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99)
2023(5598)
2022(4577)
2021(3984)
2019(7092)
2018(6974)
2017(13125)
2016(6942)
2015(8034)
2014(8177)
2013(8209)
2012(8181)
2011(7845)
2010(8236)
2009(8082)
2008(7921)
2007(7507)
2006(7206)
2005(6635)
2004(6039)
作者
(22520)
(19003)
(18884)
(18109)
(12365)
(8915)
(8542)
(7317)
(7258)
(6946)
(6705)
(6437)
(6208)
(6143)
(6135)
(5873)
(5510)
(5464)
(5399)
(5133)
(4988)
(4607)
(4584)
(4561)
(4387)
(4374)
(4116)
(3931)
(3754)
(3750)
学科
(58849)
经济(58792)
管理(21076)
方法(16924)
(16552)
地方(15129)
(14817)
企业(14817)
数学(13481)
数学方法(13394)
(12336)
地方经济(11791)
中国(11313)
业经(10569)
理论(8702)
(7984)
(7922)
经济学(7552)
(7373)
(7352)
(7117)
金融(7113)
环境(6484)
(6443)
教育(6160)
(6041)
银行(6033)
(5981)
(5869)
(5826)
机构
大学(126669)
学院(123986)
(62440)
经济(61312)
研究(45562)
管理(41819)
理学(34884)
理学院(34445)
管理学(33991)
中国(33822)
管理学院(33739)
(28596)
(26111)
科学(25079)
(23266)
财经(22487)
经济学(21569)
研究所(20660)
(20160)
(19455)
经济学院(18856)
中心(18551)
(17980)
师范(17883)
北京(16836)
财经大学(16382)
(15345)
(15305)
(15084)
师范大学(14504)
基金
项目(68845)
科学(54427)
研究(52504)
基金(50592)
(42690)
国家(42310)
社会(36304)
科学基金(35966)
社会科(34249)
社会科学(34235)
(25926)
基金项目(25449)
教育(24080)
(21249)
资助(20696)
自然(20186)
编号(20077)
自然科(19660)
自然科学(19656)
自然科学基金(19316)
成果(18190)
(15897)
(15792)
重点(15767)
国家社会(15398)
课题(14928)
教育部(14208)
(14092)
经济(13952)
(13925)
期刊
(83045)
经济(83045)
研究(46721)
中国(23141)
(23124)
管理(18236)
学报(17996)
科学(16424)
财经(14397)
(14349)
大学(13930)
经济研究(13912)
教育(13391)
学学(13066)
(12674)
(11503)
金融(11503)
问题(10763)
技术(10708)
业经(9892)
农业(8932)
技术经济(8345)
(7801)
世界(7424)
经济问题(6828)
国际(6603)
统计(6546)
经济学(6494)
改革(6143)
(6143)
共检索到2026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旭辉  
经济利益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 ,人们的经济利益是人们一切社会活动最深刻的根源和动力 ,马克思主义历来重视经济利益问题。经济利益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 ,其经济利益理论主要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 ,列宁发展 ,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丰富的补充。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段学慧  
循环经济作为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实质上是利益关系的变革,因此,循环经济驱动机制的研究应以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为根本指导。时下学术界用"经济人"范式、技术经济学范式、生态经济学范式来研究循环经济的动力机制,都有失偏颇。循环经济动力机制的构建应在公有制为主体、政府为主导的前提下,围绕利益机制把产权激励、价格激励、财政政策激励、行政激励等结合起来,激活市场主体发展循环经济的主动性。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杨承训  张新宁  
科技经济理论一直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内容,历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观点一脉相承,其认识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形成了三个高度:马克思恩格斯分析资本主义经济所得出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理念、邓小平总结20世纪科技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所得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习近平洞察21世纪发展和我国面临的新常态所得出的"科技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第一动力’"。系统领会马克思主义科技经济理论这三个高度,是自觉地认识、遵循和驾驭科技主导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前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慰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指出,今后要“始终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全部经济工作的中心”。这是针对当前实际经济情况提出来的一个基本指导方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严重问题是:企业经济效益普遍下降,亏损增加,财政困难。据国家统计局公报:1990年预算内国营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271亿元,比上年下降百分之十八点五,其中实现利润下降百分之五十八。产成品积压增多,定额流通资金周转天数由上年的109天延长到127天;平均每百元资金实现的利税由上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马宝贵  
