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25)
2023(3377)
2022(2648)
2021(2814)
2020(2164)
2019(5149)
2018(5223)
2017(8477)
2016(5857)
2015(6791)
2014(7089)
2013(6121)
2012(5917)
2011(5604)
2010(5974)
2009(5440)
2008(5588)
2007(5352)
2006(5103)
2005(5046)
作者
(14122)
(11448)
(11380)
(11311)
(7466)
(5521)
(5514)
(4857)
(4494)
(4306)
(4041)
(3934)
(3920)
(3812)
(3782)
(3763)
(3462)
(3447)
(3389)
(3380)
(3270)
(2848)
(2778)
(2777)
(2759)
(2745)
(2717)
(2604)
(2354)
(2293)
学科
教育(19133)
(13889)
经济(13875)
中国(11262)
(11107)
银行(11107)
(10303)
管理(9432)
(9250)
理论(8118)
(6806)
业务(6742)
制度(6564)
(6564)
(6438)
(6036)
企业(6036)
银行制(5836)
教学(5804)
(5793)
金融(5792)
方法(5101)
(3896)
数学(3733)
思想(3682)
数学方法(3657)
发展(3622)
(3610)
(3499)
(3452)
机构
大学(81118)
学院(73692)
研究(29391)
教育(27038)
(22476)
(22070)
师范(22025)
经济(21636)
中国(21557)
(19558)
管理(18483)
师范大学(18340)
科学(15351)
(14591)
理学(14204)
(14190)
(14166)
理学院(13887)
北京(13727)
(13625)
管理学(13516)
管理学院(13323)
银行(13174)
研究所(12989)
中心(12497)
(12432)
职业(11740)
(11578)
技术(10783)
财经(10708)
基金
项目(37155)
研究(36226)
科学(30558)
教育(26078)
基金(23422)
社会(20273)
社会科(18833)
社会科学(18826)
(18712)
成果(18364)
国家(18363)
编号(17512)
课题(16055)
(15172)
(14946)
科学基金(14830)
(14097)
规划(11535)
基金项目(10898)
(10878)
(10682)
项目编号(10608)
(10381)
教育部(10223)
重点(10074)
资助(9869)
(9702)
(9656)
阶段(9637)
研究成果(9621)
期刊
教育(46559)
研究(41144)
(27997)
经济(27997)
中国(25625)
(18672)
金融(18672)
(11699)
职业(10940)
学报(9808)
技术(9701)
大学(8943)
科学(8127)
财经(7379)
(7172)
技术教育(7024)
职业技术(7024)
职业技术教育(7024)
管理(6828)
学学(6499)
(6452)
论坛(6452)
(6328)
高等(5398)
(5015)
成人(4989)
成人教育(4989)
高等教育(4784)
图书(4496)
发展(4377)
共检索到1405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董宝良  
论陶行知的中西教育观●董宝良对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中西教育观进行整体的全面研究,是很有意义的。因为陶行知的中西教育观是其教育理论研究和办学实践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他能在从事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国难教育、战时教育、民主教育和全面教育各次运动中留下教...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建中  肖海燕  
教育家陶行知受到"五族共和"论及民国时期边疆民族问题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主张维护国家统一、推进国内民族团结、尊重民族群众的民族地位及反对大民族主义的民族观。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一系列民族教育思想。这些思想侧重在发展民族教育的作用、方针和教学语言等方面,其旨趣在提升各族民众的国家认同感、给予少数民族文化一定的发展空间。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水娟  茅佳清  
艺友制创立于20世纪20年代,是陶行知基于近代中国尤其是农村极度落后的实际而创造的一条行之有效的乡村教育师资培养之路。艺友制缘于传统学徒制的教学关系,又对其进行了批判性改革。其以"艺"为载体,以"做"为中心,以"友"为宗旨,主张"以朋友之道教人学艺",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师生共教共学共做、亦师亦友的教学共同体关系。其倡导的以艺为友、互教互学、生利利群、教学相长及其层次递进、各美其美的育人思想,不仅在近代发挥了较大作用,在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今天,也依然能够提供诸多的理论启示和方法借鉴,并在实践中得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金林祥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中,李维汉长期关注陶行知,最早对陶行知作全面深入的研究。他率先提出陶行知教育思想是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思想,他的政治"也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深刻地揭示了陶行知教育思想从杜威主义——生活教育——新民主主义政治——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发展轨迹;辩证分析了生活教育理论的进步性及其存在的不足;结合当时革命斗争和根据地的实际情况,明确提出了研究和学习陶行知的原则和方法。李维汉对陶行知的论述,成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正确评价陶行知的思想先导,对我们今天正确认识和评价陶行知也有积极指导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绪琴  
