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06)
- 2023(11839)
- 2022(9987)
- 2021(9208)
- 2020(7712)
- 2019(17013)
- 2018(17037)
- 2017(32095)
- 2016(17372)
- 2015(19248)
- 2014(19109)
- 2013(18889)
- 2012(17565)
- 2011(16114)
- 2010(16566)
- 2009(15644)
- 2008(15793)
- 2007(14771)
- 2006(13477)
- 2005(12217)
- 学科
- 济(69939)
- 经济(69835)
- 业(68399)
- 管理(58507)
- 农(47385)
- 企(47179)
- 企业(47179)
- 农业(31134)
- 方法(24668)
- 业经(22838)
- 技术(22162)
- 数学(20250)
- 制(20022)
- 数学方法(20022)
- 中国(19443)
- 财(18625)
- 学(14532)
- 体(14402)
- 技术管理(13629)
- 贸(13194)
- 贸易(13185)
- 银(13024)
- 银行(12994)
- 易(12903)
- 地方(12522)
- 行(12495)
- 策(12199)
- 理论(11848)
- 融(11787)
- 金融(11784)
- 机构
- 学院(261053)
- 大学(257679)
- 济(110956)
- 经济(108781)
- 管理(100755)
- 研究(89243)
- 理学(86310)
- 理学院(85450)
- 管理学(84200)
- 管理学院(83712)
- 中国(69442)
- 农(62152)
- 京(53992)
- 科学(53412)
- 财(50916)
- 农业(47651)
- 所(45760)
- 业大(44041)
- 江(42846)
- 中心(41428)
- 研究所(41055)
- 财经(39274)
- 经(35503)
- 范(33857)
- 师范(33545)
- 北京(33131)
- 州(32881)
- 经济学(32869)
- 院(30656)
- 省(30369)
- 基金
- 项目(169622)
- 科学(135260)
- 研究(128610)
- 基金(123009)
- 家(107452)
- 国家(106429)
- 科学基金(91017)
- 社会(83571)
- 社会科(78942)
- 社会科学(78922)
- 省(68444)
- 基金项目(65039)
- 教育(57928)
- 自然(56184)
- 划(56148)
- 自然科(54901)
- 自然科学(54887)
- 自然科学基金(53985)
- 编号(52070)
- 资助(47769)
- 成果(42708)
- 创(41124)
- 部(38661)
- 重点(38411)
- 制(38100)
- 创新(37668)
- 发(37655)
- 课题(36323)
- 国家社会(35007)
- 业(34800)
- 期刊
- 济(133735)
- 经济(133735)
- 研究(78993)
- 农(65660)
- 中国(60648)
- 农业(44707)
- 学报(41013)
- 财(39737)
- 科学(39654)
- 管理(38054)
- 大学(32485)
- 学学(30768)
- 教育(30342)
- 融(26792)
- 金融(26792)
- 业经(26702)
- 技术(25574)
- 业(22580)
- 财经(20639)
- 问题(18574)
- 经(17854)
- 经济研究(17723)
- 技术经济(15623)
- 科技(15581)
- 世界(15290)
- 版(15206)
- 农村(15185)
- 村(15185)
- 农业经济(14657)
- 经济问题(12708)
共检索到4068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铜山
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创新机制是多种机制共同构成的综合体,鉴于其形成过程中面临多重障碍因素,就必须有的放矢地采取多种完善措施。
关键词:
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 技术创新机制 完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铜山 雷海章
中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不仅存在着安全农产品的生产具有明显的外部经济、非安全农产品的生产具有明显的外部不经济、正牌生产者对消费者和非正牌生产者所产生的正的外部性、非正牌生产者对消费者和正牌生产者所产生的负的外部性等外部性问题,而且会导致正牌生产者受到侵害、柠檬市场出现、预期改变、消费者地位弱势等一些不良后果,必须采取积极实施财政补贴、加速推进技术创新、强力构建利益协同效应等应对举措加以解决。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静 屈宝香
论农产品污染与食用安全朱静屈宝香农业生产的顺利开展,有赖于良好的资源环境。农产品的产量、质量与资源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自然生态的恶化影响着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农业环境污染则影响着农产品质量及人类的食用安全和健康生存。农业生产的化学化发展,致使许多有毒...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薛国琴 把君
文章认为食品品质、食品安全问题可通过食用农产品市场定价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得到缓解。文章从新常态下恩格尔系数下降、居民对食品价格上涨关注度下降出发,从农产品效率价格、知识性劳动密集型产品价格、正常商品价格等方面探讨食用农产品定价机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唐和 汪莉霞
农产品物流不仅是连接农业生产与消费者之间的枢纽,更是改善我国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加快农业与农村经济战略性转型,并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举措。自营农产品物流、农业合作组织农产品物流及第三方农产品物流是当前我国农产品物流的三种主要模式,但都存在信息管理滞后、组织程度低等一系列问题。由此,从我国主流农产品物流模式入手,基于"二主体、三平台及四层面"的逻辑提出创新与升级方向,并提出具体优化措施,以促进我国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
关键词:
农产品 物流模式 流通企业 农超对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铜山 雷海章
发达国家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中所采用的污染者付费原则、生态标签工程、给定标准的强制执行、技术援助、"三优先"政策等策略性理念,值得我国主动学习、细心领会乃至切实借鉴。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洪涛 郑斯彦
