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22)
2023(5469)
2022(4332)
2021(3957)
2020(3137)
2019(7016)
2018(6570)
2017(12677)
2016(6435)
2015(7179)
2014(7217)
2013(7092)
2012(6807)
2011(6297)
2010(6923)
2009(7194)
2008(6081)
2007(5561)
2006(5051)
2005(4865)
作者
(19096)
(15487)
(15477)
(14777)
(9947)
(7518)
(7006)
(6127)
(5817)
(5714)
(5288)
(5277)
(5054)
(5033)
(4981)
(4970)
(4582)
(4537)
(4329)
(4126)
(4104)
(3825)
(3658)
(3648)
(3608)
(3581)
(3452)
(3203)
(3183)
(3095)
学科
(27936)
经济(27903)
(25343)
金融(25339)
(22007)
银行(21999)
(21457)
(20980)
管理(19705)
(19513)
企业(19513)
中国(16065)
中国金融(10913)
方法(10182)
(10137)
(9715)
理论(8776)
业经(8460)
(7848)
(7360)
财务(7340)
财务管理(7331)
数学(7265)
数学方法(7187)
企业财务(7109)
地方(6974)
(6450)
(6122)
体制(5249)
教育(5236)
机构
大学(102128)
学院(100657)
(43051)
经济(42093)
管理(34208)
中国(32676)
研究(32421)
理学(28452)
理学院(28161)
管理学(27763)
管理学院(27587)
(24039)
(20535)
财经(18961)
科学(17848)
(17053)
中心(16491)
(16051)
(16019)
(16003)
金融(15727)
银行(15526)
经济学(15468)
(15237)
(14589)
研究所(14316)
财经大学(14198)
(13976)
师范(13855)
经济学院(13798)
基金
项目(58065)
科学(45953)
研究(45467)
基金(42619)
(35587)
国家(35221)
科学基金(30559)
社会(29941)
社会科(28414)
社会科学(28407)
(22759)
基金项目(21742)
教育(20959)
(18537)
编号(18489)
自然(17515)
自然科(17116)
自然科学(17113)
资助(17088)
自然科学基金(16827)
成果(16800)
重点(13432)
课题(13116)
(13000)
(12964)
(12792)
(12762)
国家社会(12542)
项目编号(12147)
教育部(11819)
期刊
(50053)
经济(50053)
研究(35878)
(27776)
金融(27776)
(19961)
中国(19696)
学报(15354)
管理(13328)
科学(13120)
教育(12526)
(12316)
大学(11925)
财经(11668)
学学(11162)
(10045)
经济研究(7859)
技术(7009)
农业(6788)
业经(6526)
问题(6472)
理论(5905)
(5290)
实践(5247)
(5247)
国际(4998)
(4673)
现代(4650)
中国金融(4644)
图书(4373)
共检索到1639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承叔  
金融资本是在产业资本基础上形成的,它有二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它的虚拟性,即"它们只是代表取得收益的权利,并不是代表资本";二是它的投机性,因而一旦"支付锁链""整个被打乱的时候",危机就必然发生,其本质是对金融泡沫的一次强制清除,使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取得某种平衡。金融泡沫形成的根源,一是资本的本性,只要资本依然横行世界,强制性的金融危机就必然要发生;二是美国利用美元霸权,无限制地制造金融泡沫。面对强大的美元霸权,中国必须实行有限的金融开放政策,而这正是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的经验之一。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匡国建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指导下形成的对经济危机的系统阐述。2008年9月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蔓延和恶化,充分验证了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科学性。值此金融海啸一周年之际,重新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有关经济危机的论述,对于认清这场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实质和原因,提出防范国际金融危机的思路和办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曾康霖  王赟  
马克思论述了货币危机的可能性、现实性及产生的条件以及危机与信用、与对外贸易的关系等。马克思揭示了"独立的货币危机"。马克思的基本矛盾理论、经济失衡理论是完全正确的。消费、储蓄、赤字与美国金融危机的逻辑应有新的概括。逻辑体系的三个要点是:赤字—钱—泡沫。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贾倩  张志敏  
频发的金融危机显示了资本主义金融领域中新自由主义的危害性,也让人们意识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金融危机理论的价值性和重要性。文章在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金融危机理论的基础上,对二者理论进行比较,指出相似和不同之处。通过比较,不仅发现二者可借鉴之处,还可在实际分析中将二者联系一起,为我国建立完善的金融体系、预防金融危机提供启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朱丹  
通过对马克思货币金融理论的再认识,分析目前全球金融危机发生的内在规律。资本主义高级阶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以货币信用危机的形式表现出来。我们应该充分把握马克思货币金融理论的本质,积极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资本市场建设。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徐建伟  徐玉生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述了虚拟资本的概念、产生、形式、特点及其对社会经济活动的作用,构成了比较系统的虚拟资本理论。从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看来,美国金融危机的实质就是以次贷及其衍生物为代表的虚拟资本泡沫的破灭,根源在于经济自由主义或称金融创新的无政府主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金融危机与经济学理论反思"课题组  裴小革  
