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70)
- 2023(11686)
- 2022(10293)
- 2021(9572)
- 2020(8002)
- 2019(18279)
- 2018(18326)
- 2017(35218)
- 2016(19142)
- 2015(21716)
- 2014(21817)
- 2013(21742)
- 2012(20198)
- 2011(18471)
- 2010(18620)
- 2009(17235)
- 2008(16505)
- 2007(14642)
- 2006(13080)
- 2005(11587)
- 学科
- 济(96447)
- 经济(96360)
- 管理(54806)
- 业(49007)
- 企(41571)
- 企业(41571)
- 方法(37735)
- 数学(32093)
- 数学方法(31776)
- 学(22952)
- 地方(22163)
- 中国(21387)
- 农(19537)
- 业经(19206)
- 财(17961)
- 理论(15433)
- 和(14447)
- 地方经济(14157)
- 制(13894)
- 农业(13339)
- 环境(13292)
- 贸(12978)
- 贸易(12968)
- 教育(12703)
- 易(12447)
- 融(11740)
- 金融(11735)
- 技术(11487)
- 银(11330)
- 银行(11286)
- 机构
- 大学(289096)
- 学院(284677)
- 济(117676)
- 经济(115172)
- 管理(110896)
- 研究(97580)
- 理学(95555)
- 理学院(94453)
- 管理学(92926)
- 管理学院(92407)
- 中国(69882)
- 京(61322)
- 科学(60837)
- 财(51974)
- 所(49482)
- 研究所(45130)
- 农(42325)
- 中心(42127)
- 财经(42105)
- 江(41218)
- 业大(40589)
- 范(39850)
- 师范(39528)
- 北京(38943)
- 经(38064)
- 经济学(35894)
- 院(34592)
- 州(33686)
- 农业(33049)
- 师范大学(32112)
- 基金
- 项目(189693)
- 科学(148337)
- 研究(140095)
- 基金(136889)
- 家(118338)
- 国家(117332)
- 科学基金(100299)
- 社会(87900)
- 社会科(83152)
- 社会科学(83127)
- 省(73791)
- 基金项目(72685)
- 自然(64350)
- 教育(64073)
- 自然科(62759)
- 自然科学(62748)
- 划(61831)
- 自然科学基金(61605)
- 编号(57091)
- 资助(56238)
- 成果(47594)
- 重点(42181)
- 部(41642)
- 发(40694)
- 课题(39452)
- 创(38698)
- 创新(36058)
- 教育部(35958)
- 科研(35801)
- 大学(35768)
- 期刊
- 济(137074)
- 经济(137074)
- 研究(90294)
- 中国(50041)
- 学报(46427)
- 科学(41885)
- 管理(41710)
- 财(38650)
- 农(38478)
- 大学(34435)
- 教育(32909)
- 学学(32168)
- 农业(26641)
- 技术(24741)
- 财经(22287)
- 经济研究(21945)
- 融(21732)
- 金融(21732)
- 业经(19908)
- 经(19091)
- 问题(17685)
- 图书(17105)
- 技术经济(15407)
- 理论(14663)
- 实践(13271)
- 践(13271)
- 科技(13234)
- 现代(13195)
- 业(12837)
- 版(12567)
共检索到4210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方以启
马克思在经济学的研究进程中,研究立场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即从哲学立场到实证科学立场的转变。对这一事实的揭示的意义在于:反对以任何理论原则为根据、从任何理论原则出发来研究对现实的认识问题和实践问题,必须从现实出发,通过对现实世界的实证科学的研究来解决对现实的认识和实践问题。
关键词:
马克思 经济学 哲学立场 实证科学立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佳怡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科学地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思想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即经历了一个从"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过程,这个转变过程表现出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立场的改变。从否定劳动价值论到肯定价值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玉奇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本质上科学地阐释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以及无产阶级要完成的历史使命,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以及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即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阶段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阶段。这两个阶段研究立场的转变主要体现为研究主题从认识和理解劳动价值论到发展劳动价值论的转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常庆欣 张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要义,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贯彻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根本立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在避免马克思指出的"经济人"的缺陷的基础上,在遵循他关于"人的一般本性"的基本规定的前提下,在对马克思考察的"变化的人的本性"的变化趋势的深刻把握中,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实践,对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享有这个根本问题做出回答。从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人"的思想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之间,存在着运用、发展与创新关系。证明"以人民为中心"这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的重要成果和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基本指南。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何爱平
