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92)
2023(8136)
2022(6637)
2021(5728)
2020(4741)
2019(10178)
2018(9563)
2017(18626)
2016(9479)
2015(10605)
2014(10532)
2013(10622)
2012(10152)
2011(9588)
2010(10198)
2009(10121)
2008(8896)
2007(8263)
2006(7816)
2005(7491)
作者
(28289)
(23415)
(23356)
(22352)
(15026)
(11095)
(10677)
(9145)
(8819)
(8338)
(8313)
(7858)
(7668)
(7622)
(7395)
(7273)
(6869)
(6782)
(6719)
(6238)
(6118)
(5597)
(5578)
(5507)
(5415)
(5408)
(5079)
(4712)
(4698)
(4655)
学科
(67367)
经济(67329)
管理(27149)
(25989)
金融(25987)
(23490)
(22564)
银行(22559)
(22015)
中国(21526)
地方(21459)
(19242)
企业(19242)
方法(17878)
数学(15516)
数学方法(15445)
地方经济(13865)
业经(13046)
(12678)
(11947)
(11810)
(11094)
中国金融(11066)
(9104)
环境(8720)
农业(8436)
理论(8228)
产业(7958)
经济学(7838)
(7550)
机构
学院(150321)
大学(150142)
(76101)
经济(74688)
研究(55668)
管理(50386)
中国(48922)
理学(41652)
理学院(41115)
管理学(40584)
管理学院(40285)
(34972)
(30695)
科学(29865)
(28032)
财经(27678)
经济学(26585)
中心(26000)
研究所(24895)
(24823)
经济学院(23587)
(23205)
(20618)
师范(20511)
财经大学(20291)
北京(19923)
(19416)
(19376)
(19137)
金融(18822)
基金
项目(88557)
科学(70269)
研究(68586)
基金(64385)
(54462)
国家(53991)
社会(47332)
科学基金(46173)
社会科(45114)
社会科学(45103)
(34323)
基金项目(32902)
教育(29626)
(28089)
编号(26691)
资助(26073)
自然(25198)
自然科(24534)
自然科学(24531)
自然科学基金(24086)
成果(22886)
(22120)
重点(20609)
国家社会(20567)
(19512)
课题(19337)
发展(19103)
(18833)
(18204)
(17974)
期刊
(94850)
经济(94850)
研究(55196)
(31735)
金融(31735)
中国(29210)
(26922)
管理(20218)
学报(19506)
科学(18499)
(16816)
财经(16535)
经济研究(16249)
大学(15300)
学学(14556)
(14418)
教育(12923)
技术(12498)
业经(12149)
问题(12003)
农业(10204)
(9305)
技术经济(9126)
国际(8882)
世界(8151)
统计(7806)
理论(7664)
经济问题(7645)
商业(7117)
改革(7101)
共检索到2499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任兰英  
非公经济进入金融领域的政策,不仅是国家给予非公经济主体一个与“国有”金融机构公平竞争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它对于调整我国金融组织结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破除金融行业垄断、有效治理非法金融活动以及完善我国金融法律制度等有着重要的法律意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永红  
最高法院对涉及非公经济主体刑事冤错案件的再审纠正,为政策在司法裁判中发挥非正式法源对法律规则缺陷的填补功能,对规则选择、解释和适用发挥指引功能,对符合形式要件但无实质危害的行为予以出罪的法源功能,提供了具有法学方法论意义的范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吴小钢  李义超  
非公经济企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随着生存空间环境的变迁,这类企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融资困境。本文就非公经济企业融资困境的成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政府职能、金融机构、企业自身三个方面,提出了营造良好融资环境、强化金融机构管理、转变企业融资理念的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1999年3月29日出版的《望》周刊第13期,发表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田纪云的文章:《正确认识和对待个体私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文章指出,到1998年,我国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已达7800余万人,注册资金1.1万多亿元,总产值超过11800多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施仲军  
当前昆明非公经济企业的总体状况是 ,一方面发展势头强劲、潜力巨大 ,另一方面制约非公经济发展的因素也不少 ,尤其是懂经济、会管理、敢决策的专门经济人才稀缺。昆明非公经济企业的发展已经对专门经济人才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依赖和期盼。本文就如何加强昆明非公经济企业人才系统的建设 ,引进、培养、科学管理、使用和储备人才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小红  赵华伟  
