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30)
- 2023(7259)
- 2022(5389)
- 2021(4835)
- 2020(3973)
- 2019(8589)
- 2018(8959)
- 2017(16733)
- 2016(9244)
- 2015(10877)
- 2014(11107)
- 2013(10598)
- 2012(9703)
- 2011(8671)
- 2010(8775)
- 2009(8284)
- 2008(8610)
- 2007(8270)
- 2006(7557)
- 2005(6770)
- 学科
- 济(37578)
- 经济(37535)
- 管理(27295)
- 业(23120)
- 企(20149)
- 企业(20149)
- 中国(13912)
- 方法(13263)
- 业经(11950)
- 农(11324)
- 学(10435)
- 理论(10237)
- 财(10000)
- 数学(9124)
- 地方(9019)
- 数学方法(8843)
- 和(7634)
- 农业(7563)
- 制(7389)
- 教育(7323)
- 产业(7246)
- 发(6992)
- 信息(6745)
- 务(6589)
- 财务(6544)
- 财务管理(6531)
- 企业财务(6304)
- 银(5920)
- 银行(5905)
- 策(5869)
- 机构
- 大学(140761)
- 学院(138646)
- 管理(48179)
- 研究(47659)
- 济(47355)
- 经济(46049)
- 理学(39393)
- 理学院(38899)
- 管理学(37886)
- 管理学院(37615)
- 中国(36059)
- 京(31380)
- 科学(30855)
- 财(25273)
- 所(24718)
- 江(23606)
- 农(23198)
- 研究所(22169)
- 范(21989)
- 中心(21924)
- 师范(21796)
- 北京(19922)
- 业大(19749)
- 州(19368)
- 财经(19345)
- 农业(18040)
- 经(17317)
- 师范大学(17281)
- 院(16993)
- 技术(16666)
- 基金
- 项目(86246)
- 科学(66315)
- 研究(65343)
- 基金(59438)
- 家(52169)
- 国家(51698)
- 科学基金(43314)
- 社会(39648)
- 社会科(37319)
- 社会科学(37307)
- 省(34474)
- 教育(30189)
- 基金项目(30106)
- 划(28958)
- 编号(28928)
- 自然(26642)
- 成果(26540)
- 自然科(26012)
- 自然科学(26005)
- 自然科学基金(25523)
- 资助(23913)
- 课题(20098)
- 重点(19741)
- 发(18558)
- 项目编号(18554)
- 部(17840)
- 年(16806)
- 创(16654)
- 国家社会(16197)
- 性(16193)
共检索到2252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戴旸 周耀林
非遗档案信息化是近年来文化事业机构关注的重要工作之一。但由于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规划和标准,多头管理、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的情况还较为严重,因此,需要从原则和方法两个层面进行规范。本文作者首先分析了非遗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原则,将其概括为"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维护‘本真’,适当优先"、"慎用技术,确保通用"、"重视效益,保障安全"四个方面。其次,作者从面向公众需求的非遗档案网站建设、面向长期保存的非遗档案数据库的整合两个方面论述了非遗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方法。最后,作者从机制、标准和知识产权三个方面阐述了非遗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 信息化建设 原则方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曾立毅
信息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保护与推广的主要发展趋势。项目管理作为管理学领域一种卓有成效的管理方法,能够较好的促进和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化建设步伐和效益。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架构主要包括项目组织机构建设、项目数据库体系和平台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风险控制和人力资源管理。
关键词:
项目管理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信息化 建设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杨莉
通过对昆曲信息化组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资源数据库建设、信息化人才建设进行调研,得出昆曲信息化建设虽具有面向知识的资源管理、面向知识管理的资源服务体系、完善政策资金保障等经验,但仍存在标准、合作机制和人才滞后等不足。为此,提出构建交流合作机制、完善政策资金保障、健全技术标准保障、培养综合信息化人才等建议,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化建设,从而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信息化建设 昆曲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崔莹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伴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我国文化生态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和生存境况正在遭受现代化的冲击。影像作为视听结合的媒介兼具艺术与传播的双重功能,可以将"非遗"以活态的形式广泛播扬,在"互联网+"时代,借助大数据和云平台传播,依靠融媒体和互联网的技术力量,以期实现非遗保护传承"见人见物见生活",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传播开辟一条"由术及道"的新路径,使之在当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体现留存的价值和意义。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倪晓春 张蓉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建设存在着分散与集中、多元与统一、无形与有形、投入与产出、官方记忆与民间记忆的矛盾,解决上述矛盾的最有效措施是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数字资源库。在明确资源库建设的价值取向和功能定位基础上,从资源收集、资源整理、资源开发和资源传播四大方面进行了策略设计,发挥档案专业化管理和数字技术相融合的优势,解决非物质特性的传承难题。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档案 数字资源库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马晨璠 戴旸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保护和发展,对传承民族文化历史的珍贵记忆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传播上存在着主体众多但职责不明的问题,影响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传播效果。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传播主体的角度来了解非遗档案,有利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传播进行正确、客观的认识,全面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在传播中的能动性。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 传播主体 主体格局
