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81)
- 2023(10816)
- 2022(9092)
- 2021(8645)
- 2020(6999)
- 2019(15972)
- 2018(15716)
- 2017(28563)
- 2016(16524)
- 2015(18487)
- 2014(18727)
- 2013(17280)
- 2012(16245)
- 2011(14700)
- 2010(15813)
- 2009(15002)
- 2008(14627)
- 2007(13460)
- 2006(12370)
- 2005(11584)
- 学科
- 济(51898)
- 经济(51803)
- 管理(49063)
- 业(44318)
- 企(37515)
- 企业(37515)
- 中国(22898)
- 教育(21082)
- 财(19841)
- 方法(18012)
- 制(17594)
- 农(17012)
- 数学(14059)
- 数学方法(13758)
- 学(13212)
- 业经(13195)
- 理论(13180)
- 审计(12228)
- 策(11821)
- 体(11544)
- 银(11170)
- 银行(11161)
- 务(10931)
- 财务(10892)
- 财务管理(10819)
- 融(10729)
- 金融(10726)
- 行(10720)
- 技术(10576)
- 贸(10542)
- 机构
- 大学(230559)
- 学院(225778)
- 济(88108)
- 经济(85870)
- 研究(80095)
- 管理(79555)
- 理学(66680)
- 理学院(65832)
- 管理学(64757)
- 管理学院(64272)
- 中国(57821)
- 京(50533)
- 财(49782)
- 科学(43583)
- 所(39619)
- 范(39194)
- 师范(38995)
- 江(38509)
- 财经(37196)
- 中心(35590)
- 教育(34930)
- 研究所(34645)
- 经(33539)
- 北京(32552)
- 师范大学(31649)
- 州(29572)
- 农(29141)
- 院(28751)
- 财经大学(27254)
- 经济学(27044)
- 基金
- 项目(136314)
- 研究(111415)
- 科学(109608)
- 基金(96566)
- 家(82258)
- 国家(81037)
- 社会(69834)
- 科学基金(69072)
- 社会科(65852)
- 社会科学(65834)
- 教育(58402)
- 省(53202)
- 基金项目(48795)
- 编号(47881)
- 划(46389)
- 成果(44549)
- 自然(40751)
- 自然科(39707)
- 自然科学(39697)
- 资助(39261)
- 自然科学基金(38996)
- 课题(36943)
- 部(32900)
- 制(32102)
- 重点(32031)
- 性(31200)
- 年(30602)
- 发(29830)
- 教育部(29522)
- 项目编号(29421)
共检索到3763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吴开俊 廖康礼
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是涉及数亿流动人口、上亿迁移家庭、数千万学龄儿童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工程,目前该政策正处于落实的关键“最后一公里”阶段,需要一套贯穿于政策全程的治理工具对其进行跟踪监督和评价。国家审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下的基础制度安排,将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落实情况纳入国家审计具备合理性、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审计实务中,应根据政策落实面临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审计内容和审计标准,推进审计监督与其他监督形式的协同,强化审计结果运用,以此夯实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的监督评价机制,推进该项政策真正落到实处、惠及民生。
关键词:
随迁子女 义务教育 教育政策 国家审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红岩 刘海燕
制度如何塑造政策是公共政策研究领域的基础性问题。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政策为例,运用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框架,概括了影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的中观制度,探讨了制度塑造该政策的路径。结果表明:路径依赖的制度及关键节点造就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间断—平衡的演变过程;制度通过建构决策者的思维模式、赋予政策目标群体的不同权利和界定行为主体的利益范围塑造了政策模式。
关键词:
制度 公共政策 塑造路径 义务教育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申学锋
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寻找就业机会,形成了农民工这一独特的社会群体。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变化和交通、资讯的日益发达,农民工群体逐渐由过去的以个人流动为主向以家庭为单位流动转变,由此带来了随迁子女规模的不断扩大,他们如何在流入地顺利地接受义务教育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邬志辉 李静美
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就学升学权利,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要求。农民工携带子女进城的总体态势呈现三大特征:农民工子女随迁率低,但呈不断增长态势,未来城镇潜在就学升学压力巨大;特大以上城市农民工子女携带率低,大中小城市携带率高,教育洼地效应明显;第三产业农民工子女携带率高,第二产业携带率低,产业转移带动子女困难。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所面临的就读公校难、教育花费高、参加中考难及学习适应难等问题,须建立城市学位预报预警系统,引导农民工有序携带子女流动;扩大城市公办学校学位供给,缓解流入地政府教育财政压力;政府购买民办学校教育服务,切实减轻农民工家庭教育负担;...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随迁子女 义务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宏超 刘丽玫
接受义务教育是全体适龄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保障学生的权益和国家义务教育事业的巩固和发展,需要强有力的学生资助制度予以支撑。随着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变革,学生资助制度也随之不断演变。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国家助学金制度并未得到较好的落实与推行,针对已有义务教育学生资助政策存在的问题,需要在新的教育财政体制下设计更具适切性和包容性的资助制度。健全义务教育国家助学金制度有利于规范、促进和完善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助学工作,与其他教育阶段的助学金形成更加完整的国家教育资助体系。
关键词:
义务教育 贫困生 助学金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陈宣霖
