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33)
2023(8090)
2022(6790)
2021(6273)
2020(5350)
2019(11629)
2018(11720)
2017(22026)
2016(12607)
2015(14066)
2014(14193)
2013(13408)
2012(12218)
2011(11058)
2010(11303)
2009(10706)
2008(10899)
2007(10349)
2006(9034)
2005(8386)
作者
(35126)
(29445)
(29345)
(28115)
(18798)
(14134)
(13311)
(11076)
(11072)
(10795)
(10113)
(9848)
(9737)
(9420)
(9348)
(8930)
(8810)
(8683)
(8564)
(8391)
(7519)
(7275)
(7026)
(6847)
(6776)
(6666)
(6561)
(6501)
(5987)
(5724)
学科
管理(42522)
(41709)
经济(41624)
(35925)
(32018)
企业(32018)
方法(16920)
(16787)
(15188)
数学(13675)
数学方法(13491)
中国(12873)
(10753)
财务(10728)
(10703)
财务管理(10698)
业经(10651)
(10459)
(10413)
企业财务(10259)
理论(9814)
(9621)
银行(9610)
(9175)
(9075)
金融(9071)
体制(9004)
教育(8458)
技术(7860)
(7315)
机构
大学(182049)
学院(177582)
(68189)
经济(66576)
管理(62605)
研究(57897)
理学(52954)
理学院(52346)
管理学(51346)
管理学院(51002)
中国(43259)
(38864)
(37416)
科学(34242)
财经(29653)
(29076)
(28537)
(26659)
(26571)
中心(26064)
研究所(25936)
(25277)
师范(25040)
业大(24220)
北京(23188)
(22920)
财经大学(21954)
经济学(21884)
农业(20614)
(20581)
基金
项目(113330)
科学(89265)
研究(86207)
基金(81196)
(69750)
国家(69128)
科学基金(59544)
社会(54641)
社会科(51742)
社会科学(51725)
(45125)
基金项目(42290)
教育(42268)
(37552)
自然(36836)
自然科(36001)
自然科学(35990)
自然科学基金(35365)
编号(35070)
资助(32805)
成果(32123)
(26665)
课题(25888)
(25835)
重点(25828)
(24758)
(24209)
(22941)
教育部(22791)
创新(22564)
期刊
(78619)
经济(78619)
研究(57478)
中国(41178)
(34102)
学报(29536)
教育(29331)
管理(25199)
科学(24657)
(24518)
大学(23215)
学学(20945)
(17648)
金融(17648)
财经(16779)
农业(15812)
(14440)
技术(14281)
经济研究(12021)
业经(11436)
图书(11241)
问题(10305)
(9387)
财会(9067)
书馆(8378)
图书馆(8378)
理论(8112)
(8104)
(8093)
科技(8007)
共检索到2764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潘留仙  陈文联  
健全的约束机制是现代社会组织治理的需要,也是促进民办高校公益办学、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从我国民办高校运作的现实看,内外监督与约束机制的失效具有普遍性,并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教育的公益性,甚至成为制约我国民办高校健康发展的瓶颈。应以健全董事会制度和监事会制度为着力点,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加强民办高校内部约束;政府应基于教育公益性的理念,加强监管力量,明晰监管方向,健全监管方式,提升政府监管的有效性;积极培育和健全民办教育中介组织,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加强民办高校社会监督,促使其"公益性价值"的回归。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石邦宏  王孙禺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的争论伴随着我国民办高校成长的全过程。我国民办高校因其法律界定与现实界定的不一致、公益性法人性质与合理回报要求权的自相矛盾、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未得到合乎法理的界定等原因,而产生了营利性与非营利的法律冲突,这导致相互"搭便车"的机会主义行为蔓延。沿着我国民办高校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化的实践轨迹,分类界定民办高校法人性质、分类界定政府对民办高校的资助与扶持义务,不仅有助于民办高校的分类调整与规范,而且有助于我国高校类别结构的优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石猛  
民办高校主要是利用非财政性经费投资办学的高等教育机构,营利性是其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部分投资者的个人需求。但投资者把办学剩余主要用于学校发展,而不是个人分配,并且学校自身也在其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较强的公共性,因此,非营利性是对民办高校投资办学行为和办学结果的客观描述,营利性与非营利性这对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在民办高校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颜薇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化,民办教育已经成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由于目前民办高校建校时间短、发展过快等原因,导致内部控制方面存在很多问题,要想完善民办高校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实施办法,就要努力探索适合于民办高校本身的内部治理结构。文章着重对非营利民办高校内部控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阎凤桥  
