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1761)
- 2022(1491)
- 2021(1460)
- 2020(1332)
- 2019(2990)
- 2018(2986)
- 2017(5555)
- 2016(3108)
- 2015(3496)
- 2014(3400)
- 2013(3396)
- 2012(3239)
- 2011(3058)
- 2010(3284)
- 2009(3096)
- 2008(3070)
- 2007(3036)
- 2006(2743)
- 2005(2641)
- 2004(2663)
- 学科
- 济(13488)
- 经济(13472)
- 管理(9484)
- 业(8059)
- 企(6738)
- 企业(6738)
- 方法(5429)
- 中国(5238)
- 财(4228)
- 学(4172)
- 数学(4092)
- 数学方法(4046)
- 理论(3652)
- 教育(3446)
- 制(3252)
- 农(3102)
- 业经(2888)
- 和(2776)
- 地方(2498)
- 银(2457)
- 银行(2454)
- 融(2418)
- 金融(2417)
- 行(2351)
- 体(2342)
- 贸(2282)
- 贸易(2278)
- 易(2201)
- 农业(2134)
- 策(2130)
- 机构
- 大学(50574)
- 学院(47221)
- 济(19281)
- 经济(18872)
- 研究(17064)
- 管理(15720)
- 中国(13230)
- 理学(12630)
- 理学院(12430)
- 管理学(12221)
- 管理学院(12106)
- 京(11149)
- 财(10821)
- 科学(10757)
- 所(8801)
- 范(8503)
- 师范(8463)
- 财经(8109)
- 江(8097)
- 研究所(7810)
- 经(7303)
- 中心(7296)
- 北京(7237)
- 师范大学(6943)
- 经济学(6538)
- 州(6503)
- 教育(5923)
- 财经大学(5865)
- 农(5787)
- 经济学院(5768)
共检索到832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学福
加强科学教学与科学实践的联系 ,使科学教育面向真实科学 ,是当今科学教育的一个基本理念和有重大意义的研究课题。改革传统授受模式 ,开展探究教学 ,让学生以类似科学探究的方式学习科学 ,是实现面向真实科学的基本途径。开展科学见习 ,让学生直接参与科学家的研究活动是必要的辅助措施
关键词:
真实科学 探究教学 科学见习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文启湘 冉净斐
文章从消费系统均衡的角度出发,运用一般均衡原理研究了消费系统实现均衡的和谐机制,探讨了消费者在和谐机制运行中的主导地位,进而分析了消费和谐论与科学发展观的有机统一。最后指出以人为本、协调发展、提高消费在GDP中的比重对于科学发展观和消费和谐论的重要性。
关键词:
消费和谐 科学发展观 均衡 消费者主导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云红
文章认为,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数量高速增长的现实,教育要培养学生自我性、选择性、创新性、实践性和高效性的学习理念,以适应新形势对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
学生 学习理念 知识经济 人才培养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华博宇 倪浩然 朱秋明 陈小敏 鲍军委 周彤彤
车联网场景中的车-车通信已成为第5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关键应用之一。针对车联网场景下车-车信道知识理论性强且描述抽象的问题,设计了基于MATLAB软件平台及FPGA硬件开发板的无线信道教学仿真实验,帮助学生直观理解车-车信道的基本原理。提出的实验采用QuaDRiGa信道模型框架及改进后的信道参数计算方法,能够复现出更真实的多普勒相位,从而获得连续的车-车信道输出。通过将收发端轨迹、散射簇分布及信道统计特性可视化呈现,仿真实验可清晰展示不同运动模式及通信场景下的信道差异。教学实践表明,学生能够从多普勒域及时延域分别观察车-车信道统计特性的输出,为学习车联网场景无线通信系统奠定坚实基础。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惠记庄 王帅 朱斌
针对智能制造领域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存在的成本高、安全保证难等问题,该研究构建了智能制造仿真实验系统。首先,以智能产线为基础、车间信息化平台为桥梁,融合产线数字孪生技术,构建了面向智能制造仿真实验的数字孪生系统框架;其次,对系统中包含的产线物理实体模型、数据采集及车间信息化平台、数字孪生产线的多维度模型及智能制造仿真实验平台展开了详细阐述;最后设计产线生产调度优化实验,验证了该数字孪生仿真实验系统的有效性。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晓奇
事件哲学作为重要的哲学范畴,提出了基于"事件"的本体论,这为反思教学本体存在问题提供适切的理论支撑,具有较强的理论解释力。反思我国经典的教学本体研究,主要是以结构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以要素分析为基本切入点所形成的构成性本体论,其最大的缺陷是抽离时间。基于事件哲学的教学本体认为,教学是具有空间和时间双重本体属性的教育存在。在此意义上,教学由具有共时性和历时性的事件构成,常态事件与偶发事件的糅合生成是教学事件存在的基本形态。教学过程是由事件驱动所形成,教师对于各类事件的积极应对预示着教学目标的调适性和方法的多元性。
关键词:
事件 事件哲学 本体论 教学 解释力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孙平 曾晓牧
从对信息素养的认识出发,分析了信息素养在世界范围迅速发展的动因和当前研究的动向,指出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作用以及我国高校应承担的教育任务,同时探讨了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基础以及实践和思考。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迟玉琢 王延飞
