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12)
- 2023(4132)
- 2022(3714)
- 2021(3320)
- 2020(2826)
- 2019(6537)
- 2018(6433)
- 2017(13210)
- 2016(7156)
- 2015(8019)
- 2014(7952)
- 2013(8113)
- 2012(7756)
- 2011(6981)
- 2010(7130)
- 2009(6789)
- 2008(6895)
- 2007(6326)
- 2006(5659)
- 2005(5228)
- 学科
- 济(37634)
- 经济(37602)
- 业(21988)
- 管理(21494)
- 方法(18540)
- 企(18316)
- 企业(18316)
- 数学(16361)
- 数学方法(16244)
- 财(10938)
- 中国(9487)
- 学(8743)
- 农(7568)
- 地方(7112)
- 务(6697)
- 财务(6689)
- 财务管理(6681)
- 企业财务(6436)
- 融(6425)
- 金融(6421)
- 制(6313)
- 业经(6127)
- 理论(6006)
- 贸(5917)
- 贸易(5914)
- 银(5770)
- 银行(5747)
- 易(5630)
- 农业(5600)
- 行(5464)
- 机构
- 大学(113685)
- 学院(109666)
- 济(50015)
- 经济(49170)
- 管理(38425)
- 研究(38219)
- 理学(33036)
- 理学院(32631)
- 管理学(31989)
- 管理学院(31786)
- 中国(29439)
- 财(25440)
- 京(23035)
- 科学(22515)
- 财经(20127)
- 所(19982)
- 经(18268)
- 研究所(17987)
- 经济学(17362)
- 农(16958)
- 江(16324)
- 中心(16152)
- 经济学院(15711)
- 财经大学(14974)
- 范(14935)
- 师范(14797)
- 北京(14493)
- 业大(14282)
- 农业(13252)
- 院(13118)
- 基金
- 项目(67843)
- 科学(54063)
- 基金(51822)
- 研究(48071)
- 家(45254)
- 国家(44898)
- 科学基金(38231)
- 社会(33041)
- 社会科(31268)
- 社会科学(31263)
- 基金项目(26370)
- 省(24919)
- 自然(24208)
- 自然科(23683)
- 自然科学(23677)
- 自然科学基金(23312)
- 教育(23093)
- 资助(22261)
- 划(21204)
- 编号(17167)
- 部(16216)
- 重点(15569)
- 成果(15461)
- 教育部(14335)
- 国家社会(14301)
- 发(14001)
- 人文(13564)
- 创(13434)
- 大学(13149)
- 科研(13009)
共检索到1693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朱殊洋
两大部类不变资本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经济学中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的问题。本文以马克思均衡公式为基础,推导出两大部类不变资本增长率的均衡稳定关系,并利用马克思生产函数,将这一关系具体化。具体关系式表明,第一部类不变资本优先增长并不是一个无条件的规律,在一定条件下会出现第二部类不变资本优先增长的情况。如果不存在技术进步,则两大部类不变资本增长率相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艺明 刘一鸣
本文构建了一个马克思两大部类经济增长模型,该模型结合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两大部类模型、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公式以及利润率平均化等理论,创新之处是考虑了两大部类的利润率平均化,在生产过程中引入了固定资产投入,并设定了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再结合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公式推导得到两大部类社会总产品或国民收入的增长公式,还应用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对模型中的重要假设和结论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支持劳动者实物工资与劳动生产率同比例增长、劳动生产率与生产资料数量同比例增长和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等模型设定。从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践来看,确实存在"生产资料部类优先增长"的规律,而用市场价格计算的一般利润率在多数时间保持相对稳定。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龚刚 马千里 谢淋
马克思的两大部类再生产理论存在着数理化、模型化、动态化和实证化的研究需要。本文通过将两大部类中的生产生产资料的第I部类进一步区分为生产原材料的部门和生产资本品的部门,尝试对两大部类再生产理论进行动态化建模,并将马克思两大部类的再生产理论与现代宏观经济学之间建立起联系。该模型不仅完全还原了马克思两大部类再生产过程必须满足的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条件,同时也推导出满足这一交换条件的两大部类之间的平衡增长路径,以及在平衡增长路径上所体现出的经济增长率。然而,我们同时也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该平衡增长路径在现实中很难实现,由此论证了马克思所言的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有化之间的矛盾。最后的实证研究表明,马克思两大部类所必须保持的平衡增长路径能很好地解释中国过去的经济增长。
关键词:
两大部类 平衡增长路径 交易条件 利润率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陶为群
