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2283)
2022(2050)
2021(1895)
2019(3379)
2018(3497)
2017(6545)
2016(3881)
2015(4548)
2014(4663)
2013(4921)
2012(5067)
2011(4999)
2010(5611)
2009(5853)
2008(4872)
2007(4444)
2006(4080)
2005(4057)
2004(3904)
2003(4062)
作者
(12982)
(10576)
(10348)
(10308)
(6841)
(5142)
(4836)
(4202)
(4081)
(3881)
(3722)
(3690)
(3669)
(3651)
(3625)
(3345)
(3313)
(3206)
(3043)
(3024)
(2832)
(2667)
(2663)
(2544)
(2529)
(2505)
(2471)
(2235)
(2159)
(2124)
学科
(17776)
经济(17757)
管理(10169)
(9080)
(8556)
企业(8556)
方法(8285)
数学(6676)
数学方法(6626)
教育(6050)
(5551)
金融(5547)
(5314)
理论(5233)
(5102)
银行(5094)
(4926)
(4841)
(4655)
中国(4635)
(4450)
贸易(4444)
(4322)
思想(3611)
政治(3473)
业经(3302)
(3074)
思想政治(3021)
政治教育(3021)
治教(3021)
机构
大学(68842)
学院(65821)
(27445)
经济(26782)
研究(23139)
中国(22084)
管理(18986)
(16402)
(14711)
理学(14543)
理学院(14360)
管理学(14083)
管理学院(13970)
科学(13150)
(12814)
财经(12395)
(11366)
(11117)
研究所(11111)
中心(10878)
(10271)
师范(10188)
(10124)
银行(9807)
北京(9760)
经济学(9712)
(9576)
(9394)
(9357)
人民(9296)
基金
项目(31651)
研究(23807)
科学(23766)
基金(22509)
(18884)
国家(18700)
科学基金(15310)
社会(14965)
社会科(14053)
社会科学(14048)
教育(12236)
(11547)
基金项目(10866)
资助(10413)
成果(10188)
(10121)
编号(9670)
自然(9004)
自然科(8789)
自然科学(8788)
自然科学基金(8650)
(7616)
课题(7553)
(7310)
重点(7206)
大学(6839)
教育部(6831)
(6434)
社科(6269)
项目编号(6220)
期刊
(35100)
经济(35100)
研究(27712)
(16229)
金融(16229)
中国(14264)
(13858)
学报(12524)
教育(10871)
大学(9445)
科学(9289)
(8877)
学学(8620)
财经(8548)
管理(8292)
(7356)
经济研究(5392)
(5288)
技术(4984)
问题(4938)
农业(4928)
国际(4883)
理论(4239)
图书(4185)
实践(3763)
(3763)
(3587)
业经(3584)
(3442)
论坛(3442)
共检索到1195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中伟  朱方明  贺立龙  
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金融危机的成因、进程和解决办法。在马克思货币理论的视角下,金融危机孕育于资本化的货币运动中,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在信用发达条件下因金融资本家的疯狂投机行为使货币游离于商品之外而产生的一种危机现象。金融危机的背后是缺乏规制的金融过度创新。基于这一理解,我们考察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与本质,并得出若干结论与启示。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李善燊  王君萍  
基于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相关论点,文章试图探讨房价内生化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以揭示这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下的资本主义矛盾内核和发展必然。研究认为,剩余价值分配方式天然地将利息、地租与房价关联,当代资本主义制度环境下房价内生化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最终运转失败,归根结底在于资本家集团内部对剩余价值的分配失衡,突出表现在货币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围绕房价对剩余价值的过度攫取,产业资本家所得剩余价值份额相对不足,剩余价值分配结构不利于产业资本的有效积累,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可持续运转机制遭到干扰和破坏。只有打破围绕房价的利益固化,优化发展主体价值分配关系,振兴产业资本,才有利于矫正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转型与健康发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朱丹  
通过对马克思货币金融理论的再认识,分析目前全球金融危机发生的内在规律。资本主义高级阶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以货币信用危机的形式表现出来。我们应该充分把握马克思货币金融理论的本质,积极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资本市场建设。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曾康霖  王赟  
马克思论述了货币危机的可能性、现实性及产生的条件以及危机与信用、与对外贸易的关系等。马克思揭示了"独立的货币危机"。马克思的基本矛盾理论、经济失衡理论是完全正确的。消费、储蓄、赤字与美国金融危机的逻辑应有新的概括。逻辑体系的三个要点是:赤字—钱—泡沫。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苏珊·德·布朗霍夫  金梦迪  王娜  
货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最为重要和富有创见的理论部分之一。法国经济学家苏珊·德·布朗霍夫(Suzanne de Brunhoff)的《马克思论货币》(Marx on Money)是这个领域里一本非常重要的经典著作。在书中,她系统整理并研究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货币问题的分析澄清了一些理论上的不清晰的地方,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书的特点和优点是:(1)强调了马克思货币理论研究的整体性和逻辑性,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从《资本论》三卷整体结构和逻辑来分析货币的研究框架;(2)揭示了马克思货币理论中将货币与资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苏珊·德·布朗霍夫  王娜  金梦迪  
货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最为重要和富有创见的理论部分之一。法国经济学家苏珊·德·布朗霍夫(Suzanne de Brunhoff)的《马克思论货币》(Marx on Money)是这个领域里一本非常重要的经典著作。在书中,她系统整理并研究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货币问题的分析澄清了一些理论上的不清晰的地方,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书的特点和优点是:(1)强调了马克思货币理论研究的整体性和逻辑性,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从《资本论》三卷整体结构和逻辑来分析货币的研究框架;(2)揭示了马克思货币理论中将货币与资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苏珊·德·布朗霍夫  金梦迪  王娜  
