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14)
- 2023(10258)
- 2022(8672)
- 2021(7609)
- 2020(6037)
- 2019(13656)
- 2018(13476)
- 2017(25272)
- 2016(13299)
- 2015(14940)
- 2014(15229)
- 2013(15276)
- 2012(14881)
- 2011(14042)
- 2010(14641)
- 2009(13640)
- 2008(13381)
- 2007(12558)
- 2006(11763)
- 2005(11151)
- 学科
- 济(84433)
- 经济(84375)
- 业(40860)
- 管理(40217)
- 企(32096)
- 企业(32096)
- 地方(26169)
- 中国(23518)
- 方法(22595)
- 农(19398)
- 数学(18609)
- 数学方法(18462)
- 业经(18291)
- 地方经济(16405)
- 技术(16234)
- 学(14932)
- 农业(14106)
- 发(12527)
- 融(12493)
- 金融(12492)
- 制(12456)
- 贸(12179)
- 贸易(12166)
- 银(11960)
- 银行(11944)
- 行(11728)
- 易(11613)
- 环境(11557)
- 财(11502)
- 理论(10520)
- 机构
- 学院(212565)
- 大学(210006)
- 济(98808)
- 经济(96833)
- 研究(81955)
- 管理(75437)
- 理学(62391)
- 理学院(61583)
- 中国(61580)
- 管理学(60740)
- 管理学院(60309)
- 科学(47032)
- 京(46188)
- 所(42536)
- 财(42211)
- 研究所(37967)
- 中心(35173)
- 江(34641)
- 财经(32595)
- 农(31748)
- 范(31466)
- 师范(31226)
- 经济学(31005)
- 北京(30377)
- 经(29138)
- 院(28717)
- 州(28268)
- 经济学院(27362)
- 业大(26087)
- 科学院(24986)
- 基金
- 项目(126278)
- 科学(99235)
- 研究(96920)
- 基金(88736)
- 家(76470)
- 国家(75775)
- 科学基金(63856)
- 社会(63050)
- 社会科(59871)
- 社会科学(59858)
- 省(50226)
- 基金项目(45739)
- 教育(43501)
- 划(41701)
- 编号(39232)
- 自然(37015)
- 自然科(36106)
- 自然科学(36101)
- 资助(35890)
- 自然科学基金(35441)
- 发(34717)
- 成果(33120)
- 重点(29259)
- 课题(29134)
- 发展(28809)
- 展(28324)
- 部(27582)
- 创(26625)
- 国家社会(26161)
- 创新(24985)
- 期刊
- 济(128942)
- 经济(128942)
- 研究(74866)
- 中国(49858)
- 管理(32867)
- 财(31484)
- 农(31268)
- 科学(29354)
- 学报(29208)
- 教育(27476)
- 融(22749)
- 金融(22749)
- 大学(22549)
- 技术(22527)
- 农业(21382)
- 学学(20969)
- 经济研究(20897)
- 业经(19895)
- 财经(18223)
- 问题(16310)
- 经(16036)
- 技术经济(13828)
- 贸(13362)
- 世界(12296)
- 国际(12233)
- 坛(11732)
- 论坛(11732)
- 业(11279)
- 商业(10767)
- 现代(10761)
共检索到3553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翟鲁宁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实施对外开放战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当前,面对 经济全球化与新技术革命两大浪潮的挑战,我国东部地区在实现工业化和市场化的进程中, 将不得不适时进行战略调整。本文认为,高技术经济战略一方面反映了东部地区发展环境的 巨大变化,另一方面也是东部地区抓住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机遇 ,全面推进工业化和市场化的 最优战略选择。在东部具体实施高技术经济战略过程中,首先要突破实施高技术经济战略的 两个瓶颈,其次构建高技术经济战略的一个支持系统,从而形成发展高技术经济的整体战略 构想。
关键词:
高技术经济战略 瓶颈 东部地区 战略构想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鲍琳 张贵炜 唐爱莉
邯郸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滞后是制约全市发展的瓶颈。文章运用翔实的数据,对邯郸东部县域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该地区县城经济发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打造特色产业,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城市化进程等相应措施。
关键词:
邯郸东部 县域经济 发展策略 产业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柯才克
基础科学对俄罗斯国家安全的迫切性日趋明显。俄罗斯不久前还是一个超级大国、苏联的主要共和国,而现在它不得不为自己今后能否存在下去感到担心。因此,重新考虑国家安全的构想,成了国家新的最高领导层要采取的重大步骤之一。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程志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状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继长三角、珠三角这两个经济圈之后,环渤海成为我国的第三个经济隆起带。东部经济的发展对全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示范、带动作用。 (一)东部经济发展的现状 1.国内生产总值以及增长速度 1980年-1998年,按当年价格计算的GDP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何翔浩 朱进选
一、技术经济位垒 (一)什么是技术经济位垒同任何社会活动一样,技术经济活动分布在人类活动的全部地域上。从地域的角度考察,技术经济水平的空间分布实际上是一座座连绵不断的山峰。山峰的顶处一般是技术经济水平较高的工业或商业区;山峰和山峰的衔接处一般是技术经济水平较低的农村地区。我们定义,技术经济水平的高峰处为技术经济位垒。显然,从全国范围来看,东部地区各技术经济位垒较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更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宋泽敏