经典的马克思社会再生产公式具有两大部类自动平衡增长的特性,可以把这一特性作为寻求社会扩大再生产的最优增长路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利用这一特性和社会扩大再生产持续进行的可行路径与相应的充分必要条件,可以推导和证明,生产资料优先增长是社会扩大再生产最优增长的资本积累路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学明 王大彬 唐传英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马艳 严金强
文章首先在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理论的原假设条件下,通过数学证明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理论是成立的;然后根据现代社会经济活动的实际抽象出新的假定条件,即将劳动主观条件变化引入到这一理论模型中,用数学推理的方法证明,在新的条件下两部类的经济增长关系会呈现出:第一部类增长快于第二部类、第二部类增长快于第一部类和两部类同步增长这三种不同情况。文章最后对这些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屈炳祥
论《资本论》与马克思的经济增长理论屈炳祥经济增长理论,作为经济学的一门专门学科,是20世纪40年代的产物。但是,如果不是出于某种固定观念,而是从客观实际出发,我们认为,经济增长理论的发明权应当归马克思,至少有马克思的一份。我们看到,在《资本论》中,马...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吴义刚
经济均衡增长的条件是社会再生产两部类保持均衡,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这种均衡是不稳定和脆弱的,会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而被打破。两部类一旦失衡会引起社会生产能力向第一部类转移,并在第一部类累积和自循环,使生产与消费相互背离,在资本平均利润率持续下降的条件下,成为诱发经济危机的引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是化解经济运行现实矛盾的当务之急,更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产方式调整和完善,是马克思主义均衡增长逻辑下的长期发展策略。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两部类均衡 经济危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余鹏
均衡增长率与追加投资率质疑──与刘慧勇同志商榷余鹏刘慧勇同志在文章[1]和著作[2]中,都使用了“均衡增长率”这个概念,并由此建立了一整套投资分析方法,这确实是首创。一种新概念或新方法的产生,必然会引起一定的争议,但根本目的是为了把投资理论研究推向深...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朱东平
稳定物价不宜以过度抑制经济增长率为代价朱东平Wecannotovercontroleconomicgrowthinordertokeeppricelevelstable,Thefirstthingweneedtodois,accordingtothe...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吴凤羽 关晓娴
企业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超越增长不足或增长过度的理想增长状态,成为当代企业的追求目标。可持续增长率是由企业当前的经营效率、资本结构和盈余分配政策决定的内在增长能力,是企业目前经营方针、财务政策以及盈余分配政策综合作用的结果,它从更深层次上综合揭示了企业的增长速度与目前的经营方针、财务政策以及盈余分配政策之间的关系。因此,可持续发展率对企业发展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可持续增长率 财务比率 企业发展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璐 杨庆丰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应当是以解释和探索现实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为研究目的的古典和马克思的一般均衡理论,而不是由著名“剑桥资本争论”所揭示的在技术关系分析上存在着一系列逻辑悖论、但却仍位居现代主流经济学地位的新古典的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何伟文
2012年是中国经济发展不确定因素增多的一年。如何科学看待我国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的地位和作用,直接影响我们对宏观经济走势的判断,影响我国宏观经济决策的着力点,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节奏。本文以数据和事实,以求实证探讨:我国不是出口主导型经济体;外贸依存度被误读;我国外贸顺差占GDP比重已回到2000年水平,已基本均衡,顺差已不是重要问题;我国消费中需要扩大的是服务消费和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而这些不仅不需要通过减缓出口来解决,相反,国内商品消费的增长需要出口增长来支持。文章最后指出,2012年的最大风险是金融危机时出口负增长是否会重现,因此必须保持净出口的正贡献;长远看,消...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潘林芝 周剑
价格-铸币流动机制认为国内外相对价格变化是国际收支自动均衡的调节机制,西方经济学家在20世纪20年代开始发现这个理论的不足之处,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早就明确论证了这一理论的谬误,并指出了真正的调节机制在于资本市场而非商品市场。这对当前我国的国际收支问题研究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国际收支 价格-铸币流动机制 利息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