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13)
- 2023(2276)
- 2022(1863)
- 2021(1766)
- 2019(3055)
- 2018(3081)
- 2017(5444)
- 2016(3042)
- 2015(3461)
- 2014(3589)
- 2013(3455)
- 2012(3406)
- 2011(3318)
- 2010(3545)
- 2009(3592)
- 2008(3816)
- 2007(3683)
- 2006(3344)
- 2005(3247)
- 2004(2975)
- 学科
- 济(15453)
- 经济(15430)
- 管理(10775)
- 企(9450)
- 企业(9450)
- 业(9282)
- 学(6618)
- 理论(6222)
- 方法(5645)
- 教育(4617)
- 业经(4236)
- 中国(3955)
- 财(3819)
- 制(3796)
- 和(3481)
- 数学(3130)
- 数学方法(3069)
- 体(3034)
- 技术(2859)
- 农(2766)
- 经济学(2763)
- 融(2751)
- 金融(2747)
- 银(2599)
- 银行(2591)
- 行(2499)
- 策(2485)
- 经济理论(2451)
- 思想(2448)
- 体制(2416)
- 机构
- 大学(60742)
- 学院(57464)
- 济(22209)
- 经济(21696)
- 研究(19027)
- 管理(18172)
- 理学(15074)
- 理学院(14872)
- 管理学(14622)
- 管理学院(14511)
- 中国(13951)
- 京(12830)
- 财(12634)
- 科学(11814)
- 所(9979)
- 财经(9974)
- 范(9847)
- 师范(9781)
- 江(9215)
- 研究所(8932)
- 经(8899)
- 北京(8084)
- 师范大学(7924)
- 经济学(7847)
- 州(7591)
- 农(7507)
- 中心(7501)
- 财经大学(7233)
- 经济学院(6788)
- 系(6548)
共检索到910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叶祥松
马克思产权理论是一个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它包括产权的含义和本质 :认为产权是财产主体对财产所拥有的排他性、归属性的关系或权利 ,其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或经济权利 ;产权的权能包括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支配权、经营权等一系列权利 ;产权的权能结构既可以是统一的 ,也可以是分离的 ;产权具有激励、约束、资源配置和对企业内部的管理关系的保障功能
关键词:
马克思 产权 产权理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洪名勇
马克思的土地产权理论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其主要包括土地产权制度及其变迁理论、土地产权权能理论、土地产权结合与分离理论、土地产权商品化及土地产权配置市场化理论。上述理论对指导我国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深远现实意义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于杰 尹奎杰
马克思从所有制的本质上分析和把握产权的内涵,揭示了产权问题的症结所在,其对产权的认识深刻而全面。马克思是基于"所有权—所有制—产权"这一理论逻辑来展开他的产权思想的。马克思的产权理论既是关涉经济关系的理论,也是关涉法律关系的理论,更是关涉社会关系的理论;但从本质上说,它是一种关涉人的问题的理论,一种关涉人的经济存在的理论。马克思产权思想为当前的产权制度改革提供了更为多元的解释向度和分析向度,使得当前的改革体现为一种"开放式"的理论论说结构。
关键词:
马克思产权思想 问题进路 理论启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振平
关于马克思产权关系的定义对马克思经济学比较了解的人大都知道,马克思的所有权概念,从本质上讲,囊括了产权的基本内涵。由于所有权是一种法律现象,因而它是具体的,即一定的社会中与之相适应的所有权的内容彼此可能不同。同时,它又是广泛的、综合的、整体的,即它不是单纯的归谁所有问题,而是包含着除所有权以外的占有、使用、支配、处置、收益等权利在内的概念。就财产关系而论,狭义的所有权(财产归谁所有)决定其它所有的一切权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泽一
马克思认为,产权是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产权具有统一性和分离性,产权的形式、结构和演变是由生产力决定的,并对生产力起一定的反作用。只有"以深入历史事物的宏伟逻辑的眼光来领会"马克思的产权思想,才能够把握其精髓,指导我国企业产权改革的实践。
关键词:
产权 所有制 生产力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李建民 邓如辛
马克思的世界市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科学地揭示了生产力、世界市场、社会主义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阐明了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发展模式转变的理论依据,说明了落后国家首先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社会主义理论形态向制度形态转变的一种现实选择,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世界市场 马克思 生产力 社会主义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宁光杰
马克思就业理论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工资理论、补偿理论的争论、失业理论、劳动分工和劳动力市场理论等几方面的分析 ,本文对这些理论做了具体介绍 ,并给出了恰当的评价。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灿
西方产权理论风行中国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90年代中期以后国内才开始马克思产权经济思想的研究,但由于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阶级立场、基本方法、"范畴口径"等的不同甚至对立,使它们在相当程度上存在着"不可通约性"问题,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时珍 韦奇
马克思的产权理论是社会主义产权理论的源头时珍,韦奇产权和产权制度,当前正是举国上下一个热门话题。很多人都认为,产权理论的源头在西方经济学中,是由本世纪30年代的西方经济学提出的。果真是这样吗?这需认真辨明。所谓产权,广义地讲,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吴宣恭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杨波
马克思之前的产权思想研究范围较窄,唯心主义色彩较重。在批判吸收这些产权思想合理成份的同时,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解答了当时最迫切的产权问题,形成了系统的产权理论。产权思想到马克思产权理论这一嬗变过程,给我们发展马克思产权理论、进行理论创新提供了以下启示: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吸收西方产权理论的优秀成果,紧密关注经济现实。
关键词:
产权思想 产权理论 嬗变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兰久富 周竹莉
马克思的伦理思想是一种完善论思想,这种思想体现在他对劳动的目的、生活中最高的善以及衡量社会进步尺度的看法中。马克思指出人的劳动有两种目的,即满足生存需要和实现本质力量,其中实现本质力量是高于满足生存需要的超功利目的。马克思认为对人而言最重要的是人自身的发展,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是生活中最高的善。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作为善是完善论意义的善,亚里士多德的完善论思想也包含这种善的观念。马克思把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作为社会的完善标准,用以衡量和评价各个社会的善恶。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理论依据不是某种正义论,而是追求人的发展的完善论。
关键词:
马克思 完善论 劳动 人的发展 自我实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健 苏方国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丁任重 杨惠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