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772)
- 2022(671)
- 2019(1161)
- 2018(1206)
- 2017(2192)
- 2016(1342)
- 2015(1534)
- 2014(1556)
- 2013(1557)
- 2012(1441)
- 2011(1522)
- 2010(1652)
- 2009(1697)
- 2008(1793)
- 2007(1857)
- 2006(1763)
- 2005(1658)
- 2004(1679)
- 2003(1887)
- 2002(1923)
- 学科
- 济(5715)
- 经济(5707)
- 管理(4206)
- 业(3601)
- 企(3442)
- 企业(3442)
- 理论(2863)
- 学(2616)
- 教育(2528)
- 中国(1953)
- 教学(1890)
- 制(1731)
- 业经(1627)
- 财(1590)
- 方法(1527)
- 和(1492)
- 农(1347)
- 法(1280)
- 融(1275)
- 金融(1274)
- 体(1246)
- 银(1213)
- 银行(1213)
- 行(1170)
- 策(1129)
- 体制(992)
- 图书(991)
- 组织(986)
- 学法(979)
- 教学法(979)
- 机构
- 大学(27395)
- 学院(25627)
- 研究(8537)
- 济(8213)
- 经济(7986)
- 管理(6556)
- 范(6143)
- 师范(6134)
- 京(5918)
- 中国(5886)
- 财(5578)
- 科学(5210)
- 师范大学(4968)
- 理学(4911)
- 江(4835)
- 理学院(4817)
- 所(4733)
- 管理学(4698)
- 管理学院(4638)
- 教育(4453)
- 财经(4247)
- 研究所(4116)
- 州(4067)
- 北京(3890)
- 系(3761)
- 经(3710)
- 中心(3270)
- 财经大学(2950)
- 湖(2801)
- 南(2754)
共检索到452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龙宝新 折延东
高效课堂是技术与艺术构成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技术——课堂技艺——课堂艺术"勾勒出了高效课堂建构的线路图。高效课堂创建始于一系列技术性的课改思路、模式与方案,课堂技术是浓缩课改经验、集成课改理念、固化课改智慧、型构课堂形态的物质依托。课堂技艺是在课改实践中适用现成课堂技术的结果,是公共理念与具体情境、课堂模式与个人创造、稳态课堂与变革课堂的双向互生实践。高效课堂艺术是赋予高效课堂以张力的课改理想,它始终以"可望而不可即"的方式引领高效课堂不断超越技术的层面与限度。
关键词:
课堂技术 课堂艺术 课堂技艺 高效课堂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鉴 王明娣
构建高效课堂是教育变革的一个重要领域。保障学生的学习权,关注和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保证学生日常生活的休息和必要的身体锻炼,构建学习共同体,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的内在条件。通过教师转变角色、改进教学方法、建构新型的师生关系实现以"为学而教"理念的变革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的外在条件。建构高效课堂需创新"为学而教"的课堂理念,创建课堂学习共同体,有效组织教学内容。
关键词:
高效课堂 学习共同体 为学而教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龙宝新 张立昌
"高效课堂热"的形成具有多因性,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与多种教育力量交织共同促成了本次课改的发生。高效课堂改革在实践中并未完全秉承新课改的精神,致使其挣扎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急功近利与经验积累、抑教扬学与教学常理、操作套路与教育理念间的焦虑与煎熬中。加强理论攻坚与协同、构建教改累进机制、彻底解决"效""形"矛盾,是未来我国高效课堂改革持续、健康、深入推进的应然之举。
关键词:
“高效课堂热” 成因 问题 走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春莉
本文在反思传统的教学评价标准所存在的弊端和局限性的基础上 ,以建构主义作为理论依据 ,探讨值得倡导的课堂教学所应包含的教学新理念 ,提出了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并指出评价标准一定要抓住关键因素和主要矛盾
关键词:
建构主义 课堂教学 评价 标准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太平 王超
从整体来看,我国课堂仍然是标准化课堂,缺乏对学生个性的关照。根据知识观转型和个性理论,个性课堂应综合关注知识的建构性、境遇性、个体性和默会性,充分把握个性的独特性、社会性、主体性和创造性特点。在具体实践中,要创设安全自由的个性课堂氛围,创新丰富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形成独特的教师个性,树立个性发展的课堂评价观以及充分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关键词:
标准化课堂 知识观转型 个性 个性课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虹 从均广
翻转课堂在国内的逐渐兴起促发了我们思考其出现的理论依据及现实价值。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索性,与翻转课堂的诉求有着一脉相承的关联性。基于这样的思路,本文从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与翻转课堂的联结出发,分析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翻转课堂的启示,并结合翻转课堂的特点对其本土化发展做了简要评述。
关键词: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翻转课堂 教学改革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郑东辉