我国能源资源分布很不均衡,东部沿海一带能源资源贫乏,西部能源资源丰富。虽然东部沿海一带的石油资源前景可观,但由于我国石油资源总的储量很有限,而且,用途既很广泛价格又高,不适宜于用作发电的能源,因而从适于作发电能源的动力资源的煤炭和水能资源的分布来看,就更不均衡了。我国煤炭资源的55%集中在华北地区(主要在山西和内蒙),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冯湘勇 彭建刚
尽管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和金融较中、西部地区相对发达,但城乡金融资源分布仍相差很大,中小银行类机构的信贷结构不够合理。为了实现东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从战略的高度进行思考,建立基于不同发展极的多层次中小银行类机构的服务体系,有效解决中小企业和"三农"融资难的问题。
关键词:
东部地区 中小银行类机构 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田庆华 李廷瑞
文章在扩展Cobb-Douglas生产函数的基础上,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我国东部地区教育发展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教育业的发展通过提升区域人力资本水平,有力推动了区域经济的产业化发展,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教育经济 区域经济发展 人力资本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南锐 王海军
东部地区社会管理实践活动对全国具有示范效应。文章首先构建了包括社会保障、社会安全、公共服务和社会参与4个一级指标、25个二级指标的社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为东部地区社会管理水平测度研究提供了科学的评价标准;其次,基于2011年东部11个省份的横截面数据,对东部地区社会管理水平进行了测度,并将其划分为社会管理水平较高、社会管理水平一般和社会管理水平较低三个等级区域;最后,依据社会管理水平及子系统的协调度,进一步将东部地区社会管理水平划分为6种类型,并通过相关性分析,检验社会管理水平及子系统水平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2011年东部地区社会管理水平及子系统水平较低,省际间差异明显,且子系...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许毅 孔志锋
最近,为了研究西部大开发的有关问题,我们分别对西部地区的西安市,中部地区的河南省,东部地区的浙江、广东、福建、江苏、山东等地进行了考察,得出这样一个初步的认识:西部大开发各项条件已经完全成熟,关键是认识问题,东、中、西各地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定位没有准确理解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发展战略的根本意图。
[期刊] 第三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李建峰
20世纪后半叶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经济全球化,目前,全球化的浪潮已经席卷世界各个角落。本文在探讨了经济全球化特点的基础上,从我国即时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大背景出发,分析了高技术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面向21世纪高技术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
全球化 高技术产业 战略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贺灿飞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出发,谋划布局并推动实施了“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进一步优化了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中国的区域格局和城市发展正在迈向一个更新、更高的阶段。为了探索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我们在《中国工业经济》高端前沿论坛(2017·夏季)暨“区域发展与城市化”研讨会嘉宾演讲的基础上,策划了本组笔谈。我们邀请5位知名学者探讨区域协调发展趋势、雄安新区、东北振兴和全球生产网络与区域发展问题,为区域协调与区域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探索。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程肖冰 张群
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基本前提。本文以东部地区为例,从区域经济的角度论证了东部地区各子系统及整个东部大系统的协调发展程度,并总结出东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中、西部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了很好依据。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引下,我国社会将呈现出全方位融通协调,东、中、西部地区产业有机结合,优势互补的社会主义和谐局面。
关键词:
区域协调 区际差异 大系统 协调发展指数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官卫华 陈雯
近年来,南京城市空间呈现出快速化增长的势头,在空间功能逐步得到优化配置、战略重点更为明确的同时,但开发时序仍不够清晰,存在分散建设、投资集中度和规模效益不高的问题。今后考虑到环境容量的约束性和城市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南京城市空间增长亟待转型。基于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趋向以及激烈的区域竞争态势等多重发展背景,南京城市东部地区必将成为南京城市空间增长的重要战略空间和弹性空间。本文对其发展回顾与评价、现状分析、发展战略及实施建议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汪庆荣 ,肖津生 ,刘义昌
国防发展战略,是国家为加强国防建设而制定的带有全局性、长远性的国防发展筹划和政策。制定国防发展战略,主要受到国防资源、人口、科技水平、经济现状以及地理位置等几个因素制约,而科学技术水平是诸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特别是高技术领域内的竞争,将对国防发展战略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国防经济的发展。所谓高技术,一般指在某一历史阶段对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进步产生重大影响的技术。恩格斯曾经指出:“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卡尔·马克思的葬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