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91)
- 2023(8121)
- 2022(6912)
- 2021(6764)
- 2020(5630)
- 2019(12821)
- 2018(12394)
- 2017(23990)
- 2016(13025)
- 2015(14772)
- 2014(14594)
- 2013(14530)
- 2012(13941)
- 2011(12868)
- 2010(13047)
- 2009(12344)
- 2008(12466)
- 2007(11283)
- 2006(10268)
- 2005(9593)
- 学科
- 济(57433)
- 经济(57375)
- 管理(35651)
- 业(34721)
- 企(28936)
- 企业(28936)
- 方法(23410)
- 中国(19758)
- 数学(18385)
- 数学方法(18177)
- 农(16252)
- 贸(13972)
- 贸易(13963)
- 易(13716)
- 财(13614)
- 业经(13057)
- 策(12544)
- 制(11695)
- 地方(10565)
- 农业(10557)
- 理论(10273)
- 学(10139)
- 银(9873)
- 银行(9871)
- 行(9600)
- 和(9000)
- 融(8768)
- 金融(8765)
- 及其(8628)
- 环境(8321)
- 机构
- 大学(194124)
- 学院(193497)
- 济(88186)
- 经济(86621)
- 研究(71721)
- 管理(71476)
- 理学(59863)
- 理学院(59122)
- 管理学(58393)
- 管理学院(57965)
- 中国(56487)
- 财(42105)
- 京(42099)
- 科学(38827)
- 所(35120)
- 财经(32851)
- 研究所(31481)
- 中心(31037)
- 经(29935)
- 范(29880)
- 师范(29747)
- 江(29104)
- 经济学(28132)
- 北京(27883)
- 院(25285)
- 经济学院(25109)
- 师范大学(24151)
- 财经大学(24137)
- 农(24079)
- 州(23354)
- 基金
- 项目(116150)
- 科学(93434)
- 研究(90851)
- 基金(86467)
- 家(73839)
- 国家(73203)
- 科学基金(62517)
- 社会(60602)
- 社会科(57618)
- 社会科学(57607)
- 基金项目(44039)
- 教育(41460)
- 省(41449)
- 资助(37109)
- 自然(36784)
- 划(36029)
- 编号(35965)
- 自然科(35905)
- 自然科学(35897)
- 自然科学基金(35352)
- 成果(31631)
- 部(27885)
- 发(26657)
- 重点(26152)
- 课题(25967)
- 国家社会(25739)
- 中国(25067)
- 教育部(24617)
- 性(23933)
- 人文(23782)
共检索到3093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权继振
韦利的《西游记》英译本Monkey在英语世界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从语言、文化两个方面探析韦利的翻译风格,认为译者一方面尽量用陌生化的直译方式传递原著的异质性,使读者经历一场别开生面的异国文化旅行,另一方面,考虑到译文的可读性,译者作了适当取舍,从而确保译本流畅自然。然而,由于太过重视目的语读者的阅读习惯,译者对部分承载汉语文化特质的文化负载词采取了归化的翻译策略,这一定程度上遮蔽了中国文化的原汁原味。
关键词:
韦利 《西游记》 英译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胜
寒山、拾得作为中国民间传说中的喜庆团圆之神——"和合二仙"与《西游记》有过一段"公案"。他们在宋元间泉州傀儡戏《三藏取经》中曾有过一席之地,充当三藏师徒的接引者。遗憾的是,最终他们的故事被百回本写定者舍弃了。探究二者进出"西游"的缘由可知,原本他们最早是取代了另一位"和合仙"万回而与"西游"结缘,但最终又被文殊、普贤二菩萨所取代,脱离了"西游"轨道。他们进入《三藏取经》,进入"西游"系统,是因为民间话语体系的兼容性。只是最终受限于身份标签,他们只能被割爱。这二者的出现与消失的意义在于:一方面为我们研究《西游记》的演化提供了全新的例证;另一方面他们的出现与泉州东西塔上实物雕像互证,也成为断定"南系"《西游记》——《三藏取经》相关问题的关键证据之一。
关键词:
和合二仙 《三藏取经》 《西游记》 聚合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健
胡适创作《西游记考证》及鲁迅创作《中国小说史略》时,都没有见过任何一种明代百回本《西游记》。他们当时研究《西游记》所据版本仅有三种清刊本:《西游正旨》《西游真诠》《西游原旨》。他们对《西游记》评点史的述评完全是根据这三种清刊本而作,其中部分论断或源于对清刊本评点文字的误解,或源于对清刊本中可疑说法的轻信,今天不宜再把他们的这些述评视为可靠的学术研究结论。
关键词:
胡适 鲁迅 《西游记》 版本 评点史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彦彦