马克思经济学侧重制度分析,通过考察人与人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中的关系来解释经济问题。西方经济学侧重于从现象层面进行经济分析,运用个量和总量研究法、均衡分析法、静态和动态研究法、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法、数理模型分析法、制度分析法等来研究资源配置问题。通过对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比较研究,对推动我国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方法论 马克思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比较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睿瑜
本文通过研究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状况和理论成果,分析评价了两大体系在哲学基础、研究假设、重点和结论等方面的区别和联系,对我国经济学方法论研究进行思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俊青 王淑娟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西方经济学效用价值论的根本分歧在于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真正的价值决定理论 ,西方经济学的效用价值论 ,实际是使用价值或社会财富决定理论。为使我国尽快国富民强 ,必须在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 ,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效用价值论 ,按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使用价值 (社会财富 )中的贡献 ,取得相应报酬。只有这样 ,才能调动人们劳动、投资的积极性 ,加快生产力发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吴宇晖 李贺军
经济学首先是一门实证科学。经济学存在的理由、它在社会科学上的地位以及它的功能,在于它有助于我们认识和解释经济现实,并且对经济事物未来发展的规律性作出正确的预测。评价和检验经济学说科学性与否的标准只能有一个,即看它是否符合客观的经济现实。我们必须用实证科学的科学观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文进
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主要是一种宏观理论体系,该体系不仅可与现代任何宏观理论相媲美,而且在许多方面远胜过后者,它有后者所缺少的微观基础(总量性的价值理论、货币理论和资本理论等)和沟通微观与宏观的桥梁(生产价格理论和再生产理论),因此做到了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的浑然一体;它既有一般均衡理论的实质内容,同时又是动态的。如果从这个角度来重新审视马克思经济学的内容,那么将修正我们传统上对马克思经济学内容的狭隘认识,得到一种全新的马克思经济学。
[期刊] 求索
[作者]
李哲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方法论是马克思构建其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基础和原则性方法,对其进行全面剖析和再认识,有助于深入理解和全面把握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内涵。围绕抽象上升到具体与逻辑和历史一致的方法,系统论述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形成、决定、来源以及理论载体,强调了马克思构建其宏大经济思想体系的内在逻辑。这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夯实了方法论基础。
关键词: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方法论 解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书文
西方公共经济学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根据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实践对国家经济活动的理论概括,也是对国家财政收支活动深层本质认识的结果。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产生于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民主制度背景下的先进科学理论是否与这水火不容?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有种观点认为,在资产阶级经济学于19世纪中后期,成为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说教后,再无科学因素可言,只能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对象,给不会再有值得吸收的成分。因此,基本成熟于20世纪50年代的西方公共经济学也是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肯定是与马克思主义截然对立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周文 朱富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生命力根本上在于:基于从本质到现象的研究路线对不合理的现实进行剖析和改造。但是,局限于特定的历史背景,它的分析主要停留在有关社会制度的宏观层面,而缺乏对微观制度的具体分析,这也正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目前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显然,在微观行为机理以及影响因素实证方面,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作了很大的发展;因而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就要吸收现代西方经济学新近发展起来的研究具体微观问题的工具、模型以及理论。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高嵩
关于马克思经济学方法论归属,国内外学者众说纷纭。笔者一方面分析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个人主义思想的批判,力图弄清他不同意其中的哪些因素,又保留了其中的哪些因素;另一方面分析马克思本人关于"现实中的个人"的论述,并且对照卢瑟福方法论个人主义和整体主义定义,明确马克思经济学的方法论归属。笔者认为,马克思经济学坚持从自利的、理性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现实中的个人"入手的研究视角,他是一位方法论个人主义者。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屈炳祥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洁雄
本文利用2000—2008年的城市数据,研究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影响因素的动态发展趋势及其区域特征。主要结论有:(1)技术效率和人均资本存量是劳动生产率差异的主要原因,其作用在近年呈强化趋势。(2)中西部城市集聚效应强于东部。(3)服务业比重与劳动生产率存在倒U型关系。(4)高新技术开发区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但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系数不显著,出口加工区与保税区甚至带来负效应。(5)受技术效率和人均资本存量的影响,劳动生产率存在收敛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