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81)
2023(4640)
2022(3527)
2021(3556)
2020(2563)
2019(6057)
2018(5941)
2017(9073)
2016(6209)
2015(6867)
2014(7175)
2013(6386)
2012(6134)
2011(6041)
2010(6587)
2009(6047)
2008(5963)
2007(5857)
2006(5511)
2005(4812)
作者
(15496)
(12903)
(12854)
(12465)
(8020)
(6246)
(6003)
(5286)
(4937)
(4853)
(4420)
(4364)
(4208)
(4165)
(4020)
(3899)
(3867)
(3762)
(3699)
(3592)
(3548)
(3255)
(3177)
(3037)
(3033)
(2932)
(2854)
(2821)
(2709)
(2613)
学科
(20159)
教育(19103)
(18543)
经济(18524)
农业(13428)
(12353)
中国(12261)
业经(8195)
管理(7695)
(7622)
理论(7588)
发展(7272)
(7149)
(6573)
农业经济(6236)
教学(5800)
(5752)
(5162)
企业(5162)
地方(4500)
(4293)
农村(4275)
(4233)
建设(4119)
方法(4069)
收入(3947)
工作(3923)
及其(3734)
(3705)
方针(3689)
机构
大学(89661)
学院(85921)
研究(33417)
教育(27650)
(26463)
经济(25517)
(24698)
师范(24650)
管理(22801)
(20300)
师范大学(20145)
中国(19171)
理学(18681)
理学院(18330)
科学(18083)
管理学(17855)
管理学院(17647)
(16295)
(15739)
(15409)
研究所(14610)
中心(14106)
北京(13788)
(13445)
职业(12963)
(12400)
技术(11806)
(11043)
教育学(10883)
农业(10850)
基金
项目(47258)
研究(45692)
科学(38318)
基金(29773)
教育(28984)
社会(27167)
社会科(25060)
社会科学(25054)
(23968)
国家(23491)
编号(22565)
成果(22297)
(20429)
课题(19007)
科学基金(18994)
(18519)
(16621)
基金项目(14568)
规划(13743)
(13234)
(12565)
(12422)
项目编号(12237)
(12230)
(12112)
(12063)
阶段(12041)
重点(11920)
研究成果(11563)
教育部(11476)
期刊
教育(46815)
(39823)
经济(39823)
研究(39139)
中国(29112)
(21649)
农业(14042)
学报(12420)
大学(11532)
科学(10981)
职业(10878)
技术(10069)
(10015)
业经(9144)
学学(9064)
(7814)
金融(7814)
技术教育(7024)
职业技术(7024)
职业技术教育(7024)
农业经济(6942)
农村(6546)
(6546)
财经(6245)
管理(6224)
(6158)
论坛(6158)
(5769)
问题(5508)
(5478)
共检索到1490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德强  
通过对新村运动的起源、过程和作用的分析,本文发现,韩国新村运动的本质是教育,而非目前普遍流行的经济之说。作者认为,韩国新村运动作为一场思想教育运动,它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水山  黄长春  李鹤  
韩国在20世纪60年代迅速推进了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工农业发展严重失去了均衡,农村问题十分突出。韩国政府和学者们基于国情和农情,经过科学论证,组织实施了新农村建设与发展运动,把经济发展、科技发展和国家伦理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一个资本主义体制和发展中的国家成功地实现了国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新村教育是新村运动的核心,也是国家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城乡居民素质,尤其是提高农民素质起到决定性作用,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水山  
一、韩国新村运动的发起过程 1945年韩国光复以后,国民的科技水平日益提高,为60、70年代的经济高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韩国国民的生活伦理水平严重滞后于科技水平的提高。1950~1953年的朝鲜战争,长年的政治动乱以及循环往复的通货膨胀严重地破坏了人们勤俭节约、相互信任的良好社会风尚。60年代以来,暴发户和贫困户之间的矛盾加大,学潮频繁,社会不断动荡。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大批农村的年轻人纷纷离土离乡,涌进大城市,一次又一次冲击着农村的原有秩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培棣  
韩国新村运动26年中央农业干部管理学院刘培棣50年代,刚刚结束战乱的韩国经济十分落后,人们过着贫苦的生活。60年代,韩国政府实施两个经济发展5年计划,重点扶持产业发展和扩大出口并取得了成功,但是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贫富差距的矛盾加大,农村人口大批离土...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殿闯  
本文在重新审视新村运动的基础上,对韩国的新村运动作出了经验解释。韩国的新村运动本质上是一项农村综合整治运动,在此过程中通过建立综合性的农协系统为农民主体地位的落实提供了有效载体,而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不但使该项运动表现出明显的政府主导特色,而且上升为国家战略,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该项运动沿着既定的政策目标前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雷庆勇  吕杰  李炳旿  