钱穆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国学大师、教育家。他一直高度重视对中国传统教育的研究,并与西方教育进行比较,对二者的意义取向、精神特质和培养目标加以对照分析。在中西教育意义差异上,他认为西方教育意义仅为功利,而中国教育则在教人为人;在中西教育精神差异上,认为西方教育精神失于冷酷,而中国传统教育精神则充满情意;在中西教育培养目标上,认为西方教育至多可培养出专家,而中国传统教育培养的则是通德通识的人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婧  周洪宇  
陶行知在职业教育方面进行了先驱性探索,这与当时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背景密不可分;同时,深受杜威、蔡元培、黄炎培等人思想的影响,他的职业教育思想汇入生活教育学说并不断发展演变。他认为,职业教育本质观表现在:以生利为主义的职业教育本质;以物利群与以事利群的职业教育功能;衣食乐业的职业教育目的。师资观表现在:有生利之经验;别具生利之学识;为生利之教授法。发展观表现在职业教师、设备、课程、学生之发展。他在职业教育实践方面进行了"平民教育""乡村小学、幼稚园""山海工学团"等先驱性探索。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中"生利主义""艺友制"等思想与实践,对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尤其是中国特色学徒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魏波  
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中,民主教育与其思想整体是何种关系,这一追问要求重新审视传统的解读范式。从经验事实看,如何探索中国教育的新路并建设民主国家是陶行知的核心关照。从思想逻辑看,民主教育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整体密不可分,这表现在对教育基本问题的回答中。陶行知倡导的平民教育、生活教育、创造教育、解放教育都贯穿着民主教育这一核心理念,民主教育构成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内核,只有从这一视角切入才能理解其真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叶锦义  
陶行知的职业教育大群观思想,不仅是古代士人大群观思想的延续,也受到了当时社会环境的直接激发。他提出职业教育应以"有利于群"为取向,而不是满足自己的私利。为此,他提出在职业教育中加强师生大群意识的培养,并以"发舒内力"和选择最适的职业作为实现"应群需"的途径。这些思想对我国当代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金林祥  
从1922年起,陶行知一贯推崇武训,主张学习武训精神。在1940年至1945年间,他以重庆育才学校为阵地,几乎每年都举行各种形式的武训纪念、宣传活动,成为当时我国主张学习武训,光大武训精神的代表性人物。他曾建议政府根据武训诞辰设立兴学节、兴学周、兴学月,以推动全国普及教育发展。他反对把武训当作异人、苦行者、圣人和“陶派的人”,也反对复活历史上的武训,而主张要学习“三无四有”的“武训的真精神”。陶行知对武训及武训精神的倡扬,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社会影响,而且对于今天正确评价武训,推进教育普及,构建和谐社会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晓婷   牟世华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伟大的思想教育家,其提出的一系列教育管理思想具有深刻的研究价值,将其应用到当前教育事业中能够对提高教育工作质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深度挖掘陶行知的教育管理思想,能够获取丰富的教育管理价值,对完善自身教学管理体系起到有效的推进作用。本文通过分析陶行知教育管理思想的内涵,将其与当代学校教育管理相结合,以期提高学校的教育管理水平,推动我国学校教育管理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国枢  
生活教育理论的当代价值与世界意义——兼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全”功能●胡国枢生活教育理论是现代科学的教育观与人生观。它是以陶行知(1891—1946)为代表的一批进步教育家,批判地继承与发展古今中外教育思想的精华,改革封建传统教育的结晶,是中国教...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良才  
陶行知既是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又是一位著名的爱国主义民主战士;既是一位勇于创新的理论家,又是一位脚踏实地的实干家。人民缅怀他、崇敬他,不仅是因为他实验了一条中国乡村教育改造的新路子,也不仅仅是因为他在反对“传统旧教育”和“洋化教育”的斗争中创立了“生活教育”的理论体系,更重要的是他那“不避艰难险阻,不顾敌人威胁利诱,不计个人得失安危,为中国民族民主革命和人民教育事业而献身的精神,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可以说,陶行知精神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中最为宝贵的财富,是永远激励后人奋进的一股强大精神力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任苏民  
纵观语文教育改革的一系列问题、一系列纷争,无不与对语文教育的根本认识即语文教育观密切相关。没有正确的语文教育观,就会导致语文教育改革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模糊、偏执、摇摆、徘徊甚至倒退。那么,什么是正确的语文教育观呢?我国杰出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今  
没有好教师,就没有好教育,也就没有好公民。文章就陶行知对好教师的标准以及当今新课改条件下对教师的要求,进行了阐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