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48)
2023(5233)
2022(4547)
2021(4175)
2020(3942)
2019(9011)
2018(8972)
2017(17944)
2016(9720)
2015(10537)
2014(10576)
2013(10338)
2012(9458)
2011(8483)
2010(8923)
2009(8656)
2008(8755)
2007(8030)
2006(6959)
2005(6450)
作者
(27054)
(22492)
(22253)
(21190)
(14392)
(10724)
(10430)
(8533)
(8524)
(8088)
(7632)
(7568)
(7248)
(7124)
(7100)
(6945)
(6603)
(6530)
(6480)
(6250)
(5781)
(5351)
(5349)
(5230)
(5213)
(5099)
(4946)
(4624)
(4491)
(4344)
学科
(41550)
经济(41509)
(33374)
管理(31727)
(26811)
企业(26811)
方法(24378)
数学(22037)
数学方法(21661)
(13572)
(11425)
(11339)
银行(11339)
(11335)
(10989)
保险(10898)
(10771)
中国(10649)
(10035)
金融(10034)
(9983)
财务(9959)
财务管理(9932)
企业财务(9605)
(9356)
贸易(9352)
(9183)
理论(7672)
业经(7206)
(6923)
机构
大学(141213)
学院(139617)
(59720)
经济(58588)
管理(56342)
理学(47902)
理学院(47482)
管理学(46407)
管理学院(46156)
研究(40648)
中国(37256)
(32627)
(28336)
财经(25661)
(23303)
科学(22922)
(20430)
(20288)
中心(19946)
财经大学(19332)
(18979)
经济学(18547)
北京(18150)
业大(18050)
研究所(17962)
(16961)
经济学院(16700)
商学(15996)
商学院(15870)
(15757)
基金
项目(87075)
科学(69481)
基金(65944)
研究(62249)
(56486)
国家(56050)
科学基金(49278)
社会(40808)
社会科(38836)
社会科学(38823)
基金项目(33857)
自然(32980)
(32584)
自然科(32339)
自然科学(32336)
自然科学基金(31778)
教育(29483)
资助(29353)
(27632)
编号(24224)
(20368)
成果(19919)
重点(19236)
教育部(18082)
人文(17618)
(17472)
科研(17095)
国家社会(16765)
大学(16696)
课题(16404)
期刊
(62336)
经济(62336)
研究(44948)
(26671)
中国(23763)
(21458)
金融(21458)
管理(20964)
学报(20128)
科学(17945)
(16729)
大学(16089)
学学(15344)
财经(14058)
技术(11888)
(11785)
农业(11143)
教育(10765)
经济研究(10176)
统计(9514)
业经(8732)
问题(8611)
(8319)
(8189)
技术经济(7966)
国际(7774)
决策(7724)
理论(7635)
财会(7025)
实践(6961)
共检索到2119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吴志军  
保险公司的主营业务特性不同,其盈利模式和所面对的风险状况也就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进而也决定着保险监管和风险管理措施的差异性。本文首先从保险公司经营业务的重新认识开始,明确了非寿险投资型产品的业务性质,进而通过比较传统产险业务和非寿险投资型产品的盈利模式和风险,指出非寿险投资型产品的"双重业务"性质所决定的"双重风险",并针对性的提出了非寿险投资型产品的监管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吴志军  
保险公司的主营业务特性不同,其盈利模式和所面对的风险状况也就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进而也决定着保险监管和风险管理措施的差异性。本文首先从保险公司经营业务的重新认识开始,明确了非寿险投资型产品的业务性质,进而通过比较传统产险业务和非寿险投资型产品的盈利模式和风险,指出非寿险投资型产品的"双重业务"性质所决定的"双重风险",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非寿险投资型产品的监管建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唐汇龙  许闲  覃展辉  
按照国际惯例,寿险公司监管的核心是偿付能力监管,而偿付能力监管体系中的重点则是确定资产投资风险的风险值。构建对资产投资风险运用参数进行测算的模型,以确定偿付能力额度中资产投资风险的大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秦岩  白坤  
市场化是金融改革的方向,其形式是解除行政性管制,但真正的困难并不在于解除管制本身,而是在于能否建立科学的定价机制和有效规范定价行为的监管机制车险是与公众利益最为密切、单险种市场占比最高的非寿险产品,其费率市场化一直是我国非寿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雷鸣  苗吉宁  叶五一  
本文以寿险公司为样本,采用我国2005年12月31日之前成立的33家寿险公司2006~2013年的年度数据,将寿险公司的风险分为承保风险和投资风险,运用联立的动态面板门限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监管压力与寿险公司风险承担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监管压力对不同偿付能力的寿险公司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程度,以此来研究偿付能力监管的效力。实证结果显示,监管压力对寿险公司的风险承担行为存在门限效应,监管压力对不同偿付能力的寿险公司的影响程度不同。监管压力对偿付能力充足率低的寿险公司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不够显著,即不会使偿付能力不足的寿险公司显著降低自身的风险。这意味着偿付能力监管效力较低,不足以对偿付能力不足...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初立苹  倪红霞  朱文革  李向阳  