[期刊] 档案学研究
[作者]
肖文建 黎杜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数量与日俱增,如何长久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新课题。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保管存在的问题入手,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长久保存策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科学、长久保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档案保护 长久保存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赵跃 周耀林
文章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信息资源建设主体、建设方法、组织策略、管理策略、传播策略等方面系统梳理了信息视角下我国非遗研究进展,认为未来几年非遗信息学研究框架将愈发清晰,非遗数据资源的开发将成为焦点,非遗信息跨文化传播将受到关注。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宋丽华 李万社 董涛
数字化保护是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主流方向。如何将数字化保护提高到理论研究并付诸实践,是政府部门以及文化职能单位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在分析了目前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网站的基础之上,提出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整合平台的建设策略及模型。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知识集合 数据库 元数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首军
文章通过对我国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现状的延览,提出深入开展全面普查整理、科学认定保护和继承研究创新的基础性工作,继而挖掘、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蕴涵的基本价值,适度开发与努力创新,加强宣传和教育,从而培育弘扬民族精神的文化自觉。
关键词:
非物质 文化遗产 民族精神 文化自觉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建梅 苏喆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较为复杂的法律特征,应从其特点和难点出发,探索一种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行政保护与权利主体民间保护相结合的新思路,充分调动权利主体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在立法上宜采取公法保护和私法保护相结合的模式,在具体方法上应实施登记式版权保护。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振奇 毕宏伟
文章主要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高校的可行性,内容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高校的现状,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高校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等学校 可行性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怀诗 胡文静 张华
数字图书馆技术的发展使保护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新的契机。文章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必要性;应用5S模型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图书馆概念模型;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一些关键技术及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图书馆 5S模型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宋立堂
指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我国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进行统计、梳理、编目和保存,建立科学、完整的数据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基于多年从事国家非物质遗产数据库的建设工作的实践经验,阐述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的历史背景和实际意义;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资料立档库和实物藏品数据立档库为例,介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档案数据库的筹建过程及非物质遗产资料的分类、编码方法和著录、保存原则以及注意事项;最后提出数据库平台建设工作的改进意见。
关键词:
文化遗产 数据库 建设 研究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周亚 许鑫
[目的 /意义]全面梳理近年来国内外非遗数字化的研究进展,为非遗数字化研究与实践发展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过程]分基础研究、技术研究、形态研究三大方面,对非遗数字化研究进展进行全面综述,并讨论现有研究重点与不足,包括以非遗数字化的技术与形态等应用研究为主,对基础理论与方法体系的研究不足;多微观具体层面的研究,少宏观全局层面的研究;研究视角单一化,系统化多视角分析不足;重数字化资源建设保存,轻数字资源的传播和共享;等等。[结果/结论]在梳理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指出需要加强对非遗数字化基本理论与方法、综合影响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化 数字人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