"非公经济新36条"进一步拓宽了民间投资范围,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重组联合和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推动民营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鼓励民营资本参与中小金融机构。该政策为非公经济、民间投资的发展提供了政策空间,但要发挥这一政策的积极作用,关键在于落实。其落实面临行政环境、市场准入、投融资体制、社会服务体系等方面的障碍。推进落实"非公经济新36条",需要制定实施细则、建立长效机制、放宽市场准入、加速金融创新、完善服务体系。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姚苏烽  
1998年10月1日,外经贸部以1998年第1号部令的形式发布了《关于赋予私营生产企业和科研院所自营进出口权的暂行规定》。这是外经贸部就非公有制经济进入对外贸易领域首次制订单项法规,1999年1月1日,第1号部令正式开始实施。1月4日,外经贸部批准20家私营生产企业首批获得自营进出口权;2月5日,第二批41家私营生产企业获得了自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吕涛  
我国非公经济形式多样,构成复杂。现阶段,大多数非公经济研究者的着眼点趋于宏观,即使有一些个案研究,也多局限于“龙头企业”等社会关注较多的实体。其实,如果说宏观审视反映出发展水平,利于政策制定,那么微观考察则能反映出潜在问题,有利于政策调整。发展“非公经济”应该认认真真地分析各类非公经济实体,实实在在帮助每一个合法守法的市场主体,这也就是从微观角度研究非公经济的必要所在。本文以云南昆明某汽车配件市场为背景,以某私营商户为典型对象,进行了较为深入地考察研究,发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微观层面现状,为此而进行的思考对于全面认识我国非公经济或有裨益。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红军  唐雪芳  
非公经济是相对于公有制经济而言的一个宽泛的概念,其范围主要是指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个体经济是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经济,其基本特征是以经营者本人或者家庭成员劳动为主,由个人支配其劳动所得的一种经济形式。私营经济是在个体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经济形式。它的基本特征是生产资料私人所有、雇工为主,并占有剩余价值。非公经济的发展使得市场主体多元化,形成多元竞争格局,有利于节约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薛继亮  杜凤莲  
本文利用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测度了非公经济的马尔萨斯指数、边际技术替代率、产出对劳动就业的吸纳弹性系数和资本对劳动力的吸纳弹性系数等指标,结果发现:我国非公经济发展有动力以劳动来替代资本,已经成为促进我国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非公经济的就业速度明显快于公有制经济吸纳就业的速度和能力。保证非公经济源源不断地提供大量就业机会,还需要宽松活跃的政策环境和充分优化的发展环境。
[期刊] 改革  [作者] 胡江华  张宗成  
考察非公经济投资的省际、四大地带间的差距表明:非公经济固定投资在地区之间的绝对差额逐年扩大,四大地带之间绝对数额差距在扩大,但在全国的占比差距在缩小。将非公经济固定投资的地区年实际增长率进行比较,表明增长率有收敛的趋势。主要原因有:非公经济发展的发动在地区间有先后之别,非正式制度制度的创新和扩散受到空间距离和交易频率的影响,使地区非公投资绝对差异扩大;体制的改革促进了地区间非公经济政策趋同,致使非公经济投资增长率差距减少。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杏梅  
非公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非公经济在改革开放浪潮中成长壮大,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贵港市对非公经济发展作了积极探索,也取了一些成效,但非公经济运行质量不高、新旧动能转换慢、企业成本居高不下、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突出。要促进非公经济高质量发展,应以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宣传引导、加强技术创新为重点,整合各方资源要素实现非公经济效益最大化。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马艳  冯璐  宋欣洋  
我国非公经济对共同富裕影响作用既关系到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目标取向,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推动共同富裕得到实质性进展的内在要求。基于马克思主义观点,构建我国非公经济与共同富裕关系的三重逻辑,得出我国非公经济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在于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环境为前提条件,以非公经济内生社会主义因素为内在机理,以员工持股等形式的企业制度创新为作用路径。我国非公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政府宏观调控的规范和引导下,其内生的社会主义因素得以凝结和展现,进而对共同富裕起到推动作用。因此,解析三重逻辑下我国非公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作用,既有利于在新发展阶段更好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经济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沈尤佳  
关于地方政府对非公经济的政策态度,国内学术界存在不同的观点:一类观点认为政策对非公经济存在所有制歧视;另一类观点认为包括跨国资本与民间资本在内的非公经济拥有游说地方政府制定和执行对其有利的政策的能力。作者通过经验材料和统计数据研究地方政府对非公经济的财政政策、土地政策与产业政策,评估非公经济的政策环境及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