本文以2010年~2019年我国74家寿险公司为研究样本,从广度和深度两个维度对监管宽容予以界定,继而探究监管宽容对寿险公司风险承担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无论广度还是深度,寿险公司确实被给予了监管宽容,同时logit模型和补对数-对数模型均证实监管宽容不是稀有事件,也不存在稀有事件偏差,而且边际效应测度表明,偿二代后被给予监管宽容的概率增加了11.3%~12.8%;监管越宽容,寿险公司的经营风险和承保风险就越大,而投资风险则越小,特别是对于处于监管边界的寿险公司;相对广度,监管宽容深度主要是通过非效率投资这一路径对寿险公司风险承担产生显著影响。最后,本文提出应对纯保障属性低、业务集中度高、举债比例高、第一股东持股比例低等画像特征的寿险公司给予监管宽容,实施差异化监管的同时集中精力守住包括寿险公司在内的金融机构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解百臣  吴育华  
通过构建监管机构、寿险经营机构及其负责人参与的博弈模型,求解均衡状态下寿险经营机构及其负责人进行违规操作,保监会进行监督检查的均衡概率,提出了未来寿险投资监管思路调整的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徐高林   李荣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佟保英  
分类监管是适应寿险市场变化的内在要求,提高监管效率的有效途径,保险监管与国际接轨的迫切需要。目前对寿险分支机构推行分类监管的条件已基本成熟,非现场监管的推进为分类监管奠定了制度基础,统计和信息化建设为分类监管提供了技术支持。对寿险分支机构进行分类监管,应以《寿险公司非现场监管规程》和《寿险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办法》为依据,通过构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综合非现场检查、现场检查、信访投诉等监管信息,科学分析保险公司的风险状况。将寿险分支机构划分不同风险类别,并实施差异化、有针对性的监管,从而达到对监管对象扶优限劣、优化配置监管资源、提高监管效率的目的。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陈滔  
提高和改善寿险公司偿付能力是我国寿险业面临的核心问题 ,加强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当前我国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存在相关法规和制度不健全 ,精算基础薄弱 ,监管力量不够 ,监管技术落后等问题。加强我国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的措施和方法是 :提高法定偿付能力标准的科学性 ,增加资本充足要求 ;加快精算制度建设和中国精算师的培养 ;建立完善的财务报告制度和科学详细的报表体系 ;建立并完善寿险公司的信用评级制度 ;尽快实现保险监管数据的电子化 ;重视寿险公司资产与负债的匹配 ;加强对外资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的监管 ;加强保险保证金和保险保障基金的制度建设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宪章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国寿险业近年来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但由于经济发展速度较快 ,利率波动较大 ,对寿险产品的设计开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导致了利差风险的存在。对我国寿险市场存在的利差风险 ,解决的途径是 :加快产品转型 ,以规避利差风险 ;拓展寿险资金运用渠道 ,加强资产负债的匹配管理 ;实行弹性预定利率 ,建立市场自动调节机制 ;建立行业自律机制 ;实行财务再保险 ;加强管理 ,提高自身管理水平。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吴志军  
近来随着我国股市的低迷,经营非寿险投资型产品的保险公司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本文试图从非寿险投资型产品的发展分析入手,进一步认识非寿险投资型产品的发展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非寿险投资型产品自主发展的策略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丽珍  
本文基于单期期权定价理论模型,构建关于资本、承保风险和投资风险调整的联立方程,并利用2009—2013年我国寿险公司的面板数据,研究监管门限效应的存在性,以及不同监管压力下资本调整和风险承担行为的异质性特征。本文突破了以往以监管标准值为行动门槛的研究模式,首次将考虑内生性的门限回归模型应用于我国寿险公司的研究中。研究结果表明,寿险公司的投资风险调整行为不存在门限效应,资本和承保风险调整行为存在不同于监管标准值的行动门槛168.3%和534.0%。通过比较各监管压力区间的回归结果发现,监管高压区的公司既没有过度承担风险的行为,也没有及时增加资本或者减少风险的行为;监管中压区的公司能够受到监管压力...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璐  
我国人寿险公司非现场监管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主观赋权,而主观赋权一方面会导致对某个或某些因素过高或过低地估计,使评价结果不能如实反映寿险公司的真实状况,另一方面会诱使寿险公司粉饰或追求权重较高的指标。本文将因子分析法应用于寿险公司非现场监管,以2007年在我国境内开展业务的34家寿险公司作为样本,选择17个指标构建截面数据,对样本公司的风险水平和经营绩效进行评价,很好地解决了主观赋权带来的问题。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吴杰  粟芳  
偿付能力监管是目前保险监管的核心,制定合理的最低资本监管标准是当前监管的重中之重,也是"偿二代"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以2006~2012年间的中国财险公司为样本数据,在全面考虑并进行了初步处理之后,基于比率法模型,利用拟合分布法和非参数Bootstrap法测算不同破产概率下的风险因子。并按照欧、美监管模型中的破产概率为标准计算了相同破产概率下的风险因子,从而有效地比较分析了我国现行最低资本监管标准与欧美监管的严苛程度。此外,还综合考虑监管措施,分析了监管措施与最低资本监管综合影响之后的严苛程度。经过综合分析发现,我国现行最低资本的监管要求比欧盟Solvency 0/I宽松,但是比美国RBC...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