作为非正式的课堂评价,渗透于学生的课业日常,旨在让每个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获得全面发展,所要追求的伦理规范应该源于关注行为的正当动机并能为之提供具体指导的道义论。分析道义论的伦理资源,爱与敬重、正义、以人为目的是自明的且具有普适性,成为课堂评价伦理规范的重要思想资源。以此为据,充分考量课堂评价的特殊性,建构了四方面伦理规范:一是呵护与尊重学生的发展性和多样性,二是保护学生评价信息的隐私性,三是保证评价程序的正当性,四是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的评价权益。
关键词:
道义论 课堂评价 评价伦理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书锋 刘学惠 郝靖
本文所叙述的主要是关于建构主义课堂教学的理念,以此来重新认识和建构课堂教学。文章简单介绍建构主义课堂产生的背景,着重论述建构主义课堂教学的特点,阐明建构主义课堂与传统的课堂有许多不同之处:学习者是互动的、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通过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形成对学习的责任心和自主感来促进学习进程。
关键词:
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课堂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翠蓉 张振新
课堂讨论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就某一问题相互交换观点和看法,并针对问题的某些方面进行争论和辩解,最终达到共同理解以及求同存异。其心理机制是个体知识建构过程和合作性联合建构过程。有效的课堂讨论应是以互动为前提、以严谨的思维为基础、以可靠的知识为保障,因此,教师和学生在讨论中负有维护讨论团体、维护严谨思维、维护准确可信的知识的责任,并且依据讨论团体的形式和成熟度而变化。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鉴
翻转课堂是针对传统课堂的翻转,是对传统课堂教学范式的变革。传统的课堂范式是在工业化社会背景下形成的,以传授知识为主要过程,以班级授课制为组织形式的教学模式,代表性理论是赫尔巴特教育学的"三个中心"。20世纪初,以杜威为代表的进步主义教育对传统课堂教学进行了第一次翻转。进入21世纪以来,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在线学习与现场学习结合的混合教学对传统课堂教学进行了第二次翻转。翻转课堂的本质在于回归教学活动的逻辑起点——学生的学习。在教学活动中,"教"是条件,"学"是本体,教师之"教"存在的逻辑在于有利学生之"学",学习活动是一切教育的真正逻辑起点。
关键词:
传统课堂 翻转课堂 教学本质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保波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战场,是教师教学的主要阵地,课堂承载着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培养。高效课堂是教师们永恒的话题,更是永恒的追求,高效课堂有益于三维目标的达成,有益于学生高效的学习,有益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更有益于学生相对轻松的学习。优质的化学课堂教学应该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邹晓燕
高职院校高效课堂的构建,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理念;课堂设计要注重兴趣性、科学性;课堂评价要实施学生发展性评价的策略;教学手段要实现资源化与信息化。
关键词:
高效课堂 课堂设计 课堂评价 教学手段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陈文强
一、什么是高效课堂高效课堂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采用最优的教学方法,借助合理的教学手段,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快速发展。二、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1.观念要先行。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在教师,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意识起着指导和统一的作用,教师要经常学习教育理论,关注时事动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杨德生
当前已有不少研究分析跨国远程教学的文化差异或讨论如何提高不同学科面授课堂的教学效果,但从多元文化教育角度对不同文化的师生如何在实时网络环境合作以取得更好教学效果的研究却不多。本研究基于温州医学院和美国太平洋大学教学研究合作系列研究课题"跨太平洋网络实时互动课堂"(Trans-Pacif-ic Interactive Classroom,以下简称TPIC项目)第三期,旨在以辨证建构主义观(Schunk,2004)和多元文化教育的五个重要方面(Banks,2002)为理据,探讨用"讲练交互式教学模式"建构多元文化网络实时互动课堂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主要采用定性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包括中国研究者...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莉
课堂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课堂教学结构讲究起承转合。本文从第三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93节优秀课堂中汲取灵感,结合高职教学理论,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做到"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水",建构美感课堂,寓教于美,提升内涵,增强课堂教学的节奏美,彰显高职教育的生命美,构建师生关系的和谐美。
关键词:
课堂结构 起承转合 美感课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