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43)
2023(2605)
2022(2184)
2021(2088)
2020(1958)
2019(4314)
2018(4361)
2017(9284)
2016(4937)
2015(5014)
2014(5141)
2013(5009)
2012(4702)
2011(4438)
2010(4658)
2009(4616)
2008(4726)
2007(4547)
2006(3922)
2005(3766)
作者
(13322)
(10850)
(10789)
(10334)
(7096)
(5257)
(5067)
(4363)
(4146)
(4008)
(3816)
(3755)
(3570)
(3508)
(3506)
(3477)
(3257)
(3256)
(3147)
(3043)
(2720)
(2660)
(2614)
(2560)
(2544)
(2518)
(2407)
(2222)
(2126)
(2077)
学科
(18504)
经济(18478)
(15857)
管理(13511)
(11685)
企业(11685)
(10754)
保险(10663)
方法(9213)
数学(7809)
数学方法(7717)
中国(7662)
(6909)
(6863)
银行(6862)
(6483)
(6448)
(5641)
金融(5640)
理论(4710)
(4585)
各种(4380)
类型(4311)
种类(4284)
各种类型(4279)
(4253)
财务(4243)
财务管理(4229)
企业财务(4061)
保险业(3775)
机构
大学(72823)
学院(70791)
(29719)
经济(29053)
管理(26362)
理学(21291)
理学院(21095)
中国(21078)
研究(20959)
管理学(20703)
管理学院(20571)
(18762)
(14900)
财经(14354)
(12925)
科学(11175)
(11167)
财经大学(10722)
中心(10284)
(10236)
经济学(9882)
北京(9723)
(9411)
(9410)
师范(9355)
金融(9282)
(9273)
研究所(8951)
经济学院(8842)
(8289)
基金
项目(38899)
科学(30873)
研究(29975)
基金(29138)
(24173)
国家(23928)
科学基金(20867)
社会(19976)
社会科(18822)
社会科学(18816)
基金项目(14430)
(13983)
教育(13905)
资助(12988)
自然(12588)
编号(12321)
自然科(12309)
自然科学(12307)
自然科学基金(12114)
(12042)
成果(11247)
(9188)
(8688)
课题(8469)
重点(8445)
教育部(8370)
国家社会(8228)
人文(8061)
(7808)
项目编号(7767)
期刊
(34098)
经济(34098)
研究(27550)
(15594)
(14537)
金融(14537)
中国(14053)
学报(9858)
管理(9425)
科学(8707)
财经(8680)
大学(7969)
教育(7829)
(7488)
学学(7404)
(7261)
技术(5456)
经济研究(5133)
问题(4529)
理论(4415)
保险(4340)
(4340)
农业(4283)
业经(4224)
实践(3994)
(3994)
(3711)
技术经济(3601)
统计(3546)
图书(3539)
共检索到1153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夏才生  
保险需求是指一定时期内 ,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组织及个人有支付能力和保险利益的保险需求量。它是社会保险产品消费水平的基础 ,也是保险业赖以发展的前提 ,因此 ,科学地研究保险需求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影响非寿险保险需求的主要因素包括 :风险意识、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民收入水平、科技因素、保险价格即费率水平、法律环境、经济体制、保险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强制保险因素。我国非寿险保险需求现状和特点是总体需求水平较高 ,而非寿险增长明显趋缓 ;保险需求结构存在差异 ,未来将向责任风险转移的需求发展 ;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保险业发展水平差距明显 ,说明保险需求潜力大 ;从长远看 ,我国保险需求更为广阔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方春银  
一、非寿险直接业务的定价目标所谓定价就是给商品确定价格,保险业界一般将保险商品的价格称为费率。直接保险业务的定价目标是,在解决商业目标和管理需要这一对矛盾的同时,将保费同风险性结合起来。例如,在市场疲软时,保持市场份额这一商业目标会导致价格的非足量性...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马仑  
美国非寿险精算的起源○马仑编译我国《保险法》第119条规定:“经营人身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必须聘用经金融监督管理部门认可的精算专业人员,建立精算报告制度”。这条规定从法律上为保险业务活动的数量分析赋予了一个专门的名词——“精算”。精算起源于寿险的保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陆秋君  
本文利用1980~2006年中国非寿险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年度数据,运用协整分析技术和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因果关系分析方法,分析非寿险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非寿险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有明显的协整关系;非寿险需求与经济增长不存在短期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在长期经济增长构成了非寿险需求的Granger原因,但非寿险需求没有成为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需要充分重视非寿险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有机联系,在继续研究如何维持经济又好又快增长的同时,着手解决非寿险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以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夏益国  
运用1985-2005年的相关数据,考察了经济增长、消费者的保险意识、风险水平、保险价格和保险市场供给因素对非寿险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消费者的保险意识、风险水平对非寿险需求有显著的影响;而非寿险价格和非寿险市场的供给因素对非寿险需求的影响并不显著。对上述结果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吴志军  