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经济统计理论体系马宝贵编者按:马克思主义社会经济统计理论体系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又如何以其为基础建立现代社会经济统计学体系,是一个关系到我国统计理论和实践的根本方向的问题;尤其是在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统计的今天,澄清这一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承训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并在实践中创新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变革世界的强有力武器,对人类解放、人民共同富裕是最管用的学问。历史证明它最有价值,它的四次飞跃带动了四次历史大步前进,撕破资本主义旧世界,使贫弱的中国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球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赋予各类应用性部门经济学以革命灵魂、丰富营养、科学方法,注入新鲜血液,习近平同志部署了文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布局,使之与时俱进、优化升级,真正成为从各方面为人民造福的当代最管用的经济科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革命批判精神能够扫除各种错误思潮的"雾霾",尤其是揭露新自由...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广彬  孙善明  
国际政治经济学学会(国际组织)执行委员、上海财经大学世界经济系主任朱钟棣副教授的专著《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以下简称《研究》),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一部分学术性很强、系统地评介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现状与观点,并被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国内这一领域空白的专著.它简明扼要地交代并评述了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种种观点. (一)劳动价值论.作为马克思理论基石的劳动价值论是最能激起西方学者纷争的问题.西方学者争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新平  
循环经济的经济理论基础问题一直是困扰着循环经济理论创新的核心问题。在生态马克思主义视角下探寻循环经济的经济理论基础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应把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经济原理、劳动与劳动过程的生态经济理论、生产过程理论和社会生产理论中的生态原理、劳动的社会生产力和劳动的自然生产力相统一的生态经济原理作为循环经济基础理论,作为探讨循环经济理论基础。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胡寄窗  
最近获得上海市马克思主义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刊行的《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一书(以下简称《研究》),是朱钟棣副教授的一部内容独特新颖并具有高质量的学术专著。这部专著最值得称述之处就在于它的内容之独特新颖。我说它独特新颖不是指《研究》的著者新创了什么突出的观点,而是指他把数十年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定金  
人类需要是人类经济发展的基础 ,也是经济学研究的前提条件。根据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 ,由于人类需要是分层次的和无限发展的 ,因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 ,人类需要也将不断发展 ,以需要为研究前提的经济学也将面临一些新的问题 ,出现新的特点。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朱钟棣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在吸收了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与分析手段以后,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大问题例如劳动价值论、价值向生产价格转型问题、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利润率的变化趋势、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生命力的解释等问题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去跟踪和了解他们近年来在上述问题研究中提出来的种种新思路、新方法和新观点,不但是一种有益的借鉴,而且可以促进于我们国内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水平的提高。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程明俊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是科学、是真理,必须始终坚持,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要不断发展和完善,要与时俱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指导下,批判地吸收和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有用成分。中国经济可以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相结合的道路。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马文奇   胡雄飞  
中国式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中的一个学派,我们将其称之为“中国学派”。从新民主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大致也就是中国学派的形成过程。我们认为这一说是可以成立的,因为它确实具有中国的特色,既不完全相同于传统的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也不同于西方的经济理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吴宇晖  李贺军  
经济学首先是一门实证科学。经济学存在的理由、它在社会科学上的地位以及它的功能,在于它有助于我们认识和解释经济现实,并且对经济事物未来发展的规律性作出正确的预测。评价和检验经济学说科学性与否的标准只能有一个,即看它是否符合客观的经济现实。我们必须用实证科学的科学观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