马克思主义不但直面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问题,而且创建了研究国际金融危机问题的独特视角,提供了在追求人的解放和富裕的过程中,化解危机和促进发展的科学思路。中国化"危"为"机"的根本途径就在于不断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不移地抓好发展。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西方的左翼经济学家特别是各国共产党,发出了很多马克思主义的声音,使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的影响出现了日益走出低潮的趋向。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贾有姣  
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危机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实质、根本原因、后果和解决办法,对分析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仍然具有指导意义。此次危机虽然表现为消费信贷过度,但其实质仍然是生产相对过剩。危机的爆发虽然与金融监管缺失有关,但根源仍然在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两种表现形式。危机的对策主要有:增加人们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缓解生产过剩问题;加强政府干预,减少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盲目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金素  刘璐  
在各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政策取得一定成效,各项经济指标显现出危机已经见底的信号,世界经济形势逐步好转的时刻,思考这场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进一步分析其本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马克思理论体系,本文分析了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新特征,剖析了危机爆发的根源和实质,并提出后危机时期应着重于制度建设的思路。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爱文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引起了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浓厚兴趣,他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广泛地探讨研究此次危机的根源和形成机理,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然而,由于研究问题的角度差异,他们所得出的结论也存在差异,但总体而言,这些经济学家都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文章将主要对实体经济危机论、金融化危机论、新自由主义危机论分别进行分析评论,当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还从全球积累体系、美元霸权、经济长波等方面探讨此次危机的根源及形成机理,但限于篇幅,在此不作详述。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武建奇  乔轶娟  
生产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普遍实质,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这一实质没有改变,只是具有了一些不同于以往危机的新的形式——它以需求过剩的假象形式存在。形成现代危机新形式的逻辑是:直接生产过剩的传统经典危机→虚假需求膨胀→虚假需求过剩而实际需求不足的现代危机。消除金融危机的出路似乎不是"救市"而是"治市"(治理金融市场)和"救实"(救助包括增加人民实际收入在内的实体经济)。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中伟  朱方明  贺立龙  
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金融危机的成因、进程和解决办法。在马克思货币理论的视角下,金融危机孕育于资本化的货币运动中,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在信用发达条件下因金融资本家的疯狂投机行为使货币游离于商品之外而产生的一种危机现象。金融危机的背后是缺乏规制的金融过度创新。基于这一理解,我们考察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与本质,并得出若干结论与启示。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胡莹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经历了一个演进的过程。在早期的著作中,马克思对经济危机的关注更多是政治性的而不是理论性的。后来马克思逐渐远离了通过危机促发政治事件的灾变式革命的想法,转而在资本主义长期发展趋势的视角下探讨危机理论。从揭示资本主义历史命运的角度来看,可以把马克思的危机思想理解为一种"崩溃论"意义上的理论。但马克思所说的"崩溃",是当一切矛盾都展开了、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导致生产关系的外壳不能容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之时的结果,而不是具体因素造成的特定危机必然导致"崩溃"。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胡莹  
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经历了一个演进的过程。在早期的著作中,马克思对经济危机的关注更多是政治性的而不是理论性的。后来马克思逐渐远离了通过危机促发政治事件的灾变式革命的想法,转而在资本主义长期发展趋势的视角下探讨危机理论。从揭示资本主义历史命运的角度来看,可以把马克思的危机思想理解为一种"崩溃论"意义上的理论。但马克思所说的"崩溃",是当一切矛盾都展开了、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导致生产关系的外壳不能容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之时的结果,而不是具体因素造成的特定危机必然导致"崩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