政策执行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已有研究主要探讨政策执行为何偏离预定政策目标,而很少关注政策执行为何存在地区差异。以W、Z两市为例,采用质性研究取向的多案例研究方法,基于意义建构视角探讨随迁子女义务教育政策执行出现地区差异的微观过程发现,两市的政策执行差异是源于其政府执行者对国家政策的不同意义建构,即两市政府执行者首先定义了不一样的政策问题,然后创建了不同的原因故事,最后选择了不一样的解决方案。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日前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截至2014年底,全国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学比例保持在80%,下一步,随迁子女将全部纳入城镇义务教育。刘利民说,前不久国务院农民工领导小组督查六省区的结果表明,各地政府都有效地保障了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权利。坚持"两为主"、完善"两纳入"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问题,即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同时将常住人口纳入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将随迁子女教育纳入财政保障范围。中央财政以奖补资金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雷万鹏 范国锋
伴随城镇化发展以及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教育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破解阻碍随迁子女教育健康发展的制度瓶颈,本文从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等三个层面构建了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评价指标,最后从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视角提出了相应的变革措施。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杨明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数量和质量取决于城市政府财政投入的规模和结构。新《义务教育法》颁布以来尽管义务教育已经全面纳入财政投入保障范围,但是属地化管理的原则使得流入地政府缺乏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进行财政资助的动力,不同层级和相邻政府之间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提供的义务教育财政资助供求失衡,财力的紧张使得城市政府举办的公办学校数量不敷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之需,即便是同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其入学机会也不均。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财政政策的主要举措包括增加中央和省级政府的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完善流入地政府和流出地政府共同负担经费的机制,增建公办学校,并使得招生机制更...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冯文全 许晨莺
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推行教育券制度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民办教育发展,提高办学质量。因此,加快教育券制度的试点及实施进程,已成为缓解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为此,应加快推进全国统一的电子学籍信息管理系统,改革教育经费拨款模式,加强对教育券接收学校的资质审核和管理,以日渐完善的教育券制度来推进教育公平程度的提升。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开俊 吴宏超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中央政府对此一直坚持"两为主"政策,但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最集中的广东省珠三角地区,由于教育投入责任在各级政府间划分不清晰、城市公共教育资源的供求矛盾等,导致该政策的执行实效并不理想。为更好地执行中央政府的这一政策,需将中央政府的政策要求上升为制度保障,构建各级政府合理分担的教育财政新机制;由公办学校为主转化为允许地方政府购买教育服务的多元化供给;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统筹考虑。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苏奎
作为一项新制度安排,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政策从收入分配角度,旨在通过再造制度内在的激励机制,引导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发展。作为基本的制度安排,绩效工资政策的实施效果依赖于绩效考核的贯彻落实,但政策提供的指导性框架,使得其施行过程面临制度供给不足。因此,从微观层面,通过细节化的制度安排来弥补制度缺陷,有效启动制度预期的作用机制,达到"激励相容",是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政策有效推行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
义务教育 绩效工资政策 制度安排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庞丽娟 韩小雨 谢云丽 李琳 夏婧
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政策是我国政府依法保障和改善教师待遇的一项重要举措,但由于缺乏科学、健全的财政保障机制及配套制度的保障,在实施中出现推行困难、落实迟滞、低水平兑现等问题。应明确落实教师绩效工资是政府必须予以保障的重要职责,建立健全高位领导管理体制,建立中央和地方分地区、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财政保障机制,强化省级财政的投入职责,明确"省统筹"内涵与投入基线,建立健全监督问责制度。
关键词:
义务教育 教师绩效工资 财政保障机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丽敏
在"两为主"政策作用下,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但关于其义务后教育的问题逐渐成为当前的一大难题。之所以产生这一问题,是因为现有户籍制度、城乡二元教育体制和"依户籍所在地入学"教育政策的限制。从长远角度考虑,应该对户籍制度进行根本改革,促进我国城乡教育的一体化和均衡化发展;从中短期来看,在户籍制度和公共教育体制没有根本变动之前,需要探索一种过渡性的对策,"在本地居住年限+在当地连续受教育年限"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
农民工随迁子女 义务后教育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龙洋 郑白玲
建立随班就读学生在"瀑布式特殊教育服务体系"中的交流制度,是保障随班就读学生获得与自身学习能力相适应教育条件的一种制度设计。我国随班就读学生交流制度受制于理念、经费、学生学习能力综合评定机制等因素的影响,一直未能有效开展。通过完善我国特殊教育服务体系、加强针对随班就读学生交流的定向拨款、完善随班就读学生学习能力综合评定机制、交流方式等,将有助于推动随班就读学生的交流工作。
关键词:
随班就读 交流 制度设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