过知识获取、知识利用间接地促进企业的创新绩效,由此可见,组织学习对于创新网络和创新绩效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国强 李友华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智 陆善勇
集聚经济理论中将"集聚"界定为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群集,是经济活动者为获得某些优势条件或利益而向特定区域聚集的过程。从狭义范围来说,园区企业的集聚是企业进入园区进行生产、服务等经营活动的过程;广义上是企业为了追求区域性要素的融合、协同和集成而在园区中从事经营生产,完成园区投入、吸纳获取、利用增值和反哺循环等行为,从而推动园区和企业的协同发展的系列活动之总和。第三次科技革命后,高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曹贤忠 曾刚
以上海高新技术产业为案例,从全球、地方、全球—地方等不同空间层面探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和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创新网络效率差异。结果表明:企业创新网络的空间尺度可划分为全球、本国、本市、全球—地方4类,且本国创新网络创新效率最高,其次是全球—地方创新网络,本市创新网络和全球创新网络创新效率相对较低;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网络效率受到产业特性与空间距离的综合影响,上海各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网络效率差异显著。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武建龙 王宏起
专利分析是有效刻画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结构的重要手段。在对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创新网络构成进行分析与界定的基础上,运用专利统计与专利地图方法,构建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结构分析思路与流程,并以哈尔滨装备制造业集群为例系统阐述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结构具体分析过程,并给出哈尔滨装备制造业集群创新网络优化策略,旨在从专利视角为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科学构建与动态优化管理提供理论方法指导与实例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