过去,教育与营利似乎是一对相斥的概念教育属于公立机构,通过政府财政预算获得经费,而营利活动则属于企业行为。在新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下,这种格局开始发生变化,一方面部分大学组织的性质发生了变化,营利性机构渐渐涉足过去公立机构的职能范围;另一方面公立大学不再完全依靠政府拨款,开始向学生收取学费,并且从事一些营利性的活动。《民办教育促进法》在制定过程中,也无法绕开教育与营利性这对矛盾。为了解决《教育法》对教育机构属性的规定与现实情况之间的矛盾,《民办教育促进法》对于教育机构的营利问题进行了模糊处理,“合理回报”就是妥协的结果。目前人们在“教育产业化”认识问题上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在国外虽然没有“教育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秦和  
民办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积极探索营利性与分营利性民办学校的分类管理。"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以下简称"华桥外院")作为全国唯一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探索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办学模式试点"任务的民办高校,立足校情、省情、国情,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民办教育规律,积极学习和借鉴国际经验,围绕如何办好非营利性高水平民办高校进行了较深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立国  鞠光宇  王春雩  
"出资人控制"的模式强化了民办高校的营利性色彩,为民办高校的非公平关联方交易提供了组织条件。非公平关联方交易是民办高校转移利润的重要手段,损害了国家公共利益、学校利益和学生利益。防范非营利性民办高校非公平关联方交易的主要举措有:完善民办高校的财务制度,建立防止非公平交易的程序和制度,强制信息披露,创新办学模式,建立监管体系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费坚  李斯明  魏训鹏  
民办教育分类改革实施以来,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教育风险"日益突出,风险治理成为民办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当前,民办教育风险治理碎片化、低效率现象严重,现有的风险治理方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民办教育风险治理的要求。民办教育的风险形态是一个具有内外生环境、多风险形态的复杂系统,复杂性是民办教育风险构成的根本原因,非营利性民办高等教育风险治理离不开复杂性范式下的协同参与。系统研究非营利性民办高等教育风险形成的复杂性机制,构建风险治理的本体论机制,形成认识和化解风险的协同治理方法论,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重要价值。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秦和  
民办教育新法新政背景下,实施分类管理,非营利性民办高校面临的产权归属、内部治理体制、办学资金等问题亟待解决。以基金会为办学主体的制度改革,可以实现三方面主要功能:完成学校法人的社会化转型和学校产权的公益性转化,保证非营利办学性质;将学校管理权与投资方分割,理顺内部治理架构,提高管理运作效能;培育公众信任,形成吸纳捐赠影响力,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基金会办学是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制度创新的一种探索,实施中也应预估可能的问题,确立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保证其良性运行,以达理想实效。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方芳  
将私立高校按照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两类进行管理,是很多国家发展私立高等教育的普遍做法。各国在私立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实行有差别的管理制度,以及采取差异化的财政扶持和配套政策等方面积累了很多可供我国借鉴的成熟经验。在充分考虑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实际和现实需求的基础上,本文论证了民办高校的分类管理是其获得长足发展的必要前提和重要基础。最后,从明确支持主体、确立支持目标、区分支持对象三方面出发,针对基于分类管理的民办高校提出财政扶持和配套政策的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望国  
民办高等教育组织是典型的市场化的产物,其提供的教育产品的社会性要求民办高校具有公益性,"非营利性"是我国教育类法规的统一要求。而民办高校的资本来源的非政府性,甚至产业性,决定了民办高校资本天生而潜在的逐利性。民办高校存在着资本逐利性与教育公益性的矛盾。政府应对"投资办学"与"捐资办学"、"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教育加以区分并给予法律认定,这是一种切合我国实际的做法,将更有利于我国民办教育的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贾西津  
从理论和各国经验看 ,民办教育应存在营利性与非营利性两种不同的形式 ,在我国目前投资激励为主的情况下更应有营利性民办学校的存在。根据我国国情和我国民办教育的发展特点 ,在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明确民办学校的法律地位 ;严格区分捐资办学与投资办学 ;政府要对民办教育给予政策扶持及财政投入 ;要健全非营利组织的管理体制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欧阳静  陈煜  白思敏  范小芳  
目前,国内缺乏对社会资本举办的非营利性医院生存状况全面、系统的研究。本文通过社会资本举办的非营利性医院和营利性医院的对比研究,分析现阶段社会资本举办的非营利性医院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的方向,为下一阶段医疗卫生机构改革提供政策依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赵水长,史晓川  
医院激励机制的建立是近年来我国医院管理学界广泛研讨的一个热门话题。由于非营利性医院和营利性医院举办的主体不同,服务层次和领域有所差别,非营利性医院与营利性医院相比,非营利性医院要求转换内部经营机制,建立一种有利于整合医院内部资源,使之能够与环境相匹配的内部经营机制,特别是激励机制,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愿望更迫切,难度更大。本文拟借鉴当代国外管理实践,就医院激励机制的建立与完善进行初步探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方建锋  
本文基于调研分析了民办学校实施营利性、非营利性分类管理的时机、理由、适用的教育领域以及推行分类管理后学校的选择、学校资产归属等问题,提出应结合我国民办教育实际,将民办学校划分为营利性民办学校、非营利性不要求合理回报的民办学校、非营利性要求合理回报的民办学校三种,并实施相应的配套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