货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最为重要和富有创见的理论部分之一。法国经济学家苏珊·德·布朗霍夫(Suzanne de Brunhoff)的《马克思论货币》(Marx on Money)是这个领域里一本非常重要的经典著作。在书中,她系统整理并研究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货币问题的分析澄清了一些理论上的不清晰的地方,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书的特点和优点是:(1)强调了马克思货币理论研究的整体性和逻辑性,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从《资本论》三卷整体结构和逻辑来分析货币的研究框架;(2)揭示了马克思货币理论中将货币与资本主义生产结合在一起这一独特线索,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马克思货币理论内容的丰富画卷。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以《资本论》第一卷为基础,着重分析货币的"一般理论"和"完整理论",在对货币起源、本质和职能等方面的探讨中分析了马克思对货币问题的分析方法和逻辑结构。第二部分主要以《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为基础,将货币与资本主义经济相结合,通过论述货币与资本循环、资本积累和再生产之间的关系,为资本主义信用体系和金融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本书于1973年以法语出版,1976年翻译成英文出版。本文以英文版为基础翻译而成。本刊将分上下两期出版以飨读者。希望本书的翻译工作能够有助于国内学者对马克思货币理论的研究和思考,更好地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苏珊·德·布朗霍夫  王娜  金梦迪  
货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最为重要和富有创见的理论部分之一。法国经济学家苏珊·德·布朗霍夫(Suzanne de Brunhoff)的《马克思论货币》(Marx on Money)是这个领域里一本非常重要的经典著作。在书中,她系统整理并研究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货币问题的分析澄清了一些理论上的不清晰的地方,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书的特点和优点是:(1)强调了马克思货币理论研究的整体性和逻辑性,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从《资本论》三卷整体结构和逻辑来分析货币的研究框架;(2)揭示了马克思货币理论中将货币与资本主义生产结合在一起这一独特线索,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马克思货币理论内容的丰富画卷。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以《资本论》第一卷为基础,着重分析货币的"一般理论"和"完整理论",在对货币起源、本质和职能等方面的探讨中分析了马克思对货币问题的分析方法和逻辑结构。第二部分主要以《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为基础,将货币与资本主义经济相结合,通过论述货币与资本循环、资本积累和再生产之间的关系,为资本主义信用体系和金融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本书于1973年以法语出版,1976年翻译成英文出版。本文以英文版为基础翻译而成。本刊分上下两期出版以飨读者,其中《马克思论货币(上)》已发表于《政治经济学评论》2017年第2期。希望本书的翻译工作能够有助于国内学者对马克思货币理论的研究和思考,更好地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静暖  纪玉山  
马克思在揭示资本榨取剩余价值的论证中,蕴含着资本对自然力疯狂役使导致自然力危机的思想。资本的贪婪引发自然力递减规律发挥作用,导致自然力短缺性危机的发生;该危机通过削弱生产力的能动作用、减少生产要素的有效供给和耗竭财富的根本源泉从而将触发经济发展的根本性危机;马克思抑制自然力危机思想的当代意义在于:自然力天然成本补偿的可持续利用思想、自然力跨期优化配置的计划控制思想和自然力复活性解放的制度变革思想。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元晋秋  
马克思的货币思想演进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马克思1845年之前对货币的认识,集中体现为一种货币的异化本质论思想;第二阶段为马克思在新哲学基础上形成的货币是一种社会关系的认识以及有关货币的一系列重要观点,集中体现为一种货币的社会关系本质论思想;在第三个阶段,马克思对其货币思想进行了科学概述,一种清晰而完整的货币理论由此显现,这一货币理论不仅切入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核,同时又以一种无限的开放性展开在以资本运动为主轴的现代生产方式之中。由此,马克思的货币理论既构成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研究的重要环节,也是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上的科学运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文进  
货币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马克思对整个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分析,都是建立在货币理论基础之上的。对货币而不是产品的追逐,使资本主义成为货币经济而不是西方主流经济学中的交换经济,货币在资本主义或市场经济中占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其量的变化决定着市场经济运动的方向。从马克思内生性的货币理论出发,可得到资本主义经济在长期保持相对稳定而短期则不断波动的结论。所以,客观认识马克思货币理论的主要内容,不仅对正确理解马克思宏观动态性的理论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和货币调控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成学真  
作者通过对马克思的货币流通量规律的分析指出,马克思的货币流通量规律还存在四个局限性:一是只考察现实货币,没有考虑存款货币;二是只考察金属货币,没有考虑到完全独立的纸币;三是只考察物质商品价格总额,没有考虑非物质商品价格;四是缺乏计算上的实际操作性。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陈博  胡涵锦  
资本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占据支配地位。资本追逐利润最大化的本性是资本逻辑的深刻体现。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发展、演化的分析,深刻揭示了按照资本逻辑运行的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会出现人与自然之间的自然生态危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生态危机以及人自身的人类生态危机。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生态危机三重维度的全面审视,对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和理解生态危机,从而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陈博  胡涵锦  
资本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占据支配地位。资本追逐利润最大化的本性是资本逻辑的深刻体现。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发展、演化的分析,深刻揭示了按照资本逻辑运行的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会出现人与自然之间的自然生态危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生态危机以及人自身的人类生态危机。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生态危机三重维度的全面审视,对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和理解生态危机,从而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