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03)
2023(11145)
2022(9347)
2021(8846)
2020(7164)
2019(16458)
2018(15898)
2017(29120)
2016(15763)
2015(17188)
2014(16503)
2013(16211)
2012(15268)
2011(13832)
2010(13864)
2009(13167)
2008(13300)
2007(11902)
2006(10350)
2005(9644)
作者
(43259)
(36227)
(35993)
(34433)
(23398)
(17388)
(16280)
(13831)
(13526)
(13173)
(12361)
(12102)
(11834)
(11739)
(11411)
(11092)
(10506)
(10480)
(10452)
(10289)
(9084)
(8739)
(8620)
(8491)
(8200)
(8177)
(8055)
(7678)
(7231)
(7230)
学科
(62727)
经济(62665)
(51278)
管理(49161)
(44602)
企业(44602)
方法(27429)
数学(22122)
数学方法(21893)
中国(20400)
(19539)
技术(17327)
(16060)
贸易(16053)
(16014)
(15905)
(15741)
业经(14857)
理论(14287)
(12684)
技术管理(12419)
(12305)
(11852)
财务(11830)
财务管理(11802)
(11797)
金融(11793)
(11556)
银行(11533)
企业财务(11362)
机构
大学(226864)
学院(221979)
(95335)
经济(93606)
管理(83246)
研究(76317)
理学(71443)
理学院(70625)
管理学(69556)
管理学院(69109)
中国(58306)
(47035)
(46941)
科学(44237)
(37704)
财经(37026)
研究所(34008)
中心(33873)
(33822)
(33728)
(31890)
经济学(31233)
(30876)
师范(30599)
北京(29598)
业大(28453)
经济学院(28020)
财经大学(27745)
(27159)
(26805)
基金
项目(144064)
科学(115983)
基金(107223)
研究(107117)
(93157)
国家(92349)
科学基金(79927)
社会(71391)
社会科(67651)
社会科学(67635)
基金项目(55589)
(55288)
教育(50623)
自然(49828)
自然科(48770)
自然科学(48760)
自然科学基金(47978)
(47068)
资助(42408)
编号(41143)
(35807)
成果(34989)
(32975)
重点(32897)
创新(32443)
国家社会(30516)
(29953)
课题(29403)
教育部(29251)
(29092)
期刊
(105551)
经济(105551)
研究(73333)
中国(50783)
(39038)
学报(35813)
管理(34385)
科学(32711)
教育(31036)
(28416)
大学(27615)
学学(25413)
(21940)
金融(21940)
财经(20807)
农业(18772)
技术(18562)
经济研究(18307)
(18081)
业经(15004)
(14057)
问题(13785)
国际(12015)
图书(11923)
技术经济(11920)
科技(11852)
(11208)
(10797)
世界(10546)
(10097)
共检索到3482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屈炳祥  
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应用一系列科学方法研究了人类历史上所有形式的商品经济而创立的唯一科学的理论。劳动价值理论中的一系列范畴、规律和原理都是一些最基本、最一般,同时又是最本质的规定,因而它可以适用于一切商品经济社会。那种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只适用于资本主义社会、而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观点和希望用其他形式的价值理论来补充、乃至取代科学劳动价值理论的主张是错误的。当然,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仍要发展与创新,但这种发展与创新必须是在坚持其基本原理的前提下进行,尤其是要坚持只有物质生产领域的活劳动才能形成价值、作为价值唯一源泉的观点。只有在这个限度内来探讨劳动价值理论的发展与创新才是适合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价值理论基础——政治经济学为什么必须以价值理论作为基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怎样的价值理论?如何统一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价值理论基础——政治经济学为什么必须以价值理论作为基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怎样的价值理论?如何统一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付文军  
马克思作为对人类社会有着至深影响的革命家和科学家,已离开世间整整140年了。时至今日,我们谈论和研究马克思,都要回到《资本论》这一马克思最为重要的代表作中去。因为《资本论》实现了对“历史科学”的具体呈现和人类文明的科学书写,它就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资本论》直面人们的“感性对象性活动”而深刻洞察到了历史的发展状况,通过对“资本和劳动的关系”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而全面剖解了人类社会历史演进的基本逻辑。不仅如此,《资本论》还充分表露了马克思的阶级立场,他始终以“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为立脚点而展开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实质性批判,并由此提出了摧毁资本机制的颠覆性、革命性方案。《资本论》充分践行了马克思“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的革命宣言。《资本论》是宝贵经典,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批判认知和中国式现代化的稳步推进都需要从中汲取理论营养,它是经过时间和实践检验过的仍对当代世界发展具有典范意义的优秀作品。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黄茂兴  叶琪  
2017年是马克思《资本论》德文版第一卷出版150周年。为了深入研究《资本论》及其当代价值,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和时代化,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纪念《资本论》第一卷出版150周年研讨会"于2017年9月23日至24日在福建师范大学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资本论》研究会主办,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来自全国各地近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晖明  李世彦  