保险公司的主营业务特性不同,其盈利模式和所面对的风险状况也就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进而也决定着保险监管和风险管理措施的差异性。本文首先从保险公司经营业务的重新认识开始,明确了非寿险投资型产品的业务性质,进而通过比较传统产险业务和非寿险投资型产品的盈利模式和风险,指出非寿险投资型产品的"双重业务"性质所决定的"双重风险",并针对性的提出了非寿险投资型产品的监管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吴志军  
保险公司的主营业务特性不同,其盈利模式和所面对的风险状况也就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进而也决定着保险监管和风险管理措施的差异性。本文首先从保险公司经营业务的重新认识开始,明确了非寿险投资型产品的业务性质,进而通过比较传统产险业务和非寿险投资型产品的盈利模式和风险,指出非寿险投资型产品的"双重业务"性质所决定的"双重风险",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非寿险投资型产品的监管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吴民许  杨奕  
目前银保合作中特别是农村金融中存在的非寿险保单"质押"并不是物权法上的权利质押,也不属于传统保险实务中的保单质押,而是一种附条件的保险金请求权转让。这一担保方式为增强借款人的信用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也存在着法律本质认识不清、程序不规范、担保程度有限、损害保险保障功能等问题。通过明确法律定位、完善操作程序、加强银保合作等途径,可以较好地发挥保险金请求权转让担保应有的效用,实现金融机构与借款人的共赢。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如海  张宏坤  
战略性资产配置是指确定最能满足投资者风险/回报率目标的资产比例分配的过程。非寿险公司的战略性资产配置必须与非寿险资金特性相匹配,实施资产负债管理,体现其风险收益偏好。国际非寿险公司的战略资产配置结构表现出鲜明特色,积累了丰富经验。国内非寿险公司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同时,还应注意国内宏观环境带来的特殊制约。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钟春平  陈静  孙焕民  
中国的保险发展水平较低,老龄化等因素将导致寿险需求可能增加。基于寿险需求的理论模型,本文结合中国的实际,提炼出影响寿险需求的可能影响因素,并分析保险需求较低的原因。通过构筑省际层面的面板数据,对影响中国寿险需求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总人口负担比与寿险需求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城市化水平及教育水平均促进了对寿险产品的需求;人均GDP、人均储蓄则没有显著影响。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中美寿险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杨延昌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即 ,这对在新世纪谋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民族寿险业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有效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资源 ,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充分发挥民族寿险业的后发优势 ,继续占据主导地位 ,是我们必须加紧研究和着力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我国加入 WTO后民族寿险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入手 ,分析建立地方性中外合资寿险公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提出了建立中外合资寿险公司的基本方式和具体步骤 ,并对合资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 ,探索了寿险业在多元化竞争格局下可持续发展的合资战略。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琳  
论寿险保单分红○张琳寿险保单大都为长期合同,在较长的保险期限内,计算保费时使用的预定死亡率、利率和营业费率与实绩都会有一定差异,因为寿险公司在预定这些费率时必须充分考虑到社会上存在的各种因素有可能影响实际经营的结果,这就必须在预定的三项费率中留有相当...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江先学  赵宇龙  
我国加入WTO后,保险业的进一步开放,势必将其置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境地。加强保险业的内部审计,已成为保证其稳健、合规地经营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本栏特约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业内人士,谈谈防范保险业经营风险之道。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颂平  张伟  
由于保险公司经营中小企业非寿险产品的业绩不够理想,保险公司普遍缺乏供给意愿,并导致中小企业非寿险产品市场存在巨大的供给缺口。尽管中小企业非寿险产品在销售数量达到一个较大规模后,可以降低单位成本进而有望实现规模效应,但是中小企业非寿险产品供给的社会收益得不到补偿,因此供给不足是保险公司作为经济人的理性选择的必然结果。为此,在政府给予保险公司的社会效应补偿的同时,要实现保险公司的非寿险产品的供给效率,保险公司还应当从产品创新、渠道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着手解决当前中小企业非寿险产品供给中存在的问题。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良温  
对中国人寿保险市场的潜力大与否 ,不少人用市场主体的数量 ,保险费占居民储蓄余额的比例、占GDP的比例 ,以及我国 13亿人口的现实 ,说明我国人寿保险市场的潜力巨大。但是 ,将这些现实与外国国情与中国国情相联系 ,通过理性的分析 ,可以看出我国人寿保险市场并没有那么大潜力 ,只能说我国人寿保险是个朝阳事业 ,是个成长型的事业 ,发展前景乐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