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03)
2023(4325)
2022(3597)
2021(3907)
2020(3114)
2019(7122)
2018(7305)
2017(11262)
2016(7958)
2015(9483)
2014(9860)
2013(8441)
2012(8154)
2011(7704)
2010(8272)
2009(7446)
2008(7662)
2007(7442)
2006(6815)
2005(6459)
作者
(20067)
(16801)
(16516)
(16011)
(10598)
(8192)
(7827)
(6693)
(6433)
(6375)
(5833)
(5591)
(5438)
(5423)
(5310)
(5232)
(5140)
(5027)
(4913)
(4900)
(4730)
(4198)
(4154)
(4021)
(3944)
(3842)
(3818)
(3681)
(3584)
(3379)
学科
教育(22818)
(17662)
经济(17630)
管理(15722)
中国(14002)
(11458)
理论(11255)
(10306)
企业(10306)
教学(9557)
(9096)
方法(6266)
政治(5817)
思想(5385)
(5321)
研究(4995)
学校(4903)
思想政治(4783)
政治教育(4783)
治教(4783)
学法(4763)
教学法(4763)
(4761)
德育(4746)
(4728)
(4607)
发展(4271)
高等(4265)
数学(4241)
(4143)
机构
大学(114518)
学院(102841)
研究(39742)
教育(34203)
(29328)
师范(29203)
(27287)
(27069)
管理(26102)
经济(25925)
师范大学(24061)
科学(23804)
中国(22813)
理学(21112)
理学院(20599)
(20241)
管理学(19652)
管理学院(19414)
(19332)
北京(18815)
研究所(18049)
技术(16370)
中心(16364)
(16181)
职业(15637)
(15349)
(13845)
教育学(13015)
(12865)
财经(12241)
基金
项目(54866)
研究(50530)
科学(43366)
教育(34785)
基金(33358)
(27255)
社会(27125)
国家(26743)
成果(26348)
社会科(24973)
社会科学(24963)
编号(24731)
(23040)
(22102)
课题(22016)
科学基金(21333)
(19491)
基金项目(15719)
规划(15424)
项目编号(15123)
(14377)
(14285)
重点(14198)
研究成果(14178)
资助(14103)
大学(14079)
(13975)
教育部(13171)
(12968)
(12955)
期刊
教育(62448)
研究(48496)
(37542)
经济(37542)
中国(37345)
学报(18209)
大学(16243)
(14323)
职业(14040)
科学(13738)
技术(13522)
(12202)
学学(11920)
管理(10451)
图书(9628)
高等(8942)
技术教育(8532)
职业技术(8532)
职业技术教育(8532)
农业(8319)
财经(8185)
(7940)
论坛(7940)
高等教育(7759)
书馆(7393)
图书馆(7393)
(7241)
成人(7023)
成人教育(7023)
(6426)
共检索到1861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程新桂  
隐性教育作为一种非正面的、非直接的、非强制性的教育手法,具有显性教育所不具备的互补、育人、示范、导向等作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想搞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实现隐性教育与高校在物质、精神等方面的结合,通过加强校园建设、教职工自身建设、把握好网络阵地和打造优质社团等途径,充分发挥隐性教育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凤梅  王弘  陈静  
针对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的研究多囿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与氛围,带有明显的显性思维痕迹与意识。应以"大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拓展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同辈群体的影响、校史文化的熏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禹  孙宝成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教育方式的间接性、教育过程的愉悦性、教育内容的渗透性、教育目的的潜隐性、教育效果的持久性等特征。针对现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运行机制不当、教育途径缺乏灵活性、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不稳定因素、网络思想教育的复杂性等种种问题,从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和形式、增强高校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认知度、发挥教育者自身的榜样作用、充分挖掘网络教育阵地作用四方面出发,创新大学生隐形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曼  
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指那些不直接暴露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体系,通过丰富多样的、尤其是隐蔽的教育载体,对教育对象施加多种影响,引导他们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的健康发展。高校出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发展的需要、落实高校教育"以人为本"理念的需要,应在高校中通过寓教于管理、寓教于示范、寓教于文化、寓教于师生关系、寓教于网络平台等路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应用隐性教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华  
由于社会不断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经济条件、学科专业和政治背景等差异,大学生内部出现了群体分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客观分析这些群体差异,针对不同类型的大学生群体,实施有效的引导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旭萍  
隐性教育,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新的领域和方法。文章从分析思想政治隐性教育的特点入手,探讨高校注重思想政治隐性教育的必要性,开发利用大学生思想政治隐性教育资源,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文昌  
大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二者结合具有重要意义,但二者结合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问题,首先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党建工作联系和结合的意识,其次要从多方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力度。要实现大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必须坚持大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体化,具体包括指导思想、组织设置、队伍建设和实际工作的一体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贺  
生命教育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然选择,因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不但是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且也包含着对人的生命进行终极关怀,提升生命境界、提高生命质量的历史使命。从本质上来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育人与生命关怀相互依托、相互依赖、相互支撑和相互促进的一个联合体,是人实现自身生命意义与超越性的基本依凭和价值向度。因此,在我国当代大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青山  
本文在分析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内涵及其特征基础上,定义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并从实践逻辑关系层面,探讨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要素,认为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要素涵括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内容、教育载体四个。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杜宇佳  黄冬霞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已不能完全满足需要,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利用网络加强大学生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加强的途径在于利用校园网络,搭建学习教育平台;利用网络热点事件,引导学生思考;利用qq、微博、微信等载体,传播正面信息;提高大学生对网络隐性教育的自主认识。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郭鹏婕  杨彦华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以学生为活动的主体。在高校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诉求,是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贯穿于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是各个环节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大学生在获得感的形成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深刻理解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内涵,对于关注并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平  贾作璋  
当代大学生就业力的培养,离不开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是,目前有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发展不匹配。因此,有必要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应对措施,抓好落实,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方面指明发展的方向。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康丽滢  张旭东  
"声音之道与政通"与"红歌"有着相通的文化传承、道德教化功能,对大学生开展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使之形成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既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也是社会的责任。文章即是从"声音之道与政通"与"红歌"的联系角度来探析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的新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陆志伟  
近年来,以微信、微博等为代表的"微媒体"引领人们进入了"微媒体"时代,让大学生的思想呈现出了新的特征。具有时空拓展性、时效提升性、形式新颖性、内容多样性的"微媒体"冲击了传统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微媒体"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机遇。因此,大学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基于当前大学生思想呈现出来的新特征,利用"微媒体"带来的新机遇,积极探索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昌永  张建强  
文章认为,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中,应坚持"一个教育理念",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方向;做好"两种人",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开展"三项活动",引导学生成人成才;着重"四个强化",做好常规管理工作;坚持"五个原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做到"六个一",努力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等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