一、高新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 南京高新区是我省第一家也是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经过几年建设,它不仅为企业生产创造了一个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的硬环境,同时也为企业技术创新创造了一个较好的软环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翔 宋一鸣 李艳梅 谢静霞
近年来,诸多食用农产品在发生质量问题后难以追溯到源头及最终责任人,如何建立溯源机制亟待明确。该文在对江苏省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提出了建立江苏省食用农产品溯源机制的整体构想及实施路径,即从溯源模式和政府规制两方面入手,坚持先易后难、突出重点、统一规范的原则,逐步应用不同层次的溯源模式并配套相应的溯源制度,最终建立起一个以信息流动为核心、层次清晰、权责分明的长效溯源机制。
关键词:
食用农产品 质量安全 溯源机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曹国钰
我国农产品大流通机制的创新,有利于缓解我国农产品损耗偏高、价格不稳、产销失衡等问题,更有利于我国农产品价值链的增值与竞争力的提高。在我国农产品流通更加多元化、扁平化的今天,城市配送模式、产销联盟模式、电子商务模式、连锁经营模式,更进一步凸显了多元化发展下,我国农产品大流通创新的机制特点,并通过扁平化的农产品配送技术创新、产销衔接创新、流通模式创新、购买方式创新,使我国农产品大流通创新机制更加完善。
关键词:
农产品大流通 创新机制 多元化 扁平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秦利
在市场经济发展充分的国家,食用农产品协会较为发达,在促进本国农业发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美国食用农产品协会的发展概况,总结了产品质量安全治理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力图为构建中国新型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机制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美国 食用农产品协会 质量安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商存慧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愈发重视。由于治理手段的欠缺,目前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仍面临许多问题,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近日肖湘雄教授所著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研究》一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多元主体网格化共治机制研究"的成果。该书主要从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的相关概念与基本理论、发展阶段、多元主体治理现状、国内外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培武 张奇 丁小霞 白艺珍
目前,威胁食用植物性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污染物为农药残留、生物毒素和重金属等。从这些污染物检测技术看,在样品前处理技术、确证检测技术和快速检测技术3个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展。样品前处理技术建立并改进了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基质固相分散萃取和微波辅助萃取技术等,其中免疫亲和吸附技术和QuEChERS(Quick,Easy,Cheap,Effective,Rugged,and Safe)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和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确证检测技术特别是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因其具有灵敏、准确、可靠等优点,特别适合用作实验室仲裁检测,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应用,并已列入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生物毒素等污染物...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梅星星
本研究借用历史制度主义的研究方法,对中国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监管体制演变进行分析。首先,将食品安全政府监管制度演变总体概括为管理职能和监督职能分离与合一两个历史时期,监管体制变迁轨迹为"单部门监管—多部门监管—两部门监管",进而逐一分析各个历史时期的监管体制;其次,对食品安全法规制度的演变轨迹予以分析,认为法规约束的核心问题由食品卫生逐步向食品质量和营养转变;第三,政府监管的内涵演变表明,随着中国居民恩格尔系数平均值的不断降低,社会对食用农产品安全关注侧重点不同,政府监管内涵演变轨迹表现为"数量安全—卫生安全—质量安全—营养与质量并重"。
关键词:
食用农产品 质量安全 政府监管 制度变迁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宁
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实行的"市场换技术"战略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其原因是中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GVC)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状态使企业无法掌控国内市场,造成市场主体与创新主体分离,从而无法有效驱动创新要素。要解决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中国企业应当通过构建国内价值链(NVC)来直接掌握国内市场,并利用市场规模对技术的驱动效应来实现技术创新,这就是"市场用技术"。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模型分析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对该问题进行了论证,发现NVC比GVC更加有助于中国企业实现市场规模对技术的驱动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