关于《西游记》简本系统中的阳至和本、朱鼎臣本与杨闽斋本之间的关系,迄今尚无定论。目今研究方法,多忽略了以版画证史的重要性。通过版画文字互文比勘,可以发现阳本、朱本与杨本之间的"基因相似性",三者间存在非常明确的摹仿承袭关系。
关键词:
简本《西游记》 版画与文字 互文性证据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振中
《西游记》是一部浪漫主义幻想杰作,但从管理学视角来看它,却可以发现一些有趣也有意义的话题。本文试讨论分析之。一、相关者在“西游”中的得与失《西游记》记的实际上是一场神仙的游戏,特别是如来佛以及观世音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胜
作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现存莆仙戏传统剧目中有大量“西游戏”。以仙游本“西游戏”为代表的这批作品,不仅声腔、表演独具地方特色,内容上亦不乏百回本小说未能涵括者。更引人瞩目的是,某些情节昭示其秉承了传统西游故事作为科仪文的“超度”功能,而这些恰是百回本小说取材与行文中被弱化乃至芟薙的部分。这些戏曲作品宗教功能的隐现,不仅暗合了戏曲的本源——祭祀与超度,也标示了西游故事独特的传承。作为场上之文学,莆仙戏《西游记》超越了一般的同题故事叙事文本,与宝卷等科仪文一道,承载的度化功能在一般文本单纯的娱人指向之上,更多了一份娱神(鬼)的特定意义。明乎此,以百回本小说作为核心参照系,重新勾画西游故事独特的发展轨迹,《西游记》研究将别有洞天。
关键词:
莆仙戏 仪式 超度 西游记 传播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陆小玲
2015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为国产动画开启了一个新时代,并成为迄今为止票房最高的国产动画电影。该片以高质量的诚意之作打动了国内观众,同时也给了动画人许多希望和信念。文章通过分析该片相较于以往国产动画电影在叙事视角、英雄形象塑造和叙事技巧上的突破,给动画制作人一点建议和启发。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蔚
“魏徵梦斩泾河龙”虽然早见于《永乐大典》所引《西游记》,但龙王行雨犯罪的故事本身并未得到学者的重视。而关键的问题就是龙王所犯天条到底是什么。从宋明以来的道教文献及道法实践来看,所谓天条应即道教的《女青天律》。《女青天律》约定型于南宋,流行于元明时代,其中有明文规定了龙王行雨有违时间、雨量要予以处斩。不仅如此,小说中凡是涉及龙王犯罪及处刑的地方,在《女青天律》中大抵也都能找到明确的“司法解释”。就此而言,似可以说《西游记》小说的作者或者改写者不仅熟悉道教的仪式流程、坛场布置与文书用语,对道教的“天条”也极为熟悉。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罗淑兰
连续性口译的特点、目的、标准和过程决定口译基本原则--信息传递原则。快速准确传递信息需要使用相应策略:输入阶段听与分析、记笔记和短期记忆等策略;输出阶段信息传递、使用“润滑剂”、断句和口译中遇到“卡壳”的处理等策略。
关键词:
口译 信息传递 策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何小庭
我国古代写山水、记游踪佳制名篇,丰富多彩,源远流长。它是我国古代旅游活动景况的真实反映。春秋战国时期,《论语·先进》云:“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几句话虽然是孔子弟子曾点言志的,但已略见记游的端倪。战国后期,屈原遭谗,被放逐到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他通过对跋山涉水的描述来寄托自己的坎坷遭遇和忧国忧民的情思。《涉江》、《哀郢》等篇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尹丕安 梅钰鑫
生态翻译学是以一个全新的视角——生态视角,来对翻译进行整体性纵观和审视。它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翻译学说,是一种自足的、独立的理论体系。生态翻译学将翻译活动视为一个由译境、译本和译者构成的翻译生态共同体,是一个复合的生态系统、一个活的有机的生态整体。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文学作品的英译研究对于进一步理解文学作品的深刻内涵及写作风格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对中国文化在世界各地的传播和发扬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生态 翻译 老残游记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奚向男
霍克斯先生是著名的翻译家,一生翻译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他翻译的《红楼梦》译本The Story of the Stone是《红楼梦》在英语世界的第一个全译本,也是认可度最高的译本。文章对《红楼梦》霍译本中习语的翻译进行分析,总结其中采用的翻译策略,希望为以后的习语翻译,甚至文化翻译提供一些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