本文通过对韩国新村运动经验的深入分析,提出了适合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可行思路。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谢建华  黄艳丽  
农村社区教育对农村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尤其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加强农村社区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新村运动作为一场农村现代化运动,有效改变了韩国农村的落后面貌,社区教育在新村运动开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拟从新村运动背景下社区教育的发展概况着手,探析新村运动下社区教育的发展特点,通过借鉴韩国经验,引出对我国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启示,以期对我国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有所裨益。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强百发  
为了解决"三农"问题,我国掀起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潮。韩国在20世纪70年代发动了新村运动,解决了韩国二元经济结构问题,步入了农业现代化之路。我国目前同韩国当年新村运动时期国情、农情、社会基本矛盾及文化背景具有极大的相似性,韩国的新村运动对我国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同时也存在着时代、农民对农业的态度、草根民主基础、农民伦理水平、国际农业政策等方面的差异,我们不能刻舟求剑,照搬韩国的成功经验,但在草根民主建设和提高农民精神伦理水平等方面是值得学习的,也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孔凡河  蒋云根  
上世纪60年代,韩国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工农业发展、城乡发展和地区发展出现严重失衡,“三农”问题异常突出。为此,韩国政府大刀阔斧地组织实施了“新村运动”。通过“新村运动”,韩国仅用30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国家近百年才完成的工业化道路,从此步入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市化的发展轨道,其经济建设成就被世人誉为“汉江奇迹”。相形之下,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面临的诸多问题与当时韩国所遇到的社会问题别无二致。因此,韩国“新村运动”的发起历程、主要内容以及经验教训等无疑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崔亚凝  刘文泽  张远索  
运用案例分析法和文献资料法,从分析韩国"新村运动"发展模式入手,分析其发起原因、发展过程、主要内容以及成功经验。在分析归纳中国村庄整治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探讨韩国"新村运动"可供借鉴的经验。研究表明,韩国在农村建设方面,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以支持农村建设,以思想启蒙为核心,加强农民精神文明建设,激发其积极性使其自主建设管理家乡,并配合相关农协组织和民间自发组织,将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加强国民素质教育、改善农村基础环境三者相结合等做法值得中国借鉴。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朱燕鸣  
中韩两国都属于人多地少的国家,在文化背景、城市化及现代化进程中也存在诸多相似之处。本文在探讨韩国新村运动中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情况及成功经验基础上,指出了韩国新村运动中人力资源开发对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借鉴意义。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董向荣  
长期以来,韩国新村运动被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一种成功范式,引起第三世界国家有关部门的广泛关注,到韩国当地学习和借鉴的国际人士络绎不绝。据称,单是1982年,就有来自15个国家的百余人在韩国接受新村运动教育,当年去参观学习的则高达1.6万人。学界对新村运动也是赞不绝口,介绍新村运动经验的文献可谓汗牛充栋。但遗憾的是,至今尚没有一个国家通过模仿或复制新村运动实现了农村现代化。难道这么多国家里就没有一个"好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汪广荣  
韩国新村运动中农民的话语权及其实现不仅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利益,也直接影响到农民参与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农民话语权实现的基础与条件主要是政府职责相对合理的界定、多层次的组织与平台保障、农民权利代表素质的不断提高、农民话语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和相关信息的公开。为有效保护农民利益和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我国新农村建设中不仅要明确农民话语权的内容,更要积极地从明确政府职责、提高农民话语权意识、加强组织与平台建设、推动信息公开等方面为农民话语权的实现创造各种条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