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87)
2023(7271)
2022(5984)
2021(5433)
2020(3962)
2019(9168)
2018(9033)
2017(16294)
2016(9239)
2015(10389)
2014(10535)
2013(10252)
2012(10106)
2011(9450)
2010(9943)
2009(8926)
2008(8867)
2007(8240)
2006(7653)
2005(7451)
作者
(27245)
(22602)
(22375)
(21327)
(14528)
(10874)
(10223)
(8796)
(8778)
(8440)
(7893)
(7626)
(7496)
(7416)
(7201)
(7026)
(6683)
(6667)
(6588)
(6574)
(6131)
(5671)
(5500)
(5401)
(5280)
(5175)
(5166)
(5103)
(4663)
(4539)
学科
(42691)
经济(42647)
管理(21488)
(20899)
地方(17191)
中国(17147)
(14925)
企业(14925)
(13257)
业经(11617)
地方经济(9708)
(9501)
理论(9375)
农业(9318)
(9052)
金融(9050)
(8733)
银行(8725)
方法(8695)
(8592)
教育(8589)
(8459)
(7941)
发展(7115)
(7073)
教学(7058)
环境(7034)
(6974)
贸易(6960)
技术(6911)
机构
学院(134690)
大学(131284)
研究(51841)
(51634)
经济(50280)
管理(42286)
中国(39080)
理学(33666)
理学院(33147)
管理学(32533)
管理学院(32265)
科学(30697)
(30137)
(27126)
(25474)
(24389)
(24199)
师范(24182)
研究所(24035)
中心(22719)
(21444)
(20286)
北京(20231)
师范大学(19192)
财经(18657)
(18325)
技术(18118)
教育(17693)
(17360)
(16591)
基金
项目(76556)
研究(63600)
科学(58657)
基金(48984)
(41546)
国家(41029)
社会(37253)
社会科(35109)
社会科学(35102)
科学基金(33971)
(33023)
教育(31287)
编号(28328)
(27012)
成果(25159)
基金项目(24817)
(23385)
课题(22456)
资助(19597)
发展(19315)
(19206)
(18933)
自然(18263)
重点(18255)
自然科(17761)
自然科学(17759)
自然科学基金(17402)
规划(16453)
(16273)
项目编号(16147)
期刊
(73349)
经济(73349)
研究(50346)
中国(39152)
教育(32644)
(22191)
(19374)
学报(19129)
管理(18673)
科学(17736)
(16521)
金融(16521)
技术(15865)
农业(15323)
大学(15023)
业经(13332)
学学(13305)
经济研究(10989)
财经(10388)
职业(10000)
问题(9500)
图书(9435)
(9072)
(8526)
论坛(8526)
(8000)
(7481)
书馆(7241)
图书馆(7241)
(7167)
共检索到2370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建辉  
培育高素质师资是教师教育改革与基础教育发展的共同责任。实施新课程六年来,中小学教师存在诸多矛盾和困惑,既有教师在职专业持续发展方面的原因,也有职前教育中高师院校办学方面的原因。互动新课程中,基于教师专业化理念,高师院校重审教师教育的优势和特色,实施切实可行的专业引领策略,促进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既是坚定教师专业情意态度的职责使然,也是提升教师教育理性价值的现实要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菊  
教师专业化是教师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需要和方向。鉴于课程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要素,广西师大在教师教育改革中将课程改革作为着眼点,构建了与培养、培训目标相符合的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力求满足不同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需要,为逐步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和专业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杜以德  
成人教育理论与实践是本然统一的,为了实现成人教育的科学发展,必须注重寻求成人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整合统一和双向互动。对目前的我国而言,成人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互动发展更具有其应然性和可行性。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史秋衡  
香港高师教育的办学模式及发展取向史秋衡一、香港高师教育办学校式香港十九世纪中沦为英属殖民地后,在英国教育体制与我国社会价值观的双重作用下,形成了香港所独有的教育体制。香港自1881年才由政府开办三年制的师范学堂,而直到1916年香港大学设立教育系才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志群  杨琳  辜东莲  
文章根据课程设计中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的关系,按照"理论与实践并行""理论为实践服务"和"理论实践一体化"三个发展阶段,对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课程领域的研究和实践进行了系统分析,以期明确未来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的发展趋向。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彦修  
进入新世纪,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的激烈竞争,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社会贡献率的巨大需求,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日益增长的需要,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臻完善,给新形势下的高等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高等学校必须明确使命,把握规律,创新理念,在深层次上推进改革与发展,坚持以发展为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光迅  周国平  
从1999年4月创办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至今,浙江独立学院正好走过了10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在规范办学、灵活采用合作办学模式、走特色化发展道路等方面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质。浙江独立学院10年办学之路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具有浙江特色的基本经验,即坚持以"浙江精神"为办学指引,采用渐进式改革模式,确保地方政府与高等学校良性互动,推动高等学校与社会/市场优势互补,最终实现外延增长与内涵发展同步并举。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侯代忠  
广西柳州地区民族高中坚持突出以民族教育为重点,明确打造民族教育品牌和争创国家级示范高中两个目标,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思想,重视从初中到高中、从县乡村到城市、从单民族向多民族聚居、从潜能封闭到潜能开发四个转变,采取入学教育、混合编班、因材施教、活动熏陶、扶贫助学五项措施,取得了辉煌的民族教育成就。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光迅  王颖  吴一桥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龙文祥  董兴开  
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存在着课程设置结构不合理、内容不完善、教育实习效果不佳等问题。主要原因是课程设置倾向于"学术性"以及受科学主义与工具理性的深层次影响。高师院校设置教育类课程应当充分考虑基础教育与师范教育改革的实际需要,应有利于职前教师培养与在职教师培训的一体化进程。通过设置条件性课程,提高师范生的基础教育理论素养,增强教育研究意识;通过设置实践性课程,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师范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感和专业技能,从而提升其专业发展水平。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姜乃力  
地理科学的价值在于应用,地理教学应当是理论地理与应用地理的统一,地理专业大学生应该具备这种工作能力,以往那种"忽视实践,轻视应用"的教学模式必须改变。本文阐述了强化高校地理专业实践与应用环节的重要意义,论证了对地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创新的原则,系统地构建了符合高师地理专业培养目标和特点、遵循认识规律和教育规律,强化实践与应用价值的高师地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建华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潮流,是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强劲推动力。尤其是在加入WTO之后,我国政府不断出台有关政策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外合作办学已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领域之一。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克勤  马建峰  
“学科教学论”是高等师范院校非教育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必修课,是研究学科教学理论及其应用的一门教育学科。“学科教学论”与课程论、教学论并列,同属于教育学的三级学科。“学科教学论”课程的建设,要从自身学科内容的优化和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两方面入手。“学科教学论”师资队伍的建设,要注重制定规划,分层培养;加强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加强与中小学的联系,形成集体优势;对“学科教学论”教师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惠利  
教师教育课程实践性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实践性课程中,实践性课程是培养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育实践智慧和高师院校培养目标落实的重要保证。审视与反思我国高师院校实践性课程的建设,发现问题依然突出:观念狭隘;课程比例偏少,安排缺乏系统性与整体性;内容与形式单一,课程资源严重短缺;实施简单化;评价的刻板与低效等。高师院校应从实践性课程的管理体制、资源开发、内容与形式、基地建设、评价机制几方面构建系统性与完整性的实践性课程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