由《经济研究》编辑部发起、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和全国综合性大学《资本论》研究会联合主办的全国第十一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与创新论坛暨纪念《资本论》第一卷出版150周年研讨会,于2017年9月16—17日在复旦大学成功举行。论坛继承前十届已经形成的学术传统,面向全国征文,得到了良好的反响。来自全国近80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经济理论专家与会。本届论坛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指导,围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卢江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批判地继承和必然发展,其代表作是《资本论》,它在经济思想史上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生、发展和灭亡。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基础上,《资本论》的创作与展开层层递进,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首先是基本范畴的物质内容与表现形式的二重性分析,不仅找到了叙事起点,也始终贯彻着"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研究逻辑;其次是中间过程研究为理论深化和现实批判提供了坚实保障;再次是制度变迁的原因,从内部规律和外部因素探索为全面理解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趋势提供论证;最后是政治经济学从狭义向广义体系转化。严谨而开放的体系使《资本论》对旧哲学思维、资本主义制度和空想社会主义给予了有说服力的批判。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卢江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批判地继承和必然发展,其代表作是《资本论》,它在经济思想史上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生、发展和灭亡。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基础上,《资本论》的创作与展开层层递进,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首先是基本范畴的物质内容与表现形式的二重性分析,不仅找到了叙事起点,也始终贯彻着"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研究逻辑;其次是中间过程研究为理论深化和现实批判提供了坚实保障;再次是制度变迁的原因,从内部规律和外部因素探索为全面理解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趋势提供论证;最后是政治经济学从狭义向广义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黄瑾  
为纪念《资本论》第一卷出版150周年,深化对《资本论》的学习和研究,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构建和发展,由中国《资本论》研究会主办,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协办的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纪念《资本论》第一卷出版150周年研讨会于2017年9月23日至24日在福建师范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国内高校及研究机构的近20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围绕“《资本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取得了丰硕成果。
关键词: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黄瑾  
为纪念《资本论》第一卷出版150周年,深化对《资本论》的学习和研究,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构建和发展,由中国《资本论》研究会主办,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协办的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纪念《资本论》第一卷出版150周年研讨会于2017年9月23日至24日在福建师范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国内高校及研究机构的近20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围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宇  
为纪念《资本论》出版140周年,2007年10月27日,中国《资本论》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联合召开了"《资本论》与现时代"学术研讨会,会议围绕如何在当代坚持和发展《资本论》的理论进行了深入讨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顾明远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历史性地考察了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条件下,工人变成了机器的工具,智力受到摧残,造成了个人的片面发展。但大工业生产又要求个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个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生产劳动与教育的结合是造就个人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马克思的科学论断至今仍有现实意义,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其关于个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分工、社会生产之间的关系的观点仍不过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大工业的普遍要求,也是现代教育应当遵循的普遍规律;其关于个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为终身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许光伟  
从用语特征看,研究和叙述是马克思对"抽象力规定"的工作锁定。由于马克思力求以历史行动统一"理性的抽象力"和"知性的抽象力",于是产生了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的规定性分野。抽象力是把握总体学科的思维能力,它的基本研究维度是客观性和总体性的,它的逻辑是以"批判的知识理论"生产图型执行辩证法意蕴的知识革命。这种新型的"知识的意义态"帮助马克思寻求到了思维活动的"本体"(历史——总体思维),寻求到了思维形式的运动构造(总体思维——具体思维形式),而这又是走出"思维派系主义"的总根据。据之可确认,马克思方法论的特别涵义在于确立"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学科工作规范",而马克思主义批判的"本真态"恰恰通过研究对于叙述的工作统帅性得以保证,因此,《资本论》的研究规范和叙述规范意在为"统一的历史科学"宏基。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杜闻贞,马淑鸾  
马克思在他的划时代的巨著《资本论》以及《〈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等著作中,解剖共产主义社会经济形态,并对马尔萨斯“人口论”进行了彻底的批判,科学地论述了人口理论的基本原理。今天,我们学习《资本论》中的人口理论,对科学理论的发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俊明  
《资本论》的副标题是政治经济学批判,这正、副两个标题既是一致的,也有一定的区别,各自有不同的任务。从特定的意义看,政治经济学批判有狭义的和广义的,它既代表无产阶级对资本运动、资本主义制度、资产阶级经济学进行深刻的批判,也反映资本运动的自我批判,是全面的、全新的批判,是《资本论》整体理论精华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资本论》的独特而优秀的重要品格,是马克思批判性品质、品格的最精华、最集中表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