科学数据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科学数据管理的相关研究与实践受到广泛的关注。通过观察和研究科学数据的利用情况可以发现科学数据的管理需求,科学数据管理又能促进科学数据的利用。本文对国内外科学数据引用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并借鉴国内外有关引用内容分析的研究成果,尝试创建一套科学数据的引用内容分析框架。该框架基于引用功能划分了科学数据重要性,根据引用重要性再进一步判断科学数据及其来源的价值。采用定量的方法对框架的一致性进行了实证检验,并选择海洋学领域权威期刊上的32篇英文文献作为样本,利用该框架分析海洋学领域科学数
关键词:
科学数据管理 科学数据 引用内容分析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崔嘉斌 李慧 顾仁涛
光学相敏放大器(PSA)技术及其应用是光信号处理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也是应对光通信持续增长的数据产生、处理、交互需求的重要途径。该文基于VPI软件设计搭建了简并、非简并及多阶PSA系统的教学仿真实验。通过对信号星座图、系统功率增益及相位传递曲线的分析,验证了PSA的相敏放大特性,并介绍了其在信号再生、正交分解及格式转换等领域的潜在应用。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周岩 姜雨 刘晓胜 李建广
该文在分析5E模型与i-MMLOE相融合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模式基础上,应用KANO-QFD法确定了CMF平台的主要功能和工业设计教学需求;以典型的CMF教学内容为基础,设计了面向工业设计专业的CMF虚拟仿真教学实验平台;通过眼动实验、任务度量以及用户体验对视觉界面、交互界面进行了综合评价,确定了最优设计方案。该平台包括基础知识介绍、知识应用反馈以及虚拟产品设计实践三部分,很好地解决了工业设计实践教学问题,对提高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有积极作用。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黄璐 邢姝 高峰 李苏一 潘艳国
产教融合是新商科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要素,虚拟仿真实验建设是高校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的重要方式。该文介绍了建设虚拟仿真与共享实验基地,深化校企合作,构建面向管工融合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打造新商科一体化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形成“线上线下、虚实结合、课内课外”的信息化实验教学方法新样板的具体做法。通过产教融合、商科与理工科跨专业融合虚拟实验教学体系的搭建,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弥补传统商科专业在实践教学中的不足,为数智化新商科人才培养和虚拟仿真实践基地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许丽 王鸿鹏 刘觉晓 高振元
为了整合全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建立开放共享机制,探索并实践了建设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公共实验室的设计理念、整体架构和技术方案。实验室采用开源、开放的设计思想与技术路线,充分体现了通用性、集成性、交互性与创新性。在面向全校各专业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应用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对实验室设计的先进性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
虚拟仿真 人工智能 实验教学 公共实验室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丁邦平
建构主义是一种新的认知理论,这种理论已成为国际科学教育改革中的一种主流理论。建构主义的要义是科学知识是不能传递的,它必须由学生主动地建构。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科学教育必须改革,建构主义适应了这一时代挑战。建构式科学教育有利于培养迎接这一挑战的人才。
关键词:
建构主义 科学教育改革 建构式科学教育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玉洁 白如江 鞠孜涵 王效岳
[目的/意义]从因果关系视角出发,提出从科学事件中挖掘科技创新的逻辑链条并进行潜在创新机会发现。[方法/过程]首先,从科学事件中抽取出三元组结构的因果事件,然后将事件进行全局关联,构建为因果网络。然后,基于因果网络,分别提出基于语义因果的创新路径发现和基于表示因果的创新机会发现;最后,通过网络分析、路径计算、特征表示、链路预测等方法来挖掘科技创新过程中显著性的、强延续性的科学事件及其演化路径,并识别潜在的、具备因果逻辑的创新要素。[结果/结论]分析表明,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领域在科技创新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关联作用;天文、能源材料等领域在科学创新中延续性更强,发挥稳定性、基础性的作用;人文学科在科学研究中活跃性不足,未来需要与其他学科紧密结合。此外,通过潜在创新机会预测,发现全球气候变化与科技发展的诸多方面存在潜在的因果关系,未来应当持续关注气候问题。本文将科学事件的路径发现与要素识别转化到因果网络上,通过建模、计算、预测来挖掘科技创新的逻辑链,并通过实证研究为该方案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支持,能够为科学创新发展、科技战略布局提供参考,具有一定有效性与可行性。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邢文明 肖嘉丽 陈继丽
FAIR原则作为旨在促进数据发现与重用的数据管理原则,应将相关内涵理念融入科学数据管理政策。文章基“欧盟委员会FAIR数据专家组发布的《将FAIR变成现实》报告,提炼出FAIR政策13个要素。对照这些要素,考察我国《科学数据管理办法》对FAIR原则的支持度,结果表明:《科学数据管理办法》对这些要素完全支持的有两个,部分支持有5个,不支持有6个。分析《科学数据管理办法》对每个要素的支持情况